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39MB ,
资源ID:96131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613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案(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doc

1、考案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山东滨州二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这反映出(B)A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B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C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洋通商大臣不仅能够办理对外交涉事务,并且由地方督抚兼任,权势最重,特别是

2、“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南北洋大臣的职位由湘系和淮系势力垄断,这都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体现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外交事务仍有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等地方官员处理,“完善”一词表述错误;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故正确答案为B项。2(2019广东二模)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

3、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这反映出当时(D)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D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解析依据材料“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国家外交仍然由地方办理,没有上升到国家高度,体现出清政府仍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势力并非只是集中于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与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没有必然关系;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

4、务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并非是地方实力派主动夺权,冲击中央集权体制,也与李鸿章的个人能力无关,因此B、C两项错误。3(2019山东德州期中)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基督教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D)A中外文化冲突加剧B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C科学技术发展落后D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题意没有体现中外文化冲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内容,故排除A、C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民主独立没有成为时代主题,故排除B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借助宗教理论来进行斗争,充分说明了农民运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故选D项。4(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世纪70、

5、80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C)A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D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教民冲突的案例比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故C项正确;A项中“普遍反感”,说法绝对,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材料中只是说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并没有提到妨碍近代化,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5(2020湖南名校联盟模拟)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清日修好条规,条规共十八条,其中第八条规

6、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即领事),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诉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例核办”。这表明(B)A两国交往将遵循国际准则B两国对近代外交均缺乏了解C日本迈出侵略中国第一步D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有所提高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条约中规定,诉讼案件结案按照己国律例核办,实际上两国都丧失了司法主权,说明两国对近代外交缺乏了解,故B项正确;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两国交往都丧失了司法主权,并没有遵循国际准则,排除A项;在条约中我们无法看出日本已经开始侵略中国,排除C项;在材料中清政府丧失了司法主权,排除D项。6(2019山东德州期中)甲午战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

7、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D)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解析军事实力只是战争胜负的一个方面,不具备决定性作用,故排除A项;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战术问题,故排除B项;日本取胜的因素不是赫德论述的主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根据“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可知赫德认为中

8、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故选D项。7(2020陕西西安质检)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了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和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B)A扩大政权的群众基础B塑造新的意识形态C提高国民的思想觉悟D应对尊孔复古逆流解析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教育领域废除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废除含有封建专制内容的民间教科书,这是为了在思想领域塑造与民国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让广大民众参与政权的措施,故得不出A项结论;C项中没有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的措施和政策,故也得不出C项结论;

9、尊孔复古逆流发生于袁世凯复辟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8(2019河南新乡三模)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说明中共(D)A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B开始受到国际因素影响C避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解析从材料中的“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共二大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故答案为D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排除A项;中共

10、自成立就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排除B项;这些组织原则并未能避免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出现,排除C项。9(2019山东临沂二模)1937年5月至6月召开的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党的白区工作会议,对党的历史尤其是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深刻指出大革命的历史表明:“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突出强调了“我们的领导责任”。会议论述主题是(A)A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和策略B中国资产阶级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贡献C国共两党必须坚持团结领导民族战争的原则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11、国民党的根本利益分歧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5月至6月”“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可知是对国共合作的总结,讨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和策略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贡献,故B项错误。国共团结领导民族战争的原则只是属于统一战线的原则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两党利益的分歧,而是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10(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

12、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B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C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解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这一变化主要是抗日战争的需要,故D项正确;A项是西安事变影响;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是1927年,故B项错误;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是抗战胜利之后,故C项错误。11(2019上海崇明二模)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结合下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断正确的是 (A)A都具备

13、反帝反封建的特征B都表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C都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D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三者均属于近代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即为反帝反封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并未建立有统一战线,B、D两项错误;拥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的是解放战争,C项亦错误。12(2019北京丰台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结构图。作者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共同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后的理由是(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A奋斗目标一致B革

14、命任务一致C斗争对象一致D革命主体一致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与西方侵略势力,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完全胜利,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故三者都体现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共同任务,即反帝反封建,B项正确。A项,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目标是走向社会主义,故排除。C项,旧民主主义革命针对封建主义与西方侵略势力,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故排除。D项,

15、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为革命主体,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团结各阶级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取得最后胜利,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2019北京丰台期末)国家治理体系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材料一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

16、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1)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8分)材料二1832年6月,英国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 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 0004 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刘宗绪世界近代史(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8分)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条中华民国之

17、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五条本章所载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钦定宪法大纲(节选)君上大权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权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附臣权利义务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九、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3)依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不同,结合所学说明这种不同的原因。(9分)答案(1)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

18、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教育上设立太学。经济上盐铁官营。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教育的发展。(2)评价:积极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工业城镇代表名额,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确保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消极性:选民仍有一定的财产限制,民主制度有待完善。(3)不同:政体不同:前者是君主立宪制,后者是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前者主权在君,后者主权在民。人民的地位不同:前者是臣民,后者是平等的公民。 原因:前者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君主专制。后者是在推翻清政府,建立中

19、华民国背景下制定,目的为巩固共和政体。解析(1)根据材料一“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每州设刺史一人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设置太学在全国各地设盐官”从制度创新、教育、经济措施进行归纳即可,同时结合中央集权、教育发展、增加财政分析汉武帝措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中“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可知,改革倾向工业城市,选举具有财产限制,故可从发展资本主义,推动工业革命,促进民主化分析其积极影响,同时应从财产限制看出民主有待完善的不足。(3)根据图表有关于两者规定的政体、国家权力归属、人民的

20、地位等内容分析其不同,分析两者出现不同的原因可结合宪法颁布时期的政治背景与颁布者的主要目的进行回答。14(12分)(2019四川绵阳二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时间大事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19时期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1912年到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

21、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论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抗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22、政权的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注意: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拟论题只要符合题意,均可给分。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等,均可给分。)解析材料表格反映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这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从新中国建立我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可得出论题:中国走社

23、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农民阶级的探索、资产阶级的探索失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说明中国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1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默认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

24、订,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摘编自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材料二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 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太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

25、略作用。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6分)答案(1)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历时较短;单纯依靠政府力量;统治腐朽,对外妥协;局限于东亚地区。抗日战争,历时长;全民族团结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坚持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国际地位下降。抗日战争,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国际地

26、位大大提高。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中甲午中日战争经历了8个月,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历经8年,得出时间长短的不同;根据材料一中“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得出甲午战争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抵抗且暴露了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据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得出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主要是东亚地区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甲午战争的影响结合马关条约可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其后,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则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