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64710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判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A. 彩陶器上的绘画B. 尚书中的记载C. 居住区中的房子大小D. 随葬品悬殊的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其中贫富分化是指人们之间的财富出现了差距,财富是以物品或货币来表示,贫富分化也就是说人之间支配的物品或货币出现了差别。因此判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随葬品悬殊的现象,D正确;ABC不能作为贫富分化的依据,排除。故选D。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

2、”。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禅让制形成B. 王的出现C. 早期国家诞生D. 世袭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3.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

3、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 周天子B. 燕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燕国大宗是燕国的国君,选项B正确;周天子是天下大宗,不属于燕国的宗法体系,排除A;卿大夫和士相对于燕国国君而言都是小宗,选项C、D排除。4.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体现了西周A. 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 继续沿用世卿世禄制度C.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保其家邦”“勤劳于王家”可知,西周把国家

4、和周王家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西周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观念根深蒂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世卿世禄制度,排除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点睛】5. 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A.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先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是西周的礼乐制度。依据“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程”,再结合礼乐制度的作用可知,C项正确;此时“官

5、僚政治”尚未形成,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重视西周礼乐制度的作用,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追颂功德”在夏商时期的原始歌舞中就已存在,排除D项。【点睛】西周时期属于贵族政治时期,是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社会。随着等级制的建立,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应运而生。宗法制、分封制均瓦解,反映在礼乐制度方面就是差距缩小,即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对礼乐制度的考查可以结合社会阶层、贵族秩序、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6. 尚书保存了西周初期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这反映了()A. 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 民本思想历

6、史悠久D. “天人合一”学说【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初期的史料中就有了注重百姓言论和保民的民本思想,说明民本思想的历史悠久,C项正确;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A项错误;重视民意和保民思想与神权无关,B项错误;以民为本与“天人合一”学说不符,D项错误。7.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

7、时期的诸侯争霸活动,这些争霸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也导致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而开展的社会变革。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属于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排除B项;战争推动民族融合,但汉族当时尚未形成,C项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尚未彻底瓦解,排除D项。8. 据记载,周人的婚嫁年龄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但至迟在春秋时代,周人的晚婚习俗已开始被早婚所替代。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一些思想家,如墨子,也竭力主张早婚。这主要是因为A. 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B.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 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 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小农经济以

8、个体小农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扩充军备,增强经济实力,多以行政措施强制早婚,故选C;春秋战国主张早婚,与思想解放关系不大,排除A;主张早婚与礼乐制度无关,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人地矛盾没有达到激化的程度,排除D。【点睛】9.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B. 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C.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D. 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衣经济建立,因此

9、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 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10.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是因为实行了“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材料中“家给人足”

10、是因为实行了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材料“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是因为实现了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因此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燔诗书而明法令带来的影响,错误,ABD选项排除。11.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A. 主张顺从自然B. 倡导战胜自然C. 蕴含和谐理念D. 提出仁者爱人【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知,老子崇尚自然,主张顺应自然;孔子主张“仁”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二者都蕴含和谐理念,C正确;A是道家观点,A与题意不符;倡导战胜自然的是荀子观点,B与

11、题意不符;D是孔子观点,D与题意不符。12.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A. 君主专制B. 实行仁政C. 以德治国D. 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天下)定于一”、“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以得出三者均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故D正确;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故A不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故B不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主张,故C不正确。13. 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

12、。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 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 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 各自为政,加强治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才能较好地解决黄河水患问题,C正确。排除ABD。14.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B.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C.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D.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士在商周时期是指下等贵族,在

13、春秋战国之际则指有学识、有文化的人才。主要原因是东周以来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导致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士阶层的崛起动摇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故B项正确;士阶层分化与官僚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不能仅根据发展为新兴地主”而片面推导出士阶层的分化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士阶层的分化。故D项错误。15.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得益于某一工程的兴修,这一工程是A. 郑国渠B. 灵渠C.

14、都江堰D. 井渠【答案】C【解析】【详解】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故C符合题意;郑国渠在关中地区,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故AB不符合题意;井渠是我国汉代时期关中地区出现的地下水道,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16.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 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 世袭制兴,禅让制灭【答案】B【解析】【详解】秦

15、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故A不正确,B正确;C项是分封制的特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世袭制开创于夏朝,不是秦朝新制度的突出特点,故D不正确。17. “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秦朝有君臣集议制度,故可知秦朝集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A项正确;题干强调秦朝实

16、行集议制度,与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无关,且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强调秦朝实行集议制度,与皇权相权矛盾无关,排除C;D项强化君主个人独裁与题干“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矛盾,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秦廷有集议之制”“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8. 下表中所列言论,其共同的着眼点是A. 秦国奠定霸业B. 始皇个人品行C. 秦朝速亡原因D. 秦朝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皆以始皇起”“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例”可知,三则材料共同着眼点是秦朝的制度创新,D

17、正确;霸业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材料中未对秦始皇的人品进行点评,排除B;材料未探究秦朝灭亡的原因,排除C。19.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B.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D. 推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监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强调的是监察体制的重要性,因此秦始皇设置的监察机构是设置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A正确;B属于军事层面的措施,排除;C属于行政方

18、面的措施,排除;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D排除。故选A。20.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系统C.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D.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得知,C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正确;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排除:从材料来看,监察系统隶属于

19、御史,故B错;地方行政体制是指郡县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排除。21.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分封制B. 增强地方权力C. 加强中央集权D. 打破世袭特权【答案】C【解析】 “(六国) 王子皇孙,辇来于秦”“被迁至京城咸阳”说明“秦朝加强对所统治地区的管理”,体现的是针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D属于官僚制度的意义。22.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

20、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 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中朝”“外朝”制度,削弱相权,故B正确。刺史只能监督地方官,故A错误。秦朝已经设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错误。汉武帝也没有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23. 在汉武帝的主持下,

21、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 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 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 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 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一是二是四个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24. 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

22、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 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 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C. 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

23、。25. 西汉时期司法审判时,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又称“引经断狱”。由此可见A. 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B. 西汉时期的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C. 春秋是司法审判唯一依据D. 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用儒家经典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体现了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司法审判领域,据此可知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司法程序已经相当完善,B错误;材料反映了春秋是司法审判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C错误。26. 汉高祖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

24、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汉武帝态度比汉高祖强硬B. “和亲”政策不再起作用C.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D. 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力强盛与否是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采取攻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选C。汉高祖也曾对匈奴采取过攻势,只是当时的国力决定了他最终只能采取“和亲”政策,故态度不可能是主要原因,排除A;和亲政策在汉武帝之后仍有使用,不再其作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匈奴势力是在汉武帝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后才逐步衰落的,故D项是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27.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

25、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 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 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项错误。

26、28. 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他所说的光武帝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A. 尚书台权力扩大B. 中央集权的削弱C. 三公已成为虚职D. 君主专制的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说明了光武帝削弱三公权力,扩大尚书台权力的做法。这一做法实质上加强了君主专制,故D正确;尚书台权力扩大是光武帝的做法,不是实质,故A错误;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错误;材料无法说明三公已成为虚职,故C错误。29. 史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146年,东汉社会基本安定,但人口却从5300万减至4700万。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兼并B. 豪强

27、隐匿C. 疆域变更D. 匈奴侵掠【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尽管政局稳定,但是人口数量剧减,这和当时豪强地主隐匿人口是有关系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并未导致人口大量减少;C选项错误,疆域变更不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此时期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击败,并未大规模侵掠东汉政府统治地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0.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自和宦官诛外戚窦宪,对郑众封候信任”。此后“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官决定政局,信用宦官有其缘故。这表明A. 皇帝在与外威的斗争中处于劣势B. 皇帝惟有借助

28、宦官才能掌控政局C. 宦官干预朝政的合法化、制度化D. 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君主专制下皇权不断加强,因此宦官依靠皇帝的信任掌握较大的权力,变相地窃取了皇权,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B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宦官通过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取得皇帝的信任,进而掌握权力并于预朝政,这不是制度化、合法化的权力,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31. 下列史实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北京人的氏族生活 商朝建立 王莽篡汉焚书坑儒 陈胜吴广起义 蔡伦改进造纸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9、,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因此,因此均可以在史记中查到,不属于史记的范畴,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32. 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注重理论研究 以科学实验见长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学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并注重解决实

30、际问题的特点,故两项的表述与此相符;两项的表述均与古代中国科学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特点不符。故本题应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特点二、非选择题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材料二 幽王时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师大败。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材料三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

31、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郡县制度与秦汉帝国霸业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材料五 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诸侯悉至”?从“诸侯悉至”到“诸侯不至”说明了什么?(2)根据材料三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3)材料四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什么

32、制度?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实施的原因。(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上如何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答案】(1)分封制下诸侯需要履行随军作战的义务。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的显著标志,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等。(3)郡国并行制。帝国疆域范围过大;刘邦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4)通过推恩令、附益之法、酬金夺爵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解析】【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再分封制下诸侯需要履行随军作战的义务,因此“诸侯悉至”。说明:周幽王在诸侯的漠视下身死国

33、灭说明当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可归纳出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的显著标志,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根据材料“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可归纳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也起到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等作用。(3)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的地方制度是郡国并行制,也被形容为“斑马式组织”。原因:根据材料“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可归纳出帝国范围过大是现实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4、刘邦当时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也是重要因素。(4)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附益之法、酬金夺爵等措施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

35、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汉武帝的经济主张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各自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均贫富,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 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

36、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出现;工商业发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写自然经济产生不给分)。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急待解决;对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影响。(五个点写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安定公平、节用仁义;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

37、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汉武帝增加税收、盐铁官营,与民争利。 (2)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得出生产力进步。同时,小农经济产生;根据材料一“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得出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根据材料一“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得出社会动荡,礼坏乐崩;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结合所学,受到了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家财政困难;商贾实力增强,影响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

38、担”得出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和民族问题。【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的几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进

39、行对比分析。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材料二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原因。(2)从政策和治国思想角度分析材料

40、二现象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分析其影响。【答案】(1)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当时诸侯争霸现实的需要。(2)原因:汉初经济凋敝的现状需要统治者实行仁政;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3)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等。【解析】【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其宣扬的为政以德、仁和礼等思想不能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现状的需要。(2)原因:结合汉朝经济凋敝的现状及黄老无为而治思想进行分析即可。(3)影响: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影响主要体现为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