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这两位伟大的母亲先后独自承担起家教的重任,上承邹鲁家教优良传统,下启邹鲁孔、颜、曾、孟四氏家风,其母仪千古的风范令人赞叹不已。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对慈母的家教有着强烈、深刻、
2、鲜活的记忆,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而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培育的家风,可以称为圣人家风。但是,圣人家风不以富与贵的家境为基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来自于普通的家庭。孔子、孟子出身于单亲家庭,孤儿寡母,虽然生活困苦,但拥有了良好的母教和家风,也有机会“下学而上达”,出类拔萃,成为优异人才。待到孔子、孟子成贤成圣,光大门楣,他们的
3、家风就直接转换成了圣人家风。孔、颜、曾、孟四氏圣人家风,由家学、家教而形成,极高明而道中庸,具有领先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就其极高明而言,孔子、颜子、曾子、孟子奠定的家风,形成了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家风以家教为基础,家教以家学为根底,成为后世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以及历朝历代名门望族效法的家风范式。就其道中庸而言,家风必由家教而形成,家教却不必来自家学。在传统社会,不少父母有着严厉的家教,不但知道课子读书,而且教育子女即使不识一字,也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这种缺少家学环节,仅仅由家教而形成的家风,其实正是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早年家庭情景的真实写照。孔母、孟母、颜父、曾父无家学,有家教,这说明
4、绝大多数的家庭可以“见贤思齐”,向孔、颜、曾、孟四氏家风看齐。事实也是如此,两千多年来,圣人后裔不忘祖训,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也都向往圣人家风,以圣人家风为范本,培育自家家风,形成了无数的不同类型的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优秀人才,改良社会风气,塑造礼义之邦。(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原载2018年2月24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孔、颜、曾、孟几位圣人吸收邹鲁之地家教优良传统,在最优秀家教的影响下,创立了圣人家风。B. 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比孔子、孟子更大一些。C. 孔、孟幼年丧父,因为母教良好
5、,最终都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可见家境富贵并不是培育圣家风的基础。D. 儒家几位圣人的家风无家学、有家教,说明名门望族和寻常百姓都可以向圣人看齐,形成优良家风。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分析了圣人家风形成的不同路径,突出强调了母教在其中的核心作用。B. 文章概括了圣人家风的鲜明特征,并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C. 文章对家学、家教、家风三者的关系有十分精到的剖析,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D. 文章强调圣人家风的示范意义,体现了作者继承传统、服务现实的自觉意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不曾受到慈母的教诲和影响,孔孟就不可能培育出圣人家
6、风,光大门楣。B. 缺少家学渊源的家庭,只要有好的家教,也可以有好的家教家风,培育出优秀的人才。C. 如果未能形成家学、家教、家风的完整序列,后人传承效法圣人家风就会遇到更多困难。D. 塑造礼义之邦是当今人们共同理想,而重振圣人家风是改良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创立了圣人家风”理解有误。根据原文的理解,圣人家风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创立
7、的;选项B,原文是“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不是与孔子、孟子相比;选项D,“儒家几位圣人的家风”理解有误。原文指的是几位圣人早期家风的形成的特点。故答案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A,错在“强调了母教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母教对圣人家风的形成固然十分重要,但原文并无关于其“核心作用”的表述,原文文字为“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故答案选A。【3题详解】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
8、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D,“重振圣人家风是改良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过于绝对。圣人家风的确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它只是今天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借鉴,而不是“必由之路”和全部内容。故答案选D。【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
9、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下人工智能大潮中,人脸识别技术是最早走向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比如“刷脸”解锁已成为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标配。在安防监控领域,“刷脸”技术可以对银行、机场、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人群进行监控,实现特定人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今年以来,深圳等多地纷纷启用电子警察执法,通过“刷脸”识别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违法,大大提高了效率。金融领域,“刷脸”支付已经成为现实。货前审核、身份认证等业务也正被覆盖,通过人脸识别,银行可以快速核查甄别身份信息,用户无需银行卡也能实现取款。在出行领城,百度
10、与南航合作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刷脸”登机项目,已在河南南阳姜营机场落地,人脸闸机让旅客直接“刷脸”坐飞机,以秒为单位完成身份验证。零售商超领城,阿里、京东等纷纷试水无人超市,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购物、结算环节,不仅可以帮助线下店铺迅速捕捉用户信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是一种升级。与此相伴随的是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来自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为68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7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5.5%。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目前,国内外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技术路径也比较多。其中,基于模板匹配方法是将待处理的人脸图像直接与数据库中所
11、有模板进行匹配,选取匹配最相似的模板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的分类。不过,由于数据库中每个人的模板图片数量有限,不可能涵盖现实中所有的复杂情况,简单的模板匹配只利用了相关信息,对背景、光照、表情等非相关信息非常敏感。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理想条件下的人脸识别,并不适合应用于实际场景。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即人的面部有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的部件,如鼻子和嘴巴等。通过对这些部件形状的对比、部件间位置的检测,从而实现人脸识别。与基于模板匹配方法相似,形状、距离等信息并不能表达出图像中的姿态、表情等非线性因素,导致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低。最后一种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逐层训练的网络结构,每
12、层使用的是自编码神经网络,自编码神经网络主要包括对数据编码和解码两部分内容。通过编码、解码实现对输入数据的无监督学习,辨识能力随数据增长逐步提高。摘编自科技日报材料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个人隐私信息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在人脸识别技术火爆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是否会侵犯隐私,人脸是否能被“假冒”的担忧和质疑。目前,国内从消费电子领域到安保、网络支付、金融等领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但新技术有“双刃剑”属性。应防范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处在“裸
13、奔”状态。“因此,面对刷脸产生的个人隐私问题,我们必须多角度共同保护。目前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应及早未雨绸缪,预先防范。”某专家说。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也在其博文中表示:“考虑到这项技术被滥用的可能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政府在人脸识别方面的立法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开发仍有巨大拓展空间,国家有必要在数据共享和开放上加大引导力度,促进技术发展。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在逐渐走向成熟,应用将越来越多,识别技术的各类标准,特别是保护公民隐私的标准应尽快出台:相关行业及企业需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地规范行业标准,自觉维护采集、储存的公民隐私数据
14、安全等。摘编自北京青年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脸识别技术是最早走向应用的一种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安防监控、金融、出行、零售商超等领城。B. 人脸识别技术行业规模增长迅速,预计在2017年到2020年四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百分之百。C. 基于模板匹配方法的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简单直接,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实际场景。D. 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双刃剑”属性,随着该技术在国内大量引人,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已逐渐暴露。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在,河南南阳姜营机场的旅客可以直接“刷脸”登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份验证。B. 基于几
15、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对人的面部部件形状的对比、位置的检测来实现的。C. 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时,输入有效数据越多,对人脸的辨识能力也就越高。D. 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样就会导致用户个人隐私被泄露。6. 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怎样保护个人隐私?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答案】4. D 5. D 6. 政府要进行立法,建立安全监管机制,出台保护公民隐私的标准;相关行业及企业要积极规范行业标准,自觉维护公民隐私数据安全;个人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加强戒备与防范。【解析】【分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
16、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来确定答案。D项,根据材料三,“大量引入”、“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已逐渐暴露”均不合文意。原文为“国内领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应防范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故选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D项,“这样就会导致用户个人隐私被泄露”不正确。根据材料三,“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的情况下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故选D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
17、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依据材料内容作答。材料已经要求“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那么题干就告诉我们对于个人隐私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中,“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怎样保护个人隐私?”,材料三“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应及早未雨绸缪,预先防范”“政府在人脸识别方面的立法似乎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保护公民隐私的标准应尽快出台”“相关行业及企业需担负起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地规范行业标准,自觉维护采集、储存的公民隐私数据安全等”,当然,就公民个人而言,个人也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加强戒备与防范。考生作答时,要分点分析表达。【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分析概话,不是针对此现象信
18、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内容及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或如何解决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石魂杨建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
19、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不类。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
20、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磨着。那姿势,曾经让我很是着迷。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六爷从此再也没有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很知足。
21、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的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住的岁数,也没有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
22、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
23、挥锤凿石。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出的造型!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标题“石魂”虽然语言简洁,但震撼读者心灵。一个“石”字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魂”字则体现了主人公醉心于石艺的献身精神。B. 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神
24、态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传统匠人的典型形象,生动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独特神韵。C. 小说中以别的工匠与六爷进行对比,别的工匠得有酒伺候,且打的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但六爷完全相反,从而衬托了六爷的高尚品质。D. 小说中写“我”多次与六爷进行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体现了六爷的个性古怪偏执,令人难以亲近。8. 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试结合全文进行探究。【答案】7. D 8. “我”是小说的线索,通过“我”将六爷给人凿石、痛心石器被弃被卖、为自己凿石像等情节串联起来,使情节集中紧凑。“我”是六爷人生际遇的的见证者,“我”的叙述增强了小说故事情
25、节的真实性。“我”的见闻、感受,烘托六爷精湛的技艺和淳朴高尚的品质,凸显了六爷对石艺的痴迷和献身精神,深化小说的主旨。 9. 小说结尾通过写“我”看到六爷雕刻的自我形象时的震撼,来表现对六爷毕生追求石刻艺术的敬佩之情。小说结尾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正是六爷对石艺喜爱甚至痴迷的表现,凸显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著。结尾未完成的石雕体现作者对传承传统工艺的呼唤,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化小说的主旨。【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
26、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表现了六爷个性偏执、难以亲近的性格特点”错误。结合“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等分析,主要是表现了六爷高贵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故选D。【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小说结构、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来分析,常见的思考角度有: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27、贯穿全文,作为线索;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结合我和六爷的对话,以及文末我见证的六爷的石雕等分析,“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串联文本的故事情节,使行文更紧凑。结合“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使您的手藝嘛!六爷还是不理睬”“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等分析,以我和六爷的对话,表现六爷的淳朴和对石头雕刻的痴迷,精益求精等。结合“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
28、檐甚至露天外,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我看了这架式,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我上山看到那凸凹不平的石场里,六爷正在夕阳的余辉下,神情肃穆地在挥锤凿石。六爷赤着上身,那古铜色的皮肤在夕阳下油亮油亮的”“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刻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辉下,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等分析,“我”见证石刻手艺的衰落,见证了六爷的失落,“我”看见那尊“六爷”石雕,凸显了六爷对石艺的痴迷和献身精神,深化小
29、说的主旨。【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小说结尾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联系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结合“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辉下,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分析,正是六爷对石艺喜爱甚至痴迷的表现,是六爷对传统工艺的传承。结合开头“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及标题“石魂”分析,照应开头及标题,使文章结构紧凑。结合文本后半部分内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石雕技艺一步步在消退,渐渐淡
30、出人们的视野,六爷以这样的形式走完自己的人生,引发人们的思考,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如传承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手艺人等。“他在夕阳余辉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正是作者呼吁传承保护传统工艺的心声。【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
31、往往错误的选项设置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
32、!”亲往抚其军。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低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
33、,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10.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34、,正确的一项是( )A.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B.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C.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D.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11.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另外祖父的父亲也称太祖。B. 金陵,即现在的南京,
35、史上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C. “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D. 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俞通海擅长水战,深受太祖信任。他归顺太祖之后,太祖喜出望外,高兴地说“天赞我也!”B. 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中右眼。C. 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全力营救太祖脱险。D. 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
36、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2)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答案】10. C 11. A 12. A 13. (1)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 (2)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语,“入江”“据敌”两种做法,中间断开,“彼舟”作后句的主语。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
37、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舟”作后句的主语,“入江”“据敌”两种做法,中间断开,“彼舟”作后句的主语。【11题详解】试题分析:祖父父亲称为曾祖。【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时并没有“深受太祖信任”,太祖高兴是因为俞通海有水军千艘。【13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方”译为“正在”,“师”译为“军队”,“舟楫”译为“船只”,“赞”译为“帮助”,“从”译为“跟从”,“克”译为“攻克”,“略”
38、译为“平定”,“舣舟”译为“停船”。参考译文: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颖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
39、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
40、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咧,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
41、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攻克湖州,攻取太仓,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死,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
42、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白马江:在蜀州,当时诗人寓居于此,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B. 颌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C. 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D. 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
43、“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15.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4. C 15. 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44、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错误,这是对诗歌的技巧分析有误;“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前一句写水声,应是听到黄牛峡的水声,后一句写稀疏的树影,这是看到,故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
45、、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解析回答此题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结合“杜甫”的创作风格、生活经历分析。首句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然而在他这个时候,干戈遍地,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觐省”,并且点示出背景。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突破“不见老莱衣”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而着眼于整个时代。安史之乱使社
46、会遭到极大破坏,开元盛世一去不复返了。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到处是动乱、破坏和灾难,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凝想入神,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尾联更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犹恐”二字
47、,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才是真正的逍遥。(2)滕王
48、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3)陈情表一文中用“_,_”两句写出作者自幼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答案】 (1). (若夫)乘天地之正 (2). 而御六气之辩 (3). 爽籁发而清风生 (4). 纤歌凝而白云遏 (5).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御”“辩”“籁”“遏”“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49、。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来的文章都提倡简练,而_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一部水浒传,_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景
50、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_。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_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B. 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C. 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D. 难怪金圣叹读到这
51、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穷形尽相地描摹物态;细致入微地刻画心理。B.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C. 描摹物态,能使细致入微;刻画心理,求其穷形尽相。D. 穷形尽相地刻画心理,细致入微地描摹物态。19. 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繁冗拖沓飘飘洒洒忐忑不安纷纷扬扬B. 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忐忑不安沸沸扬扬C. 繁冗拖沓洋洋洒洒毛骨悚然纷纷扬扬D. 长篇大论飘飘洒洒毛骨悚然沸沸扬扬【答案】17. D 18. B 19. C【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
52、析与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划线句子“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修改的关键是把词语的位置给理顺。这是句话是说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打虎环境描写给金圣叹的感觉,把“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改为“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其他地方没有毛病。故选D。【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连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语段和选项,发现“穷形尽相地描摹物态”和“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和中句式,后者与语段的整体形式最为相搭配,故排除AD两项。再看选项BC,“
53、描摹物态”,就要求描摹出物体的形态,故其后为“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要刻画出心理要做到细致入微,所以其后跟“能使细致入微”。故选B。【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繁冗拖沓:繁冗,是指繁琐庞杂;繁杂冗长。拖沓,不爽利;不简洁,连绵不断。“繁冗拖沓”指写文章繁琐庞杂,繁杂冗长,不利索。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此处是形容写文章不简洁,繁琐庞杂,选用“繁冗拖沓”;第二处:飘飘洒洒:多形容下雪的时候,雪漫天飞舞的样子,又像是飘落,又像是天空洒下来的。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
54、不断;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此处是说水浒传规模大,内容丰富。用“洋洋洒洒”更合适;第三处: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此处是形容人碰到武松打虎时景阳冈的阴森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选用“毛骨悚然”更适合。第四处:纷纷扬扬:状态词。(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好像水沸腾后气泡、热气蒸腾翻滚一样。此处是描绘的对象是“漫天大雪”,“纷纷扬扬”更适合。故选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_
55、,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_,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_。【答案】 (1). 食品的配料表也很关键 (2). 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 (3). 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
56、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第一处,根据后文文意说的是食品的成分,所以第一个空填“食品的配料表也很关键”。第二处根据前文文意是对食品配料营养价值的分析,所以填写“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第三处是对上面文句的总结,所以填“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不超过5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近日随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记者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了解到,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将为未来
57、科学之星接触航天前沿科技,搭建起天地之间的一座“鹊桥”。“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暨“天启三号”卫星,由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新颖表示,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是国内航天发射史上的里程碑,“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随之成功入轨则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项创举。【答案】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太空,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
58、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本题属于新闻报道,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找出报道对象以及特征,新闻事件以及影响等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根据材料可知,报道的对象为“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报道中还强调了“与其他技术卫星不同,这枚卫星的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而这颗卫星的升空,是“国内科普教育发展史的一项创举”。据此总结出“主要用户为全国青少年的陶行知共享教育卫星一号升入太空,国内科普教育完成创举”。【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
59、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小张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工作,就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三年多过去了,他发现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想换工作,向计算机公司海投简历,接到几家面试通知,但都未成功。面试官说他没工作经验。现在知识更新快,他学的那些已跟不上时代了。他打算充电再考几个证,却静不下心来。工作忙,没空看书;想辞职专攻计算机,又觉得代价太大。为此,他每天闷闷不乐,工作不如以
60、前有激情了。前段时间,他又觉得自己适合做文字工作材料二:小刘大学学的是金融。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保险营销。虽专业对口但没什么业绩。他辞职做了会计,后又退出了。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擅长做文案策划之类的工作。于是,下班后,他坚持学习文案策划,最终成功转型。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都神采飞扬。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给小张或小刘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行健”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莫叹行路难扬帆破浪去给小
61、张同学的一封信小张同学:你好!知悉你的近况,很为你惋惜和着急。但这能有什么用呢?进退维谷之间,我作为旁观者,想说说我的看法,仅供参考。如果你觉得自己合适做文字工作,就不妨抓紧行动起来。“行胜于言”,“一打漂亮的真理不如一次真实的行动”,这些格言警句都告诉我们拿定了主意后,就要全力以赴付诸实施。年轻人最怕的是丢了激情和闯劲。理科男转而从文并脱颖而出的大有人在。想当初,鲁迅到日本学医,后来转而从文,照样干得风生水起,小说、散文、杂文、文学研究、翻译、旧体诗,样样皆能。还有当代著名小说家余华,本是个牙医,但他的文学创作却如日中天、声名鹊起。“觉得自己合适”,这种内发的自我判断最为重要。鞋子合不合脚,
62、只有穿自己脚上,才有办法感觉到。你本是学计算机的,改从文字工作,虽然未必前面就是康庄大道,但我想,如果你有扎实的文字基础,有坚韧的意志和充沛的精力,何不放手一搏呢?工作是干出来的,事业是闯出来的,既然你觉得“自己合适”,就应该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增强你的文字才干,实现你的美丽梦想。你说你想继续充电,多考几个证,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世界上,美丽而可爱的东西很多,切不可被乱花迷了眼。人生短暂,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因此,还是要主次之别。我的想法是,择一为主,余暇时间,力所能及搞点副业,以调剂生活。你已做了三年会计,多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轻易放弃它,未免可惜了。频繁换工作未必就有利你自身
63、的发展。向计算机公司求职面试多次败北的经历足以表明工作经验、知识更新的重要性。与其从头再来,不如在原本的职业岗位上奋发图强,争取做优干好。梁启超说:“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其实,职业趣味往往并非都是初始就有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的。从乏味中寻找乐趣,“干一行,爱一行”,你也能发现其中的诗意。我想可能比较好的选择是,继续从事会计职业,业余时间玩玩文字,这样“主”“次”并举,工作不再单调,生活逐渐丰富,何乐不为呢?“斜杠青年”的涌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年轻人不再桎梏于“专一职业”的狭隘生活圈子,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我想,你有会计工作经验,有
64、计算机专业基础,有文字工作兴趣与自信,你完全可以朝着斜杠青年的目标迈进。马克思曾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对照这句名言,或许距离前者,依然遥远;但距离后者,并不虚幻。充分挖掘并释放自身潜能,也可以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冯唐,曾经的医生,现在的投资人、古器物爱好者,写小说、写诗歌、翻译诗,还涉足影视或许冯唐的跨界对你而言就是一个有益的启示。最后我想提醒你的是切莫悲叹“行路难”,在这个蒸蒸日上的新时代,要坚信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致祝:成功!你的朋友:行健2018年1月15日【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任
65、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作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材料中心,确定立意。本题由材料和任务两部分组成,材料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遭遇的问题。小张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想换工作,却遭遇困境;小刘虽专业对口,但先后因“没业绩”,“不喜欢”而更换了两次工作,最终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小张的就业波折,与其专业不对口、职业与理想落差、心态浮躁等有关。小刘的辗转成功,与其不断应变、发现自我、勤勉学习等有关。由上述两个材料可以引发如下思考:(1)大学学习要慎选专业,将社会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审慎选择;(2)专业不对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要有与时俱进、学习新知的自觉性
66、和主动性。(3)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来,生活才有价值;(4)大学生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锁定目标,专注学习,成就一番事业;(5)大学生就业要学会吃苦,敢下基层,不断磨砺自我,挑战自我,从坎坷中闯出坦途来作文任务指令是“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给小张或小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看法,阐述自己的理由。考生可从上述思考中选择自己把握比较好的角度来写。考生写作时,应采用书信体来写,要注意遵循书信的文体规范格式,仔细斟酌措辞与语气等,力求态度明晰,意见清楚,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如给小张写信,
67、可分析小张的现状及阻碍小张前进的原因,为小张提出合理化建议;如给小刘写信,则可分析小刘成功的原因,鼓励小刘再接再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立意角度参考:将社会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审慎选择专业;大学生要自觉主动学习,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来,生活才有价值;大学生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执着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就业要学会吃苦,接受磨砺,挑战自我;等等。【点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如题干要求“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