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B. 可遗传的变异是指能够遗传给子代的变异C. 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D.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2、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有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但不是所有的结构变异均会使基因数目发生变化,如倒位,A错误;B、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B错误;C、由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抹高度不育,不能将遗传物质传递到下一代,C错误;D、
3、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D。【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综合考查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单倍体育种的原理及优点。2.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 糖类参与细胞识别,但不参与免疫调节C.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的细胞结构也有分解作用D. 细胞核是DNA和R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
4、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3、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4、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详解】A、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细胞表面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B错误;C、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C正确;D、细胞核是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正常细胞不会发生RNA的复制,且RNA主要储存在细胞质中,D错误。故选C。3.下列实验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动态变化过程的是( )A. 根尖细
5、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观察B.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过程C. 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中的微生物分解过程D. 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即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该动态过程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详解】A、植物根尖中无叶绿体,A错误;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细胞经解离已死亡,无法观察到动态过程,B错误;C、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中并不能看到微生物具体的分解过程,只能看到最终的颜色反应,C错误;D、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即原生
6、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该动态过程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氨基酸进出细胞时不一定都需载体蛋白的协助B. 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C.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与Na+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相同D.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和氧气进入人体红细胞都不消耗ATP【答案】C【解析】【分析】方式跨膜运输非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条件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载体蛋白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蛋白,能量能量能量举例水、气体、酒精、苯、甘油、尿素等K+进入红细胞小分子、离子变形虫摄食分泌蛋白的分泌【详解】
7、A、氨基酸作为神经递质时,通过胞吐运出细胞,无需载体蛋白协助,A正确;B、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是主动运输,B正确;C、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Na+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D、性激素和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D正确。故选C。5.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蔗糖溶液2mL蔗糖溶液2mL蔗糖溶液2mL2适量蛋白酶适量蔗糖酶适量蔗糖酶与蛋白酶的混合液3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后,水浴加热现象不变色出现红黄色沉淀不变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
8、验证明蔗糖酶催化具有高效性B. 该实验证明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2号试管在步骤2和步骤3的过程中,蔗糖酶的形状均会发生改变D. 若步骤3改为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则3支试管均呈紫色【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1号和2号试管中,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酶的专一性;2号和3号试管中,自变量为是否含有蛋白酶,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蔗糖酶的本质为蛋白质;1号和3号试管中,自变量为是否含有蔗糖酶,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是否会出现红黄色沉淀,可用来证明蔗糖酶的本质为蛋白质。【详解】A、该实验证明蔗糖酶催化具有专一性,A错误;
9、B、该实验证明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2号试管在步骤2过程中,由于蔗糖酶起催化作用,形状会发生改变,步骤3加热的过程中,蔗糖酶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C正确;D、双缩脲试剂与的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若步骤3改为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则3支试管中均含有酶,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故3支试管均呈紫色,D正确。故选A。6.某同学探究NAA对红薯插条生根影响,得到如图的实验结果(其中CK表示空白对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源激素的积累使CK组的插条也能生根B. 10-1010-4g/L的NAA抑制插条长出不定根C. NAA对红薯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 该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
10、索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曲线图是探究NAA(萘乙酸)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结果,蒸馏水的对照组可以作为对比确定该萘乙酸浓度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详解】A、CK组的生根数为6条,这需要内源激素积累到一定浓度,促进其生根,A正确;B、10-1410-6g/L的浓度处理组的生根数多于CK组,说明对红薯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0-4g/L的浓度处理组的生根数少于CK组,说明对红薯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B错误;C、10-1410-6g/L的浓度处理组的生根数多于CK组,说明对红薯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0-4g/L的浓度处理组的生根数少于CK组,说明NAA对红薯插条生根具
11、有抑制作用,体现了两重性,C正确;D、实验中NAA的浓度梯度较大,该实验应该属于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D正确。故选B。7.为了研究5种红树林树种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5个树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选择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等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棵树测得若干叶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_释放量,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2)使用_(溶剂)分别提取五种树等量同龄叶片色素,据图可推测从_(一个树种)叶片中提取出的色素量最大;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3)秋茄和红海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而白骨壤、木榄和桐花树
12、的净光合速率为双峰型,双峰型曲线在1014h间的变化称作植物的_现象,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4)若10h时,阳光因故消失,树叶叶绿体中的_含量降低,_的含量增加。【答案】 (1).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2). O2 (3). 无水乙醇 (4). 秋茄 (5). 绿叶中的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色素溶解度高(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快(慢) (6). 光合午休,或者午休 (7). 午间温度过高,植物为防止失水过多关闭气孔,使得CO2的吸收减少,进而降低光合速率 (8). A TP、NADPH(或者H)和C5 (9). C3【解析】【分析】1、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1
13、)各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等)中形成溶液,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2)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通过扩散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2、外界温度过高,植物为避免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失水过多,会关闭气孔,因此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光合作用降低。【详解】(1)净光合速率指的是在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氧气的释放量,氧气释放量越多,说明净光合作用强度越高。(2)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从图中可
14、知,秋茄的光合速率最大,可推测其叶片中色素的含量最大;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绿叶中的不同色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绿叶中的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3)午间温度过高,植物为防止失水过多关闭气孔,使得CO2的吸收减少,进而降低光合速率,使得一段时间内净光合速率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光合午休;待温度降低后,气孔张开,光合速率再次升高。(4)光照消失,叶绿体不能继续光反应,ATP和NADPH的含量会降低,进而使C3的还原减少,使得C3积累而增多、C5减少。【点睛】本题考查基础的光合作用知识,难点是考生要理解光合午休现象产生的原
15、因,识记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8.桉树可用于造纸、炼油、药品、食品等方面。大面积种植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出现。也有研究表明速生桉树林与天然林相比,其无脊椎动物(例如小蚓类、螨类等)多样性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林地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林地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形成一个_。(2)影响天然林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将天然林烧毁后种植桉树林属于_演替。同天然林相比,速生桉树林的恢复力稳定性_,其原因是_。(3)与天然林相比,速生桉树林中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_。【答案】 (1). 取样器取样法 (
16、2). 群落 (3). 阳光 (4). 次生 (5). 较强 (6). 速生按树林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较简单,一旦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较强 (7). 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有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8). 就地保护【解析】【分析】分析题干:桉树大面积种植也会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同时速生桉树林与天然林相比,无脊椎动物(如小蚓类、螨类等)多样性降低,说明人为进行桉树种植改变了原有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其营养结构同天然林相比更加简单。【详解】(1)林地无脊椎动物如小蚓类、螨类的个体微小,活动能力强,调查其多样性和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林地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形
17、成一个群落。(2)影响天然林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将天然林烧毁后,由于还存在土壤条件以及一些植物的种子和繁殖体,因此再种植桉树林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同天然林相比,速生桉树林中生物种类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一旦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较强,即速生桉树林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3)由于速生桉树林中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灭绝,所以与天然林相比,速生桉树林中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降低,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就地保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概念、结构、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
18、联系的能力。9.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传染性极强。该病毒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回答下列问题。(1)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引起下丘脑的_中枢活动增强,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增加,二者协同调节,从而使产热增加。(2)腹泻会导致人体失水,当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_(填“升高”或“降低”),刺激位于下丘脑的_,引起垂体释放_,以促进机体对水分的重吸收,同时在_产生渴觉,主动饮水,维持机体水盐平衡。(3)一般情况下,机体能够对已感染过的病毒产生免疫,其原因是体内形成了相应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_,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
19、增殖分化产生_,从而产生大量抗体。【答案】 (1). 体温调节 (2).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3). 升高 (4). 渗透压感受器 (5). 抗利尿激素 (6). 大脑皮层 (7). 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保持对抗原的记忆) (8). 浆细胞【解析】【分析】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2、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详解】(1)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引起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活动增强,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促进物质氧化
20、分解加快,从而使产热增加。(2)腹泻会导致人体失水,当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同时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以维持机体水盐平衡。(3)由于机体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仍可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所以一般情况下,机体能够对已感染过的病毒产生免疫。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0.番茄是一
21、年生的二倍体植物。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第一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第二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回答下列问题:(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两组亲本中表现型为_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2)为了获得纯合紫茎缺刻叶的番茄品种,甲乙两位同学以第二组的F1作为材料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甲同学将F1紫茎缺刻叶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选择表现型_区域的植株再自交,
22、每株自交后代又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的区域中得到所需品种。乙同学在F1中任取一株紫茎缺刻叶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紫茎缺刻叶品种,具体过程是_。【答案】 (1). 紫茎、缺刻叶 (2). 绿茎缺刻叶 (3). 全部为缺刻叶 (4). 全部为紫茎 (5). 取紫茎缺刻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具有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株,从中筛选出紫茎缺刻叶植株即为所需品种【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番茄的紫茎和绿茎(假设用A/a表示)、缺刻叶和马铃薯叶(假设用B/b表示)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第一组
23、实验:紫茎绿茎紫茎,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故亲本紫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AABb,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aaBb。分析第二组实验:紫茎缺刻叶(A_B_)绿茎缺刻叶(aaB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1:1)(3:1),可判断亲本紫茎缺刻叶基因型为AaBb,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是aaBb。【详解】(1)第一组实验中紫茎和绿茎植株杂交,子代均是紫茎,故显性性状为紫茎;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则显性性状为缺刻叶。据上分析可知,两组亲本中表现型为绿茎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2)为了获得纯合紫茎缺刻叶(AABB)
24、的番茄品种,甲同学将以第二组的F1紫茎缺刻叶(AaBB或AaBb)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选择表现型全部为缺刻叶区域的植株(AABB或AaBB)再自交,每株自交后代又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全部为紫茎的区域中得到所需品种。进行单倍体育种的具体过程是取第二组的F1紫茎缺刻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具有正常染色体数目的植株,从中筛选出紫茎缺刻叶植株即为所需品种。【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纤溶酶能分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可用于
25、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科研人员开展产纤溶酶细菌的分离及发酵产酶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脱脂奶粉培养基用于目标菌的初筛需要先灭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用无菌水将采集的样品进行_后,涂布于脱脂奶粉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后挑选具有溶圈的5个目标菌落进一步纯化。(2)初筛得到的各菌株分别置于复筛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将培养物置于_(填低温、常温或高温)条件下离心,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点加于血纤维蛋白平板上,测量血纤维蛋白分解形成的溶圈面积,结果如下表。菌落编号菌落直径(mm)初筛溶圈直径(mm)复筛后溶圈面积(mm2)12769744548236465018722334018640449412461
26、0457545410217213初筛挑选具有溶圈的菌落,说明这些菌体分泌了蛋白酶。蛋白酶的作用是_。上述菌落_(填表中的菌落编号)中的是高产纤溶酶菌株,理由是_。(3)研究酶制剂用于治病时,需要对酶进行分离纯化。可采用_(填方法)分离纯化蛋白质。【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2). 梯度稀释 (3). 低温 (4). 将奶粉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5). 2 (6). 菌落2对应的复筛的溶圈面积最大,说明菌落2的菌体分泌的纤溶酶的活性最大 (7). 凝胶色谱法【解析】【分析】1.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
27、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2.实验室的灭菌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器具、物品应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3.鉴别培养基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详解】(1)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初筛的目的是挑选具有溶圈的目标菌落,需要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所以要先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再涂布到平板上。(
28、2)提取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使酶保持活性。初筛时用脱脂奶粉作为培养基,菌落周围出现溶圈,说明菌体能够分泌蛋白酶将脱脂奶粉中蛋白质分解。蛋白酶的作用是将脱脂奶粉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菌落15均出现初筛溶圈,说明都可以分泌蛋白酶,蛋白酶中可能含有一些纤溶酶。进行复筛后,以血纤维蛋白作为底物,若存在纤溶酶,则血纤维蛋白被分解形成溶圈,且溶圈越大,说明菌体分泌的纤溶酶的活性越大。菌株2溶圈面积最大,说明菌落2的微生物能够产生纤溶酶,且活性最大,为高产纤溶酶菌株。(3)纯化蛋白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电泳、透析、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酶的应用和蛋白质
29、的分离纯化技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12.果胶酶是应用于果酒生产的重要酶制剂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细胞中。某枯草杆菌含果胶酯酶基因,某酿酒酵母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了果胶酯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克服了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缺点,并且使多种有利特性集中在同一菌株,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因繁殖快、细胞内存在易于分离的质粒等优点,最早用于外源蛋白的生产“工厂”,其缺点是没有_(填细胞器名称),因而不具有对蛋白质加工修饰的功能。(2)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是_。该基因除了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外,还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30、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其中_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且具有内含子。(3)过程重组表达载体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_和 _等。启动子是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DNA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目的蛋白质。(4)现利用目的基因制成放射性探针,如何利用此探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酿酒酵母?_。【答案】 (1).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 果胶酯酶基因 (3). 基因组文库 (4). 终止子 (5). 标记基因 (6). RNA聚合酶 (7). 将探针与提取的酿酒酵母DNA 杂交,如果检测到杂交带,则目的基因导入成功【解析】【分析】1、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
31、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缺点是缺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会产生某些需要加工修饰的蛋白质。2、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用于外源蛋白的生产“工厂”,其缺点是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而不具有对蛋白质加工修饰的功能。(2)根据题干,目的基因是果胶酯酶基因。该基因除了
32、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外,还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其中基因组文库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且具有内含子。(3)为顺利表达目的基因,重组表达载体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4)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单链,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探针与提取的酿酒酵母DNA 杂交,如果检测到杂交带,则目的基因导入成功。【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掌握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识记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以及其中启动子的作用,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以及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