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引觞满酌(拿起) 披草而坐(披戴)B.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枉用相存(存在)C. 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痛苦)D. 就有道而正焉(靠近)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看待)【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A项,“披”应为“拨开,
2、分开”。B项,“存”应为“问候”。C项,“苦”应为“患,苦于”。故选D项。【点睛】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
3、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B. 何为其然也 子曰:其恕乎C.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D. 不拘于时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
4、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两个“所以”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用来的,表凭借。B项,前一个“其”,这,代词;后一个“其”,大概,也许,副词。C项,前一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后一个“之”,代词,指代法度。D项,前一个“于”,被,表被动;后一个“于”,比,介词。故选A项。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A. 扣舷而歌之 粪土当年万户侯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一切不事事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以膏
5、泽斯民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知者不惑【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词类活用现象。考生要能准确判断各种词类活用现象。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歌:名词作动词,唱歌。粪土:意动用法,把看作粪土。B项,水:名词作词,游水,游泳。 事事:做事。前一“事”是动词,后一“事”是名词。 C项,耻:意动,以为耻。膏泽:膏,油。泽,雨露。代指恩惠,这里用作动词,施加恩惠。 D项,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后一句中没有活用现象。故选D项。【点睛】词类活用包括以下几类: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
6、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
7、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
8、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如:成以其小,劣之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三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回想初逢时,我们都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而今大家都已双鬓染霜,垂垂老矣。B.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C. 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D.
9、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风华正茂: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使用正确。不绝如缕:象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细微悠长。语境表达的是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该成语使用错误。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使用正确。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
10、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符合语境。故选B项。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历时三个月的“青少年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促使青少年真懂、真用、真法律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B. 在新线开通时,广州地铁还将同步启动免费WiFi全线试用,届时“手机族”在地铁车厢内即可畅享免费上网服务。C.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D. 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理,不可能
11、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语序不当,“真学”应放在“真懂、真用”前。C项,句式杂糅,“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中,可去掉“利用”。D项,成分残缺,“有条有理”前应加“具有”。故选B项。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
12、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能用于自己;B项,“高足”,本意良马、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词,不能用于自己;C项正确;D项“恭候
13、”,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不能用于他人。故选C。7.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
14、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前后内容的连贯。第一处应看横线后面的内容,后面说“江南日暮的雪景”,只有第一句提到“晚来天欲雪”,故选用第一句;第二处,后面说“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第二句中提到这三者;第三处,后面说“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第三句提到“风雪夜归人”,可见是深夜的情景;第四处,后面说“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第四句中的“昨夜一枝开”相合。【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先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
15、、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比如这段文字主要是写雪,要填写的是诗句,应注意诗句与前后情境是否相合。然后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二、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万鞋墙梁衡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
16、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000双。”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
17、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
18、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我是1963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养
19、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13个补丁。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有
20、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实。先要用布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500针。那堵鞋墙共有13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鞋墙不朽。(有删改)8.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
21、给“我”的惊奇感受。B. 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拟,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C. 第五段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D. 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语言庄重质朴。9. 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10.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含义及作用。【答案】8. C 9. 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想象农
22、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10. 含义: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作用: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解析】【8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作者以“赤着脚上课”和“一
23、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到开会“着正装”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进步。并非是反湘西的贫困、农村的落后、城市的富裕。故选C项。【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学类文本中的表达技巧。考生对各种表达技巧要熟知,并能准确判断。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分析前,首先要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分点作答。本题要求分析第三段中的联想、想象手法。第三段,鞋墙引发了作者的联想,他联想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建国之初大使匆忙买旧皮鞋。鞋墙又引发了作者的想象,他想象过去农村妇女纳鞋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这些虚写的内容,丰富了文意的内容,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10题详
24、解】该题考查学生段落的含义和作用,也可以说是考查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因为结尾“鞋墙不朽”就是一句话。该题两问,要分开作答。理解句子的含义,要理解出其丰富的含义,比如,表层义,深层义。深层义有比喻义和象征义,还有言外之意。作用,可以从句子或段落本身表达的内容角度分析;从结构角度分析与开头的关系,与上文的关系;还可以从写作形式本身的表达效果角度分析。 “鞋墙”中的鞋,其中包括,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四节“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第六节“却很少有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倒数第二节“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
25、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表明“鞋墙”代表的社会进步,代表着乡愁、亲情,“鞋墙不朽”是对“鞋墙”的赞美之情,也希望“鞋墙”所代表的美好的东西能传承下去。作用,“鞋墙不朽”照应标题“万鞋墙”,也照应开头“好一堵万鞋墙!”,这样使得散文结构严谨,“鞋墙不朽”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万鞋墙,并希望其中寄寓的美好精神和情感能传承下去。【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
26、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
27、、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B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描写角度;C常见技巧的使用。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
28、致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跋涉者与中国的路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幽默,风趣,自由。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艾青渴望着出版诗集,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艾青以诗人的机敏预感着,在预感之后呼号着。1937年早春,龙华一年一度的桃花开了带着血的红色。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这些血迹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29、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坚信着春天一定会从墓窟里走来,从艾青的预言中不难看出,艾青的信念因为有了抗日火炬的点燃,因为有了理想的追求而变得坚定。1937年7月6日,在去杭州的列车上,艾青望着掠过车窗的土地,读着当天的报纸,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终究要复活的预感油然而生。他写下了复活的土地。艾青问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呼声,真的成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艾青到了武汉。1937年岁末,日本侵略者向武汉迫近。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客居武昌的艾青预感到要下雪,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百万人争诵的诗篇。诗写完,艾青从昏暗的灯光下抬起头时,窗外真的飘飘洒洒地落下了雪花。这是一首不知跋涉
30、的泥泞与艰辛便写不出的诗。这是一首有着哲人预言的诗: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这是一首像风一样传播开来,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的诗。武汉还是失守了。在1938年的又一个茫茫的寒夜里,艾青走了。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艾青火了:“这副刊快成公共厕所了!”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
31、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山乡宁静,旷野寂寥。但远方的呼唤,是大山挡不住的。1940年春,艾青离开新宁,起道夫夷,到邵阳后改乘长江轮,直奔重庆。(选自徐刚艾青传诗坛圣火,有删改)1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艾青在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很受学生欢迎,但因为女校长害怕艾青传播革命思想,于是一个学期后艾青便被解聘了。B. 艾青因大堰河我的保姆闻名,于是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就以诗的方式,抨击黑暗。C. 在1937年的早春,为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就义,艾青写了一首春,预感着人间的春天终要从墓窟里走来。D. 艾青1938年创作的长诗向太阳,是一首能让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
32、这首诗在无数的爱国青年心中广为流传。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题目跋涉者与中国的路中的“跋涉者”是指艾青,这里将其与“中国的路”结合起来,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B. 艾青在广西日报编副刊时,官方想方设法挤副刊,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而艾青愤然辞职的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C. 虽然艾青在衡山乡师执教时间并不长,但这里的山乡宁静,旷野寂寥,抚慰了艾青那颗漂泊已久的心,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诗作频频。D. 文中大量引用艾青的诗作,既丰富了传主艾青的内心世界,又体现了艾青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物传记中的真实性这一基本
33、文体特征。13. 文中写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答案】11. B 12. D 13. 在常州女子师范教书,因传播革命思想而遭到解聘。到上海以卖文为生,出版商退避三舍,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1938年,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在武汉写出了向太阳等使抗敌战士热血澎湃的诗。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因官方容不下抗战诗人而被排挤。无奈蛰居山野,在衡山乡师执教时虽苦闷仍求索。【解析】【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
34、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强加因果。第一节“当时他已因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从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表明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
35、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艾青的作用体现在用诗作唤醒人们的斗志方面,抗战有一定的作用。说“不可或缺”不当,夸大了作用。B项,“行为有些任性,不利于当时的抗战”错误,辞职是一种抗争的情绪表达,不能看作是任性。C项,“十分惬意,诗作频频”于文无据。文中有艾青写了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的相关内容,因此,不能说此时的艾青生活十分惬意。故选D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然后分点概括即可。本题要求概括艾青在“崎岖”而“泥泞”的道路上奔走的事例
36、。“崎岖”而“泥泞”表明他所做的事情不顺,或以艰难的处境中做事。第一节“艾青到常州女子师范教国文和图画。一个学期,艾青便被解聘了,女校长怕他再传播革命思想。”可概括出第一点答案。第一节“艾青之后到上海以卖文为生。但出版商却认为这既无钱可赚,又要冒政治的风险,便纷纷退避三舍。艾青以诗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向着黑暗社会冲击。”能概括出第二点答案。第五节“1938年4月,奔走在崎岖而又泥泞的道路上的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这是一首使抗敌将士热血澎湃的诗。”能概括出第三点答案。倒数第三节“1939年初,艾青到达桂林,在广西日报编副刊。不久,官方容不下艾青这样的抗战诗人,便想方设法,用广西妇女广西
37、卫生等栏目来挤副刊。”能概括出第四点答案。倒数第二节“1939年冬,艾青离开桂林,穿过重重大山,在衡山乡师执教。短短的蛰居山野的几个月,艾青写了旷野愿春天早点来等寄托着艰苦求索的短诗。”能概括出第五点答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38、毛大福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
39、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节选自聊斋志异)【注】疡医:
40、治疮伤的外科医生。数事:数件。搒:笞击拷问。絷:捆绑。稳婆:接生婆。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官不信,械之 械:用枷锁拘禁B. 会毛货金饰 货:出售C. 一狼衔敝履委道上 委:丢弃D. 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遑:急迫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敷药如法,乃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官不信,械之 作师说以贻之C. 今遂以此被屈 故为之文以志D. 君不为我昭雪 不足为外人道也16.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咆哮相侵,惧甚 日既晚,狼遥送之 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 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A
41、. B. C. D.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B. 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C. 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了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D. 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42、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2)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3)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答案】14. D 15. B 16. C 17. B 18. (1)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途中被强盗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2)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离去。(3)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的经过(或“情况”),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
43、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D项,“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意思是没来得及搜寻,后来被狼衔走了。遑,是闲暇的意思。故选D项。【15题详解】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B项,均为人称代词,他。A项,前一个是副词
44、,才、就;后一个是副词,竟然。C项,前一个是介词,因为;后一个是连词,表目的,来。D项,前一个是介词,替、给;后一个是介词,向、对。故选B项。【1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然后再结合原文翻译确定句子是否能表现题干中涉及的那种品行,进一步排除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都能表现狼“义气”的项。句是写毛大福在看到群狼咆哮时害怕的情状,句是毛大福在请求狼为他昭雪。这两句不能表现。故选C项。【17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
45、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不是“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而是“狼见毛被絷”后,才奔向差役。故选B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是,这;银商,钱商;被盗杀于途,被动句,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第二句中,竞,争着;前,动词,上前;乃,才。第三句中,归,回来;状,
46、情况,经过;异,意动用法,对表示奇怪;遽,立刻,马上;释,放。这些词句都是翻译的关键处,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文言实词推断,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
47、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 (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参考译文: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治疮伤的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在路上遇到一只狼,吐出一个包裹着的东西,蹲在路边。毛大福拾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
48、狼又来拽他。毛大福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头上有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跟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离开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在途中被强盗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饰时,被宁家认出,于是将他抓起来,送往公庭。毛大福诉说金首饰的来历,县官不相信,用枷锁把他拘禁起来。毛大福受了冤屈,却不能自己申明,只得
49、请求宽限数日,让他去向狼询问。县官便派两名差役押着毛大福进山,径直走到狼窝。狼却没回来,等到天黑也不见踪影,三人只好往回走。走到半路,他们遇见两只狼,其中一只狼的疮疤还在。毛大福认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说:“前次承蒙赠送,现在就因为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为我昭雪,我回去就会被拷打而死。”狼见毛大福被捆绑着,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对。狼用嘴抵着地面大嗥,嗥叫了两三声,山中数百头狼聚集,围着差役打转。差役十分窘迫。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离去。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几天后,县官出行。一只狼衔着破鞋丢在路上
50、。县官走了过去,狼又衔着鞋子跑到前面放在路上。县官命人收起鞋,狼才离开。县官回来,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传某村有个叫丛薪的人,曾被两只狼紧紧追逐,后来,狼衔着他的鞋走了。于是,县官派人将丛薪拘捕来认鞋,果然是他的鞋。于是怀疑杀死宁泰的必定是丛薪,审讯他后,果然如此。大盖是他杀了宁泰,并取走了宁泰的钱银,而宁泰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饰,却没来得及搜寻,后来被狼衔走了。从前有个接生婆外出归来,遇到一只狼挡道,狼牵着她的衣服好像想带她到某地去。于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看到母狼正难产,分娩不下来。老婆婆给母狼用力拉出幼狼,产下幼狼以后,狼就把她放回来了。第二天,狼衔着鹿肉放在接生婆的门前来报答她
51、。可见这类事从来就有很多。(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离亭燕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蓼屿:长有蓼草的小岛。低亚:低垂。19.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上片第三、四句写雨后晴空万里,江波潋滟,天水相连,浑然一色,望不到水的尽头。B. 下片第一、二句写船帆高挂、酒旗低垂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盛衰亡之事的感叹。C. 最后两句写词人倚在高楼栏杆上,看着秋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西沉,更增加其惆怅
52、之情。D. 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下片通过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亡国之痛。20.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这两句在词作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9. D 20. 江岛上,蓼草、荻花掩映着村民的竹篱、茅舍,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幽美的景象。从自然景物写到人家,为下片“渔樵闲话”做铺垫。引发作者对六朝兴衰的怅惘之情。【解析】【19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
53、项,“下片通过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亡国之痛”赏析有误。下片没有写自身漂泊的生活,“云际客帆高挂”,是写江水尽头的客船;抒发的也不是“亡国之痛”,而是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故选D项。【2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学生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通常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作用。手法分析就不用了。结合“蓼屿”“荻花”“竹篱”“茅舍”不难看出是宁静的江边人家之景。至于作用,诗歌中的写景往往是为抒情做铺垫的,引发作者对六朝兴衰的怅惘之情。从诗句
54、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这两句从写景写到人家,为下片“渔樵闲话”做铺垫。(三)名篇名句默写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 (荀子劝学)(2)故不积跬步,_。 (荀子劝学)(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4)闻道有先后,_。 (韩愈师说)(5)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6)寄蜉蝣于天地,_。 (苏轼赤壁赋)(7)曾子曰:“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8)_,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9)书生意气,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0)_,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答案】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55、无以至千里 (3). 君子不齿 (4). 术业有专攻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渺沧海之一粟 (7). 士不可以不弘毅 (8). 暧暧远人村 (9). 挥斥方遒 (10). 青青子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知、至、齿、攻、浩、冯、御、渺、沧、粟、弘、暧、遒、衿等词,都要格外留意。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文字
56、,按要求作文。在生活中,有的人没有觉察到已经拥有;有的人满足于已经拥有;有的人仍不满足于已经拥有。请根据以上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要求:要有细节描写;注意书写,标点符号要规范。【答案】已经拥有今年的春天来得尤晚。都已是三月了,可天空总是灰沉沉的,一幅没精打采的模样。没有烟花三月的灿烂,一场连续几天的雨更是扰得人心烦。放学了,大雨没有要停的意思。看着那漫天的雨帘,我轻叹了一声,无奈的向在门口等我的爸爸走去。身为走读生,我极其痛恨这样的雨天的,因为家离学校远,所以每天都是爸爸骑着电瓶车来接我。夭气晴好时,坐在电瓶车后座上的我很快便可回到家,可遇上这样的雨天,可真是
57、麻烦极了!尽管穿着雨衣,可下落的雨滴依然会顺着身体流到腿上;风总是很大,会吹落帽子,吹散头发。总之,每一个雨天,我都会狼狈不堪的。爸爸显然已在门口等了好久,雨衣没能裹住他,衣服已经湿了不少。看到我出了校门,他立即向我跑来,将雨衣套在我身上,车的后座早已被雨淋湿,雨天容不得我去擦拭,索性就坐了上去,裤子湿得真是难受。校园外的路两旁早已是排起了汽车长龙。它们都是家长接送孩子的车辆。我其实是很羡慕那些已经拥有了汽车的家庭的学生的,他们不必像我这般坐在电瓶车上,吹冷风,淋寒雨,他们可以在车内欣赏这所谓的雨景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亦会有些许的期待家里的收入也还不错,爸爸什么时候会买车呢? 路还很长,我和爸
58、爸依旧在风雨中前行。“爸爸,你有没有想过买车呢?”我又一次的问了这个问题。“买车啊,不是说过了吗,我们又不常出远门,没有必要买车啊。再说,现在为你多省些钱,以后”又是这般令我失望的回答,我没有心情去听爸爸接下来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两个“又”见感情)一路风雨飘摇后,终于回到了家。迫不及待的脱下了雨衣,和往常一样,头发散了,衣服湿了。刚准备埋怨的我却无意间看到了爸爸套在外面的军绿大衣,颜色已经完全变深了被雨淋透了,再看爸爸,身上比我湿多了原来,以前的我总是关注自己,却从未注意过爸爸遭受的远比我多得多,我一直躲在爸爸的背后,却不知爸爸在我背后已给了我太多的爱;我一直期待家中能拥有一辆汽车,却不
59、知爸爸早已使我拥有了一座爱的城堡原来我己经拥有了这么多。我不再去羡慕那些“有车一族”了,坐在电瓶车后座的我也可欣赏星空或雨景,因为,我己经拥有了足以使我历经风雨的爱的力量。【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材料提供的是关于人们如何看待拥有的一句话。这句话中分析生活中的三类人,他们对待拥有各不相同。“拥有”即持有、占有;“拥有”的对象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第一类人,是“没有察觉到已经拥有”,也就是无视拥有,
60、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自然不知珍惜。可以立意为,发现拥有,珍惜拥有。第二类人,“满足于已经拥有”,对拥有的很满足。可以立意为,要知足,知足长乐。第三灯人,“不满足于已经拥有”,对拥有的不满足。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看,从积极的角度看,正是因为不满足,才会更加努力奋斗,拼搏争取,积极上进,争取更大的成果和胜利,这种心态可以引领人走得更远。从消极的角度看,对拥有的不满足,可以看作是贪婪。可以立意为,不能贪得无厌,要知足。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证层次清晰,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