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13.50KB ,
资源ID:95371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537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有学者指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日本用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材料说明A. 主权丧失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B. 甲午战败导致了日本全面侵华C. 侵略者的最终结局是走向失败D. 巨额赔款使日本走上帝国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但日本终因侵略别国反过来导致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

2、果,同样输得很惨”可知,侵略者的最终结局是走向失败,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日本对外侵略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而非对中国的影响,排除A项;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则是在1937年,两者时间间隔这么长,没有因果关联,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日本对外侵略对其自身的消极影响,而不是其走上军国主义的原因,且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内涵上并不一致,排除D。2. 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说明()A. 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传统小

3、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C. 资产阶级立宪道路在中国行不通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低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可知资产阶级在解决土地问题时表现出了妥协性和软弱性,这是由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正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排除A;材料强调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并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排除B

4、;材料说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经济方面的举措,并不是民主进程,排除C。3. 1919年,清华学子闻一多在家书中写道:“山东交涉及北京学界之举动,迪纯兄归,当知原委。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家书内容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五四运动B. 国民革命运动C. 华北事变D. 一二九运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山东交涉及北京学界之举动”联系1919年巴黎和会上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首先引起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五四运动爆发,故答案为A;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不符合题意,B错误

5、;华北事变是1935年,C错误;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D错误。4. 某学者评价中共历史上某次会议:“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次会议是A. 中共二大B. 八七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这一次会议也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不再受到共产国际指挥,C正确;中共二大中,毛泽东并未掌握领导权,而且当时依然受到共产国际的指挥,排除A;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并未掌握领导权,排除B;中共七大之前毛泽东已经是党的领导

6、核心,中共七大不是题干中的“分水岭”,排除D。5.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延安时期承认地主土地私有,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出”政策。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A.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 农民对中共的拥护程度C.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 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中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符合题意;农民对中共的拥护是土地政策的结果,并非是出发点,故B不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起,中国

7、革命性质而言,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1937年9月,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进至河北蔚县,其一部西向山西广灵、灵丘进犯。这时红军刚改编为第八路军,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八路军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其中“首战告捷”发生在A. 太原会战期间B. 徐州会战期间C. 枣宜会战期间D. 百团大战期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及时间1937年和地点“山西广灵、灵丘进犯”可以判断,题干描述的是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A正确;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

8、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D。7. 某次大战前夕,朱德总司令指出:“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此次大战是A. 台儿庄战役B. 百团大战C. 辽沈战役D. 淮海战役【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可知自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的二十年即为1947年后,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了主动出击的战略反攻。1947年以后的“东北决战”应该是辽沈战役,那么徐州地区的决战就是淮海战役,答案为D,排除C;根据以

9、上分析战役应该是在1947年以后,故1938年的台儿庄占战役和1940年的百团大战不符合题意,排除AB。8. 据统治,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B. 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 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了人民战争和民工支前的极端重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景,得益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

10、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9.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此材料试图强调辛亥革命A. 对同时期青年影响有限B. 其政治意义被严重低估C. 推翻专制政体功不可没D. 过程艰难成功来之不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见材料强调辛亥革命的功绩是推翻专制政体,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青年人未经历过专制统治难以体会推翻封建专制政体的伟大意义,故B

11、不符合题意;从材料来看,并未突出辛亥革命的过程艰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这部著作是指( )A. 权利法案B. 1787年宪法C. 人权宣言D. 共产党宣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没有阶级和剥削的共产主义所取代,故答案为D项;权利法案限制王权,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人权宣言宣传天赋人权,均主张建立或维护资本主义社会,与“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不符,排除A、B、C项。11. 1

12、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针对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 宣布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 发动武装起义C. 组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D.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知当时俄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与“面包”,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D正确;推翻罗曼诺夫王朝是二月革命,排除A;十月革命发动武装起义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组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3年,排除C。故选D。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3、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最重要的表现是A. 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B. 讨论了新中国成立问题C. 通过了共同纲领D.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策【答案】C【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C项正确;会议代表的广泛性问题,不是立法权的主要依据,故A项错误;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规定国家的基本政策,并不属于立法权的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13.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14、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于改革开放后,排除,故选D。ABC均含有,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制度,根据题目规定时间运用排除法即可。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 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C. 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D. 彻底消除“左”倾错误【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完善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B正确;AC不属于根

15、本目的,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15. 邓小平在1980年谈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文化大革命”),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此言论意在A. 说明“文革”破坏了民主与法制B.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 强调民主与法制是社会发展的保障D. 为改革开放做政策准备【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故C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故AB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16、C。16. 香港自回归祖国之日起,20多年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要把准治港正确方向,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上做到全面准确。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准确的是A.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香港问题提的B. “两制”是指实行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C.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D. “一国”下的“两制”并没有主次之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故C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的,排除A;“两制”是指实行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即大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一国”下的“

17、两制”,以“一国”为前提,香港、澳门、台湾必须坚持一个国家,D错误。【点睛】17. 从朝鲜战争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与中国共产党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在外交上奉行“你建交,我断交”“我建交,你断交”原则。其目的是()A. 落实“一国两制“方针B. 践行“九二共识”C. 避免出现“两个中国”D.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史实可知,双方在外交上的做法“你建交,我断交”从本质上来说,国共在坚持一个中国的的立场上是一致的,防止两个中国的出现,故C正确;“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的,A不符合题意;“九二共识”是1992年提出的,B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和平统一问题,故D排除

18、。18.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下列哪一方针政策A. 一边倒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D. 另起炉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等,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B项正确;“一边倒”和“另起炉灶”分别是建国初期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国民党时期外交提出的外交方针,AD两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体现,而且不是专门针对周边关系提出的外交政策,C项错误。19. 有学者指出,建国初的“一边倒”政策不是盲

19、目的顺从苏联,而是指在世界斗争的格局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由此可见,“一边倒”政策A. 是基于形势的正确选择B. 违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C. 未关注意识形态的对立D. 是指不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是使中国在维护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是基于形势的正确选择,答案为A,排除B

20、;与苏联意识形态是一致的,C错误;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而不是不予资本主义国家往来,D绝对化,排除。20. 2019年,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赞赏其是中美关系的促进者和贡献者。基辛格表示很荣幸在过去50年里近百次访问中国。基辛格第一次访华A. 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B. 直接促使田中角荣访华C. 公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D.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访华,促进了中美领导人的会见,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A项正确;直接促使田中角荣访华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B项错误;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并未公开承认一个

21、中国,C项错误;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尚未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项错误。21.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以时政热点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是通过和平崛起实现的,有

22、别于西方国家以武力实现的方式,故正确;冷战时期苏联是采取对内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外与美国争霸的方式实现的,中国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故错误;中国梦有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助于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确。故本题选C。【考点定位】1.必修二殖民扩张;2. 必修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 必修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4.选修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5. 选修三美苏争霸。22. 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

23、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A. 分封制影响深远B. 宗法观念长期存在C. 封建家长制盛行D. 家谱文化博大精深【答案】B【解析】【详解】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存在,直到隋唐以前,家谱编修就已经相当发达,而家谱和宗法观念相关,由此说明宗法观念长期存在,B正确;家谱和分封制无关,排除A;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尚处于奴隶社会,因此并不能表明封建家长制盛行,排除C;题干主旨强调的是家谱文化历史悠久,而非家谱文化的内容,排除D。23. 雅典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和管理权,选举政府官员、决定战和、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开支,包揽了一切政事。这主要体现了A. 主权在民原

24、则B. 轮番而治原则C. 法律至上原则D. 权力制衡原则【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雅典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决策和管理权,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故选A;轮番而治是指用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管理国家事物,是每个公民享有管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24. 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1月25日,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A. 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B. 总统与国会阶级利益不同C. 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D. 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25、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可知,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故选A;总统和国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总统是美国的权力中心,排除C;司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只要迅速拎出材料的行为主体即可迅速作出判断,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5.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谈及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说:“凡战争的责任,当归之于引起战争的戎首(即清方),而不能归之于拔刀抵抗侵略者、放逐篡位者、或对无效率的与压迫残酷的政权施以最后的救药者(即太平军)”。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

26、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 西方列强对华侵略B.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C. 自然灾害频繁D. 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当归之于引起战争的戎首(即清方)”,说明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项正确;ACD三项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但都与材料中作者所强调的主旨意思不符合,故排除ACD三项。二、材料阅读(两小题,共25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

27、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

28、明显加强。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答案】(1)政治: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海峡两岸民间团体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如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海峡两岸

29、“三通”的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局面初步形成;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解析】(1)结合抗战过程中国共两党的抗战史实,抓住“全民族的抗战”去从政治、军事归纳即可。(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问题上的趋向一致的事实,这其中的有利因素其实就是考查推动两岸关系缓和和互动的有利因素,可以从两岸政府和政党、人民的意愿以及努力还有两岸联系密切的史实等角度回答即可。如,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两岸直

30、接三通,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等。27.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二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

31、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材料三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并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人民日报)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

32、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不得摘抄原文)(2)据材料一、二,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3)结合材料三,概括周恩来讲话的要点。并简述中美建交的历程(4)结合所学知识现实,概括指出当今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为推动世界和平所采取的外交措施【答案】(1)不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扶持西欧,政治上控制西欧。(2)实施“冷战”遏制苏联,谋求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建交历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

33、公报;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措施: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发展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解析】【详解】(1)据“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及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不是纯粹的经济援助,而是美国为了拉拢西欧,与苏联进行冷战的手段。(2)据“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可知美国极力反苏反共,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据材料一可知,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3)据“这种分歧不应当成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可得出讲话要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建交历程,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时间罗列即可。(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外交措施可从外交政策、睦邻友好、国际秩序、多边外交等角度回答。- 13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