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据此可知他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肯定气比理更根本,气先于理强调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ABCD2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
2、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 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D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318世纪初,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有了“日报”、“杂志”等新型传媒形式;与此同时,法德等国涌现出大量的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很多地方出现了“阅读会所”。这些现象A主要目的是解决文化扫盲问题B是工业革命开启的重要原因C促进当时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D是启蒙思想传播的必然结果4徐谦在劝谈类钞)中说:“(明代)万历年间,有才子张一酷爱编选小说,刊行发卖,自谓借人泡影,作纸上机锋,事属子虚,无伤阴德耳。” 万历时期
3、小说创作达全盛时期,尤其是长篇小说,仅留传下来的便达几十部之多。这些史实表明A小说的商品化倾向刺激了小说的创作B文学解放思想冲破了理学的禁锢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通俗文学的普及D章回体的体裁为小说的写作提供了便利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由此可知黄宗羲的主张A反对以农为本B具有“承古萌新”的一面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是对传统儒学彻底否定6伏尔泰在礼俗论中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
4、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这段话主要反映了伏尔泰A痛斥欧洲商人的侵略行径B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C抨击法国的政治体制D认为当时的中华帝国比欧洲各国优越7西汉初年奉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至汉武帝统治时期则反对无为,主张有为。这种变化说明A执政者治国理念的不同B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C采信的政治学说的不同D要达到的根本目的的不同8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9作为“哲学代言人的苏格拉底追求完美,迫求至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洞察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尤其是全民民主的弊端,所以行为上没有罪名的苏格拉底最后死在了其思想上。这说明苏格拉底死于A雅典民主政治B追求政治完美C代言利益集团D致力自由平等10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伏尔泰的观点A看到了儒学文化的本质B体现了反封建专制的精神C有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
6、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1如图是徐渭的墨花九段图卷。该画作讲求布白、简笔的形式意味,画中白与黑之间的对比、黑白与淡墨之间的通融,形成黑白灰、轻重、强弱、张弛、明静意味深邃。据此可知,此画A强调画面色彩的强烈对比B与工笔画表达细腻情感相一致C体现绘画的社会教化功能D反映出道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12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 ,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这表明A封建神学孕育了人文精神B黑死病使人们不再信仰基督教C价值观念植根于社会现实D瘟疫肆虐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生13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转向
7、人类的内心世界,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提出“德行可教”。其主要目的是A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B宣传智者学派的主张C完善雅典的民主制度D树立人的尊严与价值14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B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C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D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15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
8、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16伏尔泰在描绘心目中理想政治体制时说:“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且无家臣;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这表明伏尔泰A主张开明的君主体制B提倡天赋人权C反对限制君主的权力D强调分权制衡17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
9、以其自然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A元杂剧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的民族压迫B元杂剧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C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D元杂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18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19东坡志林
10、中有一则生动的事例:“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当时A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B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C三国故事最受统治阶级的推崇D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20如表是朱熹领导的“书院运动”的相关内容,据此可知主持过的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福建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主要教学内容儒家经学主要教学形式分班教学,有讲有读,教研结合主要教学思想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然欲行而未明理,则所践理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A两宋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B朱熹以董仲舒著作为教材C南宋时南方书院盛于北方D朱熹主
11、张明理与行理结合21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22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中央集权B家国一体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23下列美术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A耶稣像B圣母圣子像C拿破仑像D红罐子24古希腊陶器的红绘时期,以神话题材为主的设计所反映出的神
12、仙世界里并不是东方人所想像的那样超然,同样有着如同凡间一样的杀戮和抗争,隐藏在无限神力背后的是同凡人一样的缺陷。这表明,在当时的古希腊A神亦是人,借神颂人B英雄崇拜,贬低神性C人力至上,可以胜神D理性思维,生活至上25王阳明说:“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醉,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醉,亦无良知可致矣。”一次,他的部属问:“先生之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他说:“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这反映了王阳明学说A认为天理与良知之间相互对立B是对传统儒家的彻底颠覆C注重内心修养与社会现实结合D过于“支离”难以广泛传播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
13、、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出一源。如为君须仁, 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材料二 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转引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P.166)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14、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刺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属于我也;宋解方镇之权,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黄宗
15、羲明夷待访录材料四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实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材料一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宋朝是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这是一种什么思想?(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材料
16、三 这一时期(明朝)大为繁荣的小说、戏剧也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妓女、牧童、村姑、绿林好汉,以至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好货”、“好色”成为许多作品的共同主题。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两位书法家书法艺术特点体现的时代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法的特点及其原因。(3)据材料三,说明明朝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社会经济因素。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宋时期历改频繁,应天历为太祖称帝次年下诏所制,以“改正朔,应天道”;仪天
17、历因真宗笃信神道而制;(明天历因测日食不准三年即罢。孝宗时,金国“妄称其国历”,不愿按照宋历如期遣使来朝祝寿,于是朝廷“益重历事”,其后又颁行新历。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忽必烈决定改历,以“使民知时”。郭守敬主持制作精度更高的天文仪器、实施规模空前的“四海测验”、创新历算方法,于1280年编成古代历法的优秀典范授时历。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材料二 明代大统历实即授时历,沿用至明末,因年久失修,推测天象屡有失误。1629年,崇祯皇帝令徐光启主持修历。徐光启认为西法“密合天行”,且“尚理之所据,能明其所以然”,主张“尽用西法”。因反对西法之声甚巨,他引(周易“会通”一词,以“会通归一”之名召请
18、传教士参与历改。1633年,崇祯历书编成,几经验证“俱密合”,其中“法原”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古典天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崇祯历书因“未几国变”无法颁行,后由汤若望删补呈献清政府,其历法体系成为官方正统长达两百余年。摘编自江晓原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宋元时期历改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徐光启以“会通”为名“尽用西法”的原因,并简析崇祯改历的意义。29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
19、。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
20、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30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
21、: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
22、,亦何益哉!”请回答:(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主张为什么会得到汉武帝的重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家深化传统儒学的核心主张。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详解】“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说明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正确;根据“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可知,朱熹认为道(即理)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正确;正确,故选B;是王夫之的观点,故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排除D。2D【解析】【
23、分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夫之认为物质是其它一切存在的基础,没有弓就不会有射道,以此类推,因此体现的是他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D正确;ABC项都与材料中强调唯物的思想无关,排除。3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18世纪西方各国出现了新型传媒形式和众多的图书机构,这必然对18世纪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新型传媒形式和“阅读会所”与扫盲没有直接关系,错误;B选项错误,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D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的小说出版发行十分
24、繁荣,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迎合市民需求有关,A正确;明清时期理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B排除;经济中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5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为佛”、“为巫”、“为倡优”、“为奇技淫巧”而从事的商业无益于“民用”,应当予以取缔,这才是“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这是黄宗羲对古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不反对以农业为本,而是提倡将工商业和农业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黄宗羲主张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故C项错误;黄宗羲对传统儒学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彻底否定,故D项错误。6B
25、【解析】【详解】根据伏尔泰感叹王族和商人浅薄,无视孔子思想,指出孔子思想是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可知这段话体现了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B选项正确;伏尔泰的态度并非针对欧洲商人的“侵略”活动,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伏尔泰对法国“政治体制”态度的信息,C选项错误;东方是“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等内容,不支持“中华帝国比欧洲各国都优越”的结论,D选项错误。7B【解析】【分析】【详解】从汉初奉行黄老无为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家选择有为、进取,封建政府治国理念的变化说明了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B项正确;执政者治国理念不同、汉代统治者采信的政治学说不同,都只是表面现象,未准确说明这
26、一变化的本质和规律,AC 两项错误;汉初的无为和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的封建统治,D项错误。8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出自诗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属于楚辞,四个名句对应的文学体裁依次为诗经、唐诗、宋词、楚辞,C项正确;“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是诗经召南小星中的句子,不是楚辞,也不是汉赋,ABD三项错误。9B【解析】【分析】【详解】材
27、料反映出苏格拉底死在追求完美、迫求至善上,即追求政治完美与时代格格不入,故选B项;雅典民主政治、代言利益集团、致力自由平等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CD错误。10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 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可知,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启蒙运动,体现了其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的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儒学文化的本质,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性主义强调独立思考和判断,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性主义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伏尔泰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启蒙运动,没有体现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
28、误。11D【解析】【分析】【详解】观察图片可知,该画属于中国古代文人写意画,在绘画风格上,求画中白与黑之间的对比黑白与淡墨之间的通融.形成黑白灰、轻重、强弱、张弛明静,这体现出家辩证、统一等思想,D正确;文人画强调黑白对比与通融以及布白,而非画面色彩的烈对比,排除A;文人写意画以挥洒自如、大开大合的气势表现起伏跌宕的情绪,而文人工笔画以精心勾勒.细致渲染来表现细腻情怀与优美意境,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绘画的教化功能,排除C项。12C【解析】【分析】【详解】黑死病爆发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同时激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生,由此说明,价值观念根植于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价
29、值观念也在变化,C正确;封建神学强调上帝万能,压抑了人性,排除A;信仰动摇不等于放弃信仰,排除B;D错在开始,而且并未凸显出黑死病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关联,排除。13A【解析】【分析】【详解】苏格拉底详细论述了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并提出“德行可教”。由此可知,苏格拉底的主要目的是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故A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雅典的民主制度,故C错误;文艺复兴树立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故D错误。14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古代汉字演变的理解和认识。图中的丁字由甲骨文中的木材等质地发展到篆书中的金属质地,较明显的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故C项表述正确;
30、图中涉及的时期,汉子多数体现实用的功能,不能体现书法艺术,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材料中的丁字变化只是个例,无法说明体系完整,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篆书结构较为繁琐,图中的变化反映不了由繁到简的趋势,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15B【解析】【详解】甲的主张体现一种天道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乙的主张在强调一种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的主张体现出一种崇尚节俭的思想,属于墨家思想;丁的主张是强调统一,属于法家思想。根据以上分析,故B正确;ACD排序均不正确,排除。16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伏尔泰认为“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那些贵族老爷们看
31、起来也不骄横,也无家臣,人民可以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开明的政府,特别是君主权力受到制约,变得开明,伏尔泰指的是当时已推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在他眼里这是开明君主统治的表现,故选A;材料信息与天赋人权、分权制衡无关,排除BD;根据“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可知,伏尔泰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联系所学伏尔泰的思想分析解答。17C【解析】【详解】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可知,元杂剧体现了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故
32、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而A、B都是其消极的一面,A、B不符题意;元杂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材料强调的是元杂剧因为记录社会现象而体现的历史价值,故D项错误。18C【解析】【详解】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这一思想使得信徒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圣经实现与上帝的直接对话,避开了教会繁琐的仪式,使得人们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正确;“因信称义”并未否定上帝,因此不会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排除A;B中的“第一次觉醒”是在古希腊时期,排除;马丁路德的主张并未否定神权,排除D。19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的事例:北宋一个性格顽劣的孩童,父母给他钱让其听书
33、,当说到三国故事的时候,听到刘备战败,就痛哭流涕,而听到曹操战败,则非常欢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备代表的是封建正统,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违反正统,为当时社会所不耻。因此,材料说明了正统观念影响时人的价值判断,B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A;题干列举的民间事例,不能得出统治阶级的态度,排除C;D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20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然欲行而未明理,则所践理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可知,材料内容意为学习学问,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为学而学,不知实践,那和不学习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但是想实践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虽然实践了,又不知道它何以如
34、此结果,说明朱熹主张明理与行理结合,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朝时期主要教学形式有分班教学,有讲有读,教研结合等,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两宋时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董仲舒相关内容,无法得出朱熹以董仲舒著作为教材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主持过的书院有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福建寒泉精舍、武夷精舍、竹林精舍等,但无法得出南宋时南方书院盛于北方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21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反映出该学子的词属于婉约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学子是婉约派词人柳永,A项反映出柳永词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是指苏轼,排除;C
35、项是指辛弃疾,排除;D项是指诗经,排除。【点睛】“风前月下”“浅斟低唱”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22B【解析】依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可知,材料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理念,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故B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君主专制是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官僚政治指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23B【解析】【详解】圣母圣
36、子像反映出人间母子的亲情,沐浴着人性的光辉,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故B正确;耶稣像充满着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排除A;拿破仑像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排除C;红罐子是现代主义美术,排除D。故选B。24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主要是为了借助神来歌颂人性,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A正确;材料与贬低神性无关,B排除;C说法错误,排除;理性强调的是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A。25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等信息体现出在内心反省基础上注重实际的思想,C
37、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A项排除;王阳明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故排除B项;过于“支离”是对朱熹理学的评价,故排除D项。26(1)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及万物的本源。影响: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2)深入:政府褒奖;士绅阶层推动;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和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3)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思想:批判君主专制。(4)时代信息:抨击君主独裁;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
38、芽出现;君主独裁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和思想僵化。【解析】【分析】【详解】(1)见解:根据材料一中“为君须仁, 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根据“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出一源物物各具此理”可知,朱熹认为道德规范是天理及万物的本源。历史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宣扬的道德规范,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2)深入:依据材料二中“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可知,政府褒奖;根据“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
39、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可知,宋朝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做法还包括,士绅阶层推动,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和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3)主张:根据材料三中“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信息可知,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等主张。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4)时代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
40、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时代信息主要有,抨击君主独裁、提倡经世致用和提出工商皆本。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出现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背景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上,君主独裁达到顶峰,政治腐败;思想上,盛行空谈,理学思想僵化等。27(1)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颜真卿的楷书墙庄浑厚,雍容大度,讲求规范法度。体现了国家统一强盛的盛唐气象(2)特点: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原因: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3)特点:平民化、通俗化。社会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
41、学可知,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讲求规范法度,他们都体现了国家统一强盛的盛唐气象。(2)虽然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但他又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说明宋代书法的特点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原因可从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等方面进行分析。(3)据“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可知明清文学的新特点是出现平民化和通俗化倾向。形成这一特点的社会经济因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8(1)因素:维护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统治者的喜好和朝廷的
42、重视;服务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文历算技术的革新与历学家的努力。(2)原因:传统历学已难以为继;西方历学注重理论,推算更为精确;社会对西学认识有限,守旧势力强大;徐光启采取圆融策略,以儒学之名减少历改阻力。意义:推动传统天文历法的革新与发展;推动西学东渐,促进西方科学的传播。【解析】【详解】(1)据材料“改正朔,应天道”、“仪天历因真宗笃信神道而制;(明天历因测日食不准三年即罢。孝宗时,金国妄称其国历,不愿按照宋历如期遣使来朝祝寿,于是朝廷益重历事”、“使民知时”、“郭守敬主持制作精度更高的天文仪器”从统治者、农业发展和天文学家的个人作用等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据材料“明代大统历实即授时历,沿
43、用至明末,因年久失修,推测天象屡有失误”可以得出传统历学已难以为继;据材料“徐光启认为西法密合天行,且尚理之所据,能明其所以然”可以得出,西方历学注重理论,推算更为精确;据材料“因反对西法之声甚巨”可以得出,社会对西学认识有限,守旧势力强大。第二小问,据材料“介绍了西方古典天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其历法体系成为官方正统长达两百余年”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天文学的发展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角度回答。29(1)观点: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精神:人文主义精神。(2)特点: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新思想(或继承、创新了古典哲学)。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44、;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主张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发生的经济根源以及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的主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中的“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可以分析得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其哲学宗旨体现的精神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分析得出是人文主义精神。(2)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
45、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可以看出是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新思想。联系所学可知,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的主张,应当联系所学,从教材关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和三权分立等来回答。30(1)关键:诚信(取信于民)。(2)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原因: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3)深化: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表现: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4)抨击君主专
46、制;倡导经世致用;强调工商皆本。【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民信之矣”归纳孔子治国思想。(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统于天下”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需要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朱熹理学思想主张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归纳出理学思想影响。(4)依据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归纳强调工商皆本;依据“天下之大害”归纳抨击君主专制;依据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归纳出经世致用思想。【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