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9989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综合集训(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1重庆南开中学质检)秦汉时期,官员行使权力时所用的印章是盖在泥上的,从而形成封泥。通过留下的封泥可以得知当时具体有哪些职官,哪些地名。到现在为止,出土的秦的这种封泥数量在两万枚以上,而汉四百年历史积累的封泥也就一万多枚。此现象()A与王朝治国方略密切相关B与中枢权力体系的调整相关C与秦汉时期疆域变迁相关D与王朝统治的盛衰密切相关A从出土的情况来看,秦朝的官吏应该是普遍被要求如题干中描述的这样去做,而汉朝这样的要求则要宽松很多,这反映出治国方略的

2、迥异,故选A项;题干中的“官员”泛指国家所有官员,而不仅指中枢官员,排除B项;盖不盖印与国家对官员的要求相关,与疆域变迁无关,不能确定是否盖印,排除C项;从历史上看,汉朝比秦朝更为强盛,却出土的封泥更少,排除D项。2(2021泉州质检)汉高祖刘邦崇尚忠孝之道,经常拜见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在属官的提醒下,提前出门迎接刘邦,说:“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刘邦觉得父亲言之有理,经过朝议,尊推太公为太上皇。据此推知()A皇权独尊至高无上B三纲五常成为道德规范C宗法制度得到巩固D理学思想观念深入人心A由材料“提前出门迎接刘邦”“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可知,刘邦至高无上的皇帝身份,使得刘太公

3、以君臣身份对待自己的儿子,故选A项;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而非宗法血缘关系,排除C项;理学盛行于两宋时期,排除D项。3(2021广州质检)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心勃勃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为与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珪的话()A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B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C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D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B材料中北魏道武帝意思是:四海之内的百姓都可以作为国民以建立国家,只看我怎样治理,何愁没有国民?这说明道武帝超越了地域限制,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故选B项;四海之内皆兄弟反映的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是人与人

4、之间的关系,而非国与民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武帝认为四海之内的百姓都可以作为国民建立国家,但并未体现仁政爱民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道武帝的建国理念而非统治理念,排除D项。4(2021石家庄质检)唐初,皇帝诏令主要由中书省负责起草。唐玄宗以后,诏令被分为内命和外命两种。内命属于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外命为一般决策,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这一变化说明()A宦官干政加剧了政治的腐败B君主对政务的控制加强C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三省六部体制难以为继B在唐玄宗之后,皇帝的诏令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命,是重要的中央决策,“由皇帝直接指

5、令翰林院学士起草,由禁中直接发出”; 另一种是外命,是一般性的行政决策,按照惯例,“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由此可见,在此种制度之下,皇帝对政务的控制力得到了加强,故选B项;“翰林院学士”“中书舍人”等政府官员不属于宦官,排除A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儒生的地位,况且皇帝才是政治舞台的主角,排除C项;外命“仍由中书舍人起草后交门下省审查颁发”,说明三省六部制仍可以继续运行,排除D项。5(2021广东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

6、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B唐朝前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评论社会时政的策论考查针对性不强,而唐朝中后期,经过安史之乱,社会矛盾尖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削弱,向考生考查重大社会问题就显得很重要,故科举考试中制举科目的变化主要是受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故选B项;提出经世致用思想的是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排除A项;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是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的原因,不是唐朝后期科举制考试科目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前后期科举考试科目的变化,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程序步骤的变化,排除D项。6(2021潍坊质检)宋初,内

7、侍侯莫陈利用犯事,宰相赵普要诛杀之,宋太宗想庇护,认为“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由于赵普坚持履法,结果“帝不得已,命诛之。”材料反映了宋初()A宰相助国君理性治国B宰相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C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A内侍侯莫陈利用犯事之后,宋太宗想庇护他,但是由于宰相赵普的“坚持履法”,其结果是“帝不得已,命诛之”,这反映出宰相赵普用理性的方式来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故选A项;在中国古代社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的是皇帝而不是宰相,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帝不得已,命诛之”的原因是“由于赵普坚持履法”,未涉及集体决策,排除C项;侯莫陈利用被诛杀是皇帝下的令,说明皇帝仍然掌握最

8、高的行政权,未涉及权力的再分配,排除D项。7(2021宜昌联考)宋史记载了一段对话,上(宋太祖)曰:“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赐),致此繁盛。”(吕)蒙正避席曰:“乘舆(皇帝)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宋太祖从统治者角度发表的言论,不能反映历史真相B教科书呈现了宋代的繁荣景象,故宋太祖的表述较为可信C无论宋太祖还是吕蒙正,他们的观点必须有考古支撑才能成立D君臣的说法存在差异,历史解释应关注他们的不同立场与观察视角D材料“繁盛如此”“饥寒而死者甚众”说明,宋太祖和吕蒙正的说法存在差异,反映出历史解释受到观察

9、者的不同立场与观察视角的影响,故选D项;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教科书不是分析历史事物的唯一依据,排除B项;宋太祖和吕蒙正的见闻是一手史料,只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需要考古支撑,排除C项。8(2021襄阳五校模拟)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与内地相同的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该措施()A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力度B加强了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C打破了山川形便为惯例的划分D体现了对民族地区的因俗而治B唐宋时期对民族地区仅设置了羁縻州,元代将羁縻州改为与内地相同的行政统治机构,并进行驻军、屯田和征收赋税,如此便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有

10、利于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故选B项;该措施加强的是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而不是中原地区,排除A项;C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在民族地区设置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统治机构,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9(2021南通模拟)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C“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故选C项;荐举制靠的是推荐,被特权阶级所把持,排除A项;封邦建国制指的是分封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人民优秀分子没有参政的机会,排除

11、B项;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官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与人民参政无关,排除D项。10(2020大庆二模)明朝初年建都南京,“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国中,拥三护卫重兵”。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朱棣此举()A加速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B消除了蒙古对明朝的威胁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使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重叠C由材料“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可知,朱棣此举既减少了地方拥有重兵的权力,又有利于加强对北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对地方政策的调整,而非血缘宗族关系的变化和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

12、的威胁是否解除,排除A、B两项;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在江南地区,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体现的是政治重心北移,排除D项。11(2020合肥一模)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遣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A废除了宰相制度B君主权力的强化C边患的日益严重D军权的分化制衡B由材料可知,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军权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手中,这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故选B项;A、C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军权的分化制衡只是材料的表象,君权加强才是实质所在,排除D项。

13、12(2020温州模拟)有学者指出,“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代却成为一个现实。在日常政务处理中,皇帝似乎可以不必亲自出面,似乎是形成了一个可以没有皇帝的政务运行系统。其原因就在于六部行政权的增大和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该学者意在强调明代()A皇权的强大、皇帝的专制独裁B内阁制发展完善,维护专制统治C官僚制度发展趋于成熟、完善D六部权力膨胀,威胁到君主专制C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有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国家政权还能够正常运行,其原因是中央决策群体的扩大、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即官僚制度发展趋于成熟和完善,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学者强调的是明朝整个官僚制度的

14、发展和成熟,没有涉及内阁制,B项错误;题干中描述的现象不会威胁皇权,D项错误。13(2021仙桃检测)军机处设立后,负责处理机密紧急的军政要务,而内阁仍然帮助皇帝处理纷繁复杂、专业性极强的政务。乾隆年间,每年经内阁票拟在各部院的本章约6 000余道,无一不是国家军政大小事务。皇帝偶有发现票拟有误,则将相关大学士严厉训斥,大学士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军机处与内阁共同决策军国大事B内阁逐渐成为最高中枢权力机构C官僚行政体制进一步僵化D专制政治运行机制日益完备D清代由军机处负责紧急机密的军政要务,内阁则协助皇帝处理专业性极强的政务,两者相互配合,保证皇帝独揽大权,这体现了专制政治

15、运行机制日益完备,D项正确;清代决策权在皇帝,军机处与内阁皆无决策权,故A项错误;自明始设内阁,其一直就不是法定的中枢机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行政体制僵化保守,影响政治效率和创新,C项错误。14(2021泉州质检)明朝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与财政、军事和司法。清朝沿用明朝因事而立的临时性机构督抚制度,并将其改变为常设性机构,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一至三省设总督一名,为区域最高长官。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A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由材料“清朝将其改变为常设性机构,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

16、省之长,每一至三省设总督一名,为区域最高长官”可知,清朝的督抚制度改变了明朝“三司”互不统属的机制,实际上集中了行政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选D项;这一举措符合中央集权原则,排除A项;“根本上”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央加强事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15(2020辽阳一模)清初,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之后又以“陈奏本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为借口,规定:“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这表明当时内阁()A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B票拟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D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B

17、材料“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表明票拟权受到严格的限制,说明清朝内阁权力遭到削弱,故选B项;A项是军机处的职能,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排除C项;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的是军机处的设立,D项错误。16(2020乌鲁木齐一模)乾隆时期,某机构“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该机构最有可能是()A军机处B内阁C中书省D政事堂A材料“有事无不综汇”反映出该机构是乾隆时期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故选A项;内阁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并非最重要的中枢机

18、构,排除B项;乾隆时期不存在中书省和政事堂,排除C、D两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18题各14分,第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2021百师联盟新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

19、诛戮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未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盘。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小区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倚仗儒生士大

20、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宋代科举取士”“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第一小问,从官僚政治、科举制度、社会文化、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等信息,需要结合历史传统和宋太祖个人因素,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从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方面考虑。答案(1)表现:行政官僚系统由文官组成;失势文官没有杀身之祸;朝廷名臣大多出自科举;社会地位较高且受到民间尊重;读书人是社会教化的主要承载

21、者。(4分)影响:促进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为理学形成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古代中国读书人社会地位较高的传统形成。(4分)(2)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重用文人治国;宋太祖的个人因素;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较为普及,知识分子社会基础雄厚;印刷术先进,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武三年(1370 年),朱元璋将诸子分封于边塞重镇及内地各重要城市为王。规定“天子之臣,贵至太师丞相公侯,不得与讲分礼,伏而拜谒。子孙后代嫡长子袭封,余子皆降等袭爵”“凡王所居国城,及境内市井乡村军民人等敢有侮慢王

22、者,即拿赴京治罪”“凡王所守者祖法,如朝廷之命合于道理,则惟命是听。不合道理见法律篇十二条”“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各王府配备三护卫,约 16 000 人,众子“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并节制地方驻军。亲王禄米万石,郡王 2 000 石 子孙后代按亲疏由国家负责供养,宫室造作、婚丧嫁娶亦由政府负责,王府官员亦由政府支给禄俸。材料二明成祖规定,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拥有私兵,王府按朝廷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护卫,超员当罚。藩王及其后代不得出仕做官,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不得考取功名。对有过王府,收回其护卫军,并欢迎王府主动献还。永乐一朝,被收缴护卫军

23、的王府已占半数。永乐元年(1403 年),命有司“自今王府非得朝命,不得擅役一军一民及领一钱一物,听从者有罚。自永乐三年至十五年,齐、晋、谷、代、岷诸王相继因罪被废。但是,明成祖及其后世却没有改变“眷亲支之厚”的祖制,反而对藩王大加赏赐,鼓励他们掠夺土地。据记载,洪武时宗室人口共计 58 人;嘉靖八年(1529 年)“宗室载属籍者 8203 人”;至万历四十年(1612 年),据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疏称“万历三十二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逾十四年,又有六十余万位。”以上材料均摘自朱永嘉明代分封宗藩制度之设计及实施结果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元璋所实行的分封制给明朝社

24、会政治带来的隐患。(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成祖对待藩王政策的特点,说明其影响。(8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不得与讲分礼,伏而拜谒”“敢有侮慢王者,即拿赴京治罪”“亲王禄米万石,郡王 2 000 石”“各王府配备三护卫,约 16 000 人并节制地方驻军”“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等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拥有私兵”“对藩王大加赏赐,鼓励他们掠夺土地”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逾十四年,又有六十余万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答

25、案(1)藩王在政治、经济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并且赋予藩王以违反朝廷命令,甚至对朝廷动兵的权力。容易助长藩王成为割据势力,破坏中央政府的权力。(6分)(2)特点:在政治、军事上严格限制、削弱藩王的势力;在经济上进一步厚待藩王。(4分)影响:一方面解除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2分)另一方面由于宗室人口的日益膨胀,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导致人民负担沉重。(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姜义华文明的自信一文中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

26、,人民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这非常重要。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一直在流动中,有制度性保证,包括民间习惯。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资本的流动还有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究其古今中外历史,以上观点应该同样适应其他文明。分析材料,以“文明发展的动力”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

27、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得出主题一: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根据材料“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得出主题二:财富的流动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主题一的论述可以从秦朝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隋唐时期废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入手,最后进行综述: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答案示例:观点: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论述:秦朝时期,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世卿世禄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

28、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结果,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8分)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入仕得官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吾人反治国史,见中国有君主,无立宪,以谓是必“君主专制”。何以必削足适履,谓

29、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洋学者此等分类之外?然则中国社会,自秦以下,其进步何在?曰:亦在于经济地域之逐渐扩大,文化传播之逐次普及与夫政治机会之逐渐平等而已。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针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不能照抄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解析材料从不同角度肯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首先,要求学生针对材料中的任意具体观点或整体观点进行赞成、质疑或修改,提出明确的见解,但不能照抄材料中的观点。其次,根据观点提供的思路,运用具体的史实,举例阐述。注意做到史论结合,层次分明,逻

30、辑清晰。最后,对具体阐述进行总结,不能脱离观点,要有一定的概括和深化。 答案示例一:见解:明清时期,皇帝独揽决策权,中央牢牢控制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分) 理由:吸收元末权臣专横的教训,明太祖废宰相,直接统辖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咨询顾问机构;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皇帝大权独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打破自然界限,以北制南,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清代实行督抚制,行政、军政长官相互监督制衡,并辅以密折制度,中央权力更为集中。 (6分)综上所述,尽管中国古代并非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但君臣之间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这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是典型

31、的君主专制政体。 (4分)示例二:见解:战国以来,中国逐渐走向官僚政治,权力并非为王室贵族所垄断。 (2分)理由: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任免,而非由贵族世袭。 商鞅变法确立二十等军功爵制,打破贵族世卿世禄制;隋唐以来,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备,愈发公平公正,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中的知识分子得以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缓和阶级矛盾。 (6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君主的确有很大的权力,但选官制度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君主与文人官僚体系“共治天下”的局面也是不争的事实。(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