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9 ,大小:871KB ,
资源ID:94185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4185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政治人教版浙江专版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必修4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政治人教版浙江专版二轮复习课件:第一篇 必修4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ppt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必备知识】【判断纠偏】1.(2020浙江1月选考真题)“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是认识发展 的根本动力。()2.先思后行是人行为的一般模式,可见认识先于实践产生。()3.(2019浙江4月选考真题)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其他自然运动过程不同,人类 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4.(2020浙江1月选考真题)韩非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表明 真理是具体的。()5.经实践检验、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6.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的认识是不同的。()7.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考点一 实践与认

2、识【考点重难研析】1.全面把握实践的特征:(1)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所谓“改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改变,而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4)物质性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3、。(2)方法论要求: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1)认识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但实践则是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认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客观世界的变革以及认识工具的创新主要是人们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不断创新的认识指导的结果。(2)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4.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通过实

4、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把握“唯一”二字。任何主观标准,如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科学理论等,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当然,客观事物无法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了。【拓展】1.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不能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

5、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认识的根本目的不是获得真理,而获得真理的目的是服务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题组精练通关】考查角度一:实践的特征 1.(2020浙江模拟)2020年7月26日,我国AG600水陆两栖救援飞机“鲲龙”实现海上首飞,初步验证飞机适海性,探索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为后续开展海上科研试飞,测试飞机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结构与系统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础。由此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具有主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 A.B.C.D.【解析】选A。通过“鲲龙”首飞初步验证飞机适海性,探索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为后续开

6、展海上科研试飞,测试飞机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结构与系统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础。由此说明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符合题意;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错误;实践具有能动性,而不是具有主观性,错误。本题选A。考查角度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2020浙江1月选考真题)2017年4月起,全世界八个天文台合作探索黑洞,终于在2019年4月合成了距地球5 500万光年的黑洞照片。两年的合作提升了科学家们的观测能力,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接下来,他们将让更多的天文台参与进来,拍出细节更丰富、角度更多样的黑洞照片。这表明()人类认识是无限

7、发展的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A.B.C.D.【解析】选D。全世界八个天文台合作合成了黑洞照片,提升了科学家们的观测能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这表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符合题意,D入选;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们通过合作(实践)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没涉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与题意不符,A、C不选;材料中没涉及提供完备的认识工具,与题意无关,B不选。本题选D。3.(2020浙江7月选考真题)采用传统的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方法,大豆会缺少光照,倒伏严重

8、,产量很低。针对该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探索,反复试验,提出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两种作物的协调高产。由此可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认识受主体知识水平的限制 A.B.C.D.【命题意图】本题以“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提出为切入点,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考查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解析】选A。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是农学家经过多年探索,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正确;上述新理论和新方法是针对在传统的间套种过程

9、中出现的大豆缺少光照、倒伏严重的问题而产生的,这表明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正确;指出了限制认识的因素,观点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规律总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考查角度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2019浙江4月选考真题)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

10、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这表明()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 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 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 A.B.C.D.【解析】选C。水花生治理失败的过程,使人们明白了无效措施和努力寻找有效措施,符合题意;物理、化学手段的失败及生物手段的成功,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认识的发展,强调“限制”,二者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事物的发展程度”对认识的影响,排除。5.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使用冷冻电镜技术,以迄今为止

11、最高的分辨率确定了端粒酶的结构,向开发端粒酶抗衰老与癌症相关疗法迈出了重要一步。这表明()人类对抗衰老和癌症的愿望是推进有关端粒酶认识的直接动力 使用先进认识工具是科学家获得对端粒酶正确认识的决定因素 医疗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端粒酶认识的根本动力 对衰老和癌症的有关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 A.B.C.D.【解析】选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正确;人类对抗衰老和癌症的愿望可以成为人们认识端粒酶的驱动力,而推进人们对端粒酶的认识的,只能是实践,不正确;先进认识工具的使用在科学家获得对

12、端粒酶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的实践,错误。考点二 真理与认识过程【考点重难研析】1.准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 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 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认为在同一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着多

13、个真理性的认识是错误的。(3)真理客观性说明对于同一认识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导致认识对象的变化,从而出现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产生的不同认识都可能正确的情形,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真理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表现,也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认。2.把握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 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对立的。(2)联系: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

14、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事实上,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没有谬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而,只要再回到真理存在的条件范围内,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人们可以从错误认识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错误认识成为正确认识的先导。3.正确理解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1)从每一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

15、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每一具体认识受各种条件制约,只能是对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2)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认识应不断发展,为实践的发展提供不断的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另外,我们不能因为认识具有有限性就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世界上只有尚

16、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2)方法论要求: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拓展】几种错误说法:“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违背真理的条件性。“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违背真理的具体性。“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违背认识的无限性。【题组精练通关】考查角度四:真理的特点 6.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17、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解析】选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因而A符合题意;B、D两项是对真理的错误认识,C项与题意不符。【易错警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真理的具体性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变化;真理的条件性相对于适用条件和范围,

18、强调横向变化。考查角度五:追求真理的过程 7.爱因斯坦认为,宇宙非常大,大到不存在边界。霍金却提出,作为实体的宇宙,就会存在边界,要是宇宙不存在边界,那么它的体积就是无限大,无限意味着可循环,但是宇宙不是数字,并不能循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受实践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对宇宙边界问题的争议有待更科学的理论来验证 对宇宙边界问题的探索,会推动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发展 因主体差异,人们对宇宙边界问题会产生多种真理性认识 A.B.C.D.【解析】选B。爱因斯坦和霍金关于宇宙边界的不同观点,说明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具有反复性,对宇宙边界问题的探索,会推动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发展,符合题意;

19、对宇宙边界问题的争议有待实践验证,而不是更科学的理论来验证,错误;因主体差异,人们对宇宙边界问题会产生多种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错误。正确选项为B。8.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 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B.C.D.【解析】选B。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错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

20、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错误;“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选。9.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探测器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并通过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后着陆火星表面,将开展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天问一号”科学探测印证了()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 人们对火星的认识与火星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21、一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往往只有一个 A.B.C.D.【解析】选A。“天问一号”将开展科学探测,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说明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现今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未必是真理性的认识,错误;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错误。【社会广角】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2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思考:结合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过程,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提示: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来源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在其基础上深化和发展。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

23、止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深化。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六 求索真理的历程(20分钟 7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1.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2.(2020温州模拟)实践具有社会性,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2020台州模拟)人们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不可能出现相矛盾的多种认 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4.(2020绍兴模拟)2020年1月1

24、2日,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发现的新 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对其来源的争议很大,需要未来的科学研究实验才能确认。这表明()意识有自觉选择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病毒来源依赖于认识的发展 争议的终结离不开实践发展 A.B.C.D.【解析】选D。现在对其来源的争议很大,需要未来的科学研究实验才能确认,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争议的终结离不开实践发展,正确;题干内容没有强调意识的自觉选择性,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病毒来源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的发展,错误。答案为D。5.欧洲南方天文台宣布新发现,他们利用VLT望远镜观测到一颗恒星的光在通过

25、一个巨大黑洞附近时出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所预测的那种弯曲,首次证明了相对论在超质量黑洞强引力场下的有效性。这表明()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实际意义在于服务认识 A.B.C.D.【解析】选D。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符合题意,VLT望远镜推动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体现了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符合题意,科学观察证明了相对论的观点,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合题意,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选D。6.“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人

26、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实践 D.认识的目的是把正确的认识应用于实践【解析】选C。“实践是知识的母亲”指的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说的是认识对生活实践的作用。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7.(2020浙大附中模拟)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该观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肯定了“知”和“行”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 把“理”看作世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

27、义 A.B.C.D.【解析】选A。“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王守仁的这句话认为世间万物皆取决于“一人之心”,人的“心”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错误。“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王守仁的这句话肯定了“知”和“行”是统一而不可分离的,正确。故本题选A。8.“要清楚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实行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真理具有多个,必须厘清改与不改的内容

28、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改与不改没有明确的界限 真理是具体的,改与不改的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真理具有客观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一真理 A.B.C.D.【解析】选D。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多个,但真理只有一个,错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或颠倒的反映,错误。9.下列观点体现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A.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 B.牛顿力学适用于解释低速宏观物体运动 C.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 D.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解析】选B。“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

29、,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A不当选;B 项表明牛顿力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当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 为略扁的球形”,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不当选;“有人认为 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表明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不 当选。10.中国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又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B.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是对客观事物错误反映,是

30、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解析】选B。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画家创作意识同样反映现实世界,A表述错误;材料中关于写意画“神似”,体现了意识的创造性,是有选择、有目的的,B正确;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唯物主义的表现,C表述错误;写意画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的加工和升华,并不缺乏社会实践基础,D表述错误。本题选B。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6分)11.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行星,是适宜人类居住改造的最佳候 选行星,研究火星对认识地球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因为火星相对地球 距离较为遥远,加之行星空间

31、环境复杂,火星表面地形地貌陌生等因素,对发 射、轨道、控制、通信和电源等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火星探测可谓步步 惊心。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其中仅成功了24次。2020年7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是我国首次 开展火星探测,肩负着对火星环绕、成功着陆和巡视勘测三大任务,并获取相 关科学数据。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请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 析我国应该如何开展火星探测。【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认识 论”,属中观考查。其次,要注意从哲学角度回答措施类试题,理论分析要突出 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进行

32、具体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我国首 次开展火星探测,肩负着对火星环绕、成功着陆和巡视勘测三大任务,并获取 相关科学数据”,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要在实践中获得和发展认 识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由于火星相对地球距离较为遥远,空间 环境复杂,火星表面地形地貌陌生等因素,人类已对火星实施了44次探测,其中 仅成功了24次。考生可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坚持在实 践的基础上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在火星探测实践中不断获取有关科学数据,深化对火星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火星探测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对于火星探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