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5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D)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包括苏联,正是这一政策
2、使得英国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才率先承认新中国,故D项正确。2(2019山东德州调研)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D)A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B基本清除了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C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D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两极格局的羁绊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主要的外交依据,使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际关系的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两极格局的羁绊,故D项正确;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A项错误;50年代外交中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因素,故B项
3、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3(2019吉林长春模拟)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D)A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B促使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的形成C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D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缓和解析: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维护了亚洲的相对和平,故D项正确。4(2019广西柳州调研)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
4、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这说明(D)A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破产B中印矛盾和冲突暂时解决C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印关系D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解析:“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无法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故A项错误;“1954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印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故B项错误;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印出席,故C项错误;“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属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之一,故D项正确。5(2019河北石家庄模
5、拟)1955年7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月1日,两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月10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上归国之路。这表明(D)A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C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解析:根据材料,为了解决平民回国这一具体问题,当时敌对的中美两国举行了大使级会谈,用和平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说明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并不囿于意识形态和“冷战”大环境的束缚,故D项正确。6(2019齐鲁名校高三调研)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
6、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外交策略的提出所产生的影响是(B)A亚非会议的顺利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初步提出解析: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外交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团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为日后中国的重返联合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故B项正确。7(2019新疆乌鲁木齐模拟)1964年1月,毛泽东正式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指出: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
7、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思想的背景是(C)A中日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欧共体具有了抗衡美国的实力C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D美苏“冷战”造成两大阵营瓦解解析: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故A项错误;70年代欧共体、日本和美国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故B项错误;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加之美苏“冷战”,造成我国注重改善与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故C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故D项错误。8(2019安徽十校联盟联考)1969年前,新中国与美国先后举行了134次大使级会谈,但唯一的成果仅限于1955年9月10日达成的关于遣返平民的协议。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
8、对话”。出现“聋子的对话”的主要原因是(C)A两大阵营矛盾尖锐 B中苏军事同盟建立C美国干预中国内政 D中美经济竞争加剧解析:1969年前,新中国与美国先后举行了134次大使级会谈,但是收效甚微,两国关系并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有学者认为中美大使级会谈是“聋子的对话”,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干预中国内政(如支持台湾国民党政权),影响两国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阵营矛盾尖锐(意识形态冲突)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苏军事同盟建立是外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美国干预中国内政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当时中美两国之间不存在经济竞争,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9(2019山东
9、菏泽模拟)在一份公报中有这样的表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这表明(A)A中美关系终于实现了正常化B中美关系正经历严峻的考验C中国已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中美正在寻求正常化的道路解析: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与材料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相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故A项正确。10(2019河北唐山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方面主要有
10、四次建交高峰(如下图所示),其中第四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建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C)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欧洲 D非洲和亚洲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中中国与非洲国家集中建交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后,故A项错误;B项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集中建交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后,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因而此时期中国建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原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和欧洲国家,故C项正确;D项中中国与亚非国家集中建交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后,故D项错误。11(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下图为2009年2月24日下午,“海口”号导弹驱逐舰舰载直升机从当天上午刚刚驱离海盗
11、船袭扰、成功解救的意大利商船“MT LIA”号上空巡逻后返回。亚丁湾护航(D)A表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使中国与意大利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C是为了打击ISIS恐怖组织D彰显中国履行职责和反恐的外交政策解析:我国驱逐舰直升机解救意大利商船,反映了我国从2001年以来积极开展“反恐”外交,与各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故D项正确。12(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A)A有利于打
12、造新型国家关系B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C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解析:根据“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可知“上海精神”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故A项正确。根据“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以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地区发展为宗旨,故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旨在维护地区安全和发展,并非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少数几个亚洲国家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并未囊括所有亚洲国家,不能起到促进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的作用,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华中师大
13、新高考联盟测评)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特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特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
14、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特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
15、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1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12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得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第二小问评析,据材料一“尽管晚清外交特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得出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据材料“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
16、入近代化轨道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得出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等。(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等;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得出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
17、交的局面;但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等。(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原则上四个要点)(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等。(原则上答出三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原则上答出三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14(2019河北邢台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解放军攻占
18、南京后,加拿大在咨询过英国、美国政府后,于4月25日命令戴维斯留在南京,等待政权更替。但加拿大还未考虑可能承认共产党政权。不过,戴维斯接到命令,如果他认为必要的话,驻南京、上海的领事可以与共产党做一次口头上的接触,并应向中共转达:根据国际惯例,加拿大在华人员应继续行使其正常职责,包括照顾加拿大公民的利益。事实上,加拿大指示其驻华大使留在南京,是因为怀疑国民政府能否保住南方,他们认为只有留在南京,加拿大在中国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浅析建国前后加拿大对承认新中国的态度材料二:1950年6月之后,加拿大决定中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谈判和接触。1951年9月,美国、加拿大等49国代表签署了旧金山
19、和约:“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有主权的平等国家间之关系,在友好条件下进行合作,以便促进他们共同的福利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愿缔结和约,借以解决一切由于他们之间存在之战争状态所引起而尚未解决的问题。日本方面申述其志愿,请求加入联合国及在一切情形下遵守联合国宪章之原则;致力于世界人权宣言的目的之实现;设法在日本国内造成安定及福利条件,一如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五条及第五十六条所规定,并已由投降后日本立法所创造者;并在公私贸易及商业方面,遵守国际上通行的公正惯例。各盟国对于上节所述日本之志愿表示欢迎。”对此,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拒绝签字或表示反对。整理自二战后的旧金山和约
20、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4月加拿大对华外交思路。(6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加拿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态度的不同。(6分)解析:(1)依据材料中“加拿大还未考虑可能承认共产党政权”“加拿大指示其驻华大使留在南京,是因为怀疑国民政府能否保住南方”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二“加拿大决定中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谈判和接触”“各盟国及日本决定,他们此后之关系将是有主权的平等国家间之关系,在友好条件下进行合作”的信息归纳回答。答案:(1)外交思路:考虑是否放弃国民政府;计划与中共新政权进行初步接触;以最大限度维护加拿大在华利益。(2)不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态度较为冷淡。对日本的态度则是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参与美国扶植日本的活动,逐渐加强与日本的合作,支持接纳日本加入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