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6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广东深圳模拟)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A)A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B表达了苏联对二战时美国援助的不满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是1949年7月,此时的美苏处于“冷战”对峙阶段,苏共中央支持这份提案,而提案认为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千方
2、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表明二战时期美苏是盟友,而战后初期两者成为“冷战”对手,这一做法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故A项正确。2(2019黑龙江大庆模拟)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C)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解析:材料中美国援助
3、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不能缓和东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故A项错误;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是美国援助非洲的影响,但不能体现出二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意图,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援助非洲,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发展,与苏联“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消除全球贫富差距,不能体现出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的意图,故D项错误。3(2019北京昌平区模拟)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苏联宣传画,图中“苏联”对“美国”说:“最好别惹我!”它反映了(D)A西欧和日本冲击美国霸权地位B苏联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D美苏争霸形成苏攻美守的态势解析:材料没有反映西欧和
4、日本,故A项错误;苏联的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期间,故C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七十年代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开始处于攻势而美国处于守势,这是因为此时苏联通过勃列日涅夫改革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而美国由于经济危机、越南战争、欧洲的崛起和日本的发展的冲击,实力受到削弱,故D项正确。4(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马歇尔计划“在全球两极对峙的环境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为西欧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该计划(D)A缓和了欧洲国家间矛盾 B避免了欧洲走向分裂C削弱了苏联的敌对情绪 D有利于西欧走向复兴解析:马歇尔计划是
5、美国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计划,不能反映出该计划能缓和欧洲国家间矛盾,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在美国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下推行的,导致了欧洲两大阵营对立分裂的局面,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援助和扶植,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与苏联对抗,故不会削弱苏联的敌对情绪,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物资援助,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故D项正确。5(2019豫西南示范校联考)全球通史中指出,二战后初期,西欧先后依靠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东欧则先后依靠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这是因为(B)A“冷战”促使欧洲地方主义兴起B美苏全球霸权地位逐步确立C“冷战”局限于军事和经济领域D欧洲成为美苏“冷战
6、”重心地区解析:“西欧先后依靠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不是地方主义,而是在新的格局中没有办法的选择,故A项错误;“西欧先后依靠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东欧则先后依靠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体现了当时美苏主宰世界的大格局,故B项正确;“冷战”是美苏两国在全方位的对抗,而不仅是军事和经济领域,故C项错误;材料“西欧先后依靠”“东欧则先后依靠”突出了欧洲在新格局中的无能为力,没有说明欧洲是重心,故D项错误。6(2019河南许昌、平顶山模拟)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1949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制造业产出总额增加13%,1952年则增加39%
7、。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B)A战后欧洲分裂局面尚未出现B马歇尔计划成功实施C美苏两极格局尚未正式确立D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启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1949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制造业产出总额增加13%,1952年则增加39%”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开始执行于西欧地区的马歇尔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西欧从战后动荡、萧条的环境中走出来,实现了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7(2019广西桂林、柳州模拟)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将军的神秘失踪。该漫画说明(D)图片说明:在美国军方办公室内,面对世界人民的询问,
8、美国军人耸耸肩,左手在搞“小动作”尽量将一个“小日本”塞进办公室的抽屉里,右手则作了个潇洒的伸展动作,振振有词地说:“石井四郎(731部队队长)?下落不明,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A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成败具有客观原因B二战中日本投降离不开大国政治施压C美国积极支持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D日本极右势力复活具有重要国际原因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鉴于美苏争霸,美国扶植日本借以牵制苏联在亚洲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日本极右势力的复活,故D项正确。8(2019山东青岛调研)“三环外交”是英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
9、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此外交战略(D)A削弱了二战后美国、苏联的实力B有利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推动了战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D目的是维持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解析:此外交政策使英国依附美国,不会削弱美国的实力,更不会削弱苏联的实力,故A项错误;英国“三环外交”一定程度上冲击美苏的两极对峙格局,故B项错误;英国这种以自身民族利益至上的行为,不利于英国加入欧洲的联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可知D项正确。9(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美国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南京大屠杀刚刚发生时,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向世界各地报道了日军的暴行,激起了美
10、国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冷战”开始后(50年代起),南京大屠杀神秘地从美国国民的视野中消失了几十年。这表明(D)A美国政府希望民众珍惜和平局面B美国敌视苏联的结果C美国采取了孤立中国的政策D政治导向影响了舆论宣传解析:二战后,中国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峙,美国政府敌视中国,从政治导向上淡化了南京大屠杀,导致舆论界也淡化这一历史史实,从而使其“神秘地从美国国民的视野中消失了几十年”,故D项正确。10(2019河南八市测评)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
11、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这反映了美苏两国(D)A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C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D对峙中寻求妥协的理性解析:1962年美苏正值争霸时期,“冷战”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表现,其目的是争霸,而绝非展示各自实力而已,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下,美苏领导人愿意和平谈判,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有将世界推入核战争深渊的可能,美苏双方对峙中积极通信、寻求和平解决,故D项正确。11(2019安徽合肥模拟)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
12、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B)A联合国的成立 B朝鲜半岛的分裂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D世贸组织的建立解析:联合国的成立表明世界有了一个调节国际纠纷的组织,与题干的“两个世界”不符,故A项错误;二战之后,美苏两个大国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可以充分在朝鲜的分裂上表现出来,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经济方面调整,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是一个调节国际经济纠纷的组织,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12(2019广东汕头模拟)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
13、946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81%。美国此举(A)A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B遏制了苏联向东欧的扩张C冲击了苏联的意识形态D维护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可以得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宣传主要是针对苏联,通过对苏联宣传使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从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宣传,不能遏制苏联向东欧的扩张,故B项错误;通过对苏联宣传使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无法冲击苏联的意识形态,故C项错误;材料更多的是政治宣传,维护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14、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俄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就意识形态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这两个事件的全部影响。摘编自英约翰W梅森冷战材料二:在外交政策的制订上,苏联缺乏安全感,相反,美国很有安全感。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他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
15、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摘编自英约翰W梅森冷战材料三: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分裂和冲突。“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不过,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1)运用所学知识,
16、论述材料一画线句子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美两国具有不同安全感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苏美两国是如何维护其自身“安全”的。(10分)(3)分析材料三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举例说明“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9分)解析:(1)首先说明“冷战”的含义,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当然也包括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然后结合美国加入一战企图领导世界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等知识说明从1917年开始美苏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对抗。(2)第一小问原因,主要从经济发展程度与综合国
17、力方面来分析,对苏联而言还存在着时常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侵扰的历史原因。第二小问举例,苏联方面,根据材料二“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并结合所学,可从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成立、经互会的成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等方面举例;美国方面,根据材料二“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可从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方面来举例。(3)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三“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并结合所学可知亨廷顿实际上是在为美国寻找“冷战”后的对手,领导
18、西方对抗非西方,实质上是在为美国谋取霸权。第二小问举例,可以以“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交往为例,如中法建交、中美和中日关系正常化等。答案:(1)观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冷战”实际上开始于1917年。论述:“冷战”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1917年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旨在结束欧洲的国家体系,重建新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一统天下的局面。从1917年开始,美苏两国之间就
19、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所以说,“冷战”实际上开始于1917年。(2)原因: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综合国力不同。苏联经济发展程度相比美国较弱,且之前沙皇俄国时常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侵扰。措施:苏联: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情报局”;1949年1月,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0月,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苏联通过与周边邻国积极改善关系来维护其自身的“安全”。美国: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1945年成立由美国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20、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947年23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3)实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寻找“冷战”后的对手,重新形成西方对抗非西方的战略格局,实质上是在为美国谋取霸权。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为了遏制苏联,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阵营。14(2019湖南长沙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西斯的崩溃和欧洲的衰落并没有带来世界的高度一体化,反而使人类进入了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极对抗的时代。关于“冷战”的起源,美国学者认为,斯大林的“侵略”
21、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作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对此,苏联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针对争论,著名“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美)认为“冷战”既非美国也非俄国的过失,它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关于“冷战”谁该负主要责任的问题,中外学者的争论一直未停息。据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析。(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2、)解析:根据材料“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可提炼观点为“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论述可从苏联角度去答,根据苏联在政治上、意识形态上、国家利益上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还可根据材料“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提炼出另一种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然后围绕观点论述,要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野心,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等角度去论证;还可以提炼第三种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论述可结合第一观点和第二观点的论述去回答
23、。答案:示例一:观点:苏联应该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建立了以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安。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的矛盾,导致苏联领导层对西方国家不信任。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苏联在德国问题,希腊、土耳其危机中的态度加深了西方对苏联的怀疑,恶化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迫使西方国家最终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示例二:观点:美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主要责任。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成为美国实现这一政策的重大障碍。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与苏联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矛盾,导致西方国家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使美国决策者相信,对高度集权主义者是不能软弱的,必须采取强硬的对苏政策。示例三:观点:美苏两国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具体答案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