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12 页)友好学校第六十五届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阅卷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2 页。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共 15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 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
2、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
3、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
4、眼前,也浑然不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
5、,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
6、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 月 21 日)高一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12 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不少微信群
7、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D.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B.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
8、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C.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D.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B.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
9、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C.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菜大爷 刘奇叶 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菜大爷的住房是 20 世纪 90 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
10、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
11、,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
12、手术。高一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12 页)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
13、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选自 2016
14、年第 4 期小说月刊)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语言质朴,笔调从容,在淡定的叙述中,展现了当前社会的世态人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意,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C.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D.小说中两次写到菜大爷的菜“被一扫而光”,突出了顾客对菜大爷的信任,说明不管是否绿色环保,只要是菜大爷卖的菜,顾客都欢迎。5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
15、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6小说以菜大爷突然搬走为结尾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曲波和他的林海雪原 邓晓文 2014 年 12 月 24 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上映,周观影人次达到 1800 万,总票房 6.88亿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对战争年代的好奇和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仍然不减。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曲波,1923 年出生于山东黄县,15 岁时就参加了八路军,1945 年,年仅 22 岁的他随胶东军区海军支队从山东龙口登船进入东北,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带领一支小分队进入深山老林,参加
16、了惊险的剿匪战斗。这段生活成为他创作林海雪原的素材。辽沈战役中,曲波身负重伤,左腿留下了残疾,只能离开心爱的部队。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使他时时怀念起杨子荣等众多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决心用文字将战友们的事迹展现出来。1955 年春节过后,曲波便开始了林海雪原的创作。然而,创作的过程是艰难的,只上过五年私塾的他,不懂文艺理论,只能想到啥写啥。当写完前三章、十五万字时,他感到自己的文字远不能表达内心的感情,一气之下把原稿付之一炬。但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他的脑海中萦绕不去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创作,40 万字的林海雪原终于完成。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书中传奇的故事和真挚的战友情谊征服了无数读者,半个世纪
17、中多次再版,后来曲波又完成了小说桥隆飙,但谁也没料到,这部作品给他带来的竟是无尽的磨难。“文革”风暴初露端倪,曲波的日子就已经很艰难了。人们以为,取材于林海雪原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被确定为“样板戏”,原作者绝不会受到冲击,但现实就是这么怪异,曲波被戴上“修正主义分子”“文艺黑线急先锋”的大帽子,成为首先被打倒的对象。他的桥隆飙刚印好还没发行,就被当做“毒草”销毁。他想不通,桥隆飙是自己战斗生活的再现,与林海雪原一样是倾情之作,“毒”在何处?随着“文革”风暴在全国蔓延,曲波逐渐平静了,他经常对刘波说:“我们只能静观与思考。”1969 年 9 月的一天,当时权势熏天的江青请曲波观看智取威虎山,
18、演出期间,江青要求曲波按照智取威虎山修改林海雪原。曲波说:“我现在还在接受审查,思想水平、写作能力都没有提高,我需要先好好学习,待提高后再考虑改不改、怎么改的问题。”这样“不识好歹”的拒绝让江青很恼火,她到处说:曲波这个人很坏,不识抬举,这给曲波带来了新一轮的磨难。高一语文试卷第 7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8 页(共 12 页)漫长的“文革”终于结束了,曲波得以平反昭雪。1979 年,他的“毒草”桥隆飙和另外一部力作山呼海啸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当然对和平时期的人们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畅销书,更是长销书,但曲波本人并没有从这本
19、书中得到一分钱。林海雪原刚出版时,他将稿酬全部捐了出去,此后,该书陆续被译成 8 国文字,在海外引起轰动,而自称“业余作者”的曲波却再也没有得到任何稿酬。1983 年曲波夫妇旅游时,发现很多出版社都出了林海雪原,可除了湖北省寄来过两册样书外,他一分钱稿费都没有得到。有人劝他打官司,他却说: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大家记住烈士的事迹,没有考虑到钱。而他们夫妇却一直住在一机部宿舍的一套建于 50 年代的两居室中。2002 年 6 月 27 日,曲波病逝。妻子刘波与家人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随后将遗体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没有开追悼会。【相关链接】1学者陈思和指出:“林海雪原是沿着新武侠小说的路子孕育
20、出来的,作者本人也深受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2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曲波是不是林海雪原的主人公少剑波?曲波是这样回答的:少剑波十几岁参加革命,和我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但是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我更是按照一个更完整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的形象来刻画他的。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林海雪原深受当代读者喜爱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A.作品深受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等的影响,这种风格符合大众的阅读品味。B.作者原本就是一位军队指挥员,又有不畏权势、不图名利的高尚人格。C.和平年代读者对战争故事的好奇心和对于革命英雄的崇拜之情。D.作品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昔日逝去的战友的浓烈而真挚的感情。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原文
21、意思的两项是(5 分)A.长期的战斗生活使曲波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种情感在他胸中激荡,不能自已,促使他一气呵成,完成了林海雪原等作品的创作。B.曲波 15 岁参军,久经战火考验,和林海雪原的主人公少剑波一样是“年轻的老革命”,所以很多人认为少剑波的原型就是曲波。C.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票房上的巨大成功,说明像林海雪原这样的红色经典在今天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D.林海雪原虽然畅销并多次印刷,但作者曲波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在以奉献为荣的年代,这种情况并不难解释。E.林海雪原桥隆飙等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给曲波带来了掌声和荣誉,但也成为他在“文革”中饱受苦难的主要原因。9曲波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铭记
22、的高贵品质?(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张文锦,安丘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初,为刘瑾所陷,逮系诏狱,斥为民。瑾诛,起故官。再迁郎中。迁安庆知府,度宁王宸濠必反,与都指挥杨锐为御备计。宸濠果反,浮江下。文锦等虑其攻南都,令军士登城诟之。宸濠乃留攻,卒不能克。玺书褒美,擢太仆少卿。嘉靖元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大同北四望平衍,寇至无可御。文锦曰:“寇犯宣府不能近镇城者,以葛谷、白阳诸堡为外蔽也。今城外即战场,何以示重?”议于城北九十里外,增设五堡。参将贾鉴督役严,卒已怨。及堡成,欲徙镇卒二千五百家戍之。
23、众惮行,请募新丁,僚吏咸以为言。文锦怒曰:“如此,则令不行矣。镇亲兵先往,孰敢后!”亲兵素游惰有室。闻当发,大恐。请孑身往。又不听,严趣之。鉴承风,杖其队长。诸边卒自甘州五卫杀巡抚许铭,朝廷处之轻,颇无忌。至是,卒郭鉴、柳忠等乘众愤,遂倡乱。杀贾鉴,裂其尸,走出塞,屯焦山墩。文锦恐与外寇连,令副将时陈等招之入城,即索治首乱者。郭鉴等大惧,复聚为乱,焚大同府门,入行都司纵狱囚,又焚都御史府门。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出故总兵朱振于狱,胁为帅。时嘉靖三年八月也。事闻,帝命侍郎李昆赦乱卒。昆为文锦请恤典,不报,久之,文锦父政讼其子守安庆功,礼部
24、为之请,终不许。文锦妻李氏复上疏哀请。帝怒,命执赍疏者治之。副都御史陈洪谟言:“文锦偾事,朝廷戮之可也。假手士卒,传之四方,损国威不小。”复降旨诘责。自是,廷臣不敢言。万历中,始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忠愍。(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高一语文试卷第 9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10 页(共 12 页)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 B.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 C.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
25、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 D.文锦逾垣走匿博野王府第乱卒欲燔王宫王惧出文锦郭鉴等杀之亦裂其尸遂焚镇守总兵公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郎中,古代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为护卫、陪从。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分掌各部要职。B.嘉靖,是明朝皇帝明世宗的年号,我国封建王朝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C.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号有官谥和私谥之分 D.玺书,是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古代文书,书于竹简木牍,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
26、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文锦料事精准,并提前防备。他料定宁王一定反叛,当攻打南京时,他策动士兵责备宁王的不义之举。B.张文锦加强战备,有军事头脑。他针对大同以北地理位置的特点,决定修筑五个城堡对敌寇进行防御。C.张文锦死于兵变,死得可惜。张文锦死后,上至礼部、朝廷命官,下到家人多次请求朝廷给予抚恤,始终没有结果。D.张文锦治兵不当,激起众怒。命镇卒戍守城北五堡,参将贾鉴催督甚急,引起了军队的怨恨,最终导致军事变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正德初,为刘瑾所陷,逮系诏狱,斥为民。瑾诛,起故
27、官。(5 分)(2)寇犯宣府不能近镇城者,以葛谷、白阳诸堡为外蔽也。今城外即战场,何以示重?(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郡斋即事 范仲淹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注】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 48 岁。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谪睦、苏、饶三州。专城,指出任州郡地方长官。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题目中的“即事”点明了诗歌的题材,该类诗歌重在写人叙事,很少用到描写和议论,这在该诗中
28、得到了体现。B.首句使用比喻手法,“如丝”写出了诗人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失意后容颜上的突变。C.首联次句拿“禅师”来正面衬托自己,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D.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面具有相似性。E.颈联写诗人赏菊、对月。“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健”字写出在雨中赏菊时兴致之高,“迟”字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15诗歌尾联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1)琵琶行一诗中从侧面用环境来烘托琵
29、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 _,_ _。”(2)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描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来体现蜀道险要的两句是“,。”(3)韩愈师说“,”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4)登高一诗,浸透着杜甫人生遭际之悲,其中“,”两句,写尽诗人漂泊天涯、老病孤愁之凄凉况味。高一语文试卷第 11 页(共 12 页)高一语文试卷第 12 页(共 12 页)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科隆新年夜发生的耸人听闻的群体犯罪事件,再度引发德国民众对外来难民的恐慌情绪,科隆市长发言人说,政府绝不容许执法“无人区”出现。像
30、殷世宗那样,只需一两年,就可以跻身于美国中产阶级,然而,他竟放弃了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去报考荷兰商学院。北京最牛违建业主自 2007 年起,就在天台上不断施工,建造“小别墅”,其他业主不堪其扰,纷纷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漫步堤上,如在画中游,举目远眺,可见群山叠翠,山影与河港交相呼应,景宇肃澄,令人心旷神怡。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使中国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快的增长期,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B.教育部统
31、计数据显示,邵逸夫先生自 1985 年以来,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以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近 47.5 亿港元左右,建设各类项目 6013 个。C.针对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大、露天储粮多、库点多元化等新情况,任正晓表示,要抓好库存粮食监管工作,切实做到数量真实、存储安全、质量良好。D.科技工作者以“填补空白”为使命,对大豆的基因组成进行深入研究,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19.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3 分)A.原句:自古以来,多少人把松树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改句:自古以来,松树被多少人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B.原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欢欣鼓舞。改句
32、: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无不欢欣鼓舞。C.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很久没有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D.原句:他们肩上挑的不仅仅是粮食。改句:难道他们肩上挑的仅仅是粮食吗?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愉快时,它是敞开的;烦恼时,它就紧紧闭起。,人们才各自有了自己的秘密。豁达的人,心灵之门打开的时间远比封闭的时间多;,心灵之门闭着的时间远比开着的时间多。21.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你稍作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3 分)上联: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下联:纵酒放歌暖日融泥喜万木春 修改为:_ 四、材料作文(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行车起传动作用的装置是链条,只要链子脱落一个,就会导致车子无法骑行。在医院,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需要数十位医护人员正确实施数千个治疗步骤,任何一个步骤的疏忽都可能致人于死地。建造一栋大楼需要联合 16 个领域的专家,出现任何一个错误决策,建筑早晚会倒塌。上面的事实给你怎样的启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 800 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