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1.45MB ,
资源ID:93667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66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每题125分)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成功发射,四天后进入环月轨道,开始环月飞行。2019年1月3日,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月球表面的高地称为月陆,低陷地带称为月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在“嫦娥四号”环月飞行期间A. 北京正午物影方向不变B. 武汉6时后日出东北方向C. 南非开普敦高温多雨D. 纽约昼长差值大于12小时2. 覆盖月海表面的岩石最可能是A. 花岗岩B. 玄武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3. 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所面临的最大考验是A. 极易受太空碎片撞击B.

2、 月海海水的强烈侵蚀C. 永恒的极夜黑暗环境D. 巨大的昼夜温度差异【答案】1. A 2. B 3. D【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系统相关知识点。【1题详解】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位于该地正南,则该地一年中正午物影位于正北方向不变,故“嫦娥四号”环月飞行期间北京正午物影方向不变。武汉6时后日出东南方向, 南非开普敦是南半球夏季,此时炎热干燥,纽约昼长差值小于12小时,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2题详解】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虽叫做海,但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含,只不过是较平坦的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不是

3、由水构成的海,而是炽热的“岩浆海”。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正确答案选B。【3题详解】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所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巨大的昼夜温度差异。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昼夜温差大,与极易受太空碎片撞击影响小,月海不是海水,而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受海水的强烈侵蚀,月球是自转的,背面不是永恒的极夜黑暗环境,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点睛】拓展:我们无法看到月背的原因,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饶地公转周期一致。并不是和自转公转速度有关。是周期而不是速度。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

4、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 油气资源开发B. 交通运输发展C. 牲畜粪便焚烧D. 工厂废气排放5. 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A. 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B. 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 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D. 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6. 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A. 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B. 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C. 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D. 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答

5、案】4. B 5. D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利用能力。4题详解】“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表明黑炭的形成主要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有关。A. 油气资源开发是以开采为主,不是以燃烧和使用为主。故A错误。 B.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火车和越来越多的汽车沿主要交通干道驶入青藏地区,导致道路沿线黑炭数量增加。故B正确。 C. 牲畜粪便焚烧不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产生黑炭,故C错误。 D. 青藏地区工业产业活动较少,所以黑炭的主要来源 不是工厂废气。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5题详

6、解】“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说明影响黑炭浓度的因素主要是风和降水。A. 根据材料判断,太阳辐射不是影响黑炭浓度的主要因素。故A错误。 B. 西风冬季强,夏季弱,夏季青藏高原受西风影响小,故B错误。C. 即使夏季气温高,大气层中黑炭也不会自燃。故C错误。 D.青藏高原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6题详解】A. 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会使冰川表面增温,从而加速冰雪消融 ,故A正确。B. 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故B错误。C. 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故C错误。D. 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

7、弱,黑炭的存在会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加速冰雪消融。本题正确答案为A。下图示意昆明市1993-2016年各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昆明市4月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多,其值为604.75MJ/m2;12月最少,其值为361.01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影响昆明市4月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的主要因素是( )A. 日照时长B. 太阳高度角C. 工业排放D. 云量8. 1993-2016年昆明市的年均太阳辐射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近24年昆明市( )A. 年降水量下降B.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C. 工业产值下降D. 西南季风势力加强【答案】7. D 8. A【解析】【分析】【7题详解】昆明市4月降水

8、少,晴天多,云量少,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D正确;4月日照时长、太阳高度角并不是最大的,AB错误;工业排放的影响小,C错误;故选D。【8题详解】19932016年昆明市的年均太阳辐射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近24年昆明市年降水量下降,A正确;城市绿地面积增加,蒸发加大,太阳辐射减少,B错误;工业产值的影响小,C错误;西南季风势力加强,降水增多,太阳辐射减少,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以昆明市19932016年各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主要与下垫面性质有关。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发电获得的辐射主要来自地面反射的太阳辐

9、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地表反射率的增大,光伏组件的最佳倾角也随之增大。下图示意2005年11月至2006年9月我国河西走廊干旱地区地表反射率与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该地区地表反射率最高出现在2006年1月,其原因最可能是A. 固态降水多B. 太阳辐射强C. 地表植被少D. 蒸发量较小10. 只考虑地表反射率,双面光伏组件倾角最大的是A. 沼泽地B. 绿洲地C. 天然草地D. 戈壁滩【答案】9. A 10. D【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1月份太阳辐射弱,蒸发量的大小与反射率无关,BD错误。该地为干旱地区,冬夏季植被覆盖率都低,C错误。1月气温低,降

10、水以降雪(固态降水)为主,而新雪的反射率较高,A正确。故选A。【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射率越高,光伏组件倾角越大。湿润土壤(如沼泽地)颜色较深,颜色越深,地表反射率越低,双面光伏组件倾角小,A错误。绿洲地区植被较多,地表反射率低,双面光伏组件倾角小,B错误。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多样,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低,双面光伏组件倾角小,C错误。戈壁滩地表比较粗糙,多沙石分布,植被覆盖差, 反射率相对要高,双面光伏组件倾角大,D正确。故选D项。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于2018年6月28日至2019年1月18日执行第七次“和谐使命”任务。下图为“和平方舟”医院船行驶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和

11、平方舟”从舟山港出发到斐济航行期间( )A. 日落时刻提前B. 太阳在东北日出C. 正午影子朝北D. 大多时间顺风顺水12. “和平方舟”从斐济到汤加航行期间,船上的人会感觉到( )A. 昼长夜短B. 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变大C. 昼夜更替时间变大D. 昼夜更替时间变小【答案】11. B 12. D【解析】【分析】【11题详解】从舟山港出发到斐济是6月28号到8月9号,从北纬30度到南纬20度,所以日出在东北,B对。北半球昼变短,南半球昼变长,斐济位于南半球,日落时刻推后,所以A错。轮船穿过直射点,正午影子有朝北,又有朝南时,C错。航行时间是在7月份,先后受到夏季风和东南信风影响,逆风行驶;同时先

12、后受到日本暖流和南北赤道暖流影响,逆洋流行驶,因此航行途中是逆风逆水,D错。故选B。【12题详解】和平方舟”从斐济到汤加航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位于南半球的船上的人会感觉到昼短夜长,A错误;船只在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变大,B错误;从斐济到汤加航行期间,船向东行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从而船上的人会感觉到昼夜更替时间变小,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结题关键是熟记大洋洋流分布,并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考虑天气、地形等因素下,某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呈现下图形态(实线表示甲地、点划线表示乙地)。完成下题。13. 在不考虑

13、天气、地形等因素下,某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呈现下图形态(实线表示甲地、点划线表示乙地)结合图中信息可得出结合图中信息可得出( )A. 甲地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B. 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C. h1、h2差值为直射纬度的两倍D. 甲、乙两地关于地方时0点对称【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可知,甲地正午为北京时间3时,乙地正午为北京时间15时,根据当地地方时( 12时)与北京时间( 120E )时差可以计算经度,经计算,甲、乙的经度分别是105W、75E. 读图可知,甲地昼短夜长,乙地昼长夜短,两地位于南北半球的不同半球,但题中没有信息表明直射点所在半球,不能确定甲、乙两地的南北半球,也就不

14、能确定甲、乙两地之间的南北方向,因此图中信息无法得出:甲地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或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A B错误;读图可知,甲地日落时就是乙地日出时,乙地日落时就是甲地日出时,说明甲地的昼长就是乙地夜长,乙地的昼长就是甲地的夜长,两地在此日昼夜长短对称相反,因此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读图可知,乙地昼长在15小时以上,因此两地均在回归线之外。当该日直射点纬度为X,设两地纬度为Y,则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2=90- (Y+X),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1=90- (Y-X),两式相减得:h1-h2=2X,即h1、h2差值为直射纬度的两倍,C正确;根据题意判断,甲、乙两地的经度是确定的,而地方

15、时0时是变化的,因此甲、乙地不会总是关于地方时0点对称,D错误。故选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的最大值为( )A. 90B. 6634C. 30D. 232615. 当图中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A. 桂林的白昼逐渐变长B. 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C.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 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答案】14. D 15. A【解析】【分析】【14题详解】读图,图中角是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最大度数是2326,所以角最大值可达2326,D对。故选D。【15题详解】读图,图中北半球昼短夜长,

16、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当图中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C错。桂林的白昼逐渐变长,A对。北极圈此时是极夜现象,当图中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极夜范围逐渐缩小,B错。南极圈内此时是极昼现象,当图中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极昼的范围逐渐缩小,D错。故选A。【点睛】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的最大纬度是23.5,结合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判断直射点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图中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太阳直射点由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由此判断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下图是某市(29N,116E)某楼盘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在面积、户型、楼层(5层

17、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从居住条件方面考虑,房价最高的可能是A. AB. BC. CD. D17. 该楼盘每栋房屋均为25层(层高为3米,无架空层),楼间距为30米,B栋15层某业主家一年中正午不能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大约为A. 2个月B. 4个月C. 6个月D. 8个月【答案】16. D 17. A【解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市经纬度为,(29N,116E),从该楼盘平面图可以得出,在面积、户型、楼层(5层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从居住条件方面考虑,D楼位于东南方位,离交通干线较远,房价最高的可能是 D,所以D正确。【17题详解】如果该房屋刚好看不到阳光时该

18、地太阳高度角为45(楼间距30米,楼高3乘以20等于60米,他住在10层即相当于30米,则要使的阳光照进则要45的太阳高度角,当该地太阳高度为45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在19S,太阳一年12个月做回归运动,总共走了2326乘以2=4652,所以平均每个月走4,19S距离南回归线大概4左右,所以该房屋每年有11个月的日照时间。所以选A。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 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 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 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19.

19、 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A. 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 月球内部结构中一定有“软流层”C. 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 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答案】18. C 19. D【解析】【分析】【18题详解】1.P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S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由图知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C说法错误;其他说法均正确;故选C。【19题详解】由图知在月壳中传播时,地震波波速首先不断增大,在深度50-100千米处地震波速度突然不再增加,说明此处存在一个不连续界面,D正确;月球表面为岩石,发

20、生地震时可探测到P波和S波,A错误;月球内部结构中无法确定有没有“软流层”,B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月球内部分层,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当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明显改变时,代表传播介质的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考查地壳内部的圈层结构。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下图实线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在时间b时,北半球正值(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21. P点的这种移动将影响地球上( )A. 各地地方时差异B. 极昼极夜范围变化C.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D. 昼夜交替变化【答案】20. D 21. B【解析】

21、【分析】【20题详解】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12时的P点位于极点,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时,12时的P点向南移,当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时,P点移到北极圈,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P点又开始跟着向北移,又会由北极圈移回北极点,故在时间b时,P点位于北极圈,北半球正值冬至日,故本题选D。【21题详解】P点的这种移动,使得极圈内极昼极夜范围不断发生变化,B正确;各地地方时差异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昼夜交替变化不受影响;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以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在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

22、2. 甲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则该地层往往( )A. 含有化石B. 有气孔和流纹构造C. 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D. 岩浆上升冷凝而成23. 乙处 ( )A. 位于大陆架上B. 位于大洋海岭处C. 地质上为断裂构造D. 地壳较厚24.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壳活动频繁B. 多地震,并易产生海啸C. 板块生长边界,海沟多D. 岩层中常见火成岩【答案】22. A 23. C 24. C【解析】【22题详解】地层中有丰富煤、天然气资源,说明该地层为沉积岩层,所以可能含有化石,A选项正确;有气孔和流纹构造的为岩浆岩,B选项错误;因高温、高压岩石结构、成分改变为变质岩,

23、C选项错误;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岩浆岩,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3题详解】图示乙地水深约为2000米,所以不是大陆架地区,A选项错误;乙地区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大洋海岭位于生长边界附近,B选项错误;根据图示乙地岩层断裂,为断裂构造,C选项正确;乙处为大洋地壳,所以地壳较薄,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4题详解】根据图中琉球群岛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海沟、岛弧,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岩层中常见火成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马赛市。下图为气旋中心经过前后,马赛气压变化情况。

24、完成下面小题。25. 受该气旋控制,马赛4日的风向是(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26. 该日前后( )A. 马赛市仍以晴朗为主B. 悉尼日出方位持续往北偏C. 北海道地区温和少雨D. 松花江流域即将进入春汛【答案】25. A 26. B【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25题详解】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法国地中海沿岸城市马赛市。从图中看出,6日气压最低,位于气旋中心,则4日位于气旋的东侧,北半球气旋东侧为东南风,A正确。故选A。【26题详解】受气旋影响,多阴雨天气,A错误。2月,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悉尼日出方位持续往北偏,B正确。冬季北海道地区气候寒

25、冷,C错误。4月松花江流域进入春汛,D错误。故选B。湿润系数是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力的比值。图是俄罗斯平原地域的湿润系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27. 里海至巴伦之海的湿润系数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温B. 降水C. 地形D. 海陆位置28. 决定黑海与里海之间的区域湿润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与地形B. 纬度与地形C. 海陆因素与地形D. 植被破坏29. 湿润系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 湿润系数大于1的地区不会出现缺水问题B. 湿润系数大于1的地区不会有土地盐碱化现象C. 湿润系数越小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越低D. 湿润系数越小的地区农业生产对灌溉的依赖度越大【答

26、案】27. A 28. A 29. D【解析】【27题详解】里海至巴伦支海随纬度变化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降水的变化较小,湿润系数增大,A正确,B错误;地形 、海陆位置对湿润系数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黑海沿岸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湿润系数较大,里海沿岸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故决定黑海与里海之间的区域湿润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与地形,A正确;纬度相差不大,都是位于沿海(湖)地区,植被影响较小。故选A。【29题详解】缺水问题与人类的需求量有关,故湿润系数大于1的地区可能出现缺水问题,A错误;土地盐碱化现象多与人类的不合理灌溉有关,湿润系数大于1的地区会有土地盐碱化现象

27、,B错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强,湿润系数小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也可以很高,C错误;水资源量影响农业生产,湿润系数越小的地区农业生产对灌溉的依赖度越大,D正确。故选D。30. 下图是一个水循环的模式图。从图中判断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甲一乙=丙+丁B. 戊十己=乙+丙C. 甲一丁=戊十己D. 甲十丙=戊+丁【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箭头方向和位置可以判断,甲为陆地降水,乙为地表径流,丙为地下径流,丁为陆地蒸发,戊为海洋蒸发,己海洋降水;根据水平衡的原理,甲一乙=丙+丁A正确;戊十己远大于乙+丙,B错误;甲一丁小于戊十己,C错误;甲十丙与戊+丁无法比较,D错误;故选A。【点睛】

28、本题以水循环的模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D. 河道淤积32.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 3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

29、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31. B 32. C 33. D【解析】【31题详解】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32题详解】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33题详

30、解】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读天山中段冬夏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4. 天山中段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 )A. 2200米左右的南坡B. 3800米左右的南坡C. 2200米左右的北坡D. 3800米左右的北坡35. 地面上空若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天山中段出现明显逆温现象的时间和地段是( )A. 夏季的巴伦台至山顶B. 夏季的昌吉至梧桐窝子C. 冬季的山项至小梁子D. 冬

31、季的小梁子至乌鲁木齐36. 天山地区逆温现象的出现,有利于( )A. 抑制沙尘暴B. 高山牧场放牧C. 高空飞行活动D. 减轻冰川融化【答案】34. C 35. D 36. A【解析】【分析】【34题详解】读图可知,天山中段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小梁子,对应的降水量约500毫米,小梁子对应的海拔高度约2200米,小梁子位于北坡,由此判断,天山中段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2200米左右的北坡,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35题详解】题意表明,地面上空若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观察图中7月均温和1月均温曲线与地形剖面的高度变化的相关性,1月均温变化曲线在小梁子至乌

32、鲁木齐之间,气温随着海拔高度降低而下降,即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上升,出现了明显的逆温现象,天山中段出现明显逆温现象的时间和地段是冬季的小梁子至乌鲁木齐,D符合题意;7月巴伦台至山顶、7月昌吉至梧桐窝子和1月山项至小梁子,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或气温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升高,没有明显的逆温现象,排除A、B、C。故选D。【36题详解】天山地区逆温现象的出现,上层气温高、下层气温低,有利于抑制对流运动,从而使得沙尘不易扬起,会抑制沙尘暴,A符合题意;从上题分析可知,天山的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冬季的小梁子至乌鲁木齐之间,即海拔2200米以下,低于高山牧场放牧,低于高空飞行高度,也低于雪线,因此对高山牧场放

33、牧、高空飞行活动和冰川融化影响不大,排除B、C、D。故选A。【点睛】逆温的积极影响: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消极影响:加剧大气污染。逆温现象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空气污染势必加重。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7. 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B. 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C. 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D. 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38. 图示季节( )A.

34、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B. 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C. 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D. 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答案】37. D 38. A【解析】【分析】【37题详解】A为东亚夏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为南亚夏季风,成因主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地转偏向力发生改变(由南半球的向左变成北半球的向右),东南信风偏转而成;故D正确。C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常年存在,成因主要是副高与赤道到低压间的水平气压差导致;信风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A、B、C错误。【38题详解】图中东亚和南亚盛行偏南风,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A正确。北半球陆地形成低压,北半球

35、为夏季。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洲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B、C、D错误。【点睛】特别关注南亚夏季风的主要成因。下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EOF150,阴影部分表示11月6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图表示北半球该图表示南半球AC为晨线BC为晨线A. B. C. D. 40. 此时北京时间为()A 11月6日6时B. 11月7日18时C. 11月5日6时D. 11月5日4时【答案】39. C 40. A【解析】【39题详解】虚线ACB表示晨昏线,可知OF (或0C)所在经线为12点或0点;根据材料,阴影部分表示11月6日,可知OF、OE为

36、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由以上分析可知OF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0E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推知11月6日0点是在极夜范围内,可确定O点是北极点,该图为北半球,AC 是昏线、BC是晨线。据此选C。【40题详解】由上题可知O是180经线,OF 地方时为0点,又因E0F=150,OF 所在经线为30 E。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得,此时北京时间为11月6日6点。据此选A正确。【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

37、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二、综合题(共3题,50分)41.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

38、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答案】(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注:选一论述)(5)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详解】(1)地形地

39、势特征主要结合等高线图进行判断,主要从地形构成及地势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进行描述。由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中部地区海拔低,周围海拔高,为河谷盆地地形,地势中间低四周高。(2)河流流向的判断主要从等高线凸出方向进行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结合指向标可知,AB段向由北向南,然后流向东南。(3)读图可知,朝阳峰海拔在1300米以上,甲在河谷盆地,地势低,可以看到。丙在朝阳峰的西南坡,坡度和缓,可以看见。乙在河谷盆地外侧,地势低,可见。丁在山脊东侧,山脊阻挡了视线,不可见。(4)水库坝址选择主要从库区蓄水量大小、移民数量及淹没土地资源的数量及工程量角度分析利弊。读图可知,AB都是口袋型地形,

40、都有集水区。选A,缺点是集水区面积小,库区面积小,蓄水量小,优点是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区域内村庄规模小,人口迁移少。选B,优点是集水区面积大,库区面积及蓄水量大,但是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5)甲乙两村在河谷盆地出口处,地势低,地表平添,两侧坡度和缓,不易发生滑坡。丙在山的西南坡上,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不易发生滑坡。丁位于河谷盆地内,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容易发生滑坡。【点睛】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与河流水文结合:A、由山

41、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与地区规划结合:A、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B、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C、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42、D、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E、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4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位于我国天山南坡的吐鲁番盆地,既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之乡”,又是著名的黑羊养殖基地,其所产黑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古人了创造的坎儿井,下图示意坎儿井结构。坎儿井所在地区地层质地坚实。(1)判断竖井至绿洲的沉积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析坎儿井能在吐鲁番修建的自然地理条件。(3)指出坎儿井修建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43、答案】(1)冲积扇。河流或冰雪融水携带砾石泥沙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平坦开阔,流速减缓,携带的砾石泥沙沉积而形成。(2)吐鲁番盆地北部天山的冰雪融水,为坎儿井提供了大量的水源,当水流出山口后,渗入戈壁地下变为地下水;吐鲁番盆地北高南低,沿地势引水,自流向盆地;坎儿井地层质地坚实,挖好后不易坍塌等。(3)修建后,地表径流量减少,蒸发减少,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加等。(任答2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以坎儿井为材料背景,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水循环等知识点。【详解】(1)读图可知,由竖井至绿洲的沉积地貌的主要构成物质为洪积砾石,且位于天山的南坡山麓,可判读此处的沉积地貌为

44、河流冲积扇。形成原因是河流或冰雪融水携带砾石泥沙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平坦开阔,流速减缓,携带的砾石泥沙沉积而形成。 (2)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活动,坎儿井是人类适应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性工程。坎儿井能在 吐鲁番修建的自然地理条件可以结合图文材料从水源地形地质条件来思考。由材料可知,吐鲁番盆地位于 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其河流补给水源以及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北部天山夏季的冰融水,为减少水分蒸发修建了坎儿井。当冰雪融水流出山口后,经竖井汇入地下暗渠输送,可以减少蒸发;同时吐鲁番盆地北高南低,沿地势引水,可自流;由材料可知,坎儿井地层质地坚实,说明挖好后不易坍塌。 (3)坎儿井的水

45、循环属于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修建后的影响可结合坎儿井的结构(地下径流和下渗变得尤为重要)来进行思考。主要从修建后,地表径流量经竖井注入暗渠,地表径流量减少,减少了当地因高温的蒸发,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加等。43. 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和最低地区的成因。(2)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3)比较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答案】(1)太阳辐射量与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大气透明度越

46、好,太阳辐射总量就越多。青藏高原海拔高,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四川盆地地势低,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雨、雾,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2)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3)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回归线附近的纬度带上,由此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递减,接近极点时为零。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云层少,大气透明度高,故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多,湿度大,降水量大,云层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2)根据图乙可知,全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是赤道,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加,太阳辐射量随之递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3)根据图乙可知,图中夏半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在回归线附近,从此处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地区。冬半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是赤道,从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少,极点处为零。- 2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