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强化练(五)一、单项选择题(2020海南三模)雪兔是寒带、亚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雪兔冬季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夏季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是中国唯一冬季毛色变白的野兔,在历史上的冰河时代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之后随着冰河的后退而迁移。据此完成12题。1雪兔毛色的季节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多样性 D区域性2冰河时代以后雪兔的迁移方向最可能是()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雪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将毛色由赤褐色变为白色,便于与雪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此
2、现象未体现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区域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2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雪兔是寒带、亚寒带的动物,喜欢生活在寒冷的雪地。冰河时代以后,冰河向北后退,使得雪兔也随之向北迁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1.A2.D(2020清远质检)优势种是指生物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类型,它包括在群落每层中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种类。祁连山北坡各自然带生物群落优势种数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下表为祁连山北坡垂直自然带主要优势种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垂直自然带海拔(m)主要优势种数量荒漠草原带1
3、7002 100共四种,均为草本植物干性灌丛草原带2 1002 500共九种,以草本植物、灌丛植物为主,少量的被子植物山地森林草原带2 5003 300共十五种,以乔木、灌木植物为主,少量的草本植物亚高山灌丛草甸带3 3003 800共十三种,以灌丛植物、草甸为主,少量的草甸植物高山寒漠草甸带3 800共四种,均为草甸植物3.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是()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4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光照 C降水 D土壤5近年来,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壳抬升
4、 B气温升高C坡度增大 D降水增多解析:第3题,由表可知,祁连山北坡山地森林草原带的优势种数量最大,由此向下和向上各自然带优势种的数量减少。故选项C正确。第4题,气候、海拔、土壤等是影响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的主要因素。由表可知,祁连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先逐渐增多,到2 5003 300米附近达到最多,然后开始逐渐减少,这与祁连山北坡降水量的垂直分布相一致,因此,降水是影响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主要因素,故选项C正确。第5题,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地区热量增多,气温升高,高海拔地区也能满足较低海拔生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北坡主要优势种分布高度呈上升
5、趋势,故选项B正确。答案:3.C4.C5.B(2020佛山一模)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屿,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多为1 500米2 000米,上覆有冰川(如下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芬岛成为人们欣赏北极地区奇景的好去处。据此完成67题。6巴芬岛分布最广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 B冰原C荒漠 D苔原7与西部相比,巴芬岛东部多冰川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B海拔较高,气温低C受暖流影响,降雪较多D距海较近,水汽充足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D项,结合巴芬岛的经纬度判断,该岛大部分位于极圈内,应为寒带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岛屿东部山脉上分布冰川,而大部分自然景
6、观应为苔原。故D项正确;A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地区。故A项错误;B项,冰原是指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多分布在面积较大的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上。故B项错误;C项,荒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第7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B项,结合材料可知,巴芬岛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多在1 500米以上,同西部相比,东部的海拔高,气温较低,因此冰川分布较多。故B项正确;A项,东部和西部的纬度相近。故A项错误;C项,读图可知,巴芬岛东部的海流从极地向低纬流,因此受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故C项错误;D项,该岛东部沿海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水汽不充足,
7、且岛屿四面临海,东部和西部距海的距离相差小。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6.D7.B(2020湛江一模)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甲地和乙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9热带荒漠带在内陆地区向北扩展,其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扩大B水热组合状况均一C深居大陆中心地带D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内陆10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该地区地形特点是()A以地势低平的平原为主B以起伏平缓的地形为主C地形多样,地势起伏较大D地形单一,风积地貌广布解析:第8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当,A错。但甲地为热带雨林带,乙地为热带草
8、原带,两者的差异为降水差异;甲地距海近,降水丰富,乙地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影响了水分的差异,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影响了自然带的分布,B对。从图中所给信息无法判断出甲乙两地的地形地势差别,C错。甲地和乙地大气环流的不同也是由于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D错。故选B。第9题,热带荒漠带在内陆地区向北扩展,在西部沿岸地区向南退缩,就纬度而言,沿海与内陆都在西风带影响下,但因西部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的存在,阻挡西风深入内陆,所以内陆地区降水少,仍为热带荒漠带,D对。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并没有扩大,A错。水热组合状况均一没有标明是何种水热组合,也有可能并非热带沙漠气候的水热组合,且具
9、体也正是受到地形的影响才会导致水热组合单一(并非主要原因),B错。热带荒漠带也并非离海较远,C错。故选D。第10题,图示自然带基本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纬度地带性差异显著,说明图示地区以比较平坦的地形为主,地形对自然带分布的干扰较少,B对,C错。非洲是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湿润地区,并非风积地貌为主,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D错。故选B。答案:8.B9.D10.B(2020揭阳线上测试)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成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 据此
10、完成1112题。11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D高山草甸12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热量不足B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C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解析:第11题,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金沙江河谷内出现了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异,草甸下直接出现乔木带,乔木带下为灌丛及针叶林带,由此可推知江畔最可能为灌木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第12题,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B项,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
11、成的一种干热风。由于河谷较深,当地可能由于焚风效应使得河谷底部附近较为干旱。故B项正确。A项,金沙江两岸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热量充足。故A项错误。C项,受地形影响,河谷底部风力较弱。故C项错误。D项,金沙江流域位于季风区内,距海较近。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11.C12.B(2020海南线上检测)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滇东南桂西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三大分布中心。云南大理苍山位于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下图为苍山东坡植被垂直分布格局变化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图示植被状况从原生到现状的变化,最能反映()A人类干扰强烈 B局部气候变冷C植被自然演化 D生物多样性增强14现状苍山东坡亚高山
12、草甸地区比云南松林地区()A热量更充足 B地表气温高C光照条件好 D水土流失严重15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为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其()A水热组合好 B气候垂直变化大C纬度位置最低 D区域面积最大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图示植物在高海拔的位置能够保持原生物质的状态,而在低海拔处,原始自然植物都更改了,因为低海拔处,人类活动较多,所以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原生植物的影响。故选A。第14题,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热量比云南松林地区少,故A选项错误;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地表温度较低,故B选项错误;亚高山草甸地区海拔比云南松林地区高,因此大气稀薄,光照条
13、件更好,故C选项正确;云南松林属于人工林,水土保持能力较弱,比亚高山草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故D选项错误。故选C。第15题,川西滇西北地区纬度较低,相对高度最大,气候垂直变化大,自然带种类丰富,垂直带谱完整且丰富,因此该地区植物更为丰富多样,B正确。其他两大中心水热组合同样好,A错误;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纬度位置不是最低,C错误;区域面积大不是植物丰富的主要关键原因,D错误。故选B。答案:13.A14.C15.B二、综合题16(2020山东开学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常形成致密
14、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可以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及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1)分析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变化的主导因素。(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的原因。(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答案:(1)在海拔4 900 m以下,温度虽然逐渐增加,但降雨量却不断减少,垫状植物的覆盖度也明显减小;在海拔4 900 m以上,降雨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受温度逐渐降低的影响,垫状点地梅的覆盖度
15、逐渐降低。因此,在海拔4 900 m以下,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在海拔4 900 m以上,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的主导因素是热量。(2)垫状点地梅生存的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平均温度高;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17(2020茂名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面积只有7.8万km2,平均深度仅18米。渤海是北半球冬季结冰纬度最
16、低的海区,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其中辽东湾的冰情最重,冰期最长,大量斑海豹迁徙至此繁殖。海冰变化经历了生成、维持和融化三个阶段。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2018年度渤海各海区海冰覆盖率。(1)分析冬季渤海海水容易结冰的原因。(2)指出渤海海冰在生成阶段的空间扩展趋势。(3)分析辽东湾东岸海冰覆盖率远高于同纬度西岸的原因。答案:(1)渤海面积小,深度小,海水降温快;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陆浅海,与外海海水交换作用缓慢;多河流注入降低海水的盐度,冰点温度相对较高;西北季风带来持续强冷空气(寒潮),水温迅速降低,进而结冰。(2)自北向南逐步扩展;自
17、渤海沿岸逐步向中部深海区扩展。(3)辽东湾冬季盛行西北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漂流,驱动西岸海冰作离岸漂移,东岸海冰向岸积聚,从而造成海冰覆盖率东岸高于西岸。18(2020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3)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