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5347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 板块四 调 节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1一览纵横 研必备 02微专题1 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04强化练习 知能提升 03微专题2 免疫调节 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4.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6.活动:用概念图教学法揭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疏漏诊断1内环境及其稳态与血糖、水盐、体温调节的正误判断(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Na和 Cl是形成哺乳动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3

2、)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4)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5)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6)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7)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8)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2免疫调节的正误判断(9)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10)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11)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12)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3、可直接转变为效应 T 细胞()(1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长句冲关1概述性知识(1)持续发热会使体液减少,通常通过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9%的氯化钠溶液来矫正,这两种溶液的共同作用是_。(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_。(3)免 疫 治 疗 重 在“治 疗”,注 射 物 是“抗 体”或 免 疫 增 强 剂 等,目 的 是_。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2程序性诱问(4)呕吐和腹泻导致患者尿量减少,原因是_。(5)糖尿病患者

4、不一定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请说明理由。_。呕吐和腹泻导致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有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这种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还有一种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受损,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种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6)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几乎没有病毒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宿主细胞,请解释原因。_。(7)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未发病,请解释原因。_。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核糖体等,病毒无法在其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能识别抗

5、原的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菌的繁殖,从而使病情较轻,或未发病微专题 1 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下丘脑在三大调节中的作用(1)图示(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与“三个中枢”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_调节中枢。水盐平衡1(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 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 O2 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

6、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解析:选 D。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 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 CO2 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 正确;组织液中的 O2 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 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错误。2(2019高考全国卷)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解析:选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增加产热的一种途径,A 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热,B 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发散热,C 不符合题意;酒

7、精具有挥发性,用酒精擦拭皮肤可以带走身体的大量热量,D 不符合题意。3(2019高考江苏卷)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 1、图 2 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 mmol/L,餐后 2 h11.1 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 A 细胞分泌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2)据图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

8、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填序号)。一次性摄糖过多 低血糖患者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4)结合图 1、图 2 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效应 T 细胞持续杀伤胰岛 B 细胞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 B 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解析:(1)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胰岛 A 细胞分泌

9、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下降。(2)由题图可知,甲和乙的餐前空腹血糖浓度大于 7.0 mmol/L,餐后 2 h 血糖浓度大于 11.1 mmol/L,可初步判断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3)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会出现尿糖。低血糖患者血糖浓度较低,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大量排尿,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4)乙的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均大于正常值,且其体内胰岛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原因可能是胰岛素

10、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血糖浓度较高,较高浓度的血糖又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答案:(1)氧化分解 肝糖原分解 胰高血糖素(2)甲、乙 大脑皮层(3)(4)本部分内容常联系生活实际、人体健康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等内容。近几年在全国卷中出现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都有,对逻辑推理和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较高。一、考查生命观念1(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机体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下列反应发生于内环境的是()A吞噬细胞在组织间隙中吞噬细

11、菌B病毒的 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肠道中的蛋白质被胰蛋白酶降解D泪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的细胞壁答案:A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在寒冷条件下散失的热量比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更多B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减少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胰岛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降低血糖浓度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解析:选 C。人体在寒冷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因此散热较多,为了保持人体体温恒定,产热量也增加,A 正确;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

12、致尿量减少,B 正确;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下丘脑另一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支配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浓度,C 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 正确。二、考查科学思维3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下图是解释感染病毒后机体体温上升的一种假说,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状态下为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B体温持续维持在 39 期间,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散热C体温持续维持在 39 期间,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寒冷刺激也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上图所示的反应过程解析:选 C。图示过程除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

13、与外,还有免疫系统参与,A 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 29 时人开始出汗,35 以上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所以机体是否主要靠排汗散热,取决于环境温度,而不是人体温度,B 项错误;体温持续维持在 39 期间,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 项正确;寒冷刺激会促进机体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体温调定点不会改变,D 项错误。4(不定项)(2020山东省高三等级考模拟)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

14、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C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高的症状D桥本氏甲减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答案:ABD三、考查社会责任5(不定项)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患者空腹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结果: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2.100.801.20mg/L钠180135145mmol/L钙2.702.022.60mmol/L根据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推测,该患者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岛素增多,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B神经细胞细胞膜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肌肉出现抽搐等症状D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解析:选 B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

15、糖,A 错误;血液中钠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膜外钠离子浓度高,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B 正确;血钙含量低时才会出现肌肉抽搐,C 错误;由表可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多,D 正确。微专题 2 免疫调节1两大免疫过程2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症1(2018高考全国卷)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BT2 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 可引起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解析:选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A 项正确;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

16、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 项错误;HIV 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 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 项正确。2(2019高考全国卷)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 组B 组C 组D 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 A、B、C、D 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

17、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3)A 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答出 2 点即可)。解析:(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抗体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 A 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D 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 A、D 组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18、,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A 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由于再次免疫应答反应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4)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案:(1)抗体(2)A、D 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3)抗原与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特异性结合)(4)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2019高考江苏卷)图 1 为 T 细胞通过表

19、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 PD-L1,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抑制 T 细胞活化,逃避 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 1 中 T 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形成效应 T 细胞群和_细胞群。(3)图 1 中效应 T 细胞通过 TCR 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性,效应 T 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死亡。(4)为阻断图 2 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20、,制备了抗 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传送与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解析:(1)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将肿瘤抗原摄入细胞内。(2)T 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3)效应 T 细胞通过 TCR 只能识别与刺激对应的肿瘤细胞的抗原,无法识别其他抗原,说明该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分泌毒素,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结合题干分析,抗 PD-L1 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

21、胞表面的 PD-L1 结合,会阻碍 PD-L1与 PD-1 的结合,从而解除 T 细胞的活化抑制。(5)对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可以防止人的免疫系统将外来的抗体当作异物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答案:(1)胞吞(2)分化 记忆(3)特异 裂解(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5)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本考点为高考的常考点,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试题难度不大,常结合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细胞癌变及人体健康进行考查。一、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并且都能识别抗原B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和被病原体破坏的细胞都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在

22、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与 T 细胞、T 细胞与 B 细胞之间存在信息交流D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是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解析:选 C。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 错误;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而清除被病原体破坏的细胞则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 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吞噬处理后呈递给 T 细胞,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所以它们之间存在信息交流,C 正确;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

23、的,免疫缺陷病则是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D 错误。二、考查科学思维2(不定项)(2019济南四校联考)下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性哮喘是两个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B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引发丁过程发生导致哮喘C哮喘发生过程既有浆细胞参与又有效应 T 细胞参与D丁过程是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解析:选 BD。遗传性哮喘是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A 错误;由题图可知,哮喘发生过程无效应 T 细胞参与,C 错误。3(不定项)(2019日照高三模拟)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B 系鼠和 C 系鼠的

24、皮肤对于子代 A 系鼠是抗体B子代 A 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 B 系鼠皮肤CC 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 A 系鼠的免疫应答D注射淋巴细胞不会改变子代 A 系鼠的基因型解析:选 CD。B 系鼠和 C 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 A 系鼠是抗原,A 错误;B 系鼠皮肤是抗原,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 错误;据题图分析,移植 C 系鼠和 B 系鼠的皮肤后,子代 A 系鼠没有对 C 系鼠的皮肤产生排斥反应,说明 C 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 A 系鼠的免疫应答,C 正确;注射淋巴细胞不会改变子代 A 系鼠的基因型,D 正确。三、考查社会责任4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25、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B被狗咬后不包扎能降低人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C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D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对机体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起到增强作用解析:选 C。被狗咬后及时清理伤口可以减少伤口处的病毒,减少感染机会,A 项正确;不包扎的有氧环境会抑制厌氧菌的繁殖,降低人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B 项正确;注射的狂犬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只能与细胞外液的抗原结合,对细胞内的病毒不起作用,C项错误;每隔一段时间注射疫苗,可以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能力,D项正确。三看法区分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请做:强化练习 知能提升 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