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0 ,大小:2.12MB ,
资源ID:96573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57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第4单元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模块1 第4单元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ppt

1、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第11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01 必备知识温故知新 厘清主干知识把握教材要点 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形势有利形势: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不利形势: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_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封锁、包围中国。美国(2)国内形势历史: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2方针:独

2、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三大政策”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_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国民政府“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为 与 世 界 各 国 建 立_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坚定地站在_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平等互利社会主义“一边倒”的实质及意义(1)实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2)意义:“一边倒”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贷款、物资设备和技术

3、,有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3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提出: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内容: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印度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沃土中。它谋求各国的和平共处,争取各个主权国家的和谐共存状态,体现了中国“和”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3)步入世界

4、外交舞台会议项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内容和平解决朝鲜和_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成果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周恩来提出“_”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印度支那求同存异二、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的新局面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_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恢复:_年 10 月 25 日,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得到恢复。国际地位19711971 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

5、员国之一,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_,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3)意义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实力。对美国:说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合法权利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20 世纪 70 年代初,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2)进程1971 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72 年 2 月,_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尼克松正常化1

6、979(3)意义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有利于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 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思考杜勒斯与尼克松不同态度的原因。提示:杜勒斯拒绝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两大阵营的对抗。尼克松握手的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3中日关系正常化(1)原因:_关系改善的直接推动。(2)标志:1972 年日本首相_访华,签署

7、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3)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因_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揭开了中日关系的历史新篇章,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美田中角荣美国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全方位外交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上来,进入_新时期。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目标:反对_,维护世界和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霸权主义3表现(1)开展以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参与_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

8、)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_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联合国地区性治理共同体(5)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与非洲形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了与欧洲、拉美的进一步了解与合作。(6)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全方位中国方案1内容(1)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9、。(2)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3)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4)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2作用: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一边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

10、纵深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思维激活“一边倒”外交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一边倒”政策侧重于意识形态,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史料一 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外交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

11、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1)史料一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提出的依据。(2)史料二说明我国外交淡化了意识形态。结合史料一、二,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提示 它突破了“三大外交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

12、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4)内向性:即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5)过渡性:即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中形成,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探究 2 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史料一 1969 年 1 月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

13、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1979史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史料一体现出三个意思:一是美国所面临的形势,二是尼克松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三是尼克松的希

14、望。(2)史料二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两国的影响。(1)根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提示(1)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是 20 世纪 70 年代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

15、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经济建设中美建交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祖国统一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外国势力从台湾的撤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20 世纪 80年代后,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教育生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受到美国的影响从家

16、国情怀的角度感受新时期的中国外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时间事件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 年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 IMF 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4 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88 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6 年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4 年派遣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 2008 年派出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2011 年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2016 年举办 G20 杭州峰会综观

17、大事表中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结合材料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归纳拟定论题,例如“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运用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说明即可。答案 示例一:论题: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阐述: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80 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融入世界经济体系;1980 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1984 年中国加入国际

18、原子能机构;1996 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平利用原子能,为防止核扩散发挥重要作用;1988 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全球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因此,中国以联合国为舞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示例二:论题: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阐述: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世界和平;1980 年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1984 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1996年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平利用原子能,为防止核扩散发

19、挥了重要作用;1988 年,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001 年中国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区域政治经济合作,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因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如考生从以下论题阐述可酌情给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合作组织活动;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等等)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和平崛起是中国在 21 世纪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其意味着中国自身综合国力的较大提升以及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而且应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国际环境既是中国崛起、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又是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

20、约束变量。进入新世纪,中国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式加强了在国际和地区性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参与了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03 关键能力考法突破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 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命题点: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2020海南选择性考试11)1949 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

21、义尝试解题 _B“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的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故选 B 项;“一边倒”回答了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A 项;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和平和发展才成为时代主流,排除 C 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回答了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问题,排除 D 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运用社会情境,隐性考查中苏关系(2016全国卷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

22、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知情境:中西贸易额的比重大幅度增加。明立意:本题以中西贸易额所占比重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965 年”“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理思路: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有利于缓和与它们的关系,这说明当时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的关系出现变化。再结合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的史实,即可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B 项。【真题体验】命题点:中美关系正常化(2019江苏高考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

23、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C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新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故 C 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但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A 项错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无法消除,B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是美苏,D 项错误。1 3 5 2 4 6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

24、0吕梁一模)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的“一边倒”,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太刺激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毛泽东意在()1 3 5 2 4 6 A对帝国主义要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C论证“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D为新中国成立做理论上的准备1 3 5 2 4 6 C 毛泽东认为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存在刺激与否的问题,其目的是论证对苏联“一边倒”方针的合理性,故选 C项;题干主旨是对实行“一边倒”问题的论证,A 项与主旨不符,排除;毛

25、泽东在文章中并没有表明他对民主人士关于“一边倒”的意见的态度,排除 B 项;D 项是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的意义,排除。2 1 3 4 5 6 2(2020景德镇三模)下面为中国 19491965 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表中信息反映了()年份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总计 报道数量/篇111720141720332623273136341489331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D苏联体育

26、事业的发展和曲折2 1 3 4 5 6 B 从“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对苏联的报道逐渐增多,到 60 年代初达到顶峰,这是由于新中国外交“一边倒”,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工业化;随着 60 年代后中苏关系的恶化,体育报道逐渐减少,说明政治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很大,故选 B 项。3 1 2 4 5 6 3(2020河南高三联考)万隆会议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集中体现在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经济合作的决议强调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提出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材料表明()A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B反殖民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C中

27、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D“求同存异”成为与会国的共识3 1 2 4 5 6 D 万隆会议强调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并一致通过了相关决议,体现了亚非国家认可“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 D 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排除 A 项;万隆会议强调各国之间的联合,反殖民斗争,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B 项;中苏建交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排除 C 项。4 1 2 3 5 6 4(2021茂名联考)人民日报为了纪念抗战胜利 10 周年、20周年,先后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二十周年。这反映了中国当时()A外交政策的转变 B计划体制的确立

28、C文化方针的变化D工作重心的转移4 1 2 3 5 6 A 纪念抗战胜利 10 周年专栏文章强调打败日本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反映了中苏关系友好,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20周年专栏文章对苏联出兵和援助未提,源于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由此可见中国当时外交政策的转变,故 A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方针的变化均与评价苏联对打败日本的贡献无关,B、C 两项错误;D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错误。2 4 5 1 3 6 5(2020合肥一模)1990 年,我国同沙特阿拉伯建交。至此,我国已经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我国()A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B

29、开展睦邻外交改善周边环境C延续“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 4 5 1 3 6 A 由题干可知,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即是一个例证,故选A 项;沙特阿拉伯不是邻国,排除 B 项:“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毛泽东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的是多边外交,排除 C 项;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2001 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2 4 5 1 3 6 6(2020渭南一模)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

30、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A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B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2 4 5 1 3 6 D 新时期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断努力,故选 D 项;1971 年第 26 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就已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局面,排除 A 项;1954 年日内瓦国际会议时中国已开始迈入国际舞台,排除 B 项;C 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未体现联合国的作用,排除。点击右图进入 课 题 综 合 集 训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