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51.50KB ,
资源ID:95996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99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浙江专用)配套文档: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答案.doc

1、考纲考情专题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导必考加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顺乎世界之潮流”(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3)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bbc1.已考角度(1)(201610月新高考T28)民报与民主革命思潮(2)(20164月新高考T9)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3)(201510月新高考T7 )近代中国几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先后顺序(4)(201510月新高考T27)(加试)维新变法运动中,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2.预测角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2.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3)新文化运动

2、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bbd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bc考点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等。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这些书籍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参考。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书中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二、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

3、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托古改制)。(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3)严复:1898年,翻译天演论出版。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其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守旧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2.影响:维新思想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1)维新思想是爱国的在民族危亡时刻,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2)维新思想是进步的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

4、步意义。(3)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微点拨康有为采用“儒表西里”“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托古改制”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策略性和妥协性。三、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其出现的背景加试(c)1.民主共和思想(1)代表人物: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2)1894年兴中会誓词,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3)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

5、为论革命书批判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同年,邹容发表革命军。(4)1905年,同盟会明确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2.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1.维新思想的四大特色(1)由技术到制度: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2)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

6、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4)救亡图存: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2.康梁维新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1)他们都旨在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2)他们都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减少阻力。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的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维新派是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变法。(3)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的贡献(1)政治上: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

7、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1.(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和华盛顿的历史地位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答案C解析“根本目的”多从阶级属性及其核心追求方面去解读,1905年民报创立,其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潮的主阵地,从这一角

8、度分析备选项,可知C项最佳。2.(2016丽水学考满分加餐练)下列近代重要文献,按照出现顺序正确的是()资政新篇海国图志法俄革命之比较新学伪经考A. B.C. D.答案B解析资政新篇是1859年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海国图志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魏源创作的,法俄革命之比较是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新学伪经考是19世纪末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著作,因此先后顺序是,故选择B项。3.(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西方新思想不

9、断涌现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趋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虽然可能传播新思想,但是主要是客观传播,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这样的落后地区“如火如荼”“输入”,故D项错误。4.(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维新派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_,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横线处的内容是()A.变法,发展资本主义 B.革命,发展资本主

10、义C.变法,发展社会主义 D.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维新派主张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正确;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B项错误;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派别,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维新派主张变法,走资本主义道路,故D项错误。5.(2016绍兴学考满分加餐练)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A.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康有为、孙中山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A、B、D项错误;康有为主张改良,孙

11、中山主张革命,故C项正确。考点二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b)(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1)积极性: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

12、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微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1)十月革命前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

13、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2)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加试(c)(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2)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微点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1915年至1919年,民主主义者学“思想文化”。(4)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有思想和文学两条战线,其目的是通过营造新文化氛围来实现民主政治。(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2.

15、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化的表现(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出现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2)思想上: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成了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文学革命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及民主共和等思想,使救国道路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3)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社会制度向民主化又迈进了一步。(4)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更加文明、交通通讯

16、及传媒更加近代化。1.(20164月浙江选考9)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一言论意在()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C.否定外来文化 D.抵制白话文运动答案D解析“若尽废古书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以用为教授矣”意为:假考完全废除文言文,那么京津之稗贩都可以当教授了。可见该学者对这种事持否定态度,抵制白话文运动。故选D项。2.(2016浙江文综,18)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

17、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答案B解析本题的题眼在于“老实说出,一目了然”。材料所述的中心意思,正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即提倡浅显易懂的白话文,故选B项,排除D项。A、C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均排除。3.(2016宁波学考满分加餐练)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A.推翻袁世凯统治 B.反对尊孔读经C.进行思想文化

18、革命 D.发展民族工业答案C解析“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体现了要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与推翻袁世凯统治、反对尊孔读经没有直接关系,故A、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4.(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主”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B.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已缺乏新意C.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较小D.阵营内部存在分歧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由材料“新”“在个人主义”,可得出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故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19、”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一种观点主张,不能看出阵营内部存在分歧,故D项错误。5.(加试题)(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李大钊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是()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D解析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朱执信写的文章,不是李大钊,故A项错误;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都是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没有介绍马克思主义,故B、C项错误;1919年7月,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

20、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一大批时代青年就是通过学习李大钊的这篇文章,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故D项正确。专题综合时空线索归纳线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代知识定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

2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

22、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重点深化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综合训练(2015浙江文综,39,节选)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

23、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在“结合相关

24、史实扼要论述”部分。侧重:“师夷长技”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侧重:民国的建立,促进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吸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选取其中一种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可以从“师夷长技”、维新派主张以及革命派提出的主张以及影

25、响的角度阐述;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的观点可以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以及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等角度说明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专题巩固训练一、选择题学考部分1.(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指出:“自道咸以来,已稍知变法,然收郊莫睹不知全变之道。”这里康有为批评的是()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此种思想开始于道光咸丰年间,且其不知全变之道,由此推测该思想为仅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中体西用思想,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思想为康有为一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民主共和与本题

26、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与本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主张向西方学习B.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C.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D.义和团运动打击侵略者反映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答案A解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故A项正确;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序幕的是洋务运动,但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不是最早,故B项错误;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势力侵入到内地,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打击侵略者主要体现了反帝,故D项错误。3.(2016台州学考满分加餐练)史学家胡绳认为

27、,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实业救国 B.维新变法C.救亡图存 D.追求民主答案C解析实业救国的口号是甲午战争后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故B项错误;18401864年两次鸦片战争,18641901年历经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19011919年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这些运动的主题都是救亡图存,故C项正确;追求民主只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追求,故D项错误。4.(2016衢州学考满分加餐练)中国近

28、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然而在这起伏的过程中始终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是()A.实业救国 B.崇尚科学C.政治共和 D.民族独立答案D解析近代列强的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不断加深,故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实业救国、崇尚科学、政治共和是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方式,选择D项符合题意。5.(2016金华学考满分加餐练)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A.四洲志 B.天演

29、论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答案C解析四洲志是清代中期的著作,没有体现“以中学比附西学”,故A项错误;天演论是晚清时期全面翻译西方的著作,不符合题干中“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B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将中国儒家思想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因而符合“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C项正确;文学革命论是民国时期的著作,故D项错误。6.(2016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考试)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B.“设邮使,

30、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批判君主专制言论。7.(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国民”不可能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也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民主词汇

31、不会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可以看出,维新变法时期追逐中国近代化作为指向,而且民主词汇成为流行政治概念,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主题不是“立国自强”,故D项错误。8.(2016嘉兴适应检测)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在此,他表达的核心内容是()A.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B.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C.民主思想得以传播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

32、C解析根据题干中“进化论的传播”可知,胡适的话并没有体现出“尊孔复古逆流泛滥”,故A项错误;早在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之前,中国人就开始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进化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进化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9.(2016台州名校联考) “以科学的批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两千年来独家经理的孔家店内许多陈货都变成无价值的废料了”。材料中评价的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事件已经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C项正确。10.(2015海南高考)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

33、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答案A解析结合时间“1919年”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A项正确。11.(2015海南高考)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

34、想文化三个层面出现的原因。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故A项错误;之所以出现三个层面的学习,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社会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由抵御外来侵略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再到提倡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当时的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故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没有出现强弱变化,故D项错误。12.(2016湖州校际联考)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发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转变答案B解析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代表了

3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故选B项。A、C、D项均只反映了其中一个层次。13.(2016嘉兴学考满分加餐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属于一战期间,故A项错误;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指的是维新思想的兴起,产生于19世纪末,在一战之前,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思想界并没有发生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的思想转变,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俄国

36、十月革命的影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引起中国思想界发生转变,故D项正确。加试部分14.(加试题)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的失败B.孙中山的思想根本转变C.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到革命的根本转

37、变,也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士人寻找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结构还未发生根本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15.(加试题)(2016奉化期中)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一战爆发 B.十月革命胜利C.苏联解体 D.马克思主义诞生答案B解析“社会经济水平不高也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是材料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故

38、选B。二、非选择题16.(2016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材料二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严复原强(189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

39、实。(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答案(1)主要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主要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2)发展之处: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7.(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学考交流)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

40、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历史事件提及次数新文化运动44五四运动45辛亥革命47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87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133十月革命/俄国革命287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448近代思想史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答案(1)说明:维新思想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救亡的意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

41、流;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变化:由宣传民主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西方列强不顾中国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正确方向。解析(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家主张变法图存,摆脱民族危机,是一种爱国思想;据材料一中,传统儒生抛弃“祖宗礼制”,可知反对君主专制,维新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提倡发展民族工商业,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具有进步性;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技术,传播民主、平等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具有启蒙作用。(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提及44次,可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据材料二“十月革命/俄国革命”提及287次,可知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国际因素,据材料二中“十月革命/俄国革命”提及287次,“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提及448次,“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提及87次,“五四运动”提及45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事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