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63.50KB ,
资源ID:96331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33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通史融会限时集训1 中国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通史融会限时集训1 中国古代史 WORD版含解析.doc

1、通史融会限时集训(一)中国古代史(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周成王时,将殷商贵族迁徙到成周(洛阳),并封其同母弟康叔做卫侯,统治殷商旧地。在众诸侯中,康叔封地最大,权势最重。周初这一举措()A旨在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B完成了周朝政治中心的转移C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直接统治D造成诸侯争霸混战的局面A根据材料“周成王时,将殷商贵族迁徙到成周(洛阳),并封其同母弟康叔做卫侯,统治殷商旧地”可知,这一举措加强了对殷商旧地的控制,实际上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A项。2(2020焦作一模)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

2、体农户耕种,向农户征收赋役,其包括制土分民、计户授田、计亩征税等几个方面。这一举措()A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B标志着井田制开始瓦解C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D推动了牛耕技术的发明C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实行分田收税的土地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形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因此有利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故选C项;由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将土地按照一定标准直接分给个体农户耕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授土地实行土地私有,而不是适应了土地国有的时代变异,排除A项;井田制开始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材料仅体现了诸侯国土地制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农业耕作工具的变

3、化,排除D项。3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B“六经”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由此看出先秦时期著作所蕴含的价值观仍然得到诸子的重视,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故选B项;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但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排除A项;诸子从先秦典籍中获取养分,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反映先秦典籍“六经”对诸子

4、思想的影响,而非儒学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4(2020大同一模)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B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C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D战国时已普遍推行郡县制C根据材料可知地方制度上王绾主张分封制,李斯主张郡县制,最终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选C项;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渐崩溃,战国时一些大国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战国时

5、一些大国实行郡县制,并非普遍推行,排除D项。5(2020郑州一模)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B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D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B材料汉文帝为了休养生息,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汉武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行抑商政策,可见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故选B项。6(2020泉州质检)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

6、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一时。这可以用来论证()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孝文帝改革都说明了民族的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形成,故选D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只是军事改革,没有完全取代旧制度,排除A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只是军事改革,并非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B项;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都是中原汉族政权的先进文化,排除C项。7唐朝中后期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力运作更加一体化,皇帝逐渐走向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宰相逐渐纳入政务裁决和执行部门的体系之中,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地

7、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变化表明()A中枢决策机制日益完善B相权被进一步分割C官僚政治制度走向成熟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D皇帝走向国家政务的前台,相权被纳入执行部门体系,说明相权被进一步削弱,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未涉及中枢决策机制,排除A项;由咨询者逐渐变为政务官,宰相角色发生变化,意味着其部分权力被皇帝收回,并不等同于相权被分割,这是两个概念,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排除C项。8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自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

8、当时()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B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D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B唐代用义仓来赈灾或借给农民作种子,说明统治者重视百姓体恤人民,故选B项;设置义仓属于行政手段,而非立法手段,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义仓只是关于粮食储备方面的举措,“完备”说法欠妥,排除D项。9.诗句出处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政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B草市贸易日益繁荣

9、C副业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D农村经济商品化特征D材料“产业论蚕蚁”“转谷五之利”“卖菱藕”反映出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农村经济商品化特征加强,故选D项。10(2020临沂质检)朱熹和陆九渊自鹅湖之会后,直到陆九渊去世,中间十七年,他们两人虽欲互相说服,互有争论,但始终是互相推敬;两家的门人,亦常彼此往来问学,有的先朱而后陆,有的先陆而后朱,有的可立于两家的门墙。这说明朱陆两派()A思想内容相同B修养方法相同C思想本质相同D哲学思想相同C根据材料“他们两人虽欲互相说服,互有争论,但始终是互相推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封建的伦理纲常是天理,都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项。11(2020吕

10、梁一模)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这反映了()A行省制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B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C行省官员的权力“大而不专”D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C材料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但是元代行省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可见其权力“大而不专”,故选C项。12(2020

11、宜昌调研)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B农业发展停滞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D人地矛盾突出C“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从规模说明更加趋向于小农化,“多劳”则将更多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对新型生产方式的产生造成更大的阻碍,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有学者认为,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从中世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25分)材料一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正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说,宋朝的君主独裁政治,是建立在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之上的,把终极裁决权交给皇帝。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宋朝的主干力量来自当时发达的文官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亦得益于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宋朝初年,君主们大力发展了科举以及太学制度。由于采取了这一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任用的很多官吏首次来自中部和南部,从而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同时,应科举取士制度而生的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这一社会统治集团是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现象。新兴士大夫官僚阶层的佼佼者往往学富五车。苏轼的兴趣同样广泛,在艺术领域卓有建树。

13、根据美国学者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尹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整理材料三德国汉学家库恩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宋朝在农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物质文明(如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宋代)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方面都走在了中世纪欧洲的前面。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在19世纪时被称为“丝绸之路”)使中国的技术传播到欧洲。根据德国学者库恩宋代文化史、加拿大学者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形成“君主独裁

14、体制”的举措。(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开放的城市设计”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结合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可简述宋代形成“君主独裁体制”的举措。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可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苏轼的生平成就,可列举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坊市制度被打破的史实,可列举宋代“开放的城市设

15、计”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第二小问,结合四大发明外传,可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史实是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第三小问,结合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简要分析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宋代传播到欧洲的影响。答案(1)举措:建立发达的官僚政治体制;增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设枢密院,主管军事;设三司,总理财政。(4分)(2)影响:士大夫官僚阶层崛起;结束了北方人垄断官职的局面;形成发达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君主权力的加强。成就:文学,打破诗与词的界限,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艺术,以行书名世;推动文人画的发展。(8分)(3)表现: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市场不再被封闭在墙垣之内,

16、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夜市繁荣。史实和影响:指南针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13分)14(2020沈阳质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

17、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中任选一个时期,对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第一步审题,通读材料可知,材料提出了两种社会转型的观点,即广义的社会转型和狭义的社会转型,并对其进行了阐述,题干给出三个限定时期要求从中任选一个来论述材料中的观点;第二步立论,选择题干中的任一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判断其属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社会转型,确定自己的论题;第三步论证,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论

18、证,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全面展开,注意史论结合;第四步结论,即总结得出所定论题。答案示例一: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质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和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经历着划时代的社会转型)。(2分)论述: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变革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产力: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生产关系:春秋时期出现个体小农经济,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建立。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第二,政治方面。政治制度上: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宗法制渐趋崩溃,形成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以军功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

19、特权世袭制,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渐趋建立起来。国家格局:走向统一。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或(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20、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质变。(10分)示例二:论题:唐宋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量变(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封建社会形态)。(2分)论述:首先,在政治领域,选官制度上科举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还发展了文官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宋代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其次,在经济领域,农业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了变化,唐代

21、出现了曲辕犁、筒车,宋代租佃制逐渐普及,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唐宋时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官营手工业由征役制转为雇募制;经济重心南移加速并完成;对外贸易的日益兴盛;城市布局逐渐突破了市坊制;金融领域出现了纸币等,但是小农经济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只是辅助和补充。再其次,在思想文化领域,伴随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文学艺术领域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世俗化、平民化和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变化。总之,唐末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与繁盛时期,尽管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一种量变。(10分)示例三:论题:明清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量变(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

22、社会的晚期,封建社会由兴盛转衰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但并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2分)论述:首先,政治方面,政治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民族关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其次,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活跃,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了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外贸方面: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利用贸易优势,刺激资本扩张,促成工业革命的契机。再其次,思想文化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并未成为主流;“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小说兴起,市民文化进一步繁荣,使文学更加大众化,深入社会的每个阶层,但并未形成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潮流。总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出现了走向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并未过渡成功,是转型中的量变。(10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