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68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学案:专题十一哲学思想与唯物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备考指津】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哲学基本派别及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通过引文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的理解。(2)本专题内容可依托的热点材料有: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3)尤其对近五年未考查过的原理要特别重视。主干整合一哲学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2、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由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由此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各自的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和时代的关系(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总之,任何反

4、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

5、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C、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b.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错误倾向: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3、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6、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怎么办?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为什么?)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7、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C、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三、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内容

8、自然界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承认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自然客观性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四、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客观的,集

9、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具有不可抗拒性)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

10、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六、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而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1、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根本)属

11、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2、错误倾向: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八、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1、原理: 区别:a含义不同 b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错误倾向: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

12、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谬误),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

13、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1、原理内容:(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

14、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1、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15、境的过程。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广东文综)“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C2(北京文综)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

16、来化解C 3(福建文综)“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A4(四川文综)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 ()A士以进死为荣

17、,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D5(大纲全国卷)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 B C DD6(新课标全国卷)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B C 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