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 共40小题,每题 1.5分,共 60 分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3.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
2、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结合所学,“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C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4.“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5.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
3、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C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D维护封建纲常秩序6.下表反映出汉初皇帝相关记载高祖时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文帝时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景帝时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7.“王者配
4、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8.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C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9.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
5、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0.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11.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A天理人欲的关系B万物之本源C儒家伦理的地位D理的求证方式12.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
6、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重建儒学信仰人人都有良知无私则无心道德自我完善ABCD13.下表是史书记载的历代节烈妇女数量,其发展趋势反映出A中国古代妇女的自我意识膨胀B宋代以前的妇女守节意识淡薄C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渐趋保守D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14.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1
7、5.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6.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科技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成就 重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重实践,轻理论 忽视实用技术,重视抽象科学 A B. C. D. 17.明清小说中,凡女性在街中露面,不是非良家妇女,便是当街告状或沿街乞讨之类,“倚门看街”“倚窗看街”变成了引发祸事的根源。这可以说明当时A文学体裁形式的僵化B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C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18
8、.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A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B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C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D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19.传统京剧汉明妃和元杂剧汉宫秋中,王昭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在黑龙江附近的番汉交界处,她选择以死来保持自己坚贞不屈的人格,完成对国之大义的秉持与坚守,多少人因她的舍生取义而潸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A更好适应市民阶层需求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C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D实现社会教化功能20.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
9、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21.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利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2.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23.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经济文化交流需要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24.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
10、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25.如图为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节选),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忙碌的商运场景。该作品体现了A艺术审美与市井风情的交融B人文意蕴与史料价值的统一C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协调D海上贸易与市镇经济的交流26.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
11、说汉赋A BC D27.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人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B社会结构的变化C皇室贵族的审美追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28.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29.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A民主科学B三民主义C托古改制D中体西用30
12、.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31.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78幅。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这反映出魏源A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识D抛弃了“华夷有别观念32.19世纪上半叶,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的
13、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而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清朝防范国人接触西方思想的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B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C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D专制统治下民众怯懦3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钦?”这反映出当时: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C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D“中
14、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34.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3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36.
15、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下图。此论战的双方是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B顽固势力与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37.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要求A民主和科学 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新文化38.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诞生,必经历一番痛苦,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民主与科学思潮C社会主义运动 D国民
16、革命运动3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40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D中国共产党还未
17、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第41题24分,第42题16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孔子具有“仁、礼、孝”等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材料二 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
18、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都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材料四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据此说明儒家和法家对于建立“政治和社会秩
19、序”的构想有何明显的不同。(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时期政治对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2分)为适应这一需要,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改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结合所学分析封建统治者将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的根本原因。(2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6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
20、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次上。何兆武、陈启能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可以开始憬然(醒悟)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
2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重事大件。(6分)(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4分)历史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5 BDCCD 6-10 CDCDC11-15 DDCCC 16-20 ABCDD21-25 BCBCA 26-30 DDDDC31-35 CCDCD 36-40 CBCAC二、 材料分析题41. (1)背景:礼崩乐坏 角度:儒家:德治;法家:依法治国。(2) 根本要求: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造: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 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根本原因:理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和巩固封建统治。(4)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42.(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闭关锁国政策;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答出3点即可)(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成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理论方面:新文化运动。(3)俄国人的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