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56435 上传时间:2024-06-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姜海龙摘要:围绕电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需求,针对科研完成人员参与度不高、核心技术不足、市场开拓能力弱、技术支持体系不健全等痛点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等相关研究,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估机制,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果完成人挂钩制,打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建立“硬核科技”自研体系,实施团队矩阵式管理,打造成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孵化扶持、业务合作机制,集聚高端技术团队/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共生共赢生态系统,实践表明本文成果能够显著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Abstract:

2、Nowadays,there are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industrial incubation of powergrid enterpris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such as the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of researchers,weak technical innovation points,the weak market development ability,and the defective technical supportsystem.In

3、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a symbiosis and win-win ecosystem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ased onleading enterprises+incubation was practiced.An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asestablished,and a syst

4、em to combin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ith thecomple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was implemented.Then a high-tech self-research system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end technical talent channelswas established as well as a team matrix ma

5、nagement,during which anincubation support mechanism was improved.Based on the improving cooperationmechanism,high-end technical team and enterprises were gathered.According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 industrial benefits of grid enterpris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signific

6、antly improved.關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孵化0引言近年来,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产业转型切入点,超过 50%的省、市正借力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是,作为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能力不强,导致众多优秀先进的科技成果仍停留在理论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拥有优秀的科技成果仅是第一步,更需要合适的创业组织、良好的创业环境、正确的政策激励、充足的资源配置、强力的市场支持等。针对这个问题,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关建议1,2。针对电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7、孵化,本文认为健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体系是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开展了基于“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与实践等相关研究,健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估机制,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果完成人挂钩制,打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建立“硬核科技”自研体系,实施团队矩阵式管理,打造成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孵化扶持、业务合作机制,集聚高端技术团队/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共生共赢生态系统,实践表明本文成果能够显著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1电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当前,电网企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科技成果

8、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电网企业普遍缺乏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有公信力的技术评估,成果转化鱼目混珠,造成好成果被搁置,成果转化效益低下。1.2 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电网企业的科技成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成熟度不高。要实现产业化应用还需要继续投入研发经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试孵化。但是,由于电网企业的科研院所普遍自身中试熟化条件十分有限,再加上激励机制所限,导致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过程中,存在技术人员等关键环节投入缺位的问题。1.3 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工作,且周期长,要求转化主体具有雄厚的资源保障能力。一是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

9、。成果转化在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所需的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 1:10:100,而目前我国仅为 1:0.7:100。二是“硬核科技”支撑不够。电网企业的人才激烈措施模糊,依然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难以招募到科研领军人才,造成转化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2電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增效思路2018 年 8 月,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提升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质量与效率。龙头骨干企业具备专业、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势,能够带动上有下中小企业共享资源,协同发展,形成共

10、赢共生局面。建设发展“龙头企业+孵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与效率,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效益3。笔者认为,电网企业拥有雄厚的人才、成果和市场等资源优势,科技成果研发、孵化、转化全产业链齐全,完全能够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孵化”新型科技成果产业化载体,破除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3“龙头企业+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建设方法如何让“龙头企业+孵化”新型科技成果产业化载体更好发挥作用?本文结合南方某省级电网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实际,依托龙头企业集聚优质资源,创新互利共赢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机制,实现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模型加工、中试生产、企业管理

11、、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深度融通,保障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项目能够分享专业的研发设施设备、成熟的市场资源与渠道、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模式等,获得了成功的实践经验。3.1 关键举措3.1.1 集聚优质资源,打造成果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健全项目优选机制,集聚优质资源。一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评估体系,明确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流程和转化方式选择依据,把好转化项目源头4。二是科技成果转化选择权交给企业,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以及自身条件,评估是否承接。三是降低转化成本、缩减转化流程,鼓励电网企业体系内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实施、无偿许可等方式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打通高

12、端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实施科技成果完成人与成果产业化挂钩制,依托“龙头企业”打造成果产业化“龙头项目”。一是打通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成果完成人员能够流动到“龙头企业”专职开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打造“龙头项目”。二是打通社会化人才招聘渠道,面向社会市场化招募核心研发人员,保障科技成果产业化“龙头项目”的“硬核科技”攻关。建设多层级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根据项目技术、市场等现状匹配合适的产业化通道5。一是科技成果市场潜力巨大、技术要求高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受让相关核心专利,由“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二是科技成果技术成熟、有一定市场需求的,采用合作实施或是许可等方式转化,以“龙头企业”为技术支撑平台实施转化

13、。三是科技成果不太成熟,但是市场前景好,进驻孵化器,由孵化器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中试加工、市场推广等,加速科技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孵化。3.1.2 健全创新创业机制,提升成果产业化“硬核”能力建立“硬核科技”自研体系,全面保障重点产业化项目技术、人员和经费等需求。一是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明确产品研发规划、年度研发计划、研发团队管理、研发进度管控、知识产权管理等产品研发关键点。二是创新科技研发模式。试行产品经理制,跨部门组建研发小组,合理释放资源。三是引进行业精英,“发挥鲶鱼效应”,带动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科研型技术专家”向“研发工程师”转型,加速培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骨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14、。四是加大科技自研投入,整合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推动创新协同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和引领能力。优化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实施研发总监领导下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双负责制,打造“3C 创新创业团队”。研发总监负责项目获取、项目未来发展趋势、商业模式搭建、技术路线确定、高端公关、资源整合等,并考核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团队,管理、培训和激励项目团队人员,协调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资源,牵头控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进度、成本、质量。项目总工负责新产品开发方案、技术路线、方案,牵头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协助项目经理协调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过程的管理。实施服务支持强矩阵式管理,重点项目产业化进度快

15、速提升,成效显著。产业化项目团队人员配置与职能管理部门交叉,市场营销、财务、发展策划、产品研发等部门指派专人组成服务小组,一对一编入各产业化项目团队,负责跟进科技成果迭代开发、市场推广进度,及时组织提供研究、设计、试验和市场推广等不同阶段所需技术支持服务。经实践,该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交流与相互学习,大大提升了重点项目的产业化进度。3.1.3 健全孵化服务体系,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生态圈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生共赢机制,聚集内外部高端技术团队/企业,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生态系统。一是建立孵化扶持机制。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工艺设计、商业策划等专业技术支持,同等商务技术条件下,优先选用入孵的团队/企业。

16、二是构建业务合作机制。孵化团队/企业参与“龙头企业”全额经费支持的产品研发,产品相关知识产权完全归属“龙头企业”,双方共同保障产品技术秘密不外泄,同等商务技术条件下,由参与研发的入孵团队/企业优先承接产品迭代、配件供应、售后服务等工作。组织专业力量靠前提供技术研发、中试加工、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撑。一是以“龙头企业”作为孵化器平台内核,将服务网省公司的科技创新项目孵化,纳入各专业部门工作任务绩效,鼓励承接网省公司生产一线的创新支持服务,推动智能装备和服务技术研发贴近实际应用需求。二是协调外部专业机构提供专项技术支持,满足科技创新项目孵化所需的电力版涉及、软件编码、工艺设计、商业策划等技术支持。

17、强化孵化项目评选和培育能力,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升业务实操能力和风险意识。一是设立创新创业导师库,引进系统内外技术、管理等领域顶尖专家,“一对一”为项目提供创新创业辅导。二是聘请知名律所提供法律咨询,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培训。三是联合专业机构,开设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课程。3.2 实践成效伴随着“龙头企业+孵化”新型科技成果产业化载体体制和机制的日臻完善,科技成果转换产业化通道日益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济收益显著提升。2019 年,引进 47 个入孵企业/团队,出孵 12 个项目,支撑了 22 项系统内入孵科技成果的迭代升级,协同推进 142 项转化产品的推广应用,累计

18、签订转化合同过亿元,其中智能巡视机器人、智能充电桩、10kV 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等多个项目的累计转化合同额均过千万元。4结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专业的技术共享平台以及良好的企业管理、产品策划、市场推广等服务支撑,对于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至关重要。“龙头企业+孵化”新型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以“龙头企业”作为孵化器的内核平台,能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人才、创新平台、市场渠道等资源优势,显著提升成果转化效益,必将在电网企业乃至全国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栾锡武,石艳锋,蒋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9,25:290-292.2沈雨佳,郭剑坤,石峰.信息化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对策J.价值工程,2019,36:8-9.3“龙头企业+孵化”新型发展载体将大有可为J.河南科技,2019,17.4杨柳,黄莹,刘通.科技成果孵化评估体系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4:103-105.5吴寿仁.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十五)如何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方式?J.科技中国,2013,8:48-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