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话题专练1高考命题中的多元史观一、选择题12013年是十月革命爆发96周年,苏联解体22周年。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2全球通史写道:“本书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以下能体现作者指导思想的是()A主张以全球史观研究历史B否认人类
2、文明的多样性C尊重和平等对待各国政治D研究与推进经济全球化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而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多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A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4有人在采访法国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化中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
3、优势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所不能世界其他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经济全球化是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A BC D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全面的西方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A BC D7梁启超在
4、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这说明()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C.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D.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8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
5、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该论述在“因为”到“所以”之间缺少的必要条件是()A自由主义思潮兴起B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D传统精密制造业
6、吸引投资意向10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11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12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
7、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二、非选择题1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的,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8、材料二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地写道:“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活动使人不禁回想起60年来的种种往事。抚今追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400年之前,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1837年到1897年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材料三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无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不得不仿效它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与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
9、同时,又受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并联系中外历史,概括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简述变化的原因。 (2)如何评价汤因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3)在强调文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你对材料三有何认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赵轶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向。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
10、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正是日本侵略亚洲大陆的理论、政策步步推进的关键时期,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漂移到了日本。”请回答:(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答案1A2A3A4B5D6D7B8B9C10D11D12D13(1)变化:欧洲日益兴起,中国开始落后;
11、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人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原因:世界:新航路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代议制度;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企业;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展海外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宣扬人权民主理念。中国:仍在农业文明时代徘徊。(2)近代西方在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化思想等方面确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文明史的全部,而且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侵略、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具有血腥的一面。(3)认识:历史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14(1)依据:政权的存亡。(2)侧重点:前:国家的政治;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后:社会。(3)理解:中国文化已不会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已被包容在日本文化之中;其观点是为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的。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