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指导小说的手法与特征内容简介:小说的九种常见手法及特征-虚构法、蒙太奇法、象征法、讽刺手法、漫画式手法、魔幻手法、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延迟法等。1、虚构性:根据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观点,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就是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具有源于现实生活而异于生活的超现实性。原因是原始初民,无法解释万物变迁等自然现象,便进行想象化的解释。对自然崇拜,使得传说更加异化,使得中国小说的源头素材中就具备了虚构成分,而这种虚构又是人类的认知和探索的重要方式,于是使得虚构这一手法成为必要的创作手法。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想象加工,使得故事更加有趣,使得美丑等更加突出,更加典型。这样既能表现生活,
2、又能打破生活真实状态的平淡,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引起共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就是依照生活原型加以虚构,按照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了大观园众多奇女子。绝世的美貌、冰雪的聪慧、过人的华、高贵的家世,略有些不足也只是白璧微瑕,反添了些生活真实气息。使得这些如仙子般的众多女子似乎又在真实生活中。引得众多读者喜爱。2、蒙太奇法:断竹、续竹、飞土、逐宋(古“肉”字),这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再用弹丸去追击猎物。此即蒙太奇,且起到承接的作用。 3、 象征法: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
3、事物或情理的一种意识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能够増强作品的抒情意味。在故乡中,鲁迅通过带象征性的诗意描写,抒发对未来美好理想的向往之情。“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地上的路,成了希望的客观物,用路的形成的道理,比照美好的希望,通过不倦的实践和努力,一定能成为现实。作者对路的思索,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信心。 作者通过对带象征性的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忧愤。篇首那深冬的阴晦的天气,几个萧索的荒村,瓦楞上枯草的断茎的抖动,构成了萧条,破败,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实则象征着整个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傾注了作者无比的悲哀之情。祝福中的人和事也有着象征色彩。人们拿摆祭祀的供品,实际上就寓有
4、很大的象征性。祥林嫂被剥夺了制作、拿摆供品的权利,象征着被剥夺了起码的人的尊严。样林嫂给土地庙捐门槛,是作为她的替身,按迷信的说法,“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去受苦”的。可是这根门槛也成了她人间苦难生活是化身,作为一种象征意象,暗示着她有莫大的罪名,会无尽的在人间受苦。 4、讽刺手法: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低的效果。如有声电影装在套子里的人阿Q正传范进中举等。 5、漫画式手法在中需要强调人物外貌的某一特征而采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的外貌就是漫画式描写。如笔下的
5、:“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先生抓住外形上最引人注目的、最富幽默色彩的特征头上的癞疮疤,以诙谐的语言进行了夸张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幽默的漫画。6、 魔幻手法:“”一词,最初出现于绘画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小说家在艺术上作出新的探索。哥伦比亚作家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影响力最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
6、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7、: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而且比前一世界更真实。强调诗人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写梦境,幻境,事物的巧合,提倡自动写作法,把梦幻和一刹那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作品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有些作品想象丰富新颖,但大多晦涩难懂,语言缺乏逻辑性,规范性。 其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的。中的潜意识说、析以及最受其青睐。8、意识流: 原意指人们内心的意识活动犹如
7、流动不停的小溪,不受理性的支配和切割。后成为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状态,从而达到真正的心理真实的文艺创作方法。其特点是注重流动的意识,尤其潜意识的描写,试图直接表现连续发生的种种心象、情绪和记忆。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特点:流动性;非理性。 关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现在流传较广的是的,是最早的意识流小说,它摈弃了传统的小说结构,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9、延迟法:让故事充满戏剧性的写作手法读者以为矛盾爆发的时刻是最精彩的,只有创作者知道,张力不断积蓄的过程,才是故事精彩的真正原因。如同琴弦被拉到极限,将断未断的状态,最能调动读者的情绪和神经。而这种小说创作的
8、技巧,叫做延迟法。例如卡尔维诺的小说畜生林。写德国鬼子进村,抢农民的牲口,农民朱阿养的母牛被一个德国兵牵走了,于是朱阿拿了猎枪,准备干掉德国兵。朱阿是全村最烂的枪手,还因为经常喝酒而手抖。他想瞄准德国兵,准星却落在牛屁股上。他担心打到自己的牛,不敢贸然开枪,一犹豫,德国兵就离开了视野之中。第二次开枪的机会,是德国兵误入了树林,放弃了母牛去抓一只猪,朱阿又一次瞄准好刚想开枪,猪的主人冒出来哀求他:“请你瞄准点,要是我们的猪被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一次发射又被延迟了。朱阿每一次瞄准德国兵,都会被人打断,因为每一次德国兵都去抓不同的家畜,家畜的主人们都冒出来,有的哀求,有的威胁,还有的威逼利诱:“要是你打中德国兵,我就嫁给你,要是你打中我家的家畜,我就拧断你的脖子。”最后一次,他鼓足勇气连开数枪,结果把老太太的母鸡打了个稀巴烂,德国兵毫发无伤。最后德国兵去抓一只很凶的山猫,跌入悬崖死了。延迟法就是,主人公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不断地努力,最后达成了目标或者阴差阳错地得到了更好的结果或者失败。 这种方法可以让故事充满戏剧性,它还可以增加目标的难度感、强调人物的能力、渲染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因此成就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篇,比如赵云七进七出救少主,刘备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等。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