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限时集训(一)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建议用时:30分钟)微专题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A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未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
2、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排除D项。2(2020南平质检)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A推行仁德的旨趣B防御狄人的思量C拓展疆域的需要D羁縻笼络的考虑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为了巩固其统治,周王不得不分封一些先代贵族,即题干中的“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说明周王分封先代贵族的主要目的在于笼络和羁縻,故选D项。3(2020洛阳一模)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
3、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贵族宗法血缘关系有所松动B君主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有限C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基础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体现了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较大的问题,故选B项;西周时期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松动,排除A项;秦的统一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排除C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D项。4(2020福州质检)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A敬天保民的
4、执政理念B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C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B宗庙、昭穆反映的是宗法制,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与执政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与大一统观念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5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出()A血缘关系维系王权B宗法制具有开放性C周王推行礼法并用D周王加强中央集权A根据材料“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可知,周王通过“封建亲戚”,达到巩固周王朝统治的目的,故选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按照血
5、缘亲疏形成森严的等级序列,排除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礼乐制,以维护统治秩序,未涉及法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周王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6学者在评价某制度时指出:“它在先秦时期特别是在西周时期,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天下共主的理念,魏晋时期促成士族门阀政治的出现,明清时期,则为晋商的成功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撑,从而佐助晋商强盛起来。”学者认为这一制度()A始终推动社会进步B强化皇权至上理念C不断加强中央集权D深刻影响中国社会D材料中“西周时期,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天下共主的理念”“促成士族门阀政治的出现”“晋商”表明是宗法制,深刻影响中国社会与从“先秦时期”“魏晋时期”到“明清
6、时期”相符,故选D项;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不利于向现代社会转型,排除A项;西周没有皇权,与材料中“先秦时期特别是在西周时期”不符,排除B项;西周没有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先秦时期特别是在西周时期”不符,排除C项。微专题二古代中国中枢权力机构的更迭7奴隶制政权下,世袭的卿大夫文武不大分职。经过战国前期的变法,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现象的出现()A与郡县制的推行关系密切B不利于国君掌控国家大权C便于国君控制各级官吏D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的形成D根据材料可知,战国前期各国变法,文武官职分开,相互制约,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的形
7、成,故选D项;郡县制在战国前期还未普及,排除A项;文武分职,相互制衡,有利于国君掌握国家大权,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的国君之下设置相和将,没有提到各级官吏与国君的关系,排除C项。8西汉中朝官很重要的一项职权是重大事务集议。中朝集议违规触法官吏主要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司空等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这反映了()A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灵活B政府决策方式具有民主性C汉代官制发生根本变革D中朝对外朝形成权力制约D结合中外朝制度的知识点并根据题干中“中朝集议违规触法官吏主要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司空等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可知,此举意在牵制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官员,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选D项。9唐高祖时,尚书
8、省在中央体制中居核心地位。玄宗开元年间,中书门下成为超越三省的机构。唐中后期,三省固有的职权逐渐弱化。这一变化反映出()A三省六部制被中书门下取代B唐中后期中央集权逐渐强化C官僚制度运行是动态的过程D唐中后期三省地位逐渐弱化C从尚书省居核心地位到中书门下超越三省再到三省固有的职权逐渐弱化,这体现了随着时势发展,官僚制度的动态运行过程,故选C项;三省职能的变化不等同于其被中书门下取代,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而中央集权是对地方而言的,排除B项;“三省固有的职权逐渐弱化”不代表地位逐渐弱化,两者不是同一概念,排除D项。10(2020商洛质检)唐代前期,对于重大军国大事,在御前会议和宰相会
9、议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往往先由宰相主持在尚书省召开由各级官员参加的百官会议,并将议定结果上报皇帝。这一做法()A防范了宰相集体专权B减轻了皇帝政务负担C提高了国家决策效率D体现了决策的合理性D相对于“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百官会议”的召开更有利于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故选D项;只有“宰相会议都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时”,才会召开“百官会议”,排除A项;“百官会议”的议定结果最终还是由皇帝裁决,排除B项;相对于“御前会议和宰相会议”,“百官会议”的召开降低了国家决策效率,排除C项。11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即“取旨”。就此,宰相吕蒙说:“今陛
10、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这反映了宋代()A相权被进一步分割B宰相职权形同虚设C决策机制日益完善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D宋代宰相处理政务听取皇帝的意见,并按照皇帝的旨意执行,体现了君主权力的增强以及宰相权力的削弱,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皇帝对宰相职权的限制,分割相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形同虚设说法过于绝对,宰相在宋代仍是百官之首,处理全国政务,排除B项;决策机制的完善是指通过降低决策失误或提高决策效率的形式,宰相奉行圣旨不属于决策机制的完善,排除C项。12(2020吉林调研)在中国古代,相权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两大部门事务增加和职权的扩大,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的
11、地位,到宋代终于独立出来,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行政系统权力(行政权)扩大的结果是需要宰相决定的事情只剩下了军国大事、高级官吏任免和突发事件,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皇帝批准,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一论述指出了()A三省体制出现的合理性B宰相制度产生演变的过程C元朝相权专权的必然性D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D明代中枢机构的变异表现为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出现。题干中提及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逐步加强,丞相一职在政府中的法定权力越来越少,逐渐成为妨碍皇权集中的一个因素,这也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故选D项;三省体制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题干只是叙述了相权走向消亡的过程,排除B项
12、;C项与题干意旨相悖,排除。微专题三古代地方管理与边疆治理13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有民族的、文化的、疆域的一统,至汉武帝始全功。秦本以西戎之化,略收点三晋文俗而统一中国。汉但接秦,后来鲁国齐国又渐于文化上发生影响。从中可以得出()A齐鲁文化优于三晋文俗B“汉承秦制”但有所损益C汉代以来法治思想逐渐消失D汉代“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D材料“至汉武帝始全功”,到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民族、文化、疆域上的“大一统”,故选D项;材料认为汉代以来齐鲁文化影响上升,但没有体现出优于三晋文俗,排除A项;“汉承秦制”指汉代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材料只涉及“民族的、文化的、疆域的一统”,排除B项;汉代以来法治思想被儒家思
13、想吸收,并没有消失,排除C项。14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移风易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表明()A汉承秦制稳定了国家秩序B郡县制全国推行致秦朝速亡C郡国并行在汉初有合理性D民族大融合到汉初尚未出现C由材料“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移风易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可知,汉初在延续秦郡县制度的同时还需要辅之以传统封国制度以避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故选C项。15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节度、观察使等大量召辟文人担任幕僚,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
14、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可见该举措()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是藩镇割据的重要表现C弥补了科举选官的不足D导致中央权威不断丧失C“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选官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并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说明对科举制是一种补充措施,故选C项。16(2020十堰调研)宋代,知府(州)公事必须通判联署方能生效,通判本身有行政工作;明朝开始确立以知府为一府首长,通判作为知府辅佐官,必须“以安静为事”,被视为“闲曹”。这一变化()A说明明朝地方监察形同虚设B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C体现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15、D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宋代公事须由知府和通判联署,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明代通判只是“知府辅佐官”,失去“联署”权,这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D项。17元朝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由中央专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据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A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B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C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强化了丞相对地方财政的控制A根据材料可知,行省官员有较大权力但不能独立行使,军事权、财政权由中央掌握,这就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
16、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18(2020怀化期末)下表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对表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秦郡县、道魏晋南北朝州郡、王国县、侯国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府、州县宋路府、州县元省路、府、州县清省府州、县A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影响行政区划B统县政区均由高层政区演变而来C州的层级变动体现了中央集权弱化D县级政区创始于秦朝并最为稳定A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郡县制州郡县制州县制道路制行省制等,层级历经了两级制三级制等,这与管理层级和幅度相关,故选A项。微专题四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监察制度19(2020许昌质检)汉武帝通
17、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其鼎盛时期人口达到5 900多万。这说明()A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B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C轻徭薄赋政策的推行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B根据材料“汉武帝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两汉的统治延续四个多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素质高、能力强的官僚队伍推动了统治稳定和社会繁荣,故选B项。20汉、魏时期的州郡长官可以自行选用僚佐;北周、北齐以来,州郡僚佐已多归吏部选授;至隋朝时,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材料中地方官选用的变化()A保证
18、了政权的稳定性B完善了专制集权政体C提高了地方官员素质D消除了地方割据根基B根据材料“汉、魏时期的州郡长官可以自行选用僚佐至隋朝时,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可知,地方官选用权由地方到中央的变化,完善了专制集权政体,故选B项。21(2020江淮十校联考)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材料表明()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为历史趋势C由“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
19、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可知,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的融合,并非强调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排除A项;由“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可知,监察官可以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唐朝时期部分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的史实,这并不能说明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为历史趋势,排除D项。22(2020渭南质检)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唐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特点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基础B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
20、对官职的垄断,采取自由报名,差额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故选B项;A、C、D三项是科举制的作用,并非特点,排除。23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官员,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主要反映了()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官吏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C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D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北宋时期,布衣经过科举考试而跻身政府官员的人数非常多,表明该时期科举考试比较开放,这样有利于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故选B项。24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士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这主要体现了()A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C儒学教育普及化程度D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D自南宋开始南方地区经济超过北方,明朝时期南北方差异更明显,“南北榜”就是受到这种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反映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区域差异,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