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0 ,大小:250.39KB ,
资源ID:96988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98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pdf

1、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促优势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区自 2002 年提出并倡导以来,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一村一品”向纵深

2、发展,推动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新格局的尽快形成,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下面就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况、经验体会、问题困难及发展意见等,报告如下: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从 2002 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 2002 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0 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 100

3、 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 个,水果专业村 10 个),带动近 3 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 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03 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 10%以上,打破了 1997 年以来增长幅度在 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 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

4、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 2001 年前的 16万亩左右,猛增至 34 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 34 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 5.1 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 亿公斤,商品率达 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 1245 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4.4%;在布局

5、上,建成了 8 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 个 5000 亩蔬菜连片区、10 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 2001 年的 6 万亩猛增到目前的 30 万亩,建成了三个 3 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 5000 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 11 万亩,产量 2 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 6.64 万吨,产值1.2 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 460 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 8 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 120 多个,综合养殖园区 8 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 4 万吨左右,总产值 3.5 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

6、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 7649 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 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 12 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 34 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 国道沿线 18 万亩、榆长公路沿线 10 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 6 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 15 万亩、结

7、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 5 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 5 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 5 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 30 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 25 万亩,有 11万亩进入挂果期。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 9 家的农副产

8、品加工企业,总投资 3.7 亿元,年产值可达 16亿元。白象方便面 12 万吨项目,年消耗面粉就达 8 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去年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年产值可达 1000 万元,将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四是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

9、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过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一切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 万亩节水工程全面铺开,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 65 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根据立地条件,采取公路集雨、修建集雨场集雨等形式发展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旱作示范园一户一井一菜园,户均年收入 2000 元,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兴水富民的成功经验,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

10、 1080 万元,可改造东阳镇 25000 多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流域工程建起什贴镇十里沟流域综合治理万亩精品工程。耕地保护和开发工程先后铺开乌金山镇聂店村等 1500 亩高效田造地工程和 3000 亩土地复垦工程。去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 1210 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五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我区十分重视本地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推广和应用。市政府提出的以 108 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

11、件,重点建设好 1 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就是榆次区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目前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利用怀仁醋业品牌资源打造醋业园区,现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去年成立怀仁醋业协会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年新增醋产量 2 万吨,形成 8 万吨的生产规模。此外,根据市政府“兴办 10 件实事”、建设 60 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安排,我区重点建设 12 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包括蔬菜 1 个,红枣 4 个,养殖 6 个,粮食作物 1 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对提升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典型示范作用。北田镇张胡温室

12、蔬菜示范园区,由于菜农在生产中注重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根据晋中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园区建设安排,今年我区新增 4 个科技示范园区(东赵乡石羊坂温室蔬菜示范园区、东阳镇彭村无公害农业示范园区、张庆优质玉米示范区、什贴优质谷子示范区),总数累计达到了 16 个。在东阳镇东阳、彭村建立了 5000 亩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区,辐射带动区 10000 亩。在 6 月份山西省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现场会上,全省 11 个市 20 多个重点县农业植保部门近百名专家参观了该示范区,一致认为我区无公害蔬菜病

13、虫无害化建设全省领先,值得全省各市推广和借鉴。石羊坂温室园区去年种出了百余年来第一荐蔬菜,实现棚均收入万元以上,纯收入比种粮翻番 50 倍以上,尝到甜头的石羊坂人更坚定了发展致富产业的信心,今年在原有 31 套温室的基础上,又上马了 29 套温室。六是粮经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2004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 44.6 万亩,比 2003 年增加 10.6 万亩,增长 31%,被市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的荣誉称号。2005 年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总播种面积 48.12 万亩,比去年增加 3.52万亩,增 7.8%。七是开展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区委、

14、区政府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向抓在手上,十分重视,每年举办多类形式、多个方面、多种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如 2003 年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2004 年的全区乡镇技术骨干综合培训、今年组织的“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进百村、入千户”服务活动、“20 万人农技培训工程”、“289 培训工程”、“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农业科技 110 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仅近三年来就培训农民达 58 万余人次。同时组织科技骨干“走出去”,外出学习参观,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去年 5 月,我区组织 6 个乡镇和重点村参观了永济核桃和扁桃基地。以

15、前我区农民对种植核桃有误解,认为“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要等十五年”,通过参观速生核桃(三年生),农民发展核桃、扁桃的热情明显高涨,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扁桃、核桃 3 万亩。通过常年培训,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八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和安全执法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成为全国 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5 年我区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 6个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区新认定产地 2

16、3 万亩,累计达到 35 万亩,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 71.8%;新认证番茄、黄瓜、苹果、梨、枣、小米等产品 21 个,累计达到 38 个。标准化生产规程得到推广应用,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榆次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已编写完成,将向全区广大农户免费发放 1 万册,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利于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小生产、小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利于跳出农村抓发展,推进产业富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17、村的重要抓手;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做强做大县域经济。二、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几点体会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关键在于抓好“四个重点”。1、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决心。“一村一品”工作能否有效地推进,首先取决于领导认识的高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我区一开始学习推广“一村一品”经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就高度重视,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来抓。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一村一品”工作专项列入了我区“十一五”规划。实践证明,没有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决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2、关键在于培育、引进

18、、壮大一批能够把“一村一品”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并努力付诸实践的带头人(企业)。我们围绕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着重抓了三项工作:一是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今年 2 月,在由榆次区委组织部、区农委联合举办农村“两委”主干培训班,对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集中培训,使刚刚换届的新一届“两委”主干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当好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省委党校教授范俊彦、山西农大教授王文昌等领导学者进行了专业授课,使全区 500 余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耳目一新,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石羊坂村支书边旭东,舍小家顾大家,卖

19、掉自家 70 多只羊,克服重重困难,带头发展温室蔬菜;石羊坂集体收入匮乏,两委干部把仅有的转移支付工资 1.5 万元全部拿出来支援温室建设,成为群众打心底里信任的领头人、贴心人。二是支持本区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晋中顺康养牛合作社是榆次区修文镇农民在原来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合作社为推进奶牛产业快速发展,与我区博瑞乳业公司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建设了奶牛养殖示范园,这项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奶牛已全部入园生产。整个园区工程投资 240 万元,建成饲养房 22 套,无菌挤奶台一栋,兽医站及合作社办公室一栋,沼气池 40 个,建有消毒室两个,消毒池一个。目前

20、,园区奶牛已达 400 多头。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农工商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2005 年,我区为弥补某些地区不宜种植红枣的空白,发挥当年新引进的威特食品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栽植美国大杏仁及核桃 5000 余亩,22000 株,新栽植规模排全省第一。今年我区又把美国大杏仁和核桃种植加工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新增树生果仁面积 1 万亩,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区大杏仁和核桃种植面积达到 5 万亩。3、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市场、技术、信贷等发展难题,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要有市场、信息、技术、人才、信贷等服务体系作支撑。我们为此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21、组织和行业协会,有效开展互帮互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有效提高信贷担保能力,协调规范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灵活务实有效,对破解发展中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难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榆次区张庆乡怀仁村具有悠久的酿醋历史,在全体醋农的推动下,山西四眼井酿造实业有限公司、榆次怀仁春润酿造厂等家企业牵头于 2002 年成立了山西榆次怀仁醋业协会,发展会员单位 11 个,会员 120 名。2004 年开始筹备成立醋业合作社,2005 年 11 月份正

22、式注册成立了“山西榆次怀仁醋业合作社”。目前,醋业合作社已有社员单位个,社员 50 个,有 230 个加工户参与合作。2019 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94 个,其中规范化发展 5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目前在市工商局正式登记的已达 13 个,正在筹备成立准备登记的 10 个。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市场准入水平。乌金山镇在温室规模发展的同时,按照“旧棚调结构,新棚上档次,旧点扩规模,新点求突破”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科技含量投入。2005 年,总投资 50 万元

23、,规划建成北胡、南胡、峪头三村 250 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该项目是农业部推广的新技术,为全市第一家,采用新技术后,每棚均可节本增效 1000 元。张胡温室园区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引进高效抗老化 EVA 新型塑料膜 150 亩、示范防虫网 50 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 150 亩,自动卷帘机 42 套,新品种对比试验 20 亩,营养模块育苗 20 亩等。在新品种试验推广应用方面,大面积推广了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卡依洛、抗基因 003、法国利玛、红皇后 2号、韩国大红、金宝皇、东胜 3 号、红师等。推广应用了二氧化碳发生器、臭氧杀菌器、高效育苗模块等新技术。园区农户石

24、瑞玲采用西红柿落蔓换头延秋新技术,一次定植,二次收获,亩产量达到 2.5 万公斤,亩收入达到 3.6 万元。此外,园区还积极调整棚内种植结构,现已建起山东无核早红葡萄温室 9 套、台湾洋香瓜温室 8 套。温室西红柿百米单棚平均纯收入达 2.9 万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 75%。园区典型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辐射全区 10 个乡镇、4 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三是开展部门定点挂钩服务,帮扶“一村一品”发展。区直农业部门和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等,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石羊坂村 2004 年

25、 11 月拉开了建设温室蔬菜的帷幕,对于这个贫困村来说,资金不足是影响建温室的关键问题。为帮助农民尽快建起温室,区、乡及各部门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关注。副区长宁山岗专门召开了农口部门协调会;水利局帮助打旱井、建水塔,解决了水的问题;农业中心负责帮助建沼气、滴灌;蔬菜中心抽出专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科技局为农民培训棚面集雨技术,并解决了高压电;乡政府帮助村民办贷款,每户贷给 8000 元;结对子单位贝斯特公司捐助了万元;驻村扶贫单位晋中建设局的刘巨荣个人捐助 4000 元。园区一期工程 100 万元投入中,就有 30 万元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使这个贫困村的户农民在去年 10 月建起了温室。4、

26、关键在于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始终将致富农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农户与公司的对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确定产品、培育产业,着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带动农户搞特色经营,推动“一村一品”的实施。该基地由晋中市富通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是一个集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基地。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经营方式,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引进国内外 100 多个新品种,经营户辐射榆次

27、 10 个乡镇和太谷、平遥等周边县市,种苗推广面积达到 36000 多亩,产品行销 8 个省市。在果品销售上,实行品牌战略,统一生产、统一回收、统一品牌、统一投放市场的营销战略。在代理“魏榆”牌商标的同时,注册了自己的无公害商标“悦田”。在山东寿光、威海、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市、大连等 25 个销售网点均设立了办事处。年蔬菜交易量达 5000 万公斤。该基地建立三年多来,带动周边农户 1200 余户,为农民增收 150 万余元,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近千人,同时有效拉动了当地运输业、销售业的发展。修文万亩芦笋基地完成合众社改制,注册成立绿野芦笋开发公司,新增基地 2200 亩,实行定单生产,预计

28、亩收入 2400 元以上。三、我区发展“一村一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我区“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1、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建设“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严重制约“一村一品”建设。这集中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方面。近年来,尽管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水利建设落后,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石羊坂温室园区供水能力目前仅能勉强维

29、持一期工程 31 个温室,二期工程建成后,园区温室总数将达到 60 个,供水矛盾相当严重。张胡村有一眼 120 米深井,但位置在村北,而温室园区却在村南,温室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北田镇西祁村去年建成内径 120 米的温室 6套,每棚收入在 3 万元以上,农民建棚积极性很高,今年一下子又报了 20 户,但水利条件跟不上,发展受到影响。即使是平川乡镇,水利问题也很严重。修文镇 3.5 万亩土地,只有 50 眼井,平均每眼井要供应 700 亩地用水。2、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东阳村 90%以上的村民还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蔬菜种植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

30、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在走访东阳村种菜户刘利发时,发现他还不知道本镇蔬菜注册了“晋一鲜”商标。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东长寿村支书丁福友的福大蔬菜加工项目搁置多年没有开工建设。郭村芦笋种植面积近千亩,正在打造以郭村为龙头的修文万亩芦笋基地,但加工方面还是零,托盘保鲜膜包装项目尚处于意向阶段。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3、农村政策还不够宽松。人们反映最集中的政策问题是农村土地政策。演武村养殖业发展,由于受去年国土部五不准政策限制,养殖园区扩建、改建受到影响。4、劳

31、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调研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受教育平均年限只有 6.3 年。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能力。石羊坂村种植温室蔬菜积极性非常高,但农民第一次种菜,技术还不过关,农户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高的已达12000 元,而低的只有 4000 元。村民边有才自己动手,建起了园区第一个手动卷帘机,但由于技术原因,现在停用了。5、市场建设缓慢,综合性农业市场缺乏。山西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项目(串串红农贸),虽与省委后勤中心达成共建协议,但由于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尚处于筹建阶段。四、今后发展“一村一品”

32、的意见建议1、强化领导体系。继续把发展“一村一品”工作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建立“一村一品”工作评优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把培养、吸引、使用“一村一品”人才列入省、市、区(县)“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建议省、市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每年为每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下拨一定经费着重用于干部培训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辟人才培养、引进和配置

33、的“绿色通道”。3、完善发展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全市乃至全省的“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形成省、市、县和示范点完整的规划体系,从而进一步明确“一村一品”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4、抓好招商引资。按照“市场需要、项目可谈、近期可建”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一村一品”示范点精心准备一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洽谈。利用省、市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客商进行推介,力争引进一批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的实业型企业来榆发展“一村一品”。5、集中抓好典型宣传。建议省、市、区(县)宣传部门将“一村一品”先进典型列入全年宣传工作重要内容,组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在发展“一村一品”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好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使“一村一品”更加深入人心,使推广支持“一村一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定期召开“一村一品”现场交流会,通过总结交流,从中发现好的典型,推广好的做法,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