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练27中国人文地理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小题在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之时,人口流动方向逐渐由过去的“由西到东”向“由北到南”转变。中国人口流动地图也是一幅经济地图。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3题。1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区域交通状况 B政策支持力度C自然环境状况 D区域经济差异2相对其他地区,“三沿”地区的优势在于()A环境容量大 B交通运输便利C环境质量好 D水资源充足3流动人口子女现状,容易导致流入地()A就业压力增大 B老龄化程度加重C空巢儿童增多 D教育资源紧张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
2、。据此完成46题。省级行政区各电源发电占比(%)发电量占比(%)用电量占比(%)水电燃煤燃气其他72.2016.530.0011.27311638.2553.370.018.3717139.4859.0215.0816.42405753.3940.190.406.0212144.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是()A为广西 B为贵州C为云南 D为广东5关于省级行政区能源结构、发电量及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发电比重小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比重大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3、)A BC D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完成78题。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002010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20.5817.39.0562.818.2135.4201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万人)44.3916.457.822.746.337.上海和武汉城市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8根据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甲最有可能是()A杭州 B株洲C拉萨 D雄安新区练高考小题2019全国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
4、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911题。 9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10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11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2018全国卷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214题。1
5、2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13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14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BC D练模拟小题2020湖南醴陵二中月考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
6、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1516题。15下列解释正确的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A BC D1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
7、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2019湖南衡阳二模图a为我国某省19902015年六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单位:km2)变化图,图b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该省三种不同地形某时期水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718题。17该省最有可能是()A青海省 B台湾省C江西省 D江苏省18甲、乙、丙对应的地形类型分别是()A丘陵、高原、盆地 B山地、丘陵、平原C平原、山地、高原 D盆地、山地、丘陵2020山东菏泽一模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
8、村并居”的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取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对冲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的现代化宜居场所。右图示意某地区“合村并居”景观。据此完成1920题。19“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 D人口流动20“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 B降低人口密度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促进乡村竞争2020广东茂名一模下表为19812011年我国主要省份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比例排序(前五位)。据此完成2122题。21据表判断,我国小麦生产重心总体在()A南移 B东移C西移 D北移22我国小麦生产表现出
9、地区专业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会()A增加农产品的种类 B提高粮食生产成本C增加小麦种植面积 D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综合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0郑州外国语学校测试如图为2016年江苏、河南、新疆、黑龙江四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增长数据。据此完成13题。1地机械增长率高,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就业机会多 C自然环境优越 D矿产资源丰富2近年来地人口迁出呈下降趋势,原因是 () A政策限制 B产业迁入 C劳动力减少 D交通运力不足3表示黑龙江人口增长的是 ()A B C D经典题灯笼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是喜庆的象征。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黏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
10、制作而成的。福建省莆田市的船渡村,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制作竹编灯笼历史的“灯笼村”。过去,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编制的灯笼在当地十分吃香。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编制灯笼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右图为灯笼家庭制作图。据此完成46题。4福建莆田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水陆交通便利 C竹林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5历史上莆田灯笼用油纸糊裱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透光性 B防风防雨 C防止烫伤手 D增加美观度6与古代竹编灯笼相比,现代铁丝灯笼的主要优势是() A材料成本较低 B剪断裁弯容易 C不可回收再利用 D使用寿命较长2
11、020宁夏大学附中一模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图),可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草原犬鼠带去习习凉风。据此完成79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8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9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20
12、20重庆部分区县一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为解决该地区某种环境问题所设计的排灌系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该环境问题最可能是()A土地荒漠化 B土地盐碱化C环境污染 D地下水漏斗11相对于1995年,2015年的排灌方式()A施工简单且成本低 B制约了机械化作业C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D减轻了土壤污染二、综合题(共46分)122020黑龙江大庆三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阴雨天气,并伴随阶段性低温。持续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很多降水集中区出现明显的农田湿渍害(指因地下水水位过高,土壤过湿导致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
13、灾害)。材料二南方地区某时段降水日数分布图。材料三南方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原理示意图。(1)结合材料二,推测2018年12月到2019年2月,我国南方地区日照时数的分布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入冬以来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6分)(3)简析持续阴雨天气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4)请你针对南方的这种天气状况给当地市民三点温馨提示。(6分)132020四川攀枝花第三次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为了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决定派水利专家史禄领导“凿渠运粮”,在五岭之上开一条运河。材料二图a示意的铧堤
14、(灵渠的枢纽工程)是在湘江内修建的一座滚水低坝,有大小天平石堤与其相连,形成“人”字形,铧堤前锐后钝,形似犁铧,劈水分流。图b示意古人在渠中设立的陡门,装上闸门,世界大坝专家委员会称灵渠的陡门为“世界船闸之父”。图c示意灵渠的构成。(1)当时开凿线路绕道北渠和南渠而不是图c中虚线处,试分析其原因。(6分)(2)为了让湘江下游的粮草通过北渠经南渠到达珠江流域,古代水利工程人员如何使船“爬”上山?(6分)(3)近代以来,灵渠的航运地位已经显著下降,而其灌溉作用却明显增强,试分析其原因。(10分)课练27中国人文地理狂刷小题夯基础13.答案:1.D2.B3.D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区域人口流动方
15、向判断。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口流入省级行政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而人口流出的省级行政区大多为经济水平相对欠发达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流动方向的是区域经济差异,D正确。区域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前提条件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的驱动力是经济因素,与政府的政策及自然环境状况关联不大,B、C排除。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从图中可知,“三沿”地区即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是交通运输便利,有便利的河运、海运和陆路运输,B正确。第3题,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58%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居住
16、,则青少年、儿童等受教育阶段人口会在流入地大量集聚,导致流入地教育资源紧张,D正确;少年、儿童还未到工作年龄,因此不易增大就业压力,A错误;大量子女随父母居住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入地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不是加重,B错误;子女随父母居住可以减少空巢儿童数量,C错误。46.答案:4.B5.D6.B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我国能源分布与利用的空间差异。根据表格数值,省级行政区水电比重最大,燃气比重为0,应是云南,处于板块交界处,不利于形成天然气,A错误。省级行政区燃煤占比大,燃气占比接近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煤炭丰富,喀斯特地貌不利于天然气形成,B正确。省级行政区用电量占比最大,是经济发达的广东,C
17、错误。省级行政区水电较丰富,天然气占比小,代表的是广西,D错误。第5题,本题考查广东能源结构。根据上题可知,是广东,虽然燃煤发电比重较大,但是当地煤炭资源短缺,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广东位于河流中下游,落差小,不适宜进行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比重小,B错误。能源资源缺乏,发电量占比较大,C错误。广东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比重大,D正确。第6题,本题考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未来应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水电比重增大,煤炭、燃气发电比重减少。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应该是,云南丰富的水电,输送到用电量占比最大的广东,因为云南水利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用电量相对较小,而广
18、东正相反,因此输电量增加最明显,B对。78.答案:7.B8.A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我国部分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从表格中可看出,两个时段内,武汉和上海人口是在增加的,但是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上海。上海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不会导致短期内人口增速明显放缓,A排除;由于产业转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至西部地区,进而影响人口迁移,人口增速放缓,因此B正确;上海和武汉的城市用地的确紧张,也的确需要控制城市规模,但这不是导致人口增速放缓的原因,C排除;材料中无法得知这两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变差,D错误。第8题,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的人口分布。从表中可知,甲城市变化趋势与上海类似,只是人口增
19、量的绝对值没那么高,因此可以判断,该城市也是东部的相对发达地区,只是发达程度不如上海。据此判断可以排除C。2015年雄安新区尚未设立,可排除D。从表格中可知,甲城市20002010年年平均人口增量要远远大于长沙,因此不可能是株洲,排除B。因此最可能是杭州,A正确。911.答案:9.C10.A11.B解析:本题组通过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特点;题目中出现不同地区稻谷供需情况的对比,考查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通过对稻谷供需关系的分析,体现了地理学科关注生产生活的特点。第9题,我国原来的稻谷余粮区主要在南方地区,排除A选项;由图可知,长江中游区和淮河下游区的稻
20、谷供需结余多为正值,而珠江下游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说明其不再是主要稻谷余粮区,故C选项正确。第10题,黑龙江省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故A项正确;安徽省的人口较多,农业劳动力较多,故B项错误;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复种指数较低,且淡水资源没有明显优势,故C项和D项错误。第11题,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稻谷产区和消费区,由图也可看出东南沿海多省份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较大的负值,因此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故B项正确;水稻种植重心的移动与“出口数量”“流通效率”“储存难度”没有直接的关系。1214.答案:12.D13.C14.B解析:第12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与中心集镇相比,县城为更
21、高等级的区域中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资金供应更加充足,故A、C错误。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受原料的影响较大,而受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且县城消费能力更强,故B错误。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分布在中心集镇,招募的工人多为当地农民,工人上班离家近,可以兼顾农业,因此当地农民更倾向于到中心集镇的加工企业上班,使得这些加工企业更容易招募劳动力,活力较强,故D正确。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与地理环境。当地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属于本地务工务农兼业的农民,这一群体既要在当地城镇务工,还要兼顾务农,故“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既方便农民务工,又方便在农村务农。第14题,本题主要考查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22、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激活乡村活力,繁荣乡村文化,增加农民收入等,因此,通过加大当地优势资源开发,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多种经营,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需要大幅度扩大种植规模,且农业机械投入较大,在贫困山区难以实现;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对当地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1516.答案:15.C16.D解析:第15题,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说明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小、日变化大;“日愁暴雨夜愁霜”,说明该地区白天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海拔高,空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易结霜,故错误。“一日须携四季装”表明气温日
23、较差大,气候大陆性强,对;“山下百花山上雪”表明气温垂直分布差异大,可知该地区的地势起伏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对。C正确。第16题,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但海拔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小麦;该地区虽然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可能会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高寒、大风、冻土,故A、B、C错误。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D正确。1718.答案:17.C18.B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分布。该省耕地、林地面积
24、占比非常大,排除青海省、江苏省。从图可以看出,从2000年之后,该省城乡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可以判断该省从2000年之后城市化迅速发展,不符合台湾城市化进程,故选C。第18题,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形分布。从水系分布形态与密度来看,甲、乙为山地和丘陵,丙为平原。从水域变化情况可推知,甲水域面积显著扩大且沿谷地分布,可能是在山地修建水库所致;乙河流数量显著减少,可能是由于在丘陵地区开垦耕地或者转变为建设用地;丙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河流数量减少且变为直线形态,可能是由于围湖造田以及修建排灌系统所致,故选B。1920.答案:19.C20.A解析:第19题,本题考查“合村并居”对城市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合
25、村并居”是将分散的村居集中安置,使人员集中,增加服务种类,提升服务等级,很显然此举不会限制人口流动,但会限制乡村用地规模,可以有更多的土地用来进行土地集约管理,C正确。第20题,本题考查“合村并居”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合村并居”可以优化乡村用地结构,A正确;合村之后人口密度加大,但没有提高乡村人口比重,只是将人口集中起来,B、C错误;材料中看不出乡村竞争的有关信息,D错误。2122.答案:21.D22.D解析:第21题,本题考查表格数据分析。根据表格可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小麦产量占比较大,而江苏、四川等地占比下降,据此分析我国小麦生产重心总体在北移,选D。第22题,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发展
26、。我国小麦生产表现出的地区专业化趋势指区域生产专门化,该趋势不会增加农产品的种类,但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不一定增加小麦种植面积,但同类生产活动的高度聚集会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选D。综合测评提能力13.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可推出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且机械增长率高,说明迁入的人多,应为我国的新疆。新疆的矿产资源丰富,由于矿产的开发,吸引了很多的人口迁入,D项正确。新疆地处西部内陆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交通相对不便利,A、C两项错误。就业机会多是直接原因,B项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机械
27、增长率偏低,应为河南省。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劳动力众多,且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由于离东部发达地区近,吸引了很多东部地区的产业迁入,迁出人口呈下降趋势,故选B项。第3题,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由于黑龙江省最近几年经济的衰退,人口出现了大量的迁出,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均为负值,对应黑龙江,A项正确。46.答案:4.C5.B6.D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传统工艺品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黏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福建莆田地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历史上野生竹林面积广,竹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制作灯笼有利的自
28、然条件,C项正确,A项错误。B、D两项不属于自然条件,B、D两项错误。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手工艺品结构特点。灯笼的外表用油纸糊裱,骨架用竹条制成,中间放上蜡烛,成为古代夜间的照明工具。福建莆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沿海地区,雨季较长,风力较大,用油纸糊灯笼可以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B项正确。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手工业及其产品的革新演化等的相关地理知识。古代竹编灯笼的骨架比较薄,经烟熏后或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变形,而用铁丝做成的现代灯笼则方便折叠和存放,使用寿命较长,D项正确。与铁丝相比,竹编灯笼材料成本更低,且剪断更加容易,A、B项错误。现代铁丝灯笼能回收再利用,C项错误。
29、79.答案:7.B8.A9.D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影响气流运动的因素。图示草原犬鼠洞穴有两个洞口,甲洞口是平的,乙洞口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气压较低,因此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B项正确。甲为气流进口,A项错误。甲洞口在平地上,气流流速并不快,D项错误。乙处受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气温较高,C项错误。第8题,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自乙洞口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甲洞口处气流下沉补充,因此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项正确。狭管效应是受地形影响,不是热力差异形成,B项错误。焚风效应是地形影响形成,C项错误。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D项错误。第9题
30、,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D项正确。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两项错误。房前山林,屋后河流,热力性质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C项错。1011.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由左图可知,该地主要是引水灌溉只灌不排使地下水位抬高,进而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更容易在土壤表层累积,从而导致的土壤盐碱化问题,B项正确;土地荒漠化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用水等原因造成的,A项错
31、误;引水灌溉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项错误;地下水漏斗是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开采区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图中并未体现,D项错误。第11题,本题考查农业技术的有利影响。在土壤深处埋放暗管,施工难度较大,A项错误;暗管在地下一定的深度,机械化作业是在土壤表层进行,暗管不会制约机械化作业,B项错误;暗管埋设在地下,可减少对地表土地的占用,同时通过暗管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项正确;土壤污染来自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物等,改变灌溉方式并不能起到减少土壤污染的作用,D项错误。12答案:(1)日照时数中部低四周高(大体上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地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低值出现在贵阳、长沙、南昌、
32、杭州沿线地区;最高值出现在川西、滇北一带。(2)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较正常年份势力偏强;来自太平洋的湿润东南风和来自南支槽的西南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频繁在南方地区交汇,导致南方地区入冬以来持续阴雨。(3)持续阴雨使土壤中水分过多,导致土温过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不足、气温偏低,光合作用弱,不利于作物成熟,影响产量;容易滋生病菌,影响作物产量;出现湿渍害,导致作物减产,不利于开展农事活动。(4)道路湿滑,注意出行安全,做好防滑措施;天气潮湿易滋生细菌,注意疾病预防;关注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山区持续降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注意防范;雨天出行,请携带好雨具。(三点即可)解析:
33、第(1)题,本题考查分布特征分析。分布特征主要是分析出哪里多哪里少,以及极值在哪里。从材料中可知,这段时间内阴雨天气多,则日照时数少,由材料二可知,降水日数最多的是中部地区,故中部地区日照时数少,而川西、滇北一带降水日数少,故日照时数多;最低值出现在贵阳、长沙、南昌、杭州沿线地区;最高值出现在川西、滇北一带。据此展开论述即可。第(2)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根据材料三图示信息可看出,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降水的是锋面雨,来自太平洋的湿润东南风和来自南支槽的西南暖湿气流与来自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频繁在南方地区交汇,导致南方地区入冬以来持续阴雨。第(3)题,本题考查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根据所学的
34、农业区位因素,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水热条件的改变来实现的。从设问看,持续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渍涝、气温低、光合作用弱。据此分别展开论述即可。第(4)题,本题考查阴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冬季阴雨天气要注意保暖,出行带好雨具并采取防滑措施;同时连续的阴雨天气会引发山区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最后提醒市民注意疫病预防。13答案:(1)虚线之处应为分水岭,地势高,工程量巨大;古代技术水平低,施工难度巨大。(2)让北渠河道迂回曲折,延长河道,降低坡度;在渠中设立了陡门;在湘江上游建立大小天平石堤和铧堤等分水工程,以使灵渠保持充足的水量。(3)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水运速度慢
3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泥沙淤积,使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公路速度均较快,公路的灵活性强,两者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水运。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山区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大,农业用水需求增大;地处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因而灵渠的灌溉作用明显增大。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河流开发问题。之所以绕道,是因为沿着图c中虚线施工的难度大,而古代技术条件有限。据此展开分析,在未修南渠时,该地河流分属不同水系,虚线之处应为水系的分水岭,地势高,开凿运河工程量巨大。古代建筑技术水平低,开凿山岭的施工难度巨大。所以绕道北渠和南渠而不是图c中虚线处。第(2)题,本题考查地形对航运的影响。解答本题可以迁移当年的京张铁路的“人”字形设计的初衷。即绕道而行,降低坡度,降低难度。从图中看,古人在渠中设立了陡门,类似现在的船闸,提升水位。在湘江上游建立大小天平石堤和铧堤等分水工程,以使灵渠保持充足的水量,利于船只航行。第(3)题,本题考查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此设问其实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何航运衰落,另一个是为何灌溉作用增强。然后迁移所学知识,航运衰落与河流流速、河水深度等有关,加之现代交通工具发展,其航运功能逐渐被取代。而灌溉功能发达则显然是因为该地降水不多或者季节分布不均匀。据此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