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摘要: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主要是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之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阅读感受。本文主要围绕混合式理论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教学设计展开论述,针对教学设计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案例,体现混合式学习理论对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77-011.混合式学习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有很多,本文采用的观点是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可抗教授的观点,所谓混
2、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何教授的观点与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契合度比较高,所以本文的论述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基础,对于高中诗歌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些观点与建议,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出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作用。2.教学设计混合式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第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应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提问式的教学引导,创设具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与鉴赏。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
3、,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作用,所有的思维成果都是学生谈论总结出来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结论进行整理与完善,整堂课的教学完成。以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位诗经 氓来说明启发式教学是如何体现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在诗经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备课阶段对于整个诗歌的思想和基本内容已经有了全面的理解,针对故事发展的细节,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个问题,作为整堂课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句诗中来即我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回答,将整个故事发展的后续过程叙述出来,对于其中不懂的问题,对照辅导书或者同学之
4、间相互帮助来进行解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在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整篇课文的讲解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也借助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深入开展提供帮助。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应用就是利用教室里配备的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辅助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调节整堂课的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里鉴赏诗歌,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虞美人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有关于李煜的简介和生平资料,将虞美人这首诗以歌曲的形式播放出来,学生在了解了李煜的悲惨人生以后,很容易就能理解李煜诗
5、歌里面的哀怨与惆怅,然后对于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结合李煜的生平,利用悲伤基调的歌曲,让学生在凄凉的音乐中理解李煜的凄凉和悲惨。用音乐感带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将诗歌中的故事情节整体展示出来,学生通过音乐感的带动以及教师的引导,实现了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领悟。3.案例研究混合式学习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本文中主要运用琵琶行的教学案例来进行说明。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二单元的诗歌学习内容是琵琶行,对于这篇诗歌的分析主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6、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歌行,是一首篇幅比较长的诗歌篇目,对于这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对于文章的描写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从开始,教师就使用了多媒体的声音播放功能,一首悠扬的琵琶曲将学生引入作者的世界中,再用富有感情的朗诵来实现对于学生情感的带动,以琵琶的哀怨缠绵勾勒出作者的心境和琵琶女的心理,学生在音乐和朗读的带动中进入一个诗歌所描写的世界;然后教师开始进行逐段的讲解,开始的听曲,然后听人生,再思考自己的经历,最后记录下来整首诗,这就是整篇文章的基础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将文章的基本内容温习了一遍,这样学生就能初步读懂整篇文章了;教师请学生上台来表演作者和琵琶女的对话,将文章中隐含的故事展现出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播放琵琶曲,这样更有意境;最后对于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解读,对于名句进行背诵,这样一连串的教学设计,整堂课就完成了。在这堂课中,教学方式主要是互动教学和情景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音乐熏陶法、表演法、诵读发等等,这就是混合式的教学设计。结语:混合式的教学设计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讲各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合理的融合在一堂课里,对于学生兴趣的调动和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了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陈忠辉;苏萍.混合式学习在高职高专文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究,2008,0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