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42.50KB ,
资源ID:95616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61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会宁一中2021届高三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 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 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 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 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三者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正确答案是B;A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德治就是儒家治国明确标准,故C排除。2.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

2、了东汉末年A. 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形成了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而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主张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先用礼还是先用刑,这反映出东汉末年礼法并施的思想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当时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并未动摇,排除A;封建社会的法律为君主服务,且材料并未体现“以人为本”,排除B;儒学的哲学化倾向在唐中叶之后逐渐显现,排除C。3.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陕西蓝田吕氏兄弟首创乡约制度,要求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

3、可知,吕氏乡约A. 是儒学理念的实践B. 体现了心学对民众的影响C. 推动了乡村自治D. 反映了人们对稳定的期盼【答案】A【解析】【详解】“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儒学所倡导的“德”“礼”“仁爱”的主张,因此乡约制度是儒学理念的实践,A正确;此时还没有心学,排除B;材料与乡村自治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期盼是什么,排除D。4. 焚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夫,而公谓我原之欤?”李贽此话的实质是A.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4、. 反对思想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C. 批判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D. 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原文的意思就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没有孔子之前,人们照样过日子。反对迷信孔子,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故选D。A项错误,个人的思想无法撼动儒学的正统地位;B项错误,李贽并未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体制;C项说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5.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A

5、. 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B. 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C. 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 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表信息可知,明末清初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知识介绍到中国,介绍来的知识以自然科学为主。故答案为A项。B项,从图表看出,西方著作包括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种类很多,不仅仅是人文科学,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态度,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无法体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排除。6. 下图为清代前期四川绵竹年画孝行图画中,汉太后曾病三年,文帝侍

6、奉不怠,衣不解带,汤药必先亲尝后奉母。这反映出A. 教化是清代绘画的主要功能B. 汉代儒学备受清廷推崇C. 纲常伦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D. 传统主流思想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孝行图”“药必先亲尝后奉母”可得出其强调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孝的观念,因此反映出传统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故D正确;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功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清朝政府的态度,排除B;材料与医学发展无关,排除C。7. 如图是关于古希脂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A. 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B. 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C. 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D. 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的寓意

7、是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故答案为D项。“移动整个地球”不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真实运用,排除A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排除B项;这一成就不是智者学派的贡献,排除C项。【点睛】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社会舞台的主角,人类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能力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智者学派的

8、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8. 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人们曾想过无数的宗教活动,希望通过忏悔和祈祷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这都无济于事。这可以用来佐证A. 西欧国家民众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B. 文艺复兴兴起得益于天主教会的日趋衰落C. 宗教改革是欧洲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D. 启蒙运动发生主要催化剂是瘟疫广泛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欧洲气候的变冷和黑死病的肆虐促使人们去重新思考一些问题,人们对于整个基督教信仰的体系都产生了怀疑,宗教的神圣性被打破,对于信仰的质疑产生了最早的宗

9、教质疑和反宗教的运动,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起点,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明确反映西方民众信仰危机开始出现,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时天主教会依然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排除B项;15、16世纪启蒙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C。9. 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A. 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B. 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D.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的“信仰得救”,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因此马丁路德的思想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

10、确;A项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排除;CD项是因信称义的影响,排除。10.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A.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走向现代文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映了欧洲中世纪项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和宗

11、教改革的共同影响,不是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二者的积极影响,不是局限性,排除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不属于不同领域,排除D。故选A。11.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1743-1794)在献给黑人兄弟的一封信中说:“大自然给了你们与白人一样的智慧、理性和厚德。那些人到你们的岛屿上,靠你们的劳动和痛苦而发大财,却觉得自己有权利写一些诽谤性短文侮辱你们,还不允许人进行反驳。这种不公平,更促使我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这段材料说明A. 启蒙思想蕴含对殖民主义的反思B. 法国的殖民扩张最为野蛮C. 奴隶贸易受到广泛批评和抨击D. 黑人奴隶要求自由和平等【答案

12、】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准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孔多塞(1743-1794)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献给黑人兄弟的一封信”“靠你们的劳动和痛苦而发大财,却觉得自己有权利写一些诽谤性短文侮辱你们,还不允许人进行反驳”“为了人的自由而抱不平”反映了他对奴隶处境的同情之深和责备之切,启蒙思想家自觉接受了来自殖民地的责难和挑战,承担来自殖民地的压力,表明了他们对殖民主义的反思,A符合题意,BD与题意无关,C表述不合史实,故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内涵与影响12. 启蒙运动时期,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所介绍的18世纪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中,农业被列为一种

13、“正当的职业”;重农学派更将农业列为最有特点的三种技艺之一。农学家蒙梭积极提倡实用技术教育,希望每个“农业协会”都拥有一个用于技术教育的实验场地。这说明启蒙运动A. 推动了重农主义思想的形成B. 培养了法国完善的公民C. 促进了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D. 扩展了法国教育的内涵【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启蒙运动时期,狄德罗、农学家蒙梭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说明启蒙运动不仅重视思想、科学教育,而且还重视农业教育,扩展了法国教育的内涵,故选D;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狄德罗、农学家蒙梭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无法体现培养了法国完善的公民,排除B。【点睛】13. 古代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

14、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B.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只有一步之遥”“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学子思想观念大都比较封闭,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在科技发明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排除C项;从“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

15、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有一定的基础,并非十分薄弱,排除D项。故选A14.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 蕴涵更高艺术价值B.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 符合晚清政治需要D. 迎合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答案】D【解析】昆曲又称昆剧,原为苏州昆山一代的昆山腔。但随着京剧融合了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汉腔的特色之后,更能迎合民众文化需求,昆曲的主流地位逐渐被京剧取代,故选D。由“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

16、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排除A;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排B;材料没有体现京剧符合晚清政治需要,排除C。15. 清初洪异的长生殿,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婚姻纠葛。但它不同于一般人视杨贵妃为“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而是在揭示杨、李“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同时,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这说明A. 追求婚姻自由成为民众共识B. 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C. 批判封建礼教成为大势所趋D. 教化百姓是戏曲的主要功能【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文学发展状况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可知,清初的写作风格和作品中的人物评价都出现了很大

17、变化和创新意识,故B项说法正确;清初婚姻自由不可能成为共识,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清初的时候尚未体现出较多的批判封建礼教的现象,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文学创造中人物评价定位的转变,未提及教化功能,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16. 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A. 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的统治地位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 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 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

18、代【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题干中“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并把它“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天主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可知牛顿的科学贡献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牛顿的科学成就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没有谈及其对封建神学的影响,排除A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B项;牛顿的科学贡献没有促进民主时代的产生,排除D项。17. 下表1881-1953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数量变化表(单位:人)皇家学会作为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吸纳了各行业的人才。据表可知,当时英国来源时间杰出的门外汉船员应用科学

19、家非实用的科学家牧师其他1881年541362134142011914年386792894571953年82134348055A. 科学研究的职业化趋势日益明显B. 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控制C. 业余爱好者的科研兴趣持续降低D. 科学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看出,皇家学会吸收的科学家数量大幅增加,其学术性、专业性增强,科研性增强,故A正确;从表格中看不出自然科学摆脱宗教神学控制,故B错误;皇家学会吸收门外汉和其他的数量下降,不代表业余爱好者的科研兴趣持续降低,故C排除;表格看不出科学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故D排除。18. 下表是不同学者有关康有为的记载记载出处

20、“(康有为)初讲学长兴里,号长兴学舍,好浏览西学译本,凡上海广学会出版之书报,莫不尽量购取。”冯自由革命逸史康有为自己向香港中国邮报编辑说:“我信仰维新,主要归功于两位传教士,李提摩太牧师和林乐知牧师著作。”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在万木草堂讲学时,康有为称“尧、舜如今之滇、黔土司头人也”;又称:“尧、舜皆孔子创议。”茅海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A. 体现了时代性和自身的局限性B. 尚未突破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C. 反映了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 完全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熏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的维新主张既受西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

21、,这主要和当时的西学东渐和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及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有关,因此A正确;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而来为变法服务,说明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束缚,B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康有为的思想也受到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影响,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19. 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创刊的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早年提出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到1924年他又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提出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一变化客观上A. 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状态B.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C.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革命性的一面D. 促进了国民革

22、命运动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的目标,故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革命性的一面,故C正确;国民大革命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状态,故A错误;促进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是主观目的,BD排除。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世界意识”已经普遍盛行,甚至出现用以“万国”、 “全球”、“世界”等说法替代“普天之下”意义上的“天下观”,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替代传统“四夷观”,这一时期“世界意识”的增强A. 维护了官方的正统意识B. 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C. 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D. 开启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

23、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普遍盛行“世界意识”,旧的“天下观”和“四夷观”逐渐被新说法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增强,源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选项正确;用“世界意识”代替传统的“天下观”和“四夷观”,不是对官方正统意识的维护,与中体西用内涵的发展无关,AB两选项错误;中国开启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选项不符合史实。21.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源于朱元璋反元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1905年又将“恢复中国”改“恢复中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A. 具有种族革命的倾向B. 带有狭隘的民族观念C. 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D. 倡导各民族一律

24、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从“恢复中国”到“恢复中华”,体现了孙中山在民族观念上的进步,逐渐突破原先的大汉族主义,追求民主革命的目标,选项C正确;变化反映了孙中山对大汉族主义的纠正,不再是狭隘的民族观念,选项A、B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孙中山倡导一律平等,排除D。22. 1915年,陈独秀对儒家“三纲”的批评着眼于它“压抑了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1916年2月,陈独秀批判孔子、孔教、儒家纲常是立足于“儒家纲常与共和制度的深刻矛盾”。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 社会时局出现变化C.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 巴黎和会引发关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

25、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1915年,陈独秀批评“三纲”,强调“三纲”压抑了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并未从现实政治出发做更尖锐的抨击。但是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称帝,使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个时候陈独秀从“儒家纲常与共和制度的深刻矛盾”方面批判儒家思想,故选B项;1915年和1916年资本主义发展对陈独秀的认识并未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由思想转向政治,C项与这一主题不符,故排除;巴黎和会发生在1919年,故排除D项。23. 1942年以后,延安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于工农兵群众中,认真研究民间艺术,热情地向群众学

26、习流行于陕北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一秧歌。 这类作品以“军民团结、对敌斗争、组织劳动力、增加生产、破除迷信、提倡卫生”等为主题。这类作品的出现A. 塑造了为抗战服务的革命文化B. 体现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C.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D.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军民团结、对敌斗争、组织劳动力、增加生产、破除迷信、提倡卫生”等信息可得出,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塑造抗战时期的革命文化,为团结抗战而服务,故A正确;当时中国还没有建成社会主义,排除B;材料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关,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共产党,因此与阶级基础无关,排除D。24.

27、20世纪8O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C.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双百方针”的恢复D. 导致形成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界的繁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了“二为”方向,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故答案为C项。A项,“完全摆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史学研究方面,属于学术问题,是“百家争鸣”的表现,不是“百花

28、齐放”的反映,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史学研究的趋势,排除。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宋时期,在商品经济更高程度发展基础上,一批富民乘势而起,形成了“富民社会”.顾名思叉,“富民“是占有财富的人,但就富民来说,“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因为没有特权,他们主要通过租细昊约实现对耕种者的剥削。伴随国家赋税的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中国社会也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富民社会”之后,从理论上说,随着商品經济更高程度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将进入“市民社会,但具体就中国历史的发展而言,明清时期

29、是否已经形成一个市民阶层还是值得慎重研究的大问题。摘编自林文勋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 14世纪末,经过三,四个世纪的发展,西歌农民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已大为改观。在此情况下,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富裕农民的兴起。“通常他们有相当于六。七年收入的储蓄,他们有很多家畜,很好的家具、器皿,有三、四床鴨鹅被,有地毯、银盐罐、高脚酒杯,一两打的沥匙,“在英国,通过大面积承租领主自营地或者委食小农。到16世纪,50%以上耕地已经集中到他们手中。以此为基础,富农在地方事务中的领袖作用令人瞩目,为了打贏一场官司,他们“不惜每人花20英镑,以耳垮一个不受欢迎的领主,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经济和政治

30、生活,也改变着他们自身。显然他们是一个崭新阶层的前身,一代新人呼之欲出.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富民阶层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富民阶层兴起产生的重要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富民阶层在中英两国命运不同的原因。【答案】(1)特点: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依靠土地兼并积累财富;地方秩序的领导者。(2)影响: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影响到国家税收制度变革;推动基层治理秩序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贫富分化。(3)中国:

31、专制集权制度阻碍;生产方式未发生质变;重农抑商政策阻碍;重义轻利观念影响。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重商主义推动英国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影响;国家对富民的重视。【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商品经济更高程度发展基础上”“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可归纳出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在英国,通过大面积承租领主自营地或者委食小农”可归纳出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根据材料“虽田连阡陌,家资钜万”“到16世纪,50%以上耕地已经集中到他们手中”可归纳出依靠土地兼并积累财富;根据材料“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经济

32、和政治生活,也改变着他们自身”可归纳出地方秩序的领导者。(2)影响:根据材料“们主要通过租佃契约实现对耕种者的剥削”可归纳出促进租佃关系的发展;根据材料“伴随国家赋税的征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可归纳出影响到国家税收制度变革;根据材料“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可归纳出推动基层治理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中国社会也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可归纳出使中国社会向流动化、市场化、平民化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贫富分化。(3)原因:结合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01900年间,中国对西

33、方冲击的反应,虽不免于杂乱矛盾,却足以反映中国思想界的理性、智力精神与愿望。18401860年开始考究火器机械与轮船,追求外域知识。虽仅表现于个人著述,如魏源的海国图志,政府尚未提倡,但少数中国官绅已反省觉悟。18601880年中国逐渐接近近代西方外交规制和方法,但主要还是传统外交原则的理性运用,如王韬等人主张以孔子“忠信笃敬”作为外交原则;郑观应等人提倡“商战”18801895年李鸿章认为主权观念是近代世界外交制度的基础,主张关税自主,废除“治外法权”,有识之士中“变法”“维新”的呼声高涨,大胆讨论议院制度18951900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国人对西学的吸收,促进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国化。官绅积极

34、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宣传新思想,如严复介绍进化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阐述: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士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但这样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无法真正挽救民族危机。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康、梁主张

35、兴民权、设议院;严复介绍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促进思想解放。民国成立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尊孔复古,陈独秀等人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号,掀起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有利条件。总之,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以下论题供阅卷老师参考:论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论题:西学的传播推动中国外交思想的近代化。论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大多在保留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改造。【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虽不免于杂乱矛盾,却足以反映中国思想界的理性、智力精神与愿望。” ,可以围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36、推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作为议题,然后分析不同的政治流派的观点。27. 材料 疫病的全球化本身,可以追溯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欧洲和美洲大陆之间天花的跨洲传播,即“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这若用勒华拉杜里的话来说,就是“细菌带来的全球一体”。另外,在那之前还有麦克尼尔叙述的蒙古帝国从云南将鼠疫带入欧洲这一甚具麦氏风格的全球史故事。不过,19世纪霍乱的全球化,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是以前的传染病所无法比拟的,它流行于众多的移民和外出打工的人群中。以霍乱防治为契机,检疫开始在各地推行。检疫的制度化,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细菌学与预防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37、出现的。检疫,是防止传染病随着人或者物的移动而蔓延的一种手段。检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国家。检疫作为“文明”的科学技术,在西欧以及其他地区被强制执行。同时,从在国境线上实施检疫这一意义上来说,检疫成为以国家(及其统治的殖民地)为单位的、明确区分国家内与外的一项制度。围绕着检疫的制度化,当时英法两国形成了相互对立的认识,法国试图以严格的检疫来预防霍乱,而英国则主张通过全面改善环境卫生来预防疾病。(日)饭岛涉中国海关与国际化之脉络一以检疫制度为中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检疫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预防霍乱土张不同的原因。【答案】(1)

38、中世纪西方为防止鼠疫采取防疫措施的历史经验;新航路开辟导致疫病全球化传播;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密切带动移民与商品的全球流动;19世纪中期以来,医学知识技术不断发展;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民族国家不断完善海关相关职能。(2)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法国抵制英国经济渗透,保护本国经济发展;英国主张自由主义,担心严格检疫会对贸易造成障碍。【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欧洲和美洲大陆之间天花的跨洲传播”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导致疾病全球化传播;依据材料“检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国家”来看,这是中世纪西方为防止鼠疫采取防疫措施的历史

39、经验;依据材料“检疫的制度化,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细菌学与预防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来看,19世纪中期以来,医学知识技术不断发展促进检疫制度的形成;依据材料“从在国境线上实施检疫这一意义上来说,检疫成为以国家(及其统治的殖民地)为单位的、明确区分国家内与外的一项制度”来看,民族国家不断完善海关相关职能。(2)依据材料“法国试图以严格的检疫来预防霍乱,而英国则主张通过全面改善环境卫生来预防疾病”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要求抵制英国渗透,进而保护本国经济,而英国主张自由主义,担心严格的检疫会对贸易造成影响,终归是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28. 材料 1938年以后,随着德意法西斯在欧洲连连得手

40、,其征服世界的面目暴露无遗。希特勒不仅获得了欧洲巨大的军事、地理优势,威胁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甚至还将手伸进了美国的“后院”拉美,成了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截至1941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计达200600万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仅为85300万美元。1939年11月,罗斯福签署的“新中立法”中将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由于英国的海军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故此法对英国极为有利。1941年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授权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及其他物资。从此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法案

41、又扩大到苏联。根据“先欧后亚”战略,美国的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罗斯福最终彻底战胜了孤立主义,“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坚定地贯彻执行。摘编自黄光耀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中美国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答案】(1)原因: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欧洲是美国最主要的投资地;罗斯福准确地把握当时的形势,力排众议;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使日军主力受制于中国战场,客观上支持和配合了“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2)评价:“先欧后亚”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国

42、际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体现了美国的局部利益,也反映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客观规律,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以较小代价取得欧亚两线作战的胜利,最终战胜法西斯;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战场的地位,导致中国抗战得不到更多的外来援助【解析】【详解】(1)原因:由材料“威胁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利益成了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可归纳为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由材料“美国在欧洲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计达200600万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仅为85300万美元”可知,欧洲是美国最主要的投资地;由材料“1939年11月,罗斯福签署的新中立法罗斯福最终彻底战胜了孤

43、立主义”可归纳为罗斯福准确地把握当时的形势,力排众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使日军主力受制于中国战场,客观上也支持和配合了“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2)评价:结合所学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积极方面,“先欧后亚”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国际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体现了美国的局部利益,也反映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客观规律,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同时,“先欧后亚”战略也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以较小代价取得欧亚两线作战的胜利,最终战胜法西斯。消极层面,“先欧后亚”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战场的地位,导致中国抗战得不到更多的外来援助。29. 材料汉魏之际,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

44、光辉灿烂的阶段。书家名人也应运而出,其中以钟繇最为著,他的书法风靡魏晋。王羲之家族也以善书著称。据记载,东晋书家中的“八王”,琅琊王氏占去六人。这种时代与家风,使王羲之自幼受到薰陶。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十一岁时,对历代笔论已心领神会。长大以后,阅历渐广,特别是看到李斯、蔡邕、张旭等人真迹后,勤学苦练,用心钻研,他终于熔各家子一炉,成为一一代书圣。他的草槽结合的行书,实现了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结合。承前启后,并成为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他对传统性的程式笔法进行改革,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使其绚丽异常、丰富多采,赋予了书法生命力。唐太宗在晋书给予王羲之的书法极高评价:“详察古今,研

45、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王羲之成为-代书圣的原因。【答案】(1)贡献:实现草楷结合;创造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手法;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2)原因:魏晋时期,重视书法的时代风貌;良好的家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天资聪明,刻苦认真。【解析】【详解】(1)贡献:根据“他的草槽结合的行书,实现了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结合”得出实现草楷结合;根据“他对传统性的程式笔法进行改革,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得出创造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手法;根据“他终于熔各家于一炉,成为一一代书圣”得出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2)原因:根据“汉魏之际,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光辉灿烂的阶段”得出魏晋时期,重视书法的时代风貌;根据“这种时代与家风,使王羲之自幼受到薰陶”得出良好的家风;根据“勤学苦练,用心钻研,他终于熔各家子一炉,成为一一代书圣”得出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天资聪明,刻苦认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