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2.50KB ,
资源ID:9357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5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2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南宋的戴表元说: “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 ”有人曾统计过文天祥为状元的宝祐四年(1256)那榜进士,来自平民家庭与出于官员家庭的人数比约为 7 比 3。据此可知,南宋科举制A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致力于维护下层民众权益C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25雍正十三年规定:“京城一切无帖(龙帖,即营业执照)铺户,如有私分地界,不令旁人附

2、近开张;或将地界议价若干,方许承顶;至发卖酒斤等货物,车户设立名牌,独自霸揽,不令他人揽运,违禁把持者,枷号(拘留)两个月,杖一百。”这表明当时政府A限制商业活动 B抑制商业兼并 C加强商业监管 D鼓励商人竞争26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27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的大力提倡 B思想启蒙的

3、需要C政治变革的推动 D白话文通俗易懂28下面是1937年6月15日,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的几项条件。它反映出国民政府 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B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D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29 中国近代史中记载,19131918年期间外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9600万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这种变化 A. 受到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影响 B. 反映了英法德与中国矛盾尖锐 C. 深刻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走势 D. 原因是西方工业品质量的下降30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

4、:“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 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31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 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 C.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32 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

5、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A. 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 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开启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33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34 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 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

6、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A. 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 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 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 导致美欧关系破裂351924年前,苏俄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这表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然盛行B战争环境不利于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背离了苏联国情D意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

7、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135分。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了为公共教育的实现而进行的斗争,即公立学校运动。这场运动力图把公共教育作为美国教育的基本模式,希望建立起公立小学公立中学州立大学的单轨教育阶梯。作为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领导人,贺拉斯曼坚持不懈地宣传公共教育思想,从而使民众逐步接受了公立学校的模式,并把公立学校与自己的信念和希望联系起来。1852年,马萨诸塞州颁布了美国第一个普及教育法令,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正是通过公立学校运动的兴起,美国公立学校的入学人数在519岁中的比例,由1839年的35增加到1870年的611

8、。摘编自美国公立学校运动新论材料二 1924年8月,成都市成立了民众教育馆,隶属于市政府教育科领导下的一个社会机构。教育馆把“社会教育为主,辅导本市教育之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历年来,开展了许多活动,进行了民众教育、国防教育、科学教育、电化教育,开展过戏剧、歌咏、体育表演比赛,出版过民众月刊,推行地方自治,宣传“新生活运动”。在抗日烽火迫在眉睫时,教育馆不仅注重对成年市民的启发,而且认识到“儿童为国家将来之主人翁,要判断将来能否战胜敌国,便看今日儿童之培养是否优于敌国。”摘编自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兴起的原因,并对该运动进行简要评价。(13分)(

9、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众教育馆设立的影响。(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下图对此作了概括: 阅读材料,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共25分。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地处“大漠

10、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城之境,时车马为家”的契丹族在北方崛起,当时的契丹实行的还是游牧民族的部族制,事简职专,官制朴实。契丹从后晋石敬瑭手中夺取幽云十六州,俘获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史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 至此,南北双轨制运行下的“蕃汉分治”便以国策确立下来,并为有辽一代所沿用。 材料二 有辽一代,北方草原树海中出现了许多农田区;银币成为法币;北部边疆得到开发和巩固。宋辽时期,我国的封建制度开始向边疆地区传播。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摘自田泽斌

11、中国古代史 (1) 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契丹采取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契丹实行南北双轨制行政体系的历史作用。(9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美西战争是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是美国地缘政治利益扩张之驱动,使其建立起太平洋纵横交错的交通线,构筑东南亚和中国甚或亚太定点连线成面的地缘政治格局,让美国提前2年进入到20世纪。 摘编自张江河美西战争与美国向东南亚地缘政治扩张的历史脉络 材料二 美西战争是美国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分水岭,把一个19世

12、纪孤立于世界的美国与20世纪活跃于国际舞台的美国划分开来。美国占领菲律宾的地缘政治扩张意义远大于战争胜负本身,依据后来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地缘政治博弈的史实,其对美利坚民族实现“世界大国意愿”和建立适应于己的“国际新秩序”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或然转为必然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杨春龙美西战争与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西战争爆发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西战争对20世纪美国的影响。(7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在清代,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以致于三十年后当李鸿章在台湾问题上与日本谈判取强

13、硬态度时,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竟骂“李鸿章要做第二个林则徐!”清朝的时人笔记中,也有把林则徐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身长不满六尺,而英光四射,声如洪钟,顾其早入仕途,虽在交通便易之城,而亦不知外国之情况共历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自吾观之,于腐败官吏中,而林则徐竟能不顾一切,毅然禁烟,虽其计划归于失败,而其心中,则为人民除去大害,可得昭示天下,故民族之光也!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浅陋,以为英国毫不足畏,欲以武力恫吓解决,乃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使其饿而缴鸦片。”

14、 根据对林则徐评价的时代变化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则徐被清政府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评价林则徐与清政府有什么不同。(9分)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D 25C 26B 27 B 28D 29C 30D 31D 32 A 33A 34 B 35D26【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中林则徐对英国有一定了解,说明林则徐并未盲目排外,故A项错误;从林则徐的奏折内容可知,林则徐是从传统军事战略的角度推断英国因国小,路途遥远补给困难不会发

15、动鸦片战争,但没有看到英国此时已是工业资本主义强国,国力强大,侵略中国是满足其商品输出的要求。这说明当时的林则徐思维固化没有看清本质,故B项正确;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积极了解西方,并未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林则徐的相关史实,且材料未提供林则徐个性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28【答案】D 【解析】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侵华开始,故A项错误;材料中蒋提出国共合作实则由国民党领导,而非抗战领导权,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蒋期望通过建立国共合作的组织方式来增强抵御外侵而非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蒋期望通过建立国民革命同盟会团结共产党以对抗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16、故D项正确。29C 【解析】19141918年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转变,故C正确;A项不能说明英、法出口量减少的原因,排除;B、D是对材料的误读。30D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大意是说在国际社会里弱国无外交,意在激发国人的民族救亡意识,故正确答案为D项。A项不是梁启超这番话的用意;材料体现不出BC项。31D 【解析】罗马法公正对特定自然资源的自由利用,而不是保

17、护或限制,故A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排除D;材料表明共用物由全人类共同享用,任何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利用,但是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在对待自然资源和私有财产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故D正确。32A 【解析】由题干可知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不会激化矛盾,这有利于权力的平稳过渡,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法本身错误,英国国王一直是国家元首;C项错误,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开始于工业革命;D项说法错误,英国主要是代议制,不可能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33【答案】A 【

18、解析】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加剧了欧洲和世界的分裂,故A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错误;二战后两极对立格局形成,但由于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C项错误;北约和华约建立的主要危害是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影响世界经济的衰退不是其导致“人类社会倒退”的主要依据,故D项错误。35【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苏俄政府引进外资,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19241929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结束,并非战争环境,故B项错误;在苏俄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新经济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私营企业符合苏联国情,故C项错误;材料中苏俄政府同外国企业

19、签订的租让合同实际履行很少,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很少,说明苏俄在经济建设上依然存在意识形态的矛盾,故D项正确。第卷40(25分)(1)原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工业革命);民主、平等精神的推动;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完善;社会人士的坚持与努力;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需要。(6分)评价:有助于美国近代公共教育制度的确立,提高了民众的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体现了公平、平等原则。(7分)(2)特点:教育内容范围广;政治色彩浓厚;教育与时俱进;教育与民族命运相结合;注重培养儿童教育。(6分) 影响:促进市民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的变迁;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增强民众爱

20、国心。(6分)41【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格局主题;全国卷41题【解析】据材料图示可知,冲突性较重的有:日本与东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与伊斯兰、非洲与伊斯兰、西方与伊斯兰、印度文明与伊斯兰、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西方与中华文明;冲突较轻的有:西方与日本、西方与非洲、西方与拉丁美洲、东正教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与伊斯兰。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和所学知识,抓住问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可得观点一: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经济格局多极化造成的。第二小问论证,据图示分析和结合所学知识,抓住第二次

21、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中出现的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等主要力量中心,分二战后初期、70年代后、90年代后三个阶段论述世界在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和所学知识,抓住问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对图示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得: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全球化下各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第二小问论证,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说明;据对图示的分析和所学知识,从几大文明圈,如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

22、东方儒家文明圈等的演变,分新航路开辟后、二战后、现在三个阶段说明。【答案】评分说明: 观点:语言精练,观点明确。(4分) 论证:条理清晰,能够采用正确史料,论证逻辑合理。(8分) 示例一: 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经济格局多极化造成的。 论证: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两极格局,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由于滞胀危机影响,相对实力下降;而欧洲一体化有了较大发展,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大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日本经济崛起;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力量中心,世界在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

23、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示例二: 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全球化下各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 论证:人类文明史发展说明,在世界上很早以来形成几大文明圈,比如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东方儒家文明圈等。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逐渐成了强势文明,曾经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全球化迅速的发展,各种文明在全球范围冲突融合。而逐渐形成了现在基于各大文明圈而崛起的世界几大力量中心,他们是美国(西方文明)、俄罗斯(东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印度(印度文明)等,示例三: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大国力量对比决定的 论证:(略)44【答案】(1)原因:自然环

24、境的影响;各族间经济文化差异大;风俗习惯和政治传统差异大;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民族矛盾尖锐;维护统治的需要;为了发挥汉人所长(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6分) (2)作用: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民心;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加快了北部边疆的开发;为后世制度改革提供借鉴。(1点2分,2点4分,3点6分,4点9分)【解析】(1)根据材料“大漠之间,多寒多风”得出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游牧民族的部族制”“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得出各族间经济文化差异大;根据所学,汉族与契丹族不同民族存在矛盾,而分而治之因人制宜,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得出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民族矛盾

25、尖锐;维护统治的需要。 (2)根据材料“北部边疆的得到开发和巩固”得出加快了北部边疆的开发;“辽朝在汉族先进文化的浸润下,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得出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进程;同时分而治之就对汉族而言,得出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民心。总之:这制度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安定民心。45【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工业革命,美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积极建立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向亚洲和全球扩张。(任答4点给8分) (2)影响:显示了美国作为大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为美国领导世界创造条件;美国结

26、束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刺激美国向全球扩张,争夺世界霸权;(任答3点给7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是美国地缘政治利益扩张之驱动,使其建立起太平洋纵横交错的交通线,构筑东南亚和中国甚或亚太定点连线成面的地缘政治格局”及所学知识可知美西战争爆发的背景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争夺海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工业革命,美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积极建立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向亚洲和全球扩张。 (2)根据材料二“把一个19世纪孤立于世界的美国与20世纪活跃于国际舞台的美国划分开来”和“依据后来两次世界

27、大战和冷战地缘政治博弈的史实,其对美利坚民族实现世界大国意愿和建立适应于己的国际新秩序从理想走向现实、从或然转为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及所学知识可知美西战争显示了美国作为大国的实力和影响力;美国结束了“孤立”的外交政策;刺激美国向全球扩张,争夺世界霸权。46【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3分);清政府将这一结果归咎于林则徐对中英冲突处理不当,引发了战争。(3分) (2)不同:清政府对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持完全否定的态度(3分)。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史一方面肯定了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的表现,赞扬了他的个人品质与毅力(3分),另一方面又指出了他对外界的无知与

28、蛮干(3分)。【解析】(1)根据材料“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清政府认为林则徐在对英冲突中,处置不当;根据所学,由销烟引发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根据材料“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也有把林则徐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基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对林则徐表现基本持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林则徐竟能不顾一切,毅然禁烟则为人民除去大害,可得昭示天下,故民族之光也”,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史肯定了林则徐大公无私的民族气概;根据材料“其计划归于失败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浅陋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该书也表达了林则徐对外洋知识的缺乏,以及是非不辨的蛮干。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