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1.12MB ,
资源ID:96630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63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衡水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作为“膜流”现象的例证B. 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C. 神经递质多是小分子,其释放过程不发生“膜流”现象D. 蛋白质类激素合成和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膜流是指膜泡运输、发生在真核细胞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详解】A、由题干知,“膜流”发生在“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质壁分离和复

2、原现象只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与复原,没有涉及到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A错误;B、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没有“膜泡运输”,B错误;C、神经递质多是小分子,其释放过程是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把神经递质释放到细胞外,有“膜流”现象,C错误;D、白质类激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涉及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又形成囊泡转移至细胞膜,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D正确。故选D。【点睛】理解题干中所说“膜流”是解此题的关键。2. 研究发现,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

3、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由V-ATPase的特性可以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B. 与V-ATPase合成、运输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 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D. 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详解】A、由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

4、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A正确;B、由题干可知,V-ATPase的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因此参与V-ATPase合成、运输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正确;C、由题干信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水解酶水解,可以推测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C正确;D、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错误。故选D。3. 细胞直接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的方式称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直接利用ATP水解而

5、是利用在Na+或H+顺浓度梯度扩散形成的势能,同时通过同一转运体(特殊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其他物质的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纤维膜上的Na+ - K+ - ATP酶催化ATP水解吸钾排钠,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B. 溶酶体膜上H+ -ATP酶催化ATP水解并将H+运入溶酶体,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C. 人成熟红细胞通过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吸收葡萄糖,但不消耗ATP,属于继发性主动运输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转运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原发性主动运输直接利用ATP

6、水解为载体蛋白提供能量,继发性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于某种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形成的势能。两者都是借助转运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都需要能量。【详解】A、神经纤维膜上的Na+ K+ ATP酶催化ATP水解吸钾排钠,直接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A正确;B、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内依靠溶酶体膜上的H+ATP酶催化ATP水解提供能量,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B正确;C、葡萄糖进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C错误。D、离子以原发性主动运输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跨膜运输时都需要载体蛋白转运,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D正确

7、。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析题干能量来源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4. 某校四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紫色洋葱不同部位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但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实验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实验材料鳞片叶外表皮鳞片叶内表皮筒状绿叶1 cm根尖主要试剂、仪器盐酸、吡罗红染色剂健那绿、光学显微镜水、层析液解离液、龙胆紫染液实验目的观察RNA分布观察线粒体内膜提取与分离光合色素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A. 甲组所取细胞的细胞质中无RNA分布B. 乙组实验中未用盐酸处理鳞片叶内表皮C. 丙组实验中研磨不够充分是主要原因D. 丁组

8、实验中可能未观察到分生区部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还有紫色色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A错误;观察线粒体内膜需要用用电子显微镜,B错误;丙组中提取色素是用无水乙醇,分离是用层析液,C错误;观察染色体形态应先找到分生区,D正确。5. 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ATP水解酶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不发生变化,因此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发生改变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细胞中执行正常功能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损伤细胞凋亡是基因正常表达过程中断

9、所导致的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其产生原癌基因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

10、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TP水解酶基因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表达,不能作为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不发生变化,但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

11、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错误;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出现白头发,错误;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损伤,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错误;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错误;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正确;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正确。故选A。6. 下列对于细胞周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B. 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定相同C. 精细胞与精

12、原细胞的形成均有细胞周期D.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的间期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真核细胞可发生无丝分裂,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无丝分裂,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有关,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合成蛋白质在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A正确;B、同一个体,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同,B错误;C、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C错误;D、人体内正常

13、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也有关,D错误。故选A。7. 下图1和图2表示某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两图中甲、丙均表示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B. 乙和丁移动方向均为从右向左C. 图1和图2所示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图1中不同的乙结构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是mRNA,乙是核糖体,图1是翻译过程,丙是DNA单链,丁是RNA聚合酶,图2是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称为多聚核糖体,以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个肽链结构相同。【详解】A、甲是mRNA,丙是DNA单链,A错误;B、

14、依据核糖体上肽链的长短可知,乙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依据转录出的mRNA的长短可知,丁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B错误;C、图1是翻译过程,图2是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不管是转录还是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图1过程合成的多条肽链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结构相同,D错误。故选C。8.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甲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字母表示基因)及性染色体放大图,甲图中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II、III片段分别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乙图所示实验。下列

15、分析合理的是( )A. 甲图中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可以是II、III、IV、X、YB. 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有些与性别无关联C. 乙图所示实验中,若F2在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若F2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II区段【答案】C【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甲图中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则该果蝇为雄果蝇,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分析乙图可知,亲代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圆眼,故圆眼对棒眼为显性

16、,子一代的雌雄果蝇杂交,子二代的果蝇无论雌雄都是圆眼:棒眼=3:1,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性别无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A、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中,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X(或Y),由于图示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Y,所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错误;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该染色体上的性状遗传均与性别相关联,B错误;C、图乙中若 F2 中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说明眼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图乙中若 F2 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说明眼形的

17、遗传与性别有关,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也有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I区段,D错误。故选C。9. 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较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的比例大于3:1B. a1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C. 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D. 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

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_表现为红色,没有A则表现为无色,但是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会出现较多的小红斑;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会出现较少的大红斑。【详解】A、Aa1自交后AA:Aa1:a1a1=1:2:1,由于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因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会大于31,A正确;B、由于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因此a1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B正确;C、由于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因此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大红斑,C错误;D、a1a2自交

19、后代为a1a1:a1a2:a2a2=1:2:1,因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D正确。故选C。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大熊猫种群中全部B和b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 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571%D. 若该对等位

20、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6%、40%【答案】B【解析】【分析】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种群中B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36%,Bb基因型频率=2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48%,bb基因型频率等于b基因频率的平方为16%。【详解】A、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约为1/248%/(36%+48%)=28.6%,C错误;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

21、体上,雌性个体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基因频率的平方,因雌雄比例1:1,则XbXb基因型频率为1/240%40%=8%,同理雄性个体XbY的基因型频率为1/240%=20%,D错误。故选B。11.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如果增大侧K+浓度,则a点上移B.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 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侧到侧D. b点时,细胞膜侧和侧电位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22、1中,由于多糖连仅存在于细胞膜外侧,所以为细胞膜外侧,为细胞膜内侧。图2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ac段代表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d段表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由K+外流所致。【详解】为细胞膜内侧,如果增大侧K+浓度,由于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则会导致K+外流速度加快,静息电位时两侧电位差更大,则a点下移,A错误;是蛋白质分子,可能是K+的通道,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B正确;bc过程中,产生动作电位,Na+的通道打开,Na+内流,所以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侧到侧,C正确;b点时,电位差为0,故细胞膜侧电位与侧相等, D正确;故选A。【点睛】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内流有关,静息电

23、位的产生主要与K+外流有关,Na+内流和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神经元膜外Na+浓度增大,会使动作电位峰值增大,神经元膜内K+浓度增大,会使静息电位峰值增大。12. 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过程有A. 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B. 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C. 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D. 各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答案】B【解析】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A错误;有些激素与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但有些激素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故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不一定在内环境中,B正确;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需要通

24、过细胞外液来运输,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需要经过组织液,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13. 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甲和乙代表不同的细胞,抗体1和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抗体1或抗体2的存在会引起糖尿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C为胰岛素,是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 图中影响甲分泌活动的信息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C. 图中D能够作用于肝细胞,以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D. 通过注射胰岛素即可降低血糖的糖尿病是由抗体2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

25、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即A),与胰岛B细胞(即甲)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即C)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即甲)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其分泌胰岛素。同理可得乙是胰岛A 细胞,能够分泌D胰高血糖素。【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C为胰岛素,其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是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A正确;B、图中的甲是胰岛B细胞,影响其分泌活动的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B正确;C、D是胰高血糖素,能够作用于肝细

26、胞,以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C正确;D、抗体2与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甚至不能发挥作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由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D错误。故选D。14. 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 Glu 受体抑制剂、ATP 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电刺激后,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Glu 受体可能为钠离子的通道蛋白B. ATP 处理有利于突触兴奋的传递C. a 组结果是因为突触前膜

27、未兴奋导致D. c 组是 Glu 受体抑制剂与 ATP 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Glu受体抑制剂处理组,能阻碍兴奋的传递;ATP处理组能减弱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表明ATP能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减弱兴奋的传递。【详解】A、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钠离子内流有关,据图可知,Glu抑制剂处理后膜电位变化减弱,能阻碍兴奋的传递,故Glu受体可能为钠离子通道蛋白,A正确;B、据图可知,ATP处理组能减弱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表明ATP能抑制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减弱兴奋的传递,故ATP处理不利于突触兴奋的传递,B错误;C、a组(Glu受体抑制剂处理

28、组)处理后突触后膜仍能产生膜电位,证明突触前膜仍能产生兴奋并传递给突触后膜,只是传递过程受阻,C错误;D、为验证ATP及Glu抑制剂的作用,C组应为不添加ATP及Glu受体抑制剂的(空白)对照组,D错误。故选A。15. 下列关于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C. 下丘脑可通过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来调节和管理内分泌腺D. 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

29、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B正确;C、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C错误;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因为胰岛会直接感受血糖

30、的变化而分泌激素进行调节,D错误。故选B。二、选择题16. 以测定的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C. 如果该植物原重Xg,置于暗处4h后重(X1)g,然后光照4h后重(X+2)g,则该条件下植物重光合速率为3/4g/hD. 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所示的呼吸速率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虚线表示的是CO2的吸收量,即光合作用净合成

31、量,实线表示的是呼吸消耗量。图乙装置可以用来测定光合速率。【详解】A、图中虚线表示的是CO2的吸收量,即光合作用净合成量,实线表示的是呼吸消耗量,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故光照相同时间,25条件下,有机物的量最多,A错误;B、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30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50(净合成量)+3.00(呼吸消耗量)=6.50mg/h,35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3.00(净合成量)+3.50(呼吸消耗量)=6.50mg/h,二者相同,B正确;C、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g,则呼吸速率为X(X1)/4=1/4,然后光照4h后重(X+2)g,这4h的净光合速率为(X+2)

32、(X1)/4=3/4,则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1/4+3/4=1gh-1,C错误;D、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所示的呼吸速率变化,若换成蒸馏水,水滴不移动,D错误。故选B。17. 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肝脏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 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水肿C. 因为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因此细胞内液中O2浓度不可能比细胞外液中的高D. 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主要通过血浆

33、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特别是Na+和Cl)来维持【答案】BCD【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肝脏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A正确;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液减少,B错误;C、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其细胞内液O2浓度比细胞外液中的高,C错误;D、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

34、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D错误。故选BCD。【点睛】18. 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A. B. C. D. 【答案】AC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1、条件:(1)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2)能量:由ATP水解提供。(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3、结

35、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4、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详解】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根据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的第一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标记;之后,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第二代,复制后在所得到的第二代DNA分子中,两条链均不含放射性的占1/2 ,只有一条链有放射性的占1/2 ;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所形成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得到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会出现、所示的结果。故选ACD。19.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定大鼠皮肤冷觉

36、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相同B. 环境温度越低冷觉感受器越敏感C.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D. 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答案】CD【解析】【分析】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将大鼠放在低温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而在温度较高时温觉感受器兴奋,表明大鼠要通过体温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据图曲线变化的趋势,可知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在环境温度为28、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即最敏感,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

37、神经放电频率都减小,所以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冷觉感受器先兴奋进行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恢复正常,所以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先增大后减小。【详解】A、由图可知冷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在1040之间,温觉感受器敏感温度范围在3647之间,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A错误;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B错误;C、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C正确;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都减小,所以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正确。故选CD。20. 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

38、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B. 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C. 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

39、率的测定D. 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受到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心得安是-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注射心得安会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减慢。2.分析图可知,注射阿托品和心得安前后对比可知,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注射心得安使心率减慢,且减慢的幅度小于加快的幅度,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详解】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心肌细胞的收缩受

40、到抑制,心率减慢,A错误;B、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注射阿托品会阻断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细胞收缩的抑制作用减弱,心率加快,即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B错误;C、加上对照组,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9次心率的测定,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心得安,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的控制,旨在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题干信息的能力。三、非选择题21.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

41、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结构b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名称是_。(2)图中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构成细胞膜的结构b和大多数c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3)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是因为:_。(4)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 _。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_的功能。(5)真核生物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结构是_。【答案】 (1). 流动镶嵌模型 (2). 磷脂双分子层 (3). 氨基酸 (4

42、). 一定的流动性 (5). 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6). a糖蛋白 (7).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8). 生物膜(生物膜系统)【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a表示糖蛋白,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蛋白质;糖蛋白只位于细胞膜的外表,因而A侧为细胞外,B侧为细胞内。2、构成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详解】(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流动镶嵌模型,结构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图中c表示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细

43、胞膜的结构b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c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因此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4)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a糖蛋白。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5)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生物膜(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

44、、细胞膜的功能、生物膜系统作用的掌握,并分析题图获取信息进行图文转换,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2. 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O2/CO2值异常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该过程借助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如图所示),是光合作用伴随的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1)据图1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并产生_。(2)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

45、的多余的_,而光呼吸产生的_又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3)光呼吸被冠以“呼吸”二字,你认为理由是:_。(提示:从与有氧呼吸进行比较的角度回答)(4)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的实验结果。051010C-05+30+4020C-l+20+50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若将该植物在10、10klx光照5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小时,氧气的积累量为_mg。【答案】 (1). 五碳化合物(CCCCC或C5) (2). CO2 (3). H和ATP (4). CO2 (5). 光呼吸过程中消耗O2并生成CO2,与有氧呼

46、吸过程相似 (6). 温度和光照强度 (7). 1【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光合作用又分为光反应合暗反应,光反应的物质变化有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及光照强度,据此解答。【详解】(1)据图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C-C-C-C-C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重新生成了C5,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并产生CO2。(2)据图可知,光呼吸能把C分解成C-C-C提供给暗反应,同时产生的C

47、O2也提供给暗反应;由于光呼吸是一个耗能反应,可以把光反应产生的多余的H和ATP消耗掉,很好地减缓了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所导致的光合作用减弱现象,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3)光呼吸被冠以“呼吸”二字,原因是光呼吸过程中消耗O2并生成CO2,与有氧呼吸过程相似。(4)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氧气的变化量。在10、10klx光照5小时后,转人20黑暗环境19小时,氧气变化量为54.0-191.0=1mg。【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

48、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3. 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性别转换基因T(transformer),隐性基因在纯合(tt)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Y染色体)。将某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1)研究表明:如果雌果蝇胚胎不能合成雌性专一Tra蛋白,则双重性别基因转录物剪接成雄性专一的mRNA,编码的蛋白质将抑制雌性性状而促进雄性性状的发生,最终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该过程说明

49、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雌果蝇胚胎细胞合成雌性专一Tra蛋白的场所是_。(2)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_。(3)写出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果蝇_,雄果蝇_。(4)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有_种,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雌、雄果蝇的性别之比为_,F2红眼雄果蝇中可育果蝇的比例为_。【答案】 (1).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 核糖体 (3). X (4). F1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5). TtXBXb (6). ttXBY (7). 3 (8). 5:11 (9). 8

50、/11【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果蝇性别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XX为雌果蝇,XY为雄果蝇;在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T、t,t基因纯合时雌果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而t基因在雄果蝇(XY)中没有效应;2、将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在X染色体上。【详解】(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根据题意这种蛋白质与mRNA的形成有关,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将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

51、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在X染色体上,且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3)由于后代雌、雄果蝇之比为1:3,说明有性转变现象,雌性有一半变成了雄性,则双亲相关的基因型是Tt(雌性)tt(雄性),又因为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则双亲相关的基因型是XBXb、XBY,综合来看双亲的基因型是TtXBXb(雌性)ttXBY(雄性)。(4)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是TtXBXb(雌性)ttXBY(雄性),则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XBY、TtXbY、ttXBXb(不育)、ttXBXB(不育)、ttXBY、ttXbY,F1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T

52、tXBXb、TtXBXB,雄配子T=14、t=34,雌配子T=12,t=12,则TT=18、Tt=12、tt=38。由于tt雌性变为雄性,则tt亲本为雄性,TT和Tt雌雄各一半,所以F2中雌雄果蝇性别之比为5:11,其中雄性中有3份是雌性转变而来,所以F2红眼雄果蝇中可育果蝇的比例为8/11。【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采用逐对分析法,根据题中信息推断出这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其表现型和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4.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

53、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1)细胞中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器是_;参与肝细胞合成SHBG过程的RNA的种类包括_。(2)上图中器官甲是_;“器官甲垂体器官乙雌激素”的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

54、调节。(3)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填“增加”或“减弱”)。SHGB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作用。(4)为更好地研究激素的作用机理,现利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请指出上述方案中的错误:_。【答案】 (1). 内质网 (2). mRNA、tRNA、rRNA (3). 下丘脑 (4). 分级 (5). 减弱 (6). 拮抗 (7). 不应用高糖

55、培养液(应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缺少对照组【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器官甲是下丘脑,器官乙是卵巢,下丘脑通过分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释放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促性腺分泌性激素,该过程提现激素调节的分级调节;当血糖发生变化后,一方面直接作用于胰腺胰岛A细胞或细胞B细胞,另一方面作用于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通过下丘脑控制胰腺分泌相应激素,当因此下丘脑通过胰腺调节血糖平衡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2、据图可知,雌激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能力减弱。【详解】(1)性激素是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根据题干可知,SHB

56、G是一种蛋白质,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三种RNA都发挥作用(mRNA作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构成核糖体,核糖体上上合成);(2)据分析可知,器官甲是下丘脑;雌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3)据图可知,雌激素能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能力减弱,雌激素和胰岛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4)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要从滤液中获取胰高血糖素应该用低血糖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促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实验中缺乏对照组,无法通过现有的实验组来判断胰岛素含量的高低。【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

57、体,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一般。25.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一种DNA病毒)的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的新型抗癌药物,水溶性差,必须用DMSO作为溶剂溶解。(1)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病毒感染检查。TCT检查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角化细胞或凹空细胞,因为癌细胞具有_特点。(2)为了探究雷公藤红素的抗癌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接种于动物细胞培养液后置于CO2培养

58、箱中进行培养,然后制备细胞悬浮液用于实验。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对照组添加等量的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定时取样并测定细胞数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结论:_。(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红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由上图可知,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Hela细胞处于_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说明雷公藤红素的作用可能是_ 。测定HeLa细胞在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处理后的凋亡情况,结果如下表:雷公藤浓度(M)025510凋亡率(%)428722373348Bax蛋白含量+ +Bc-2蛋白含量+ (注:“+”的多少代表相对含量)由表格数据可知,雷公藤红素可以_(填“

59、诱导”或“抑制”)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_实现。【答案】 (1). 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2). DMSO (3). 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10M的剂量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最为显著 (4). S和G2 (5). 能够抑制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能够抑制细胞分裂) (6). 诱导 (7). 促进Bax蛋白表达量和抑制Bel-2蛋白表达量【解析】【分析】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的特点: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出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2、分析题

60、2图,和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10M的剂量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最为显著,题3曲线图,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Hela细胞处于S和G2期的含量明显增多,S期开始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这一过程的进行,使细胞分裂过程停留在S期和G2期,因此这两时期细胞增多;题3表格,在一定范围内随雷公藤浓度上升细胞凋亡率增加,说明雷公藤红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并且Bax蛋白质含量越高,Bc-2蛋白质含量越低凋亡率越高。【详解】(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检查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角化细胞或凹空细胞,因为癌细胞具有

61、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特点。(2)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由于“雷公藤红素水溶性差,必须用DMSO作为溶剂溶解”,因此对照组应添加等量的DMSO,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样并测定细胞数量的相对值;由图可知雷公藤红素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10M的剂量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最为显著。(3)据图分析已知,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HeLa细胞处于S和G2期的含量明显增多,因为S期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 合成,说明雷公藤红素的作用可能是能够抑制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的合成(能够抑制细胞分裂) ;由表格数据可知,雷公藤红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随着凋亡率的上升,Bax蛋白含量逐渐增加,Bc-2蛋白含量逐渐减少,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促进Bax蛋白表达量和抑制Bel-2蛋白表达量来实现的。【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癌变为背景,考察学生对曲线图、表格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取信息进行答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