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作 写作品梗概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习作情境:学校要修订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请六年级同学一起参与。请你从近两年阅读的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本中外名著,写作品梗概:要求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语言简明。希望你介绍的书目被选中哟!1. 思考:什么是作品梗概?你读过哪些作品梗概?2. 回忆内容,整体回味。_这部作品主要写了_(主人公)_(起因),_他(她)(怎样做)_(结局)。表现了(展现了)_(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二:借助例文 提炼方法。1.怎么写作品梗概?你觉得最难在哪儿?2.浏览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按要求完成下表。(1)根据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相对应
2、的目录,填入下表。(2)找出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过渡语段填入下文表。原作品目录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小标题梗概的过渡语段写作品梗概方法违背父命去航海沦为奴隶出逃成为种植园主再次航海荒岛建家园荒岛上的麦苗艰辛耕作自制器具圈地驯养发现脚印海边人骨恐怖的人肉宴“星期五”的出现教育和考验绝处逢生大获全胜重返故乡3.结合上表,比较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思考:你们发现了什么异同?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4.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然后总结自己的写作方法。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交流写作方法。学习任务三:运用方法,表达实践。请大家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说一说读过的一本书的梗概。学习任务四:完
3、成初稿,互评互改。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一:1. 梗概,是作品的简要内容,属于读书笔记的一种。 示例: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他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园。学习任务二:1.略2. 3.【预设】:相同:主题不变,人物形象不变,脉络不变,主要情节不变。不同:(1)字数减少原作品10万字,梗概近千字。(2)章节减少原作品29个章节,梗概只有8段。(3)内容减少留下了鲁滨逊荒岛生存、重建家园,防范野人、救出“星期五”的内容;简化了在荒岛前的内容;删去
4、了回故乡后和旧地重游的内容。(4)语言精练大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连段成文过渡自然,形成篇章。(6)人称变化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鲁滨逊”。4.第一步: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第二步: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以及说明原文主要人物所经历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三步:锤炼语言。将抽取出来的部分连接起来,适当补充内容。第四步:连贯表达,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成为一段通顺的话。学习任务三:略学习任务四:1.学生完成习作初稿,自主修改。2.学生交换欣赏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完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