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41.06KB ,
资源ID:97059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05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pdf

1、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研究摘 要: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融正规教育与开放教育为一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之间相互沟通开辟了有效途径。对学生来说满足了求知欲望,增强了就业的竞争力;对学校来说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对自学考试事业来说,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扩大了自学考试的规模和影响。笔者认为普通高校在校生参与自考具有很大的潜力。关键词:高校在校生参与自考;意义;可行性;发展对策一、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的意义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自考教育,培养社会急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而举办的一种教育形式,必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弥补专业缺憾,激发学习兴趣。笔者一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高校招生工作,现在又从事高教自考工作,因而既熟悉高校在校生的情况,又懂得高教自考政策,深感到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不失为提升自己,弥补专业缺憾,发掘自身潜能的一条新路。理由是,从高校招生录取专业志愿满足率来看,曾有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有 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的大学生表示有可能将另选专业。笔者对高校招生学生所填的专业志愿满足率曾经做过调查,反映出社会信誉度越高,生源越好的学校其志愿满足率越低。以我们浙江财经学院为例,05 年录取专业志愿情况见图一、图二。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服从调配录满专业占有相

3、当比例。有些同学被调配进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萎靡不振,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中,久之,课程挂“红灯”,甚至退学。真对上述现象,许多高校出台了转专业、二学位等政策,但杯水车薪,热门专业挤破头,门槛越设越高;二学位专业开设得少且经常与本专业课程冲突,而自学考试选择专业多,开考课程灵活,一年有四次。如果将这部分学生引导到参与自学考试,不仅能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而对于基础较好的本科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考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学位,达到双赢。(二)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砝码。从当前高校就业人才竞争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优胜劣汰日成现实,当初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时代早已过去,用人单位变得日趋“苛求

4、”,盛行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了较大的选择自主权,但用人单位为了选聘到合适的人才,往往过多地把选择目光放到高学历、双学历和有多种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身上。学子们日渐感到竞争的压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参加自考,读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取得学历,那么拿着两个学历找工作就多一条路,在就业道路上可能会走得更顺利些。(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习能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大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加上年轻精力充沛,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满足于本专业计划中所安排的学习内容,更渴望在校学习的黄金时间,利用图书馆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室,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自学考试是一种宽进严出

5、的,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严谨扎实的求学作风,又能锻炼其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品质意志。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求得一点点的进步,正是自学考试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的自学考试过程锻炼了考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严谨扎实求学作风。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并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对今后事业发展都十分有利。二、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的可行性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可最大限度地挖掘普通高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学分互认,课程衔接,在花费不多的财力和时间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较快取得更高学历或者第二学历。(一)普通高校与自考课程设置基本相同

6、自学考试是普通高校的一个分支,自学考试的教学计划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其主要课程设置都和普通高校课程基本相同,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高等数学、公共英语以及一些实践课程等。根据自考的有关政策,相同的一些基础课是可以免考的。因此,一个在校本科生想读自考第二专业,至少有3 门-5 门课程可免考,而且这些公共基础课是自考生公认的最难考的课目,剩下的专业课对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许多公共课就可以免考。(二)教学资源可以共享普通高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有着丰富的藏书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很重,在完成全日制教学任务后,参与一些自学考试助学活动是完全可行的,这样学

7、生参与自考,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的教育资源,身边还有众多知识渊博的老师可以请教,何乐而不为呢。(三)政策上的优惠国家自考委最近几年对自学考试的开考计划进行了调整,开考了许多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专业,一部分省市专门针对在校生制订了相应的考试计划,如公共基础课可以学分互认;部分专业课和技能考核由高校自己组织考试。尤其是浙江省为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自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自考与全日制专科相衔接;自考与普通高校本科学分互认;采用学分制和课程顶替制度以及全年安排四次自学考试等。另外,我国自考学历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国家认可,目前已经有 23 个国家认可我国自考文凭,且

8、自学考试费用低廉,报读一门课 48 元,读完一个专科或者本科,一般 1 500 元就足矣。三、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考发展对策及建议(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对自学考试认识。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近几年在全国一些省市试行,但至今覆盖面还不广,影响不大,参考人数不多,究其原因,是人们对自学考试政策了解还处于朦胧之中,自考生永远比普通生矮半截的观念根深蒂固,包括高校领导和教师在内怕学生影响正业学习,对学生同时参加自考普遍抱反感态度。因而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等在一些高校就很难开展起来。要想在普通高校中开展自考,关键是要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教师的支持。对此,国家考委应加强政策上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自考性质

9、、意义的了解和认识。(二)重视对命题研究,加强对命题教师培训。自学考试合格率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自学考试命题教师来自普通大专院校,他们都是各自专业、科目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学校规范性的教学规律、在校生考试命题方法运用自如,但他们对自学考试制度的性质、目的、任务、命题原则和方法并不十分了解。加强对命题教师培训,其目的是要求命题教师能运用自己在校所掌握的一套规律和方法,结合自学考试的性质、学科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和应试者的文化基础、学习条件等,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命题方法,来把握自学考试的命题标准。从而保证所命制的试题既符合命题标准又切合自学考试特点。(三)正确引导普通高校在校生参与自

10、考。首先,要指导考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好专业,切勿“追热点”。应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或互补的专业,如学经济类的,可选法学类专业;学外语类的,可选外贸经济类专业。切忌“随大流”;其次,处理好自学考试和在校学习关系。有些在校生为了复习自学考试课目,轻视了自己本专业课学习,结果挂了红灯,甚至退学,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不可取,自考一定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择。再者,要帮助考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出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鼓励考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同时指导考生注意学习和备考方法,自学考试有它的特殊的规律性,如知识覆盖面广,重点、难点不太突出等,指导教师要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按计划认真地进行辅导。总之,普通高校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是新生事物,各级考试机构和普通高校应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才能保证其有序健康地发展。参考文献:1 郑若玲.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2 陈至立,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设 2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1.3中国招生杂志.2005.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