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517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后习题(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参考答案:作者的观点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并烧毁圆明园,是一次野蛮的偷窃和洗劫,是强盗行为,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作者是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二、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参考答案:恍若月宫,用雪松做屋架,屋子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神殿、后宫、城楼鳞次栉比,里面放上神像、异兽,饰以琉璃、珐琅、黄金,金碧辉煌。园子里还有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

2、、朱鹭和孔雀,令人眼花缭乱。这真是一座富丽堂皇、美丽壮观的园林!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三、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四、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几

3、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参考答案: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分析:“更漂亮”原本是赞美的词语,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讽刺和愤慨。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分析:按照常理,文明人应该有文明的样子,但是自称文明人的英法两国却对中国进行了最野蛮的行动侵略,对圆明园这个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了最野蛮的行径劫掠和焚毁,这里作者用讽刺辛辣的语言道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

4、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示例一】他并非不爱国。他是站在人类文化历史角度上看待劫掠圆明园这一行径的。他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是他人道主义、正义立场的体现,与爱国主义并不相悖。【示例二】他是爱国的。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同人类良知站在一起。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指出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为人民辩护,这是他爱国的表现。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政府的错误进行批判,是为国家的长远计,也是爱国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