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练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L.H.泰纳(Turner)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3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
2、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41925年毛泽东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其中“谁主沉浮”揭示了作者当时思考的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是()A建立政党,发动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问题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的问题C国民革命领导权的归属问题D应对国民党右派的叛变,组建革命队伍的问题解析
3、:选C。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1925年”“谁主沉浮”等信息可知正处于国民大革命的前夜,A、B、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5(2010年安徽卷)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选B。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地图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该战争从广州出发,革命势力迅速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等信息可知,该战争为北伐战争。“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反映了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B符合题意;“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反映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4、,A不符合题意;“共赴国难”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C不符合题意;“将革命进行到底”反映了解放战争即将胜利,D不符合题意。6制作历史资料卡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卡片。要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进行归类整理,符合要求的卡片是()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所以南昌起义的军队没有与湘、赣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而南下向广东进发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吴贼又见国民革命势力日益扩张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之地。既勾结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省。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因为有
5、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的农民耕种使用兴国土地法ABCD解析:选C。分别反映了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土地革命的史实,这些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内容;反映的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出师北伐的情景,故排除。7(2012年南京模拟)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
6、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解析:选C。本题考查土地革命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土地革命打破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调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无疑可以推动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粉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C正确;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错误;“平均地权”属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B错误;D显然不合题意。8(2010年重庆卷)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
7、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10(2012年长春调研)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B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指明了方向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D是在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的背景下召开的解析: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故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11(2010年广东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8、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5分)(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7分)(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分)(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
9、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
10、,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8分)(2)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9分)(3)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8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信息。第(2)问重在把握“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思考。第(3)问首先肯定中国人民的抗争;其次,指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失败,无产阶级完成了革命任务。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段、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