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6.89KB ,
资源ID:93561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3561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祁东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1、衡师祁东附中 2022 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命题人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 2013 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

2、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摘编自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材料二: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3、。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

4、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

5、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

6、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摘编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材料三: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

7、,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摘编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

8、正当性,党和国家对此比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C.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D.劳动者只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能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并高度评价劳动者。B.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改变人的本性,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

9、的人。C.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因此不劳而获是可耻的。”B“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D“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5.为

10、什么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 快过端阳节了,头上的太阳热烘烘的。山鸡和野鸡清脆的叫唤声,不时打破这梦一般沉寂的世界。大地上的绿色已经很惹眼了。大部分秋庄稼刚锄过一遍草。庄稼地中间的苜蓿盛开着繁密的紫红色的花朵。向阳的山坡上,稀稀拉拉的麦穗开始泛出了黄颜色;路边灰白的苦艾丛中有时猛地会窜出一只野兔子,吓得田福军出一头冷汗。他一边走,一边揪了一把苦艾、凑得鼻子上去闻。这苦涩而清香的艾叶味,使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端阳节,他和福堂哥总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拔好多艾草,

11、别在门上,别在全家人的耳朵上,然后再揭开喷香的粽子锅唉,从那时到现在,不觉得几十年就过去了。记得文化革命开始时,他刚三十出头,正是风华茂盛之时结果这好年华白白地浪费掉了。前几年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也等于仍然在油锅里受煎熬。直到不久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好象一下子又变年轻了。只要国家有希望,工作就是把人累死也畅快!他多年来一直处在实际工作中,因此非常清楚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他常想,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那么,能

12、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象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

13、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老汉连哭带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就是的”“口粮哩?”“扣了!”“

14、为什么扣了?”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

15、不放给他们分粮,我”“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扯住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 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

16、”。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通过写田福军当时的感觉,表露出作为基层领导的他发现百姓生活艰难情况后的难过和愧疚之情。B.看到田福军和队长扛着粮食回来时,老汉一家人哭成了一堆,是因为终于可以活命

17、,心里感到暂时有希望了。C.小说写田福军考察村中百姓生活状况后决定开仓放粮,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再补,旨在表现田福军一心为民、不顾个人得失的个性。D.队长一家人吃糠团子,生活困难:老汉一家人更是衣不蔽体,家中老人已奄奄一息,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个别状况。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开头写快到端阳节时,山鸡和野鸡鸣叫、苜蓿盛开、麦穗泛黄的乡村景色,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赋予了人物活动的空间。B.文中“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的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孩子因为过度饥饿而产生的绝望心理。C.小说语言的辨识度比较模糊,但多处语言还是具有地域特

18、征和时代印记,如“口粮哩”,就是当时的生活用语。D.文章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展示当时农村百姓生活的艰难,为塑造田福军的形象作铺垫,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小说第二段的插叙内容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9.路遥在另一部作品人生中曾说过:“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请结合这句话的内涵,分析文中田福军这一人物形象。(6 分)二、文言文及诗歌阅读(本题共 7 小题,2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0 分)苏子瞻,智慧夙成。喜读书,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

19、辄变一体,书法遂工。髫年,便有论著。父明允,大以为佳。年二十,侍明允,偕弟子由至成都,谒张安道。安道倾注甚,致书欧阳永叔。永叔见明允及子瞻、子由文,甚喜,极力推挽,声名大起。明允卒后,子瞻判官告院,与王介甫议论不合,出为杭停。于时兄弟散于宦途,离合之感,从此始矣。仕杭三年不调。改知彭城,约子由会于澶濮之间,相携至彭城,宿逍遥堂。时兄弟一别,遂已七年。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想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然而乡思益深矣。子由留百余日而去。移知湖州,是年,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日“诗账”就

20、逮台狱,子瞻知不免,因自叹曰:“命途舛薄,遭此荼苦,我死易耳,乃竟不得一见吾子由乎!”因赋二诗托狱卒遗子由,狱吏不敢隐,遂以上。上见而怜之,自此一意宽释。会以曹太后泣问故,上意益解。于是黄州之命下矣。哲宗立,子瞻以礼部郎召还,子由相继为侍从,弟兄聚首,友朋凑集,文酒赏逅,雅道大振。而元丰诸臣章惇辈亦会于朝。子由疏其奸恶,惇大怒。于是子瞻贬岭外,子由贬筠,苏门四学士亦相继尽去。当事者犹谓罪大罚轻,复谪子瞻至儋州,子由至雷州,了不相闻。元符三年,子瞻北还中原,子由亦由雷还许。初,子瞻已定居阳羡,子由有书来促归许。念老境庶几,不欲做两处,遂决计从江溯汴,于陈留陆行至许。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

21、,不忍累之。遂复归阳羡,还旧寓。未几,疾甚,数日而终。子由闻之,伤悼不欲生。(摘编自袁中道次苏子瞻先后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账”/B.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账”/C.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账”/D.遣中使追摄/赴诏狱有司/移各州取所留诗/杭州供数百首/名曰“诗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髫年,指幼童时期,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垂髫”含义相

22、同。B.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不取字。C.礼部,六部之一,下辖四司,分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长官称尚书。D.元符,宋哲宗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子瞻自幼聪敏,博学多才。对于自己亲手抄写的经史书籍皆明了谙熟,并在抄 写过程中成就了高超的书法技艺,其著作得到父亲的高度赞赏。B.苏子瞻因事出官,兄弟分离。子瞻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而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七年后才得以和子由再次相会,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之悲。C.苏氏兄弟得罪权臣,饱受迫害。

23、苏子瞻、苏子由及苏门四学士遭受了严酷的政治迫害,直接原因是子由上奏章揭发了元丰诸臣章惇等的奸恶事实。D.苏氏兄弟相约终老,憾未成行。子由晚年在许州写信催促子瞻到许州养老,但因种种原因,子瞻最终没有成行,再次返居阳羡,不久不幸病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言事者以到任谢表为谤,并摭生平诗辞,以为怨望。(4 分)译文:_(2)会舟中皆伏暑,又念子由近亦穷用,不忍累之。(4 分)译文:_ 14.苏子瞻遭遇“诗账”事件,被捕人狱,后因何原因被释放?请简要分析。(3 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柳州城西北隅

24、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柳州:柳宗元当时被贬作柳州刺史。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橘之品行。柳宗元在本诗中将柑与橘看作同一物。木奴:指柑橘的果实;据晋习凿齿襄阳记记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柞树长成则可赖之维持生计,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以叙事开篇,特以“手种”和株数表现诗人对柑树的喜爱,诗人使用“新”“遍”两个字,分别写出了

25、柑叶的嫩绿和繁盛,状物用词形象精准。B.颔联“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运用对偶的正对而不用反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引入到典故中去,读起来韵味深厚。C.颈联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用“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开香四溢一笔写出,又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将上文“怜”的内容具体化。D.尾联言淡意远,表面写等到柑树成林,果实滋味可供养晚年,实则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16.本诗中,诗人借种植柑树言志,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一分共 8 分)17.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1)杜甫登高中“,”两句,从时空

26、的角度,表现了诗人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的句子是:“,”(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四、语言文字运用(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英国卫报曾评出“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了这一称号在田地、河流、高山和深海,塑料袋 ,地球已成了“塑料星球”。或许直到有一天,人类已经 ,垃圾袋仍然占据着地球,

27、因为它们是“永生”的。()。普通的光、热、细菌和酶无法自然化解塑料分子,因为塑料垃圾的分子非常稳定,即使被埋在土里数百年之久,它依然不会分化、降解。甚至焚烧的方法也不奏效,塑料燃烧后残存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仍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如今,无法处理的被人类弃置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无奈之下,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如爱尔兰于 2001 年开始征收塑料袋税,孟加拉国则在 2002 年全面禁止了塑料袋的使用,各种限塑令、禁塑令 。而英国则 ,率先研发并推广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是,不知何时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28、。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比比皆是 销声匿迹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B.俯拾皆是 销声匿迹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C.俯拾皆是 撒手人寰 莫衷一是 独具一格 D.比比皆是 撒手人寰 莫衷一是 独具一格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一般手段很难彻底消除塑料袋顽固的环境污染 B.彻底消除朔料虑顽固的环境污染很难,使用一般手段 C.塑料袋的环境污染很顽固,一般手段很难将其彻底消除 D.一般手段彻底消除塑料袋顽固的环境污染很难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如今,无法处理被人类弃置的大量

29、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B.如今,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C.如今,无法处理被人类弃置的一次性大量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D.如今,大量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一次性塑料袋已经严重污染农田和河流,损害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9 分)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一样,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航天食品都是从地球携带到大空的

30、,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在长期的大空飞行中,航天员食欲容易下降,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五、作文(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四川甘孜州地震发生后,多方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在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搜救过程中,消防员张自立发现了一名头部受伤的婴儿,他紧紧抱着两个月大的婴儿,送往安全地带。他的臂章上“汶川”二字让人泪目,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汶川哥哥”。据了解,2008 年汶川地震时,张自立刚读一年级,他家的房屋也倒塌了,一家人在解放军和消防员帮助下搭起帐篷,解决了生活急需。如今长大成人的张自立于 5 月份加入森林消防队伍,参加了多

31、次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和这次泸定地震救援。他终于成了小时候帮助他的那群人之一,也做着那群人当年做的事。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请写一篇文章,在班会活动上与大家交流,体现出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衡师祁东附中 2022 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 1C 2C 3B 6D 7C 10A 11B 12B 15B 18A 19C 20B 1【答案及解析】C(A“党和国家对此比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B“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错误,原文中只

32、是谈到孟子曾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其内容提到后稷所处的时期(尧舜时代)就重视劳动的育人功能。D 颠倒了原文的逻辑关系)2【答案及解析】C(“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劳动教育”错误,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只是其中重点之一。)3【答案及解析】B(材料二的最主要观点是“对青少年学生要加强劳动教育”,核心是“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本身。A 界定劳动的范畴。B 体现、突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C 强调劳动的对创造美的重要作用。D 辩证分析劳动和生活的关系。)4【参考答案】首先指出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33、德以及劳动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最后归结论点,再次阐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4 分)5【参考答案】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现实中,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6 分,每点 2 分,大意相符即可)6、D“这些都反映了当地百姓生活的个别状况”错误,从文中来看,不是个别状况,应是普遍状况。故选 D。7、C“小说语言的辨识度比较模糊,但多处语言还是具有地域特征和

34、时代印记,如“口粮哩”,就是当时的生活用语”错误,小说语言有很高的辨识度,多处语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鲜明的时代印记,如“口粮哩”,就是当时典型的生活用语。故选 C。8、人物塑造方面:面对文化革命带来的破坏,田福军认为“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动脑筋想新办法”,这展现出田福军作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动脑筋想新办法”则是表现出他工作方式的灵活,“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表现出他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由此可以看出田福军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情节结构方面:开启下文写田福军询问村中的情况,并亲自到农民家中去考察,这些情节是建立在他心系百姓、心系工作

35、的基础之上,而插入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对待农民的态度,所以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人物塑造 2 分,情节和结构 2 分,共 4 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9、人在面临矛盾做出选择时,勇敢的人可以舍弃个人利益选择维护集体利益,哪怕会因此承受一定的后果。“文革”结束,十年动荡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农民的吃饭问题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解决不了。虽然困难重重,但他毅然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中来,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面对饥饿问题,他不顾个人后果,违反上级规定开仓放粮,这种选择体现了他有担当,公而忘私、一心为民、体恤百姓、顾全大局的勇气和魄力。(每点 2 分,3 点共 6

36、 分,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合理即可)【解析】“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生的特点矛盾和选择的综合体,并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这一综合体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第二段“十年文化革命所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朝夕间就消除。当然,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这问题照样解决不了”,由此可知,田福军面临的矛盾是“文革”结束,当时农民吃饭问题依旧解决不了,对此田福军做出的选择是“那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最起码先不要把人饿死”,这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

37、而他毅然选择投入到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工作之中,这表现出他的社会责任感;如“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这又是田福军面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勇于担当,公而忘私的勇气和魄力。10.A(原文文意:朝廷派遣中使追捕子瞻,把他押送到诏狱。主管官员发动各州搜集子瞻留存的诗词,杭州呈上几

38、百首,名叫“诗词清单”。)11.B(“女子不取字”错,女子在 15 岁行笄礼时取字。)12.B(“兄弟二人互相倾诉离别之悲”理解错误,原文是“子由念风雨联床之约,不胜离合之感。子瞻则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想从之日长,无容凄怆也”,由此可知是子由大为感伤,子瞻却安慰他不必悲伤。)13.(1)议论朝政的人认为(子瞻的)到任谢表是毁谤皇帝的,同时摘录了(子瞻)往常写的诗词,认为(他对皇帝)心怀不满。(以为谤、摭、怨望,各 1 分,句意 1 分)(2)正赶上一船人都中暑了,又想到子由近来用度也很窘迫,不忍心连累他。(伏暑、穷用、累,各 1 分,句意 1 分)14.苏子瞻遭遇“诗账”事件,写了两首

39、诗,托狱卒交给子由。(1 分)狱卒将诗交给了皇上,皇上对苏子瞻非常怜惜,(1 分)恰逢太后询问求情,就释放了他。(1 分)【参考译文】苏子瞻(苏轼),聪明早熟。喜欢读书,亲手抄写过的经书和史书都普遍通晓。每抄完一本书就变换一种字体,因此书法变得精巧。幼年,就有议论著述。父亲是苏明允(苏洵),认为他非常出色。二十岁那年,(子瞻)陪着父亲,带着弟弟子由(苏辙)来到成都,拜访张安道。张安道非常倾慕器重他,写信给欧阳永叔(欧阳修)。欧阳永叔看了明允和子瞻、子由的文章,非常喜爱,极力推举引荐,于是(明允等三人)声名鹊起。明允去世以后,子瞻做判官告院,与王介甫(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京城出任杭州的副职。从

40、这时起兄弟在仕途中分散两地,分离聚首的无常之感,从此开始了。(子瞻)在杭州任职三年没有调动。改任彭城知州后,与子由约定在澶州濮州之间相会,相伴到彭城,住在逍遥堂。到这时兄弟一别,已经过去七年。子由想到兄弟久别重逢,二人共处一室互相倾诉离别之苦,内心就有不尽的离合无常之感。子瞻却认为兄弟为做官在外漂泊分别的时间短,以后退隐歇息在一起的日子会很长,不必悲伤难过。但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深了。子由住了一百多天就离开了。(子瞻)调任湖州知州,这年,议论朝政的人(即御史)认为(子瞻的)到任谢表是毁谤皇帝的,同时摘录了(子瞻)往常写的诗词,认为(他对皇帝)心怀不满。朝廷派遣中使追捕子瞻,把他押送到诏狱。主管

41、官员发动各州搜集子瞻留存的诗词,杭州呈上几百首,名叫“诗词清单”,(子瞻由此)被逮捕到御史台监狱。子瞻知道自己灾祸难免,于是自我感叹说:“命途多舛,遭受这样的痛苦,我死容易,就是最终不能够见我子由一面啊!”于是就写了两首诗托狱卒交给子由,狱卒不敢隐瞒,就把诗交给了皇上。皇上看到了诗文非常怜惜子瞻,从此决意对他宽大免罪。恰逢曹太后哭泣着询问这件事,皇上的心结更加解开了。于是(将子瞻贬到)黄州的命令就下达了。哲宗继位,子瞻以礼部郎的身份被召回京城,子由跟着升任侍从,兄弟聚会,朋友聚集,把酒言欢赏心适情,正道大振。然而元丰诸臣章惇等人也在朝。子由上书揭发他们所干的奸恶事实,章惇非常生气。因为这个子瞻

42、被贬到五岭以南,子由贬到筠州。苏门四学士也相继全部离开(京城)。掌权的人还说罪过大处罚轻,又把子瞻贬到儋州,把子由贬到雷州,兄弟二人从此没有来往。元符三年,子瞻北回中原,子由也从雷州回到许州。开始,子瞻已经在阳羡定居,子由来信催促他回许州。(子瞻)考虑到临近暮年的境况,不想兄弟两人分隔两地生活,于是决定从长江逆流而上到汴州,在陈留走陆路到许州。正赶上一船人都中暑了,又想到子由近来用度也很窘迫,不忍连累他。于是(子瞻)又返回阳羡,回到以前住的地方。不久,病情严重,几天以后就去世了。子由听说(子瞻)去世,悲伤悼念痛不欲生。15、B【解析】诗人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

43、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很淡泊的。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余味曲包。16、抒发了对黄柑树的喜爱之情。从“新”可见柑树青翠,“遍”可见柑树茂盛、种得多,洋溢出诗人对柑树的喜爱。抒发高洁淡泊之情。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与屈原一样秉持高洁品行;用李衡的典故,表达自己不像李衡一样谋利,而是淡泊宁静。抒发被贬的伤感、孤寂之情。颈联与尾联想像几年后柑树开花

44、,花香四溢,结出硕果,用果林的热闹场面反衬出诗人的孤寂、落寞的境遇。流露自嘲之情(或者“流露对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感伤自己也许迁谪的日子要很久,要在这里呆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果实味道。(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8.A(比比皆是:到处都是这样;形容非常多。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数量非常多,很容易得到。“俯拾皆是”和“比比皆是都形容多,但“俯拾皆是”指弯下腰就能捡到,与前面的河流、深海等搭配不当。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

45、不公开露面。撒手人寰:指人逝世。“撒手人寰”不能与人类搭配。不一而足:形容所说的事物或现象不止一种,而是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莫衷一是;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的方法或风格。独具一格:独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19.C(括号前的句子结尾是“永生”,应该与“塑料袋的环境污染顽固”衔接;各种“一般手段”是在下文讲的,要放在所选句子后半部分,排除 A.D 两项。B、C 两项都是将“塑料袋的环境污染顽固”放在句子前半部分,但 B 项将“一般手段”后置起到强调作用,这没有必要,强调的应该是“很难彻底消除”。)20.B(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其一,语序不当,“

46、无法处理的被人类弃置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应调整为“被人类弃置无法处理的大量一次性塑料袋”;其二,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事业、利益、名誉健康等,不能与环境搭配。)21.(示例)决定了航天食品的特殊性航天食品应该体积小、重量轻航天食品应有较多的种类和花样。(本语段大意是:航天食品体积小、重量轻,有较多的种类和花样。处从“但空间环境的不同和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特点”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这些因素影响着航天食品与地面普通食品不同”相关;处从“为了节省空间和有效载荷”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航天食品需要小而轻”相关;处从“以确保航天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考虑到每名航天员的口味”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

47、“航天食品的种类和品味应丰富多样”相关。)22.作文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时事类作文材料,第一段介绍了张自立在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搜救过程中救助婴儿的事迹,第二段介绍了张自立经历汶川大地震时受到了救助。两件事情形成了一个延续,”他终于成了小时候帮助他的那群人之一,也做着那群人当年做的事”,这句话点明了写作的方向,揭示出这是责任和爱的传承、延续、启迪学生思考如何回馈社会 写作时,要打开思路.由具体事件上升到精神,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体现出思维的深度和梯度,避免泛泛而谈,使文章流于假大空,平面化。语言要有鼓舞人心的感染力,展示出新一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进取风采 参考立意:心怀感恩.回报社会,传递爱的温暖:感受爱,铭记爱,用行动传承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承担起你肩上的责任;这是生命的接力,更是使命的传承;等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