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66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分层作业】10 牛郎织女(一)(课时练)五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 牛郎织女(一) 分层作业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瞌睡(k)了解(lio)爱惜(x)B既然(j)酿酒(nng)照看(kn)C筛选(shi)拘束(j)挨打(i)D好歹(di)牛虻(mng)咧嘴(li)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喜鹊洗澡彩锦梳理B亲密榜晚漂亮庄稼C监狱剩饭舒服摇头D泼水挑拣溪流嫂子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1)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_(2)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_(3)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_4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1)牛郎不得不离开家

2、。_(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_(3)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_5课文综合回顾。牛郎织女(一)是由_(人名)整理的。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按这个顺序,下列句子可排序为:_。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 老牛开口道破天机。牛郎借拿走纱衣留下织女,两人相见互诉衷肠。他们回到牛郎的草屋。 牛郎翻山穿林来到湖边见到仙女。课内阅读。牛郎织女(节选)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si shi】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

3、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li li】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他商量一些事。 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

4、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6用“”在【】内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7第自然段这句话能概括段意:_。8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对牛郎的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牛郎是一个_的人。9文中的“美中不足”是指_。10选择题:这两个自然段在整个民间故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A突出了哥哥嫂子的恶人形象,使牛郎的身世更让人同情。B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结下的深厚感情,使故事具有更多不可思议的情节。C为下文老牛变得会说话,道破“仙女下凡”的大机,成就牛郎织女的奇缘埋下伏笔。11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加上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在第段的横线上把情节写具体,不少于40字。_12知识宝库。中国古代有四大民间故事和四大古典小说

5、,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气泡图。 参考答案:1D本题考查字音识记。A瞌睡(k)瞌睡(k)。B酿酒(nng)酿酒(ning);照看(kn)照看(kn)。C拘束(j)拘束(j);挨打(i)挨打(i)。选项D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故选D。2B本题考查是字形的辨析,注意易错字的笔顺和笔画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对易错字的积累,在本题中书写有误的是B项“榜晚”应为“傍晚”。3 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1)眼中钉:常用其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出处】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

6、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在这里是说牛郎的哥哥嫂子想独占家产,对牛郎的态度是十分痛恨和厌恶的。(2)成家立业:指建立了独立的家庭,创立了事业。(3)相依为命:互相依靠,互相离不开。出自晋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文中是指牛郎和老牛互相依靠,都离不开对方。4 牛郎只得离开家。 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对不起它。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什么关系。此题考查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1考查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

7、好”、“只得”等词。“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不得不”改为“只得”。2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5 叶圣陶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牛郎织女(一)是由叶圣陶整理的。讲的是一个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从前有个叫牛郎的孤儿跟着哥

8、嫂一起过,哥嫂待他不好。牛郎每天悉心照料他的牛。一天晚上,他的牛开口告诉他,明天翻过山的那边,就会在树林里遇到美丽的姑娘。第二天,牛郎果然遇到了下凡的王母的外孙女织女,后来织女嫁给了牛郎。可是有一天王母突然下凡抓走了织女,牛郎按照老牛死前的嘱咐,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去追王母,谁知王母用簪子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喜鹊搭的桥上相会。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可排序为:老牛开口道破天机牛郎翻山穿林来到湖边见到仙女牛郎借拿走纱衣留下织女,两人相见互诉衷肠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他们回到草房。6shili7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8 动作 细心、爱干净、爱护老牛9老牛不会说话,无法把了解的

9、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10B11如:老牛听后有时会陷入沉思,有时用牛角蹭蹭牛郎,有时还会“哞哞”地叫唤两声,像是在安慰牛郎。6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本题中“筛”读作:shi;“咧开嘴”的“咧”读作:li。7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阅读第一自然段可知,该段围绕“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展开写作,该段中其余的内容均是在具体描写牛郎是怎样周到地照顾老牛的。因此“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这句话即可概括该段的段意。8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就的理解。“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

10、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这句话中,“刷得”“赶跑”均是对牛郎的动作描写,从“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蒲扇不离手,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可以看出,牛郎是一个细心、爱干净、爱护老牛的人。9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结合“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分析可知,文中的“美中不足”是指老牛不会说话,无法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10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阅读该选段可知,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牛郎周到地照看那头牛,与老牛的情感极为深厚,而这两个自然段为描写牛郎织女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使故事具有更多不可思议

11、的情节。11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中“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分析可知,本题可这样写:老牛在牛郎难过时,会用鼻子蹭蹭牛郎,有时还会“哞哞”地叫唤两声,像是在安慰牛郎;刚牛郎开心时,老牛也会蹦跶几下,表示自己的愉悦。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12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四大民间故事”一般指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最著名的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民间爱情传说。这四大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