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促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线索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
2、生。19 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线索三: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 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 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 年)。线索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 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曲折发展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 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线索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 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 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 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线索六: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
4、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生活习俗的突出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一些挫折。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课题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01 必备知识温故知新 厘清主干知识把握教材要点 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_和掠夺原料。商品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纺”与“织”、“
5、耕”与“织”的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_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棉纺织业列强经济侵略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关系二、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_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活动创办军事工业以“自 强”为 旗 号,创 办 安 庆 内 军 械 所、_、福州船政局等 内忧外患江南制造总局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_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 筹划近代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6、 兴办近代教育创办_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结果:_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甲午中日战争5影响(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_的发展。(2)对外国的_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_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封建经济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根据材料,说明洋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
7、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过度依赖西方技术,管理体制落后。三、晚清民族工业的兴起1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_的逐步解体。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自然经济(2)概况时间:19 世纪_年代,一些官僚、_、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地点:_地区。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_、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_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六七十地主东南沿海继昌隆缫丝厂资本主义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
8、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民族工业特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2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为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2)表现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_向_扩展。(3)影响: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沿海内地民族资产阶级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态及相互关系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
9、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通信事业。我们知道,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然而没有自发地出现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思维激活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各个
10、方面。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一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图(年平均数)单位:镑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史料二 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1)注意观察史料一中数据的变化趋势。由第一时间段“882 495 镑”到第二时间段“2 090 406 镑”,说明英国输华商品呈
11、增长趋势。但从第二时间段到第三时间段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在华销售受阻。(2)史料二中“1840 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1)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2)阅读史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提示(1)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下降与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关。(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全面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1变化视角内容 生产模式的变
12、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与“织”分离、“纺”与“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 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2实质:从农
13、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3评价: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探究 2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史料一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 1872 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外,洋务派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中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 1877 年到 1883 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 19 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
14、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1)史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及客观影响。(2)史料二说明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及晚清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发展。(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及客观影响。(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提示(1)主观动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客观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洋务运动采取机器大生产,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道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近
15、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洋务运动从科技、思想、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近代化史观)经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思想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外交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
16、外国的联系 军事创建近代化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教育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671894 年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单位:千海关两)茶叶生丝其他商品类别时间出口总值担数货值比重(%)担数货值比重(%)货值比重(%)18671869年58 0411 427 53632 52656.0450 27318 25031.447 265 12.52 18701874年66 7201 635 51235 15352.6962 01522 46833.679 09913.6
17、4 18751879年71 3321875 50834 39348.2273 29022 29531.2514 64420.53 18801884年70 8042 051 00732 23645.5369 03218 87526.6619 69327.81 18851889年83 4832 108 73530 87336.9876 66319 67723.5732 93439.45 18901894年107 0831 744 25029 21827.289544425 79724.1052 06848.62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外贸易状况变化的几个问题根据材料,从整体上提取一项中国近代经济
18、发展的信息并说明其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加以阐释。(要求:提取材料信息和反映的历史现象准确,阐释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谨)解析 首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弄清楚 18671894 年出口主要商品的变化情况,如增长变化情况,进而弄清楚材料所含有的历史信息,然后从整体上提取一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答案 示例:信息:18671894 年,中国主要商品出口总值总体呈不断增加趋势。历史现象: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阐释:19 世纪 60 年代后,通商口岸增多,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外商大量收购我国农产品,其中以丝、茶为主。他们操纵着丝、茶市
19、场,使中国丝、茶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这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造成中国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2)特点动力:主要来自外国
20、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3)影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03 关键能力考法突破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 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命题点:洋务运动(2021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7)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
21、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尝试解题 _C 左宗棠认为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不如雇买。但要真正获取技术必须采用重金,由此可知从长远来看左宗棠还是认为要提高本土技术以谋求长远发展,故选 C 项;左宗棠认为从长远来看购买外国轮船并不划算,排除 A 项;左宗棠主张发展军事技术,并不是发展民用企业和发展远洋运输,排除 B、D 两项。2命题点: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扩张(2020山东等级性考试8)下
22、图为 19061921 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尝试解题 _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这符合 19061921 年国在华商号呈上升趋势且数量最多之特征,故选 A 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创设学习情境,综合考查近代实业救国(2020全国卷28)1876 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 自然常识 基础科学 奇异和其他问题42.
23、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知情境:格致汇编的“互相问答”栏目的问题以应用科学、各种技术为主。明立意:以“(1876 年)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876 年”以及应用科学、各种技术所占的比例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理思路:1876 年,正是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化。从题干的信息来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在“互相问答”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面,这体现
24、了当时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而科学、技术跟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想到这里就可以把以思想文化为主体的选项排除掉。因此 C 项正确。1 3 5 2 4 6【真题体验】1列强对华经济侵略(2020全国卷28)18941914 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据下图可知,当时()贸易业 运输业 制造业 金融业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1 3 5 2 4 6 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1 3 5 2 4 6 A 由材料中信息 18941914 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以及
25、运输业所占比例变化可以得出,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在华权益的重要途径,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故 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1914 年国际资本垄断日益加剧,不是趋于和缓,故 C 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看出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故 D 项错误。2 1 3 4 5 6 2洋务运动(2020全国卷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 1
26、3 4 5 6 D 根据材料“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华商自立公司”等可知,为了应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的扩展,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 A项,且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 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材料中洋务派实施的是求富以自强的方针,没有发生“改变”,排除 C 项。3 1 2 4 5 6 3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019全国卷2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
27、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3 1 2 4 5 6 B“中国人租借外国人名字”可转换为“在近代中国,外国列强享有一定特权”,“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可转换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故选 B 项。4 1 2 3 5 6 4近代社会阶层的变化(2019全国卷28)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
28、器轧棉厂。4 1 2 3 5 6 上表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4 1 2 3 5 6 B 表格中,“国学生”“监生”“生员”都属于传统的读书人身份,传统读书人以参加科举进入仕途为主要目标,而题干中三人或进入洋务企业,或从事传统商业,或创办近代民族企业,体现了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 B 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思想,科举取士仍然以选拔儒家人才为主,儒家义利观并未被抛弃,排除 A、C 两项;从鸦片战争后到中华人民
29、共和国成立初期,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D 项。2 4 5 1 3 6 5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2017全国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 4 5 1 3 6 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原来的土煤“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样减轻了
30、税收对开平煤矿的压力,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 A 项正确;题干仅仅说明政府降低税率,故 B 项错误;此举没有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故 C 项错误;降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但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不可能实现煤矿业稳健发展,故 D 项错误。2 4 1 3 6 5 6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017全国卷28)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
31、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2 4 1 3 6 5 D 1897 年已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之后,此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兴办实业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 D 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是在 1898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19世纪 90 年代趋向衰落,故 B 项错误;19 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应该是增多而不是减少,故 C 项错误。1 3 5 2 4 6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1重庆模拟)1861 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 50 363 70库两,到 1910 年,增加到 34 51
32、8 589 库两,在 50 年中增长了 5.8 倍。这种增长()A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C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1 3 5 2 4 6 C 晚清时期,中国海关总税收在 50 年中增长了 5.8 倍,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货物增长,中国和世界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即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 项正确;近代中国海关没有实现独立自主,故 A 项错误;协定关税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贸易情况,没有体现出中国近代工业生产,故 D 项错误。2 1 3 4 5 6 2(2020
33、 哈尔滨联考)1845 年到 1846 年,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损失高达 35%40%,有些制造业者已经放弃了对华贸易。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英国却需要中国的茶并靠它获利。材料可用来说明中国()A茶叶逆转了外贸逆差 B拥有完全关税自主权C经济形态具有排外性D自然经济尚未受冲击2 1 3 4 5 6 C 根据材料“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损失高达 35%40%”“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产品”可知在中英对外贸易中,英国处于明显的劣势,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对英国工业品具有天然的排外性,故选 C 项;材料只是反映了茶叶在对外贸易
34、中比较受欢迎,并不能反映扭转了外贸逆差,且此时中国对外贸易还处于贸易顺差阶段,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 年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且材料没有涉及关税的信息,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材料中中国茶叶的大量出口,农产品商品化加速,也表明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排除 D 项。3 1 2 4 5 6 3(2020益阳模拟)洋务民办企业筹资活动表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等向所办企业投入巨资,同时动员家族成员大量购股 各官督商办企业普遍实行“官利”制度,即无论企业盈利与否,每年必须支付给股东一定的股息,利率一般在 7%10%许多企业规定
35、股银可以分期交付,也可以几个人合买一股3 1 2 4 5 6 由表中信息可知,上述做法()A改变了洋务企业资金短缺的局面B迫使投资者调整投资观念C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动方向D使企业商办色彩大大减弱3 1 2 4 5 6 C 通过该表可以看出,洋务民办企业通过自身示范入股、保护入股者利益、股份可以合买等手段刺激社会资金投资积极性,故选 C项;该表体现了用不同手段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不能反映改变了洋务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排除 A 项;该表的措施在于刺激民间资金投资民办工业,但是并没有“迫使”投资者改变观念,排除 B 项,表中刺激民间资本更多参与的措施会强化商办色彩,排除 D 项。4 1 2 3 5
36、 6 4(2020山东名校联考)下表为 19 世纪 70 年代清政府开办的部分企业。据此可知,当时()名称开办年份创办人地点 经营方式 淮军行营制造局 1870 年 直隶总督李鸿章 天津官办 云南枪炮局1872 年 云贵总督王文韶 昆明官办 轮船招商局1873 年 直隶总督李鸿章 上海 官督商办 台湾基隆煤矿1876 年 台湾巡抚沈葆桢 基隆官办 4 1 2 3 5 6 四川机器局 1877 年 四川总督丁宝桢 成都官办 开平煤矿1878 年 直隶总督李鸿章 唐山 官督商办 兰州织呢局 1879 年 陕甘总督左宗棠 兰州官办A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均衡B中体西用思想有所调整C官办经营方式较为合理D经
37、济近代化的特征突显4 1 2 3 5 6 D 在 19 世纪 70 年代,清政府所创办的企业中,既有军事工业,也有民用工业,既有官办,也有官督商办,这说明其经济的近代化特征比较明显,故选 D 项;题干中仅是述及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所创办的一些近代化企业,不能据此扩大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排除 A项;洋务派一直坚守“中体西用”思想,排除 B 项;材料并未体现官办经营方式较为合理,排除 C 项。2 4 5 1 3 6 5(2020洛阳二模)有资料显示,19 世纪 70 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 80 余种,1894 年增至 200 余种,到 1910 年出口达100 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 3
38、3 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A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B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D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2 4 5 1 3 6 C“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表明传统手工业下降,而初级农产品增多,说明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是列强侵略加深的表现,故选 C项;“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些均不是工业品,无法判断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排除A 项;仅从“到 1910 年出口达 100 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 33 种”无
39、法判断进出口贸易的对比情况,排除 B 项;“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是陷入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判断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排除 D 项。2 4 5 1 3 6 6(2020吉林二模)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但到 1894年各国在华工厂已超过 100 家。许涤新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这一观点说明了()A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B中国资本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西方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创新2 4 5 1 3 6 A 由材料“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可知,外国在华工厂的增多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即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故选 A 项。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