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高考一轮复习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真题演练(含详解)1(12年海南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解析】C本题考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学生要注意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符合
2、这些信息总体特征的只有C项。2(12年海南卷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解析】B本题考点是美国共和制确立。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选民的选举,总统无法控制选民,所以A项不正确。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两大政党轮番当选总统,说明他们控制了联邦政府。C、D两项关于“一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3(12年江苏卷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
3、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解析】A根据材料,明确总统选举受到最高法院的监督与制约,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同时,材料突出的是总统人选在选票上发生了争议,而不是体现选民意愿,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4(11年江苏单科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
4、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解析】D 议会掌握立法权,其通过制定法律来干涉王位的继承,从本质上来说明了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故正确答案为D。5(11全国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
5、念【解析】C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华盛顿城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所以选C项。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筑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与羽材料无关。6(12年安徽卷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 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个材料强调制度的采纳和
6、执行需要强制力量的干预,这个强制力量指的是中央权力,其他选项的干扰性不大。7(12年北京卷36)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
7、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解析】本题延续了北京市命题的一贯风格,以话题的形式展开,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考查,今年的话题是“水与人类文明进步”。问题以治理河流责任归属切入,考查美国三权分立原则这一主干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一方面要对材料内容进行阶段性分析,之后以“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不同阶段的信息分别进行解读并进行总结。答案: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
8、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8(11年天津文综卷12)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
9、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解析】此问从材料二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直接提取信息回答第一问;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漫长而艰辛,依据材料解答。答案: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