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2.02MB ,
资源ID:95405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40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A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 B德国 C古巴 D印度【答案】1.A2.C【解析】【考点定位】人口的增长模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两

2、类国家的人口增长差异。直接根据图示A、B两类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判断,A为发达国家,B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即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对图的判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增长模式。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型)加速增长阶段(传统型)增长减缓阶段(过渡型)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低低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较高开始下降,较低进一步下降,低死亡率高迅速下降,较低继续下降,低低自然增长率低,波动大提高,高逐渐降低低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发展中国家目前欧洲发达国家现

3、在典型地区热带原始森林深处土著居民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等国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 4005 600486西北地区KS5UZ。85 6008 50032青海、西藏10 0001 0004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4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

4、人口容量小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ABCD【答案】3.B4.B【解析】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以“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为材料,对比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和青海、西藏地区的差异及原因,考查了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

5、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影响曲线的因素可能是A矿产资源的开发 B土壤肥力衰竭 C城市 D新航线的开辟6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A B C D【答案】5.B6.D【解析】试题分析:6.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是农村迁往城市。表示乡村之间,表示城市之间,表示城市到乡村,表示乡村到城市。根据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人口迁移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

6、化的过程和特点。【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第1题,读图可知,表示乡村之间的人口迁移,它是人口迁移最早的形式,人口迁移数量小,可能是因为某一区域土壤肥力衰竭。第2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所以人口迁移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拓展)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结果是城市人口和范围越来越大。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人口指标、用地指标。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进行计算。以上是从地理学、人口学和经济学视角的解释。另外,从社会学视角看,城市化也指人口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都市化,

7、总体上城市主义具有多元化、匿名性和世故、经济理性。当然,从文化学视角看,城市化与城市文明相对应,城市化指涉城市文化习性的统称。 2、郊区化:郊区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向城市外围的郊区转移,在西方国家,这一过程往往与小汽车的普及密不可分。难以想象,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没有私家车的普及,郊区化便不可能发生。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这部分人在市区工作,在郊区居住,从而形成所谓的通勤带。这里的郊区便成为“卧城”,而晚上的市区则成为“鬼城”。当然,随着郊区各项功能的日渐完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设施的有效供给,部分人选择在郊区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卫星城。 3、逆城市化:这一过程表征市区人口外迁的同时,郊区人口也选择外

8、迁到更远的区域。换言之,市区人口的减少超过郊区人口的增加,导致整个大都市区人口的绝对减少。在西方国家,这一过程大体有两股催生力量:一是二战后形成的所谓的“baby boom”的一代(二战后,退伍士兵结婚组建家庭后对住房的大量需求);二是大量内城产业更新升级(“去工业化”过程)、产业发展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型所带来的退休一族。 4、再城市化:这一过程主要描述一些西方城市为了规避老城出现的“空心化”问题,进行内城改造,通过文化复兴的手段使得老城重换生机,如以前废弃的仓库、码头、厂房被改造为一些极具后现代风格的文化展厅、咖啡屋、步行街、同性恋社区等。文化产业受到热捧。其中,嬉皮士主导的“绅士化”成为

9、这一过程的典型代表。下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査与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读图可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査相比A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B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城市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C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减少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D总人口、城巿人口和流动人口均有增加流动人口增长的人数最多8流动人口增加的积极意义是A使得劳动力的空间配置进一步合理化B给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困难C缓解了流入地区的人地矛盾D提高了流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答案】7.A8.A【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我国的人口变化、人口流动带来的

10、影响。【名师点睛】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1)人口流动有利于促进GDP增长: 从世界和中国历史与现代的经验看,人口流动性大、迁移程度高的国家、地区、城市,往往充满经济增长的活力;而人口流动性差、迁移程度低的以土著人为主的国家、地区、城镇、乡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2)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家庭收入。实现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从流动中获益不菲。(3)人口流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集中后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细分的居民需求形成规

11、模化的市场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数量大大增加,满足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使沿海经济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4)流动人口为城市带来发展的好处如下: 1、流动人口提供了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源。 2、流动人口通过参与城市的就业竞争促使劳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成本两个方面的竞争优势。 3、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需求动力。 4、流动人口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人口相互交流和沟通,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建立开放

12、的城市文化。 5、流动人口可以促进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的提升,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形成的先后顺序是KS5UKS5UA B CD10该城市在图示阶段出现的现象是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答案】9.D10.D【解析】试题分析:区转移,使郊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大量投入,使郊区居民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据此判断该题答案选D项。

13、【考点定位】城市化的过程、郊区城市化。【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

14、,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读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11图示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重点考虑了A地形因素的影响 B地租因素的影响C联结中心商务区的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 D历史因素的影响12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1中心商务区、2中等住宅区 B3低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C2批发商业区和轻工业区、4高级住宅区 D4中心商务区、5低级住宅区【答案】KS5UKS5UKS5U11.C12.【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名师点睛】同心圆学说同心圆学说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在1923年提出的。这个模型的提出是以芝加哥城为基础的。1871年芝加哥遭到一场大火,几乎有1/3的

15、建筑区成为平地,其核心区全部被烧毁。重建城市的空间结构呈同心圆式,随着贫富的差异,住宅区才出现分异。城市可划分为5个圈层。过渡区原先为高级住宅区,各类政府机构多位于此,后来因商业、工业等的不断侵入,环境质量显著下降。通勤居民区是沿交通干线发展起来的,大多数人使用通勤月票上下班。扇形学说是由霍伊特综合了64个城市的房租调查资料后于1939年提出的,这个模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考虑了交通作用对功能区的影响。辐射状的交通线路为高级住宅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得高租金的住宅区不再是呈圆环状分布,而是呈扇形向外发展。扇形模式另一特点是各级住宅区也不再呈同心圆状,而是中级住宅区位于高级住宅区的两侧,低级住宅区位

16、于中级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或位于高级住宅区的相反方向上。换句话说,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不会相邻为伴,总是隔着中级住宅区。扇形学说在同心圆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了联结中心商务区的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分区,是由中心商务区向外放射形成不同职能的楔形地带。交通干线两侧租地价较高,楔形外部为低收入住宅区。该学说具有动态性,使城市地域结构变化易于调整,城市活动可沿楔形向外扩展扇形模式是总结较多城市的客观情况而抽象出来的,所以适用于较多的城市。但这个模式还有许多缺陷:一是过分强调财富在城市空间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二是未对扇形下明确的定义;三是建立在租金的基础上,忽视了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形成城市

17、内部地域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多核心学说是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遵循了以下原则:(1)各种功能活动都需要某种特定的要求和特殊的区位条件,如工业区要有方便的交通,住宅区需要大片区位最好的地域可以形成中心商务区。多核心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涉及到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前两个模式在结构上显得复杂,而且功能区的布局并无一定的序列,大小也不一样,富有弹性,比较接近实际。其缺点是对多核心间的职能联系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重视不够,尚不足以解释城市内部的结构形态。下表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下图为中心地服务范围图。根据图表回答下列

18、各题。13下列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ABCBABBCDAC14若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则最适合去的中心地是 AB1BB6CC6DA【答案】13.14.【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城市的等级体系。【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城市等级体系和中心地理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城市的等级愈高,其服务范围就愈大、功能越全面、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高级、数目越少、距离越远 ;城市的等级愈低,则反之。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

19、心地。KS5UKS5UKS5U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项目1999年2009年甲城市数目(个)37乙工业总产值(万元)36 2001 765 000丙城市人口(万人)56340丁城市人口比重(%)30448615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16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答案】15.16.【解析】试题分析:KS5UKS5U错误。【考点定位】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名师点睛】一、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城市

20、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二、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影响:(1)产业结构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产业比重低,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比较高,则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反之亦反。长期以来,西部由

21、于受到观念、制度、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缓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不合理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2)经济增长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步伐。由于经济发展使经济收入增加,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会随之产生,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在众多商品中,农作物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该类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相反,制造

22、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增长导致对它们的需求更快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会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动也必然带动投入结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导致资本与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并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朝诗人阮元的一首田园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7诗人描述的风光可能位于A松嫩平原B河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雅鲁藏布江谷地18诗中描述的景象,体现了农业生产要A符合周期性特点 B因地制宜C符合季节性特点D符合地域性特点【答案】17.18.【解析】【考点定位】自然景观的判断。农业

23、的生产特点。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图1),图2为图1区域内的气温与降水年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月B59月C812月D11次年4月20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哪种作物在我国华北地区已进入生长期A小麦B油菜C棉花D花生【答案】19.20.【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考查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下的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及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名师点睛

24、】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下图为某农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21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科技和资金B气候和地形C政策和工业基础 D科技和交通22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A游览道B养猪场C温室大棚D接待中心【答案】21.22.【解析】试题分析:22.养猪场位于河流的上游段,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入河流,会污染水源养猪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段地理事物布局属于要求较高,要学会综合分析影响布局的主要因素故答案选项。【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回答下列各题。23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25、,工人工资水平低B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工资水平也相当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悬殊24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D甲、乙两类工业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答案】23.24.【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根据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重量大于产品重量,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产

26、品重量大于原料重量,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为动力指向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投入较多的是技术指向型。伴随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说明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上图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空间利用上的联系26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A增加就业压力B阻碍工业化进程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答案】25.26.【解析】试题分析:KS5UKS5U.KS5U【考点定位】工业的分散【名师点睛】该题

27、以飞机制造为背景,对工业的分及影响进行考察。(1)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中国不同的城市,属于跨国企业的工业分散现象。 (2)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要求技术水平高,这类合作会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创新,不会改变能源政策。(拓展)工业的分散:(一)工业分散的表现:(1)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分散、迁出。(2)有相互协助的工厂之间的分散现象,最终可形成跨国公司。(二)工业分散的影响因素因受地区地理条件和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工业集中与分散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在合理限度内,都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果。随着工业设备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引起同类生产在地理分布

28、上的相对集中;由于联合企业和工业成组布局能带来外部经济的节省,必然引起不同类型企业的相互集聚。其作用主要有: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便于男女职工适当搭配,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但工业布局不是愈集中愈好,只有在合理限度“门槛”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超越“门槛”其效益会呈递减趋势,直至起相反作用。企业规模过大,会增加原、燃料和产品的供销距离,增加运费。

29、工业过于集中对城市建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水用地紧张、污染严重、农副产品供应困难等弊病。而工业布局适当分散可避免上述一系列问题,且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工业生产均衡布局。但工业过于分散则导致企业间协作不便,各搞一套厂外设施,投资大,运输费用高,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不便等弊病。故工业布局中,必须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既要在较大地区范围内适当分散,又要在具体地点相对集中,反对过分集中和过于分散两种偏向。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7关于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

30、,正确的是A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28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便于集中治理工业污染B交通便利,便于产品集散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答案】27.28.【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名师点睛】工业集聚 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即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的现象,称为工业集聚。1、工业集聚的两种形式传统生产方式的集聚 :一些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了便于生产协作,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从而形成

31、专业化的生产积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新兴产业的集聚:这种集聚下的各企业之间很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它们为了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获取规模效益,扩大自身的影响,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从而形成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高新技术工业区。2、工业集聚的优势一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率。如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建成后,与之有生产工序联系的许多企业相继建设,与之配套,形成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二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例如

32、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能高的工业在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3、工业集聚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工业集聚虽然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但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对城市建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污染严重及原料、燃料运输困难等问题。而工业布局适当分散可避免上述一系列问题,还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生产更加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工业生产均衡布局。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工业扩散提供了条件。现今电影市场上美国电影以超卓、逼真的特效雄霸一方。读电影特效制

33、作流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9电影特效制作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市场 B廉价劳动力、地价 C科技、交通 D市场、地价30这种服务分包行业在全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A经济全球化B现代物流业C现代金融业 D现代化通信【答案】29.30.【解析】试题分析:故选。【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地区是世界最著名的高技术工业区。但美国“硅谷”现在把许多电子装配企业迁到了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1美国“硅谷”与日本九州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发展的共同区位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交通便捷 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ABCD32

34、美国把许多电子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BCD【答案】31.32.【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产业转移的原因。【名师点睛】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1、具有便利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因为作为高新技术工业园产品必须要低的运输成本;2、最好贴近市场和应用需求,因为产品市场是支撑其园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3、区位具有人才优势,高新技术对人才需求是主要的,没有人才无法支撑其研发;4、区内最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没有产业基础去发展是不现实的。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1)从

35、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地价便宜,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具体原因分析如下:(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是利用其发达技术优势,信息优势,避开关税壁垒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3为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既经济又快捷的商品流通,应大力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为A航空B铁路C管道D公路34上题中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是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修建总成本低 运输快捷灵活方便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BCD【答案】

36、33.34.【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优缺点。【名师点睛】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甲 图乙35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当每小时行人数小于800人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负相关当每小时行人数大于800人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正相关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BCD36读图可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营业面积、交通【答案】35.36.【解析】试题分析:加,故此时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呈正相关。由图乙可知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故选D36.

37、图中每小时行人数属于市场条件;交通节点反映了交通条件距交通节点越近零售商业面积越大。因此交通、市场是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营业面积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在选项中凡含有“营业面积”的选项均可以直接排除,选A【考点定位】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获取图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明确商业的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交通和消费人群(市场),试题难度中等。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示意图。历经多年规划论证的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已于2015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修建川藏铁路拉林段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地质条件复杂、高寒缺氧B地形多样、河网密布C山地阻挡、生态脆弱

38、D冻土广布、干旱缺水38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A承担川藏间的全部客、货运任务B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C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D加强国防安全,活跃全国路网【答案】37.38.【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区域交通线路建设的限制因素,交通线建设的意义。【方法总结】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应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1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2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

39、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2)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3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4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5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

40、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9为了加强M城镇与N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40M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合适的是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39.40.11.【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等高线的综合判读。【方法总结】等高线地形图上港口的选址(1)选址原则:等深线密集、避风的海湾;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2)选址理由:等深线密集水深;避风的港湾利于船舶停泊;

41、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避免河道淤塞。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请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41(本题10分)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为_,为_。(2)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试简要说明理由。(3)根据该城市近期统计的人口年龄金字塔图,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及产生的影响。【答案】(1)住宅区 商业区(2分)(2)d 靠近文化区;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优美;位于河流

42、上游,污染小(水质好)(4分)(3)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兵源不足(4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左图,根据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占地面最广,且与商业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会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布局;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名师点睛】该题一某区域的城市规划和人口金字塔图为背景,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工业布局;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进行考察。(1)此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对各功能区的特点、分布要了熟于心,

43、方可迎刃有余。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或交通便捷的地方;住宅区分布范围最广,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外围。(2)此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分析,需从图中充分提取信息。高级住宅区要考虑环境,一般与文化区相连。(3)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目前青壮年劳动力丰富,但出生率低,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42(本题1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_(字母),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字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商品率较_(填高或低)。(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的地区是_(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是_(字母)。(3)C、D、E三地进行大规模商品性农业生产的

44、共同区位条件有_和_。(4)影响F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_和_。【答案】(1)A 水稻种植业 B 高(4分)(2)A D(2分)(3)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2分)(4)市场 饲料供应(2分)【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因素。【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43(本题10分)下图是亚洲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图中工业分布较为合理,则流经该市河流的流向是_,理由是_。(2)A地工业属于_指向型工业,理由是_。(3)城市道路分布明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_,这会给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图中A

45、、B、C、D四地当中的_,分析钢铁工业布局在该地的原因。【答案】(1)西南流向东北 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上游(2分)(2)技术 靠近大学城(2分)(3)高速公路穿越城区 加大城市内部交通压力;带来噪音污染。(3分)(4)D 靠近铁矿,原料丰富;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较小(3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地图上来看自来水厂位于工业区的西南方,按照区位分布的理论来讲,一般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位于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较小。【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城市的合理规划。【名师点睛】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城市规划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

46、市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2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3城市规划应当满足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以及治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建设等要求,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4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

47、,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风貌,充分体现城市各自的特色。5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开发经营的综合效益;在合理用地的前提下,应当十分重视节约用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44(本题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上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平方千米,四

48、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1)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2)列举B地区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3)据下图说明该省采矿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说明其产生的综合效益。【答案】(1)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3分)(2)措施:增加人工草地建设;发展科技,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科学轮牧(围栏放牧、季节性休牧);适度放牧(控制牲畜数量);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增强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3分)(3)清洁生产 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减

49、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产业结构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的就业机会。(4分)【解析】试题分析:环境。【考点定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名师点睛】该题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问题为背景,对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考查。(1)由材料二可知,B地区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地减少。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2)针对草场退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科学放牧、适度放牧,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牧民减灾、防灾意识,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 (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工业生产中主要表现为清洁生产,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挖矿、卖原料,经济效益不高。实行清洁生产后,湖盐开采可生产钾肥,尾盐可生产纯碱,纯碱、镁、锂可生产氯气,进一步生产烯烃、聚氯乙烯。油气开采后,可以生产天然气,可以炼油,石油的副产品可生产烯烃、聚氯乙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热、废气、废渣可供发电,发电厂的废弃物可供建材厂作为原料。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并延长了产业链,使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污染和废弃物排放,环境得到改善,环境效益良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