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37728 上传时间:2024-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甘肃省甘谷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历史(文)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强调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这种从个人到 “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源头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A司马

2、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体现了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政策 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A B

3、 C D5汉书记载:“(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7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当时福建土地制度以小农土

4、地私有制为主 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 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A B C D8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此诞生,随后它在中国很多省设有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其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注重探索经济交往的支付方式C山西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新型汇兑业在中国开始发展9海外汉学界有以明代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如有历史学家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以下说法,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是A中国古代四

5、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B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10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11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

6、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12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四幅图片中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是13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4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7、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15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6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这种状况引发运动的最终结果是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B建立起君主立宪制C工业资本家逐渐

8、进入政权中心D无产阶级赢得被举权17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主导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B白银的流人推动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政府推行了积极的贸易政策D当时的世界贸易比较活跃18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

9、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19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败、败坏和毁灭不幸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这表明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人道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D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20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密切

10、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2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了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果。”“种种有利力量”应包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海外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扩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工厂的出现A BC D22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23. 马克思在1862年

11、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A洞察中国人的劣根性 B不了解中国情况C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

12、指导D准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24史学家认为,“康乾盛世”固然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西方传统史学家则称这段时期为“Lose High Qing”,即清朝伪鼎盛时期。以下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康乾时期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与增长B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C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康乾时期的“盛世”是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2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

13、的最初形式是 A建立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抢占租借地 D划分势力范围26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A BC D27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14、展28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鲜明的等级尊卑秩序。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方式上动与静的差别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29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0.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

15、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31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32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

16、%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表明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33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主导地位和作用34.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

17、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A B C D35. 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的签订36湖南农村某地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此春联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

18、纪3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37从专制到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图3的内容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B 三部文件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C 图1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颁布D 图2在新中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8台湾国民常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是不值得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39和平共处五项

19、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B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402012年将改变亚洲和世界中提到:“贯穿韩朝两国的轨道线也许能把朝鲜半岛变成区域贸易的一个通道。如果恢复这条线路并将它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就会把朝鲜半岛和欧洲连接起来,使商品从欧亚大陆一端运到另一端的时间缩短两周,为韩国节约3450美元的运输成本。”据此段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火车线路将世界上两大经刘可

20、区融合成为一个巨大的欧亚市场B朝鲜拥有经济地区之核心的重要地位C这是帮助朝鲜走出经济困境的方法之一D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亚洲将成为2012年世界经济中心4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关于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严重偏差C直接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改革 D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42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

21、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44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45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对此图的理解正确的有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渐开放到东部沿海

22、地带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A BC D46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47.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

23、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8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A考证历史事实 B把握历史规律 C分析历史原因 D描述历史现象 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第49题13分,第50题13分,第51题14分,第52题12分。)49(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范成大 材料二 材

24、料三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

25、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读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1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2分)(2)从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分)(3)比较材料三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为何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4分)(4)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2分)50(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

26、筹集资本的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由此导致英国本土各阶层利益占有格局的急剧变化,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

27、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51(1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吾台,吾民父母之乡也。吾民之田庐在于是,子孙在于是,祖宗丘墓在于是。台亡,吾民将安归乎?诸公皆健者,义博云秋,气吞百川,际此生死存亡之交,何兴乎来,执挺以为刘(永福)公助。庶几人自为战,家自为守,成则建造新邦,熠跃千古,败则举吾民之骨血与全台俱尽焉!是亦亡国之荣也。 徐骧(?1895年)(1)结合历史背景和斗争方式,分析徐骧抗日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材料二台湾光复仪式(2)指出台湾光复的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台湾得以光复的原因(4分)材料三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演说时宣称,东京将“购买”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2

29、0.5亿日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和“土地权所有者”签订交易合同。中国的回应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并竖起中国国旗。9月9日,胡锦涛向日本首相表示,坚决反对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日本宣布“购岛”,实施所谓 “国有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9月11日,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军队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的权

30、力。9月12日,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游业务。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9月14日,中国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领海内,展开维权巡航执法。(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为什么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4分)(4) 请问中国对日本“购岛”的回应有何特点?4分)52(12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

31、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甘谷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文)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注:只表明观点,不阐述理由不得分)52(12分)(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