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41300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学案:第四单元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一、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1.自然灾害:指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2.类型:我国划分为七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业灾害、林业灾害。3.自然灾害损失:(1)影响因素:与自然异变的强度、速度有关,与自然异变发生地的人口密度、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危害程度:世界上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依次是地震、洪涝、干旱、风暴潮、

2、火山爆发、滑坡、风雹和泥石流。 二、地震1.概念:一定区域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叫地震。由地震造成的灾害叫地震灾害。2.分类:按成因机制,可以分为构造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等。3.震级和烈度:含义特点影响因素震级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取决于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烈度从震中向四周逐渐减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地面组成、房屋结构等有关4.危害: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坏、资源环境破坏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5.分布:(1)地震发生地带:板块边界和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2)地震分布地带。

3、三、洪涝1.洪涝灾害:是洪灾和涝灾的总称。2.危害:(1)洪水冲毁道路、房屋、农田等,淹没城市或乡村。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四、滑坡、泥石流1.概念、形成条件和危害:类型滑坡泥石流概念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大量大小混杂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快速运动的特殊洪流影响因素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岩土软弱面、触发因素大量松散的堆积物、较大的沟谷坡度、突发性巨大水流多发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暴雨频发的山区危害摧毁桥梁、

4、道路、房屋,堵塞河道,埋没农田,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2.滑坡、泥石流的成因:(1)自然因素:地形、降水、植被覆盖率、地面物质组成等。(2)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不适当的开挖与堆积,都可能触发或者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自然灾害。()风暴潮按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属于气象灾害。()世界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的危害最严重。()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有关。()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岛上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

5、3万人死亡。(1)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其原因可能有哪些?提示:火山喷发强度不同,人口密度不同,抗灾救灾投入不同。(2)思考经济发展水平、抗灾能力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关系怎样?提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损失越大,反之越小;抗灾能力越强,人员伤亡越小,反之越大。下面是地震构造示意画图。1.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标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提示:2.等震线的数值随着与震中距离的增加而。提示:减小下图为长江流域洪涝发生频次示意图。 (1)长江的上、中、下游河段中,洪涝发生频次最多的是哪一段?提示:中游河段。(2)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地势低平,河道弯

6、曲,水流不畅;上游干流来水量大;破坏森林,围湖造田。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滑坡、泥石流都是物质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形成滑坡的运动物质体积小。()能力一分析地震和地质灾害的成因1.地震:(1)世界主要地震带地震多发的原因分析。 【特别提醒】两大地震带都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即板块碰撞挤压处。(2)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分析。 2.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的发生机制分析。 (2)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分析。 3.地震和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里氏8.0级

7、地震。截至10月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 229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失踪17 923人,直接经济损失1 500亿元。下图为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1)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区域认知: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提示:地震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汶川地震的形成原因。(综合思维:地方或区域的综合)提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岩层受到碰撞挤压作用突然断裂而形成。(3)思考汶川地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综合思维:地理要素的综合)提示:自然原因:地处地震带上,震级强,

8、破坏力大;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之正值雨季,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灾害群发。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人口集中等。2019年4月18日13时,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完成(1)、(2)题。 (1)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震级abcB.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大C.在处比处先感觉到地震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 【解析】(1)选D,(2)选D。第(1)题,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

9、越远,烈度越小。第(2)题,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要素,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且震级与震中距无关,烈度随震中距的变大而减小。能力二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汇水区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土壤含水量高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慢河道弯曲河流纵向坡度小人为原因破坏植被汇水速度快围湖造田排水速度慢占用分洪、泄洪区2.夏季风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分析:【特别提醒】可总结为: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知识拓展】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自然原因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

10、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极易发生特大洪水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原因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小,同时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削弱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出现20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其中5月下旬至6月,南方地区连续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4成。

11、多轮暴雨重叠造成江西、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洪涝灾害严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洪涝分布图。(1)造成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区域认知:地理要素的综合)提示:持续性强降雨;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支流众多,河流汇水量大。(2)分析我国洪涝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区域认知: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提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地势较低的第三阶梯,大江大河中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带。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涝渍灾害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B.分布在地势较高处C.河流两岸地区分布面积较大D.与蒸

12、发量大有关系(2)下列不属于涝渍灾害区形成原因的是()A.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B.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C.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D.土地盐碱化严重,引发涝渍【解析】(1)选C,(2)选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但第二级阶梯上也有分布;河流两岸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形成大面积的涝渍区;涝渍发生地区较湿润,蒸发量相对较小。第(2)题,涝渍灾害与土地盐碱化无关。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

13、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回答(1)、(2)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水土流失严重C.蒸发和下渗D.引水灌溉(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解析】(1)选A,(2)选B。第(1)题,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上游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湖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人口的增加,人们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人们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洞庭湖,使其面积减小。第(2)题,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

14、作用,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湖泊环境恶化后,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减弱,容易诱发水旱灾害,所以水灾频发。【补偿训练】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解析】(1)选A,(2)选C。第(1)题,读图,P地主要指我国华北地区,Q地主要指我国江淮地区,两地常常此旱彼涝,这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夏季风强的年份,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量偏大,多形成涝灾;而南方则雨季短,降水偏少,形成旱

15、灾。夏季风弱的年份则相反。和两地的海陆位置、台风影响、用水季节无关。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中西部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地区出现的旱涝灾害较少;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雨季排水不畅,易出现涝灾;与山地地区相比较,大气运动不活跃难以形成有效降水,易出现旱灾;和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和盆地地区排水条件较好,不易出现涝灾。图形1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图形2我国台风灾害强度分布图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各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实质都是教材图呈现的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知识。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思考:(1)图中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提示:地质灾害、

16、洪涝灾害、气象灾害。(2)台风入侵路径有何特点?提示:源自我国东南部海域;呈顺时针方向移动;主要经过东南沿海地区。(3)滑坡多发区的分布有何特点?提示:多分布于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4)西北地区为何会成为常年干旱区?提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较少,成为常年干旱区。1.(水平1)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 无人区发生的火山喷发因雪崩造成登山队员遇难核泄漏造成人员患辐射病 2018年12月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引发海啸,造成400多人死亡 2018年5月3日河南洛阳发生重大交通事故A. B. C. D.【解析】选C。自然灾害指发

17、生在自然界,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现象或事件。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是自然现象;无人区发生的火山喷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属于自然灾害;核泄漏和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属于自然事件。2.(水平1)下列影响自然灾害的因素与灾害造成的损失呈负相关的是()A.受灾区人口密度与伤亡人数B.受灾区社会发展水平与伤亡人数C.受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损失D.受灾区灾害强度与经济损失【解析】选B。一般来说,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越低,则伤亡人数越多,故受灾区社会发展水平与伤亡人数呈负相关;受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害强度越大,经济损失越严重。(水平2)下图示意洪涝月份鄱阳湖与长江相

18、连河段的水位变化。完成3、4题。3.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是()A.3-5月 B.6-9月C.9-11月D.11月-次年2月4.6-8月鄱阳湖面积超过2 800平方千米,12月-次年2月鄱阳湖面积不足1 500平方千米,影响该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围湖造田B.泥沙沉积C.入湖水量D.渔业养殖【解析】3选B,4选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6-9月河流水位超过湖泊水位,湖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第4题,6-8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水水位,河水补给湖水,鄱阳湖面积大;12月-次年2月湖水补给河水,湖泊面积小。5.(水平2)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发生频繁的地区有、云南、四川等,基本遵循沿分布的规律。(2)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 D.水库地震(3)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解析】第(1)题,我国地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灾害多发,主要分布在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区。第(2)题,影响我国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第(3)题,由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城市较密集,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人烟稀少,灾情东重西轻。答案:(1)台湾西藏新疆青海活动断裂带 (2)A(3)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经济密度大,西部地区人烟稀少。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