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绵阳南山中学 2017 级高三 9 月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任申义审题:杨光友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4 分,共 44 分)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据此回答 1-2 题。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关于图中四地区深秋初冬时节多雾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减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之上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
2、大气中下击暴流是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属于突发性、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其一般发生在海拔 10 km 以内。2018年 5 月 1 日,印度有“沙漠之邦”之称的拉贾斯坦邦发生了一次雷暴天气,并产生了下击暴流。下图为下击暴流示意图及实景照片。据此回答 3-4 题。3.图中下击暴流产生时A.地面气流呈逆时针辐散B.中心以晴朗天气为主C.对飞机起降安全危害小D.可能对交通、通信、电网产生较大危害24.此次印度拉贾斯坦邦的下击暴流可能引发A.暴风雪B.绵绵阴雨C.沙尘暴D.伏旱读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 5-6 题。5.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B.澳大
3、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D.南美大陆6.有关 S 地与 R 地降水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S 地比 R 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也大B.S 地比 R 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更集中,雨季更短C.S 地因受沿岸暖流增湿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大D.S 地比 R 地受 4 风带影响的时间长,年降水量大下图为某城区 1 月某日 24 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四幅图的等压距均为 2.5 百帕。读图,完成 7-9 题。7.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A.B.C.D.8.形成图中雨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高压9.关于图示区域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
4、在时刻风力最大B.该日甲地风向发生显著变化C.甲地气温随天气系统移动而上升D.雨区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 1 次冰期(末次冰期)、2 次冰期和 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10-11 题。3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二综合题必考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长期以来为彝族等
5、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自然地理单元及人文景观上都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区域。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地区“干热”的气候特征,严重限制了森林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多产生森林火灾。披衣服饰擦尔瓦(用羊毛、牦牛毛纺织而成,能御寒、防潮)是凉山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延续两千多年,伴随着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一直存留至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凉山彝族自治州 49 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并且多夜雨。试分别简述原因。(10 分)4(2)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干热河谷地区冬半年多森林火灾且扑救困难的原因。(10 分)(3)有人
6、说,披衣服饰保留至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说明理由。(6 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指出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 分)5(2)阿勒泰水文站 57 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6 分)三综合题选考题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答题卡相应的方框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选的第一题计分。如果不涂,则按
7、 0 分计分。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贵州从江加榜有“国家农耕文化博物馆”之称,拥有梯田的美景、制作和品尝特色美食及其独特的传统农耕文化。下图为从江加榜梯田景观图。(1)分析贵州从江加榜梯田旅游资源的有利开发条件。(4 分)(2)为贵州从江加榜梯田旅游的长远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6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 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 1 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 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