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12湛江调研)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 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
2、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3(2012南京质检)在某次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4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5(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
3、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6右图是当时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情景,它反映出()A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打破外交僵局D中国开始对外开放7(2012苏、锡、常、镇调研)“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这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8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
4、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BCD9(2012沧州质检)1972年2月有美国参议员说:“我认为我们在越南的卷入、我们坚持有必要遏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基于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其意在()A继续支持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B改变传统冷战思维,主张改善中美关系C强调中国侵略成性,反对尼克松访华D为陷入越南战争和孤立中国寻找借口10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
5、国大会上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但在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11(2012温州模拟)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东南亚国家联盟 D独立国家联合体12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
6、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在
7、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提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三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宣告
8、:“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材料四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讲话。温家宝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9年来,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中非加深友谊的桥梁、加强合作的平台在今后3年,中国政府将采取8项新举措推进中非合作”(1)材料一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中非合作的重大意义。(6分)14
9、在近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为开罗会议的三巨头(1943年11月);图二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美国空军的支持下空运大批部队抢占各地,准备内战;图三为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尼克松总统。 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二1972年2月27日,封冻20余年的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和周恩来终于签署了历史性的外交文件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
10、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材料三30年前,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纪元。30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中美两国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应是敌人。归根结底,只要双方牢牢把握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致力于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台湾、涉藏、人权等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一定能持续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新华网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出从图一到图三各时期中美关系的特点。(6分)(2)材料二显示了美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哪几项政策?中
11、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深远影响?(10分)(3)中美关系30多年来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但毕竟最终走向了今天这个可喜的建设性战略合作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启示?(6分)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等可以分析出指导思想是“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本题选A项。【答案】A2【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55年一年”和阐述的和中国
12、进行交往的国家和范围,遍布五大洲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这显然和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阐发的“求同存异”方针关系密切。【答案】B3【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因为美、英、法没有参加万隆会议和不结盟会议,故排除B和C。至于联合国大会,中国在1971年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刘少奇在1969年就已经蒙冤去世,因此D也不可能。只有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才有可能发生题干中所述情形。【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题干引文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平等,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符合题干要求,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
13、国一直奉行的政策。【答案】C5【解析】解题时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6【解析】注意关键语句“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而B、C、D三项均与联合国无直接关系,因此与题意相符的应是A项。【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再结合“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可知应是1972年尼克松避开日本,访问中国。【答案】C8【解析】根据所学,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毛泽东抱病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
14、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所学。错误,两国的共同点不单单指台湾问题。新的开始应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非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答案】A9【解析】考查中美关系。关键信息:1972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解。【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八十年代初,国际依然是两极格局、“冷战”时期,故D项结论不符合史实。A、B、C三项是影响我国对国际局势判断转变的原因。【答案】D11【解析】200
15、1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答案】B12【解析】上海合作组织体现出中国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而金砖国家成员既不全是发展中国家,也体现不出区域性,不结盟又是现在中国的对外政策。因此,选B。【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解析】本题的第(1)问和第(2)问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了解亚非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有关知识就不难解答。第(3)问需要结合时政知识来解答。【答案】(1)背景:帝国主义阴
16、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一些国家对新中国存在误解与猜疑。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与会国家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2)新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改变了联合国大会的格局;新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的友好外交获得了他们的支持。(3)中非进一步加强互利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南南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整体地位;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秩序公正化,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4【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为切入点,考查
17、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三个时期的中美关系,只要把握时间,就不难回答。第(2)问的答案从材料二中可以总结出来。第(3)问的启示要从宏观上思考,要在总体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归纳回答。【答案】(1)图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友好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图二,二战结束后,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图三,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支持任何关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办法。寻求中美关系正常化,决定逐步从台湾撤走军事人员和设施。影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影响深远,它标志着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而且为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中美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但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只要妥善处理某些分歧,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