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8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3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4科
2、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l1.28%B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kJ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5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6我国己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A大熊猫、人参B野马、白鳍豚C
3、野骆驼、银杉D新疆虎、野马7在生产上,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功能()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以上都不是8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9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A递增
4、B递减C不变D稍有增加10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物质循环中的关系是()ABCD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12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复杂性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3生物圈的实质是()A由岩石构成的地球B与火星一样的星球C由水构成的水球D生态系统14下列关于种群、群
5、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15要使生态系统长期存在,至少必须具有()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温带阔叶林B热带雨林C寒带针叶林D温带草原17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
6、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18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19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CO2BH2O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20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21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效和密度(个/
7、M2)的调查数据:动物类群样地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l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22在生态系统有关能量流动和食物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的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就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就越多2
8、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B人造单纯林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C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会被破坏D只要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就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2
9、5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ABCD26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A人口的大量迁入B人口的机械增长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D人口年龄结构2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缺水干旱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严重污染D植被被破坏28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
10、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29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30播种时随机摆放的种子萌发后,根和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以下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重力只对根的生长产生影响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31检测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液B苏丹染液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二、填空题
11、32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推论,并回答问题I实验步骤: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实验预期及相关推论:III回答问题: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33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很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外种皮较厚,种子的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物种,某小组模拟通过实验探究促进种子萌发的条件,其结果如
12、下:处理方式机械破损后,直接播种0.05%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机械破损后,再用0.05%赤霉素溶液浸泡24h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溶液浸泡24h发芽率28.2%23.8%80.4%96.6%(1)由该实验结果可预测促进红豆杉种子萌发的两个做法是:(2)为探究红豆杉种子萌发的适宜的温度,现有如下材料,请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材料:红豆杉种子若干,0.05%赤霉素溶液,培养皿若干,0C、10C、20C、30C、40C、50C恒温箱,手表,实验地16块步骤:取培养皿6个,编号16号,加入等量0.05%赤霉素溶液:预测发芽率最高的是编号为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上)入
13、学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8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A正确;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生物成分,B错误;C、能量流动、
14、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流是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A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
15、的体内因此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能量转变过程故选:C3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的食物来源相似,但不一定是一个种群;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故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同一种动物可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同时占几个营养级【解答】解: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的食物来源相似,但不一定是一个种群,A错误;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且逐级递减,B正确;C、
16、同一种动物可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同时占几个不同的营养级,C正确;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其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D正确故选:A4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表中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l1.28%B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kJ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某营养
17、级同化的能量s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能量流动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解答】解:A、由表格可知该生态系统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KJ,第III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9KJ,所以从第营养级到第III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9141.0=l1.28%,A正确; B、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应该相等,该生态系统能量输出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和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501.2+79.1+13.2+0.5+221.7=815.7 kJ,B错误;C、营养级生物之间关系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C正确; 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仍然有一定的生
18、命基础,所以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B5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解答】解:由图可知所示的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具有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的特点,能体现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故选:B6我国己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A大熊猫、人参B野马、白鳍豚C野骆驼、银杉D新疆虎、
19、野马【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珍稀的野生生物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我们应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解答】解: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我国特有,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新疆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1916年正式定名的,1916年之后再也没发现过野马:野马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一带最后一次发现野马是在1957年,估计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白鳍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我
20、国特有水生哺乳动物,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我国西北一带有“沙漠之舟”赞誉人参、银杉都是植物,也没有灭绝故选:D7在生产上,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功能()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以上都不是【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解答】解: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结群或远离农田,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其中,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故选:C8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
22、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可知,G为植物,是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据此答题【解答】解:A、图中G、H和C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B、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所以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
23、62.8464.7=13.51%,B正确;C、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C错误;D、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其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C9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A递增B递减C不变D稍有增加【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2、能量流动两
24、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且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能量消耗增多,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逐渐减少,生物个体数量一般会减少故选:B10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物质循环中的关系是()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碳循环的过程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经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在群落内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返回无机环境【解
25、答】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被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再从生产者通过捕食关系流向消费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又会被分解者利用,碳就流入分解者;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这样碳又回到无机环境故选:D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或食物网;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流动的时候只能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而不能倒过来流动,所以说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是指从前
26、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由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关系,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而不能逆转,A正确;B、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不超过五个,B错误;C、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一个标志,C正确;D、流入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都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D正确故选:B12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提高各营养级之
27、间的复杂性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能减少其中某些成分的数量,A错误;B、生态系统中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不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8、B错误;C,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复杂性,则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C正确;D、群落演替是逐渐向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限制演替过程不合适,D错误故选:C13生物圈的实质是()A由岩石构成的地球B与火星一样的星球C由水构成的水球D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就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有无机环境,缺一不可【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就包括了生产者消费
29、者分解者,还有无机环境,缺一不可因此生物圈的实质是生态系统故选:D1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类群对,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而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所以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远高于农田生态系统【解答】解:A、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故A正确;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
30、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一般在处捕捞,因为种群增长率最大,故B正确;C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明显,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于森林生态系统,故C错误;D北极苔原的生物种类少,生物代谢活动弱,抵抗力稳定性就弱,故D正确故选:C15要使生态系统长期存在,至少必须具有()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解: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
31、态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将生产者的一部分有机物和能量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如果没有生产者,就不能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因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故选:ACD1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温带阔叶林B热带雨林C寒带针叶林D温带草原【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
32、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在题目给出的4个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解答】解:A、温带阔叶林处于气候湿润,四季差别不明显,温度不高之处,群落的结构不太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故A错误;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因此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故B正确;C、寒带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故C错误;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复杂,自动调节能力
33、较差,故D错误故选:B17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D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解:A、各营养级的生物有的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有
34、的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有的能以两种呼吸方式将碳返回无机环境中,A错误;B、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B正确;C、食物链中生物种类的增加一般会导致生态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的提高,C错误;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存在必不可少的成分,D错误故选:ACD18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此题考查对生产者的理解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CO2和H20制造成有机物
35、,其中绝大多数是绿色植物,但也有像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解答】解:A、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因此都位于同一营养级,A正确;B、生产者能利用CO2和H20制造成有机物,B正确;C、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是能量转换的载体,C正确;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的,自养型分为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光能自养的有蓝藻、光合细菌、植物,化能自养有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D错误故选:D19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CO2BH2O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密封的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36、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必需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阳光的直射【解答】解: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必须源源不断的提供太阳能,让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使其生存和发展,而二氧化碳、水和有机物可自给自足故选:D20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明确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据此答题【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7、;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因此,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还必须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故选:C21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效和密度(个
38、/M2)的调查数据:动物类群样地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l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物种数都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肥,可为土壤
39、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增加)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土壤有机质(腐殖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解答】解: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A正确;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增加,B错误;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这个是不一定的,如 蜱螨类和密度就
40、是化肥田的高,D错误故选:A22在生态系统有关能量流动和食物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的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就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就越多【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项传递、逐级递减【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项传递、逐级递减,A正确;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项传递、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即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
41、量是最少的,B正确; C、初级消费者越多同化的能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C错误;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D正确 故选:C2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点】生态农业工程【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
42、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解答】解:A、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人和家禽、家畜以农作物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构建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只能提高能量的利
43、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C错误;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B人造单纯林易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C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会被破坏D只要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就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
44、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稳定性较高,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B、人造单纯林易受到
45、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B正确;C、在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可以靠自己的调节能力,维持其相对稳定性,C错误;D、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来干扰强度过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故选:B25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在同等干扰强
46、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解答】解: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选:C26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A人口的大量迁入B人口的机械增长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D人口年龄结构【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47、【解答】解: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故选:C2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缺水干旱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严重污染D植被被破坏【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人为地对生态系统施加干扰,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而形成的这种关系【解答】解: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
48、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故选:B28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是指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它在每个阶段都有稳定的状态,保持暂时的稳定,此时生物群落不再发生演替,能量流动与物质
49、循环保持动态平衡,生物成分之间达到动态平衡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答】解: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的表现,A正确;B、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C、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相对稳定,达到动态平衡,C错误;D、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之间达到动态平衡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D正确故选:C29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
50、性增强【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是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解: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由于该鼠为成年鼠,因此连续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该小白鼠的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故选:B30播种时随机摆放的种子萌发后,根和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现象,以下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重力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重力只对根的生长产生影响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51、对根而言:受到重力的刺激后,生长素近地一侧分布多,背地一侧分布少,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强,因此根的近地一侧部位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反而受到抑制,背地一侧长的较快,因此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对茎而言: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茎的近地一侧由于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一侧,故其生长速度比背地一侧快,因此茎的生长具有背地性【解答】解:A、根的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使生长素重新分布的原因,A正确;B、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重力既对根产生影响,也对茎产生影响,C错误;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D正确故选:C31检测苹果中是否有还原
52、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液B苏丹染液C双缩脲试剂D斐林试剂【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解答】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而淀粉是多糖,属于非还原性糖,A错误;B、苏丹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呈橘黄色,B错误;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因而不能直接用于鉴定还原性糖,C错误;D、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D正确故选:D二
53、、填空题32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遗传,生物科技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写出实验预期及相关推论,并回答问题I实验步骤:在这株变异高茎玉米雌花、雄花成熟之前,分别用纸袋将雌穗、雄穗套住,防止异株之间传粉雌花、雄花成熟后,人工授粉,使其自交雌穗上种子成熟后,收藏保管,第二年播种观察实验预期及相关推论:全长成高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全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III回答问题: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全是矮茎对上述预期结果的解释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考点】植物激素的作
54、用【分析】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矮茎幼苗,由于其促进作用,使幼苗长成高茎植株,但没有改变矮茎基因型,因而不能遗传【解答】解:矮茎玉米幼苗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以长成高茎植株为了探究该变异性状是否能遗传,可让其自交,若其子一代中全长成高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若其全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由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但没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所以最可能的结果是全为矮茎故答案为:全长成高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全长成矮茎,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引起的变异不能够遗传全是矮茎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
55、细胞伸长生长,但不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33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很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外种皮较厚,种子的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物种,某小组模拟通过实验探究促进种子萌发的条件,其结果如下:处理方式机械破损后,直接播种0.05%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机械破损后,再用0.05%赤霉素溶液浸泡24h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0.05%赤霉素溶液浸泡24h发芽率28.2%23.8%80.4%96.6%(1)由该实验结果可预测促进红豆杉种子萌发的两个做法是:机械破损后加入0.05%赤霉素溶液保证温度在40左右(2)为探究红豆杉种子萌发的适宜的温度,现有如下材料,
56、请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材料:红豆杉种子若干,0.05%赤霉素溶液,培养皿若干,0C、10C、20C、30C、40C、50C恒温箱,手表,实验地16块步骤:取培养皿6个,编号16号,加入等量0.05%赤霉素溶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粒红豆杉种子,分别置于0C、10C、20C、30C、40C、50C恒温箱中培养24h取出16号培养皿中的种子依次播种在16号试验地,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计数预测发芽率最高的是编号为5号【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实验的相关知识,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单一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对照等原则从表格中可知看出本实验研究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提高红豆杉的发芽率,分别用机
57、械破损、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解答】解:(1)本题利用的科学原理是赤霉素有解除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因为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红豆杉种皮厚,所以结合题表,可以看出要利用赤霉素使种子萌发得破坏种皮;其次分析题表还可以看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保证温度在40左右(2)从实验目的上确定实验中的变量,由题中实验目的分析可得出实验的变量为温度,而且步骤一己经给出清晰的实验分组情况,即分为6 组,就是每组用等量的种子放在不同温度下(其他环境条件都相同)观察各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注意在填写步骤时要遵循实验的基本原则,即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等量原则(每组的种子数目相同,所处环境相同)、单一变量原则(间隔相等设置温度)故答案为:(1)机械破损后加入0.05%赤霉素溶液 保证温度在40左右(2)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粒红豆杉种子,分别置于0C、10C、20C、30C、40C、50C恒温箱中培养24h 取出16号培养皿中的种子依次播种在16号试验地,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计数 5号2016年10月16日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