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474.50KB ,
资源ID:9643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43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邢台市三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邢台市三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记载,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社会基本生产单位是父、子、孙三代的父系大家庭,而到了战国初期,基本生产单位则是“治田百亩”的“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家庭。此变化说明A.铁犁和牛耕得到了普及 B西周井田制的生产方式开始瓦解C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形成 D个体小农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形成【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

2、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有学者说:“与秦朝相比,汉代抑制对象虽然也是贾人,但不包含工矿业者,也与秦朝的上农除末有区别:除末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层面全方位剥夺式的,而汉代抑商趋于政治性的,重点在于打击。”这反映汉代“抑商”的目的是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增加政府财政收人C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 D束缚工商业者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抑制对象虽然也是贾人,但不包含工矿业者,也与秦朝的上农除末有区别:除末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层面全方位剥夺式的,而汉代抑商趋于政治性的,重点在于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

3、反映汉代“抑商”的目的是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属于经济方面的目的,不是政治性的,故A排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属于经济方面的目的,故B排除。束缚工商业者思想,属于思想方面,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重农抑商,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将失去应有的历史意义。依此而论虽然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曾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但同时它也起过某些积极作用。当然,我们对重农抑商的作用给予一定的肯定,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与商品经济矛盾的一面。重农抑商与商品经济

4、之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3.唐朝铁的年产量达一千多万斤,而宋朝铁的年产量是唐朝时的三倍。明朝时,铁的年产量竟高达九千万斤以上,且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领先地位。材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A.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B宋明两朝战争频繁C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D官营冶铁效果显著【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业4.观察下列形势图,下面符合图中所反映的封建朝代信息的诗句是A.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B转尽柳堤三百曲,夜桥灯火看扬州C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 D富室称雄当属晋,江南新贵必徽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

5、清时期中国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富室称雄当属晋,江南新贵必徽客,反映了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的发展,故D正确。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反映了封建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与材料不符合,故A排除。转尽柳堤三百曲,夜桥灯火看扬州,反映了宋代扬州的繁荣,故B排除。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反映了宋代坊市分开的商业状况,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5.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七年(1374 年),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处市舶司。十四年(1381 年),朱元璋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这

6、些做法A.有力防范了官吏腐败 B说明政府已放弃贸易垄断C有利于民间贸易发展 D易造成当时对外贸易萎缩【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名师点睛】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虽是明清政府实行的防御自卫式的政策,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又有消极落后的一方面,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了工业化的契机。这种具有消极影响,落后、防御自卫式的政策,显然与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全球化”贸易格格不入,严重违背了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长期游离在世界大家庭之外

7、。直到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下被迫逐步开放,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6.18451858年间,外商在中国开有7家船舶修造厂,2家分设于广州、厦门,另5家在上海。18431894 年,外国资本在上海有27家船舶修造厂。而这一时期中国民间资本开办有100余家工厂,主要设在上海、广州,其他各厂也都零星建立在通商口岸或与其邻近的地方。这表明A.外资企业诱导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B近代中国工业地域分布特征明显C当时通商口岸传统经济已经瓦解 D中国工业的近代化从重工业开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这一时期中国民间资本开办有100余家工厂,主要设在上海、广州,其

8、他各厂也都零星建立在通商口岸或与其邻近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近代中国工业地域分布特征明显,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外资企业诱导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故A排除。当时通商口岸传统经济已经瓦解,过于绝对,故C排除。中国工业的近代化从轻工业开始,故D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特点7. 1926年3月2日出版的银业周刊 记载:“五卅案后抵制日、英货其盛,因纱市情大俏”, “呆滞不动之本国布顿见活动。”材料表明A.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B反帝斗争迫使列强放弃了经济侵略C纺织业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力 D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受英日两国阻挠【答案】A考

9、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因【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此,教师需高度重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产生,19世纪末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有短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新中国成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并于1956年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8.严国海在20世纪20 、30 年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一文中提到:“国民政府颁布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办法。至1936年,共核发民丰造纸厂船牌卷烟纸等专利证书共69

10、 件。”这说明对该时期民族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政府举措 B社会思潮 C观念转变 D反帝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民政府颁布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办法。至1936年,共核发民丰造纸厂船牌卷烟纸等专利证书共69 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政府举措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思潮,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观念转变,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反帝运动,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因9.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及其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党和毛泽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认为所有制形式越公越好,越纯越好,而且把商

11、品经济视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只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材料表明当时我国A.经济建设上得到了苏联的援助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成C存在教条理解社会主义的现象 D阶级斗争深人到经济建设领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党和毛泽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认为所有制形式越公越好,越纯越好,而且把商品经济视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只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我国存在教条理解社会主义的现象,故C正确。经济建设上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与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无关,故A排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成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已经建立,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阶级斗争深入到经济建设领域,故

12、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名师点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10.1982年12月,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提到,“这种经营方式,它只不过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最终激发了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这种经营方式”A.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B.奠定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基础C.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根本变

13、革 D.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发展【答案】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

14、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方向”是指A.增强企业的活力 B.下放权力以让利C.转换和创新体制 D.调整好工业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本方向”是指转换和创新体制,故C正确。增强企业的活力是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故A排除。下放权力以让利,属于经济管理制度的变革,故B排除。调整好工业政策,过于笼统,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名师点睛】社会主义市场经

15、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分。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12.据申报记载,1912年10月,北京举行国庆纪念会时,“有迫令游人剪辫,势将冲突者,旋经梁士诒手剪发自由,不便强迫数条,粘贴门内,众始释然” 。由此可知,当时A.新旧观念碰撞激烈 B.移风易俗严重受挫C.自由平等伸入人心 D.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16、【答案】A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特点13.据徐珂的据稗类钞记载,1865年,“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宣武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始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旋经步军统领饬令拆卸,群疑姑息。”此记载可用于说明A.中国开始了交通近代化 B.清政府尝试铁路建设C.西方对华经济掠夺加剧 D.愚昧不利于社会进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宣武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始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旋经步军统领饬令拆卸,群疑姑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

17、国人对于铁路的排斥,体现了愚昧不利于社会进步,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开始了交通近代化,故A排除。清政府拆除了铁路,故B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西方对华经济掠夺加剧,故C排除。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特点14.“欧洲探险者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相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活动A.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B.使各个文明地区文化逐渐统一C.消除了世界各地区的民族隔阂 D.促进了各地物产和人种的交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欧洲探险者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

18、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相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活动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故A正确。各个文明地区文化逐渐交流,不是统一,故B错误。消除了世界各地区的民族隔阂,过于绝对,故C排除。促进了各地物产和人种的交流,也是世界市场的表现,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属于高考热点。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

19、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5.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欧洲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 B亚洲商品对欧洲的冲击C美洲黄金白银的大量输入 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剥削【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16.“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要求投资于技术发明创造以节省劳动力,增加生产效率的呼声相应提高”,这使英国于18世

20、纪下半叶引发了工业革命。材料表明工业革命A.受社会需求的直接推动而发生 B是海外市场发展的产物C开始于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D是手工生产技术改进的结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要求投资于技术发明创造以节省劳动力,增加生产效率的呼声相应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受社会需求的直接推动而发生,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海外市场发展,故B排除。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手工生产技术改进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因17.下面是18571905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卡特尔(垄断

21、组织)数量增长情况统计表。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德国A.政治统一是垄断组织出现的主要原因B.生产关系变革助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D.已经是一个重工业占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名师点睛】1870年以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与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中小工厂被吞并,资本与生产迅速地集中了。此外,资本主义内

22、部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早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就已开始出现个别的垄断组织。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更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兼并,促进生产的集中,于是垄断组织较多较快地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18.1924年,美国星期六晚报评论说:“我们生活在信贷时代,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债务时代,在前一时代中流行的对债务根深蒂固的反感几乎荡然无存。”此评论从侧面反映了A.美国已深陷经济危机 B.民众的社会道德已下滑C.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D

23、.危机前经济的虚假繁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24年,我们生活在信贷时代,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债务时代,在前一时代中流行的对债务根深蒂固的反感几乎荡然无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美国危机前经济的虚假繁荣,故D正确。1924年美国还没有深陷经济危机,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民众的社会道德已下滑,故B排除。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不是信贷债务,故C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背景19.1930年,胡佛政府建立起联邦农业局,成立谷类稳定公司,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这一做法与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都意在A.增加农业就

24、业人口 B.直接救济缓和矛盾C.全面干预缓解危机 D.减少农业产品过剩【答案】D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内容20.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政府宣布: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为此,美国A.打击社会懒散分子 B.推行“以工代赈”C.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 D.对贫困者进行救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罗斯福政府宣布: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以工代赈”的特点,故B正确。打击社会懒散分子,不符合“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故A排除。减少政府

25、的财政负担,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对贫困者进行救济,故D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内容【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全凭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我调整的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改变局部生产关系。它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它大胆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21.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让我

26、们从现在起,重新唤醒这个工业巨人,使政府量入为出。”里根“唤醒工业巨人”的主要措施是A.仍然坚持凯恩斯主义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提高工业企业交税额度 D.以货币贬值来刺激消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让我们从现在起,重新唤醒这个工业巨人,使政府量入为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的经济滞胀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故里根政府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正确。这说明里根政府改变凯恩斯主义,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提高工业企业交税额度,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以货币贬值来刺激消费,故D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7、表现【名师点睛】滞胀现象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变得日趋严重, 受到人们普遍关注。19821988年,在治理“滞胀”的政策实践中,美国和英国都采用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策措施,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政府管制,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税,金融市场自由化,同时加强各国在国际资金流动、汇率、利率、关税、外贸诸方面的协调。这些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2.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已占到支出总额的50。1960年社会保障的支出为14.99亿英镑,1970年增加到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到235.08亿英镑,1983年更是达到339.91英镑。英国福利开支的不断攀升A.体

28、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有效性 B.很大程度削减了经济增长动力C.解决了社会上严重的失业问题 D.是应对经济“滞胀”局面的手段【答案】B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23.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农民有出售粮食与否的自由,但若要售粮则必须按照政府定价出售。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 B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C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 D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

29、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故C正确。新经济政策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故A错误。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过于绝对,故B错误。新经济政策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故D错误。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新经济政策【名师点睛】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

30、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24.苏联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指出:“农业必须过渡到可以使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可以将粮食生产的商品产量提高几倍的大生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苏联A.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B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增加国家积累以发展农业 D逐步尝试新经济政策【答案】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农业集体化25.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管理改组”:撤销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区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由此可知,这次改组A.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

31、架 B完善了原有体制缺陷C仍未改变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 D体现了管理的市场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撤销大多数联盟和加盟共和国主管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本区域的所有工业和建筑行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联工业管理权力的下放,但仍然未改变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故C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故A错误。赫鲁晓夫改革也没有完善原有体制缺陷,故B错误。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无法体现管理的市场化,故D错误。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名师点睛】赫鲁晓夫改革在工业方面只不过把部门管理体制改

32、为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即由“条条”管理体制改为“块块”管理体制。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没有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难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这次改革由于准备不足,由于没有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还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26.下面是有关戈尔巴乔夫在位时期苏联经济的相关信息表。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时间指标1985年1991年黄金储备(吨)约25002401 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卢布)0.690经济增长率(% )2.3-11肉类价格(卢布千克)2100石油出口量(百万桶)1172511外债(亿美元

33、)105520A.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C.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领域 D.使苏联的经济环境恶化【答案】D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27.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经过多方商讨国际货币基金事项,谈判最终决定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此份额分配A.体现参与国的地位平等 B.说明法国比中国获得更多利益C.表明美国拥有很大优势 D.加重了中国在基金份额的负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国、英国、苏联、

34、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国拥有很大优势,故C正确。材料说明参与国的地位不平等,故A错误。法国的基金份额比中国少,不能说明获得更多利益,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加重了中国在基金份额的负担,故D排除。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师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

35、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28.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经过四个回合的谈判,发达国家关税的平均税率已有约40%降到低于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税率降到12%。这说明关贸总协定A.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 B.有利于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C.促进了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受侵【答案】B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29.

36、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2001年,美国向加、墨两国的出口额为2650亿美元。材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A.经济的运行卓有成效 B.是由美国一国来主导C.三国间贫富差距拉大 D.不与区域外国家贸易【答案】A【解析】据材料“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的运行卓有成效,故A正确。“2001年,美国向加、墨两国的出口额为2650亿美元”,缺乏其它数据的论证,不能说明是由美国一国来主导,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三国间贫富差距拉

37、大,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不与区域外国家贸易,故D排除。试题分析: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相关知识。核心内容是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表现的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现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区域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又对经济全球化起阻碍作用。30.观察下面的美国1968-2014年能源净债务和税后收益

38、比率曲线图。下图信息说明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恶化了美国能源环境B.经济全球化给美国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C.经济“滞胀”状态推高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成本D.美国能源债务的持续升高给其他国家带来机遇【答案】B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一五”期间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一览表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进口额(亿元人民币)42.941.555.749.046.3占进口总额的%93.092.894.592.492.7“一五”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一览表年份

39、出口贸易额构成(总额为100)工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农副产品195318.425.955.7195424.027.748.3195525.528.446.1195626.131.342.6195728.431.540.1材料二 1960年12月,中央决定:“对苏联的出口额,由1960年的预计31,9亿卢布,减为22.2亿卢布。增加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基本补给。但是日用工业品和矿产品大体照旧。”对东欧的欠账,粮、油也予以缓还。1961年2月,中央规定了如下进口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

40、、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3月8日,外贸部进一步明确规定:当年只订购前三类进口物资,对四、五类暂停进口。摘编自尚长风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进口实情(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期间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特点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此变化的原因。(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特点:进口商品主要是生产资料,比重大;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2分)影响:弥补了我国工业落后的不足;有利

41、于工业化建设的进行;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促使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6分)(2)变化:减少了生产资料的进口,粮食等生活资料加大进口、减少出口。(2分)原因:工业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内经济的困难;为解决粮食短缺而调整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6分)(3)因素: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内外发展战略需要;等等。(4分,答出两点且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3)本题切学生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出: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内外发展战略需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不同时期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史实的特点、影响。一五计划使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就;三大改造促使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导致国内经济的困难,这些都通过国家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体现出来,学生需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

43、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摘编自英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相对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以金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支付体系建立起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一度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摘编自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

44、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呈现的特点。(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于以往”。(4分)【答

45、案】(1)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葡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建立;商业危机出现;传播基督教的需要;人文主义思潮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精神;先进的航海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8分,答出四点即可)(2)特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推进;相对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货币支付体系的建立;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依存度加大;世界大战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等等。(8分,答出四点即可)(3)说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建立,如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的共同基础,如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全球性的经济组织为支撑,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科技的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趋势,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等。(4分,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可酌情给分)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原因 特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