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语文试题语文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严肃这个观念在我们现代文学开始发展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当时与新文学的创造方面对抗的是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的小说。他们的态度,不论对文学还是对人生,都是消遣的。新文学是严肃的。在严肃与消遣的对立中,新文学运动开始了,尤其是新文学的创作方面。本来在传统的文学里,“文”的地位不是很高的。文章,小道也。在宋朝还有人说作文文对道学有害,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文章至少是小道。文章里面的小说,更是小而又
2、小了,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时,对人生先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对文学,也有一个新的文学观念,这观念包括文学不是专门只为消遣,茶余酒后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这是一层。再者,文学并非小道,有其独立的地位。从前是不承认的,就是诗与文在文学中的地位很高,但比起道来,仍然很不低。五四运动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文以载道使文成为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道占据主要地位。道把文压下来,所以要反对。但当时新文学运动如何表现这两个观念呢?这还得和鸳鸯蝴蝶派对比着来看。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写的多是恋爱故事,但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总带点把恋爱当游戏的第一态度。看小说的,也是茶余酒后,躺在床上看看。看到悲哀的时候,
3、虽然也流几滴眼泪,但总不认真似的。他们的文学大部分是文言,就是用白话,也是从旧小说里抄来的,不免油腔滑调。新文学在文字方面的态度很认真,教你不能不认真地看。有的人看惯了旧的,看新的作品觉得太正经,不习惯。在内容方面,新文学注重攻击礼教,讽刺社会,挖掘中国社会的劣根性并表现出来,这些方面看出其认真的态度。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倒合乎中国小说的传统,中国小说本来是注重“奇”的。如唐朝的“传奇”,明朝的短篇集“拍案惊奇”。“奇”就是不正经,小说就要“奇”。我们幼时,看小说还叫“看闲书”。小说自身就以不正经自居。明朝虽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名称上似乎注重社会的作用。但这三种书被选出编成今古奇观,足见
4、仍然也是以“奇”为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就在于满足好奇的趣味,所以能收获许多读者。新文学却不要“奇”。“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大。新文学要正,要正视生活。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他们在写作上是写实的,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运用了象征意义,但用了写实笔法来写,这种严肃的态度持续不断。直到后来,社会比较安定些,知识阶级的生活也安定下来,于是严肃的态度改变了,产生了言志载道的问题。新文学初期反对载道,这时候便有人提倡言志。所谓言志,其实是玩世不恭,追求趣味。趣味只是个人的好恶,这也是环境的反映,当时政治上还混乱,这种态度是躲避。他们喝酒,喝茶,谈窄而又窄的身边琐事。当时许多
5、人如此,连我也在内,但这种情形存在的时间很短,从言志转到了幽默。为幽默而幽默,一面要说话,一面却要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极端。生活的道路,越走越窄,一切都没有意义,变成耍贫嘴,说俏皮话,这明明白白回到了消遣。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反封建、反帝更是迫切。于是文学运动又回到严肃。现在更是严肃的时期。新文学开始时反对文以载道,但反对的是载封建的道。到现在快三十年了,看看大部分作品其实还是在载道,只是载的是新的道罢了。新文学运动三十年间虽有许多变迁,但文学大部分时间是工具,努力达成它的使命和责任,与社会的别的方面是联系着的。一九四七年五月五日(摘编自朱自清文学的严肃性)材料二:文学的严肃
6、性,首先在于文学的真诚性。一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可能不会对严肃与不严肃做太多的考虑,或者根本就不必去考虑,但他对自己创作所持的态度真诚与否是清清楚楚的。同样,真正有鉴赏力的读者也能够体会和感觉到这一点。艺术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人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是否具有自身内在的艺术生命力,这是作为人学的文学基本生命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歌俚由未必不严肃,奉命之作甚至圣人或官人所言未必真严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之所以“是千古不朽高耸于世界文学巅峰”的文学名著,不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代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学样式,而是它们以真正的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体现出对那个时代
7、的人的命运的关注和作家本人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无论是国风、唐诗、宋词、元曲,还是四大古典小说,它们之所以是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官方册封,也不是圣人训定,更不是因通俗而流行的,为当时民众一时所喜好,而是因为它们深蕴着使文学成为文学的东西,正是这些使它们真正成为文学史上的座座丰碑。文学的严肃性,还在于其艺术的严肃性。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有艺术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和规范性的。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必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活动,不存在完全的个人创作,创作者必须对艺术负责、对社会负责,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艺术创作必须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绝不是粗制滥造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佃怩作态,
8、更不是在商业利润驱动下的粗陋不堪的生物自然主义的描写。(摘编自宁秀丽、赵庆国我们需要严肃的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文学里,文被道压制,新文学认为文学有重大的使命和意义,因此要提高文的地位,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B.崇尚“奇”是中国小说的传统,这一特点从唐代的“传奇”、明代的“拍案惊奇”等小说都可看出,这类小说常大有市场。C.新文学作品其实大部分还是载道的,只不过载的是新的道,这跟文学本身的属性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严峻性有关。D.文学的严肃性既体现在文学的真诚性,也体现在艺术的严肃性;但凡虚情假意、粗制滥造的文学均非“严肃”的。2.根据材料内
9、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文字表达上仍大部分沿用文言,即便用白话,也难摆脱旧小说的痕迹,显得油腔滑调,这是它不属于严肃文学的根本原因。B.新文学主张反礼教,反封建,挖掘社会病根,正视社会国家人生,这是其严肃性的表现,反映在具体作品上是运用写实笔法进行创作。C.社会、政治等环境的变化对作家文学创作态度会产生影响,诸如载道言志幽默”等不同价值取向,都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D.文学作品是否属于严肃文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创作的形式或创作的人物来确定,也不能只依据官方的观点或一时流行的作品来判断。3.下列言论摘自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9期)刊发的“严肃文学还有没有现实需
10、求”专题笔谈中部分作家的发言,其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严肃文学,主要看它是不是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是否给读者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生活、认知世界的精神容量。”(俞胜)B.“文学是严肃的,但传播方式可以是普及化的,建议传统期刊和出版社也能设立专业的市场推广部门,让好的作品能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张炜炜)C.“好的文艺作品,既能当作精神食粮,也能改变阅读者的命运,更能让野蛮者走向文明,这,也许就是严肃文学之所以存在且永不落幕的最重要的原因吧!”(扎西才让)D.“严肃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内容的拓宽与文学形式的探索是相辅相成的,严肃文
11、学宣示了文学形式的边界,而形式只是促成文学虚构性的方式。”(陈陈相因)4.材料一阐述“文学的严肃性”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在文学的娱乐功能放大的当下,严肃文学已经逐渐小众化、边缘化。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严肃文学的存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路 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
12、解法,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
13、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任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
14、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梁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
15、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听不见的人。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撤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
16、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17、。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提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原没看到任何路标,想喊不能喊、不敢喊,是因为担心会暴露自己。B.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正是这样死寂的环境让伍原几近崩溃。C.那“一小点儿黄
18、黄的光”虽然微弱,但是让伍原不再孤独并燃起了希望。D.老乡听不见还不会说话,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陷入绝望之中。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中不只一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串联起了前后的故事情节,也让伍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C.“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作者用“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象征着伍原坚定不移的信念。D.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8.本文情节一波三
19、折,请简要概括文中波折,然后分析其效果。(6分)9.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婉转着墨于时代大背景的间隙,于杯水微澜之处反映出时代特点。”请结合本文分析其创作的这一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
20、,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
21、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节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注】圬(w):粉刷墙壁。
22、镘(mn):粉刷墙壁的工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B.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C.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D.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可指京兆尹,即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所管辖的地区,本文指后
23、者。B.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相同。C.稼,种植,常与表示“收割”含义的“穑”字组合使用,如诗经伐檀中的“不稼不穑”。D.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与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力”一词同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
24、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4分)(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4分)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初发夷陵 陆 游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注】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孝宗淳熙五年(11
25、78年),陆游在度过八年的川峡生活之后,奉诏离蜀东归,往临安廷对。此诗是他从夷陵出发时所作。指顾中:一指手,一回头,喻时间短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写法类似杜甫的登高,全篇着眼时空距离的展示,有包罗万象的气势。B.湍急的江流和一个接一个的险滩,使人感到心惊胆破,表明诗人已到了绝境之中。C.“地辟天开”是耳目所不及的,诗人却偏要说在“指顾中”,把延伸的空间拉近了。D.俊鹘是“横飞”,大鱼是“腾出”,有纵横交错的空间感,小处落笔写得细致入微。16.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
26、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住方面提出了要求,这两个句子是“ , 。”(2)大学之道中,用“ ”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用“ ”来表明获得知识的途径。(3)“花好月圆”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诗人常同时借“花”“月”意象抒怀,如诗句“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那些孩子在玩耍,他们变换着石子的阵势,说:“这是在行军,那是牛群和羊群。”但是,过路人只看到石子,不明白孩子心中的财富。同样,享受黎明的人会在初现的晨曦中温暖身子。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因为口渴,把沉重的桶
27、提上井沿。口渴,使他的步伐、他的双臂、他的眼睛都充满了意义,就像一首诗。有些人若不在辛苦中获得信仰,欢乐自然_,不会找上他们。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而不是自己走着去听。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你看到的不过是平淡无奇的景物,你怎能赋予它实质的意义呢?一个对现状_的人,必是经过努力后方能有气定神闲的享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感受到的他的快乐也是孩子感觉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看到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一堆石子,哪个孩子不会欢欣雀跃呢?我若不_,就不存在任何历险
28、;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因为,不做这件事,便要做那件事你们必须长大。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同是朝九晚五,有人下班后只想躺平,看综艺都觉得累,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人和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有时候可以大到离谱。为什么会这样呢?最新研究表明,精力差别的原因, ,剩余多半来自疾病、生活和
29、工作状态等。双胞胎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两人之间的精力差别明显低于异卵双胞胎,由于两种双胞胎的成长环境类似,区别只在于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更相近。但即使是基因非常接近的一对同卵双胞胎,_,这部分差异主要来自后天环境和状态影响,如受到很多疾病的影响,包括心脑血管病、焦虑症等。最后,精力水平还与生活和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如近年来,因“996工作制”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如何改善精力水平?运动或许是很好的选择。研究证实,相对于经常运动的同龄人,运动不足的成年人感觉疲劳的可能性增加了64%。其实_,精力充足的人更有可能去运动,后天的锻炼通常又能改善精力。21.下列四处省略号中用法与文中省略号相同的一项是(3
30、分)A.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踏过不少名山。觉得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B.“我从六岁起就跟人学小提琴,我真正开始懂音乐还是我十三岁左右,我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有一次,爱因斯坦这样回顾往事。C.任海明欣喜若狂,冷光管微弱的亮光下,他看到一个满身满脸黑乎乎的人,蜷缩在铁架子上,并传来沙哑的天津口音:我饿我冷快救我出去D.刚擦时,紫鹃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31、60分)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说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以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郭熙的绘画理论对我们为人处世也有启示。对象不同,境遇不同,人的态度或追求也会各异。如何看待世界上的人与事?有人赞成高远,有人赞成深远,也有人赞成平远。请结合材料,从高远深远平远中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态度。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长沙市一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五)语文参考答案1.A 【解析】A项中此后,文的地位超过了道这一理解不正确,原文无依据
32、。2.A 【解析】A项存在因果推论不当、歪曲原文语意的错误。根据材料一所述,鸳鸯蝴蝶派小说之所以不属于严肃文学或所不具备文学的严肃性,根本是因为其思想内容,是为“满足(读者)好奇的趣味”,缺乏严肃、认真反映现实,反映社会国家人生的态度;而语言风格只是次要的因素。3.A 【解析】B项谈论的是严肃文学传播方式的普及化问题。C项阐述了严肃文学长期存在的价值意义。D项分析的是严肃文学发展过程中内容拓展与形式探索的关系。以上三者均与材料二所谈的“如何界定文学作品的严肃性”或“如何判断作品是否为严肃文学无关,因此不符合题干要求。A项阐述的是判断严肃文学的标准,符合题干要求。4.举例论证法:以唐传奇、今古奇
33、观等传统小说为例,阐述中国传统小说尚“奇”的特点;以鲁迅的小说任人日记为例,论析新文学创作关注现实的严肃态度。对比论证法: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当时流行的通俗文学(诸如“鸳鸯蝴蝶派”等)作比较,阐明新文学的严肃性(或文学态度的严肃认真)。(每点2分,其中方法1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1分)5.严肃文学应当是时代的主潮,“文以载道”仍是文学功能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之一。严肃文学应与社会关联,反映社会风貌,体现人文关怀。严肃文学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态度,其“严肃”与通俗文学的“通俗”并非截然对立,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严肃文学有其独特的价值,仍有强劲的现实需求。(每点1分,答出四点满分,如有其他答案,结
34、合材料,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D 【解析】这让伍原手足无措、无计可施有误,伍原虽然绝望,但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7.B 【解析】纯粹和单一有误,这里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而丰富。8.波折: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燃起希望。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会说,陷入新的困境。当伍原苦于没有好的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不知如何摆脱窘境,疲惫至极甚至大哭绝望时,忽然老乡用手摸他的头、帽子来确认身
35、份,最终帮他指路。效果:加快行文节奏,制造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引发读者对伍原命运的关注,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丰富了人物形象,伍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欣喜、失落,甚至绝望,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茹志鹃在这篇小说中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没有描写某次大的战役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迷路的战士伍原的经历来写。在这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个人的这次经历就是“杯水微澜”,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是那个时代许多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伍原和老乡的沟通虽然充满曲折,但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事情在
36、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C 【解析】句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是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的,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11.B 【解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的“人”指“他人”,不是避讳的用法。12.D 【解析】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有误,作者是借给王承福作传来提醒自己避免患得患失、贪邪无道。13.(1)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
37、粉刷墙壁的工价来给付给主人。(舍,住、寄居,1分。上下,增减,1分。偿,给付、抵偿,1分。句意1分)(2)贡献(事业)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所以,用来的东西,1分。自奉,供养(供给)自己,1分。养于我,由自己供养,1分。句意1分】14.从军归来,失去土地。(1分)技能容易掌握,力所能及。(只愿劳力,不想劳心。(1分)能自食其力,问心无愧。(1分)15.B 【解析】“失途穷”意为“失穷途”,指出险滩之后路途坦荡,豁然开朗了。16,全诗的诗眼是喜,叙事写景抒情皆由此出。(1分)首联写过尽险滩,心胸开阔,暗含喜;(1分)领联和颈联写景,江天一色,苍茫一派,鹃飞鱼腾
38、,壮奇景象寄寓骀荡襟怀;(2分)尾联写奉诏东归,诗人预感将身担大任,更难掩要有一番作为之“喜”。(2分)(能结合诗句作答,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7.(1)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2)在止于至善 致知在格物(3)示例: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如果答案在背诵篇目之外,亦可给分,如:此夜江中月 流光花上春月色醉远客 山花开欲然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18.示例:销声匿迹(无影无踪/销声敛迹)心满意足(称心快意/知足常乐)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每空1分)19.运用了比喻的
39、修辞手法,(1分)将辛苦所产生的意义比作一首诗,(1分)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辛苦与付出所具有的价值,以及让人产生的满足感与愉悦感。(2分)20,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干愿已足。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哪个孩子会欢欣雀跃呢?(改出一处得1分,改出两处得3分,改出三处得4分)【解析】此句有三处语病:语序不当。“感受到的他的快乐”应为“他感受到的快乐”;定语位置不当。“一堆”应提到“未经”的前面;否定不当。“哪个孩子不会欢欣雀跃呢?”的“不”应去掉。21,A 【解析】文中省略号也有人还能去学编程、做兼职表示句子列举省略。A,用于标
40、明同类词语或句子列举的省略;B 引用别人的话语时,略去的部分用省略号标明;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说话语意未尽。22.示例: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有一部分来自遗传因素 精力水平也可能出现很大差别 运动与精力相互作用(每处2分)【解析】第处,由前句“精力差别的原因”可知,空缺处是对前文进行解释说明,结合后文“剩余多半来自疾病、生活和工作状态等可知,前文是有一小半;根据对双胞胎的解释可以推断出一个原因是基因或者遗传,再根据句式的一致性,谓语应用来自,因此填写有一小半来自遗传因素一类的句子。第处,由“但即使是基因非常接近的一对同卵双胞胎”可知,关联词是“也”;根据“这部分差异主要来自后天环境和状态
41、影响”可知,即使是基因非常接近的一对同卵双胞胎精力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填写“精力水平也可能出现很大差别”一类的句子。第处,概括后面两句的内容。后文说“精力充足的人更有可能去运动,后天的锻炼通常又能改善精力”,可见运动和精力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此填写“运动与精力相互作用”一类的句子。23.【审题指引】略【参考译文】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他放弃官勋回到家乡,由
42、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镫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来给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他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管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一样(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粉刷墙壁是比
43、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是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的,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罢了!“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
44、择与自己才能相称的事却要贸然去做力不能及的事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还要勉强去做的结果吗?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欢富贵为贫贱而悲伤,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他这个人大概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做有利于天下的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为其他人操劳心智吗?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欲望,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