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2909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练 1.2 地球地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地球与地图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1、2、10地图的三要素5、8、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3、4、6、7、11、12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55256页)1.下面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A.B.C.D.解析:C首先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各点的纬度位置,地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知位于2326N,45W,地同理知位于2326S,45E,地位于2326S,90W,地位于2326N,45W。2.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图中对应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B图中甲处为北极俯视图,对应;乙处为斜视图,对应;丙处为侧

2、视图,对应;丁处为南极俯视图,对应。(2011年江苏)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如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4.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解析:3.C4.A第3题,由图中信息(30N)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亚热带低山、丘陵,有可能会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地附近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地在瀑布上游,不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故A、B、D三项错误。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

3、可以判定该考察路线最低点为右下角居民点(100200米),最高点为处附近(500600米),计算可知高差为300500米。故A项正确。如图显示了2001年至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回答第5题:5.据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A.0.4 kmB.0.5 kmC.1.2 kmD.1.5 km解析:D用直尺量出M、N两点的直线距离,依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求出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6 km,最后计算出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1.5 km。(2012安师大附中三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6.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有可

4、能是() A.50米B. 90米C.155米D. 220米7.在N点能够观察到()A.甲、乙两村 B.甲村C.乙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解析:6.C7.C第6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等高距是50米,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为3条,计算可知,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h200米。第7题, N和甲之间存在一个小山脊,阻挡了视线;N和乙之间无山脊阻挡,且由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密后疏,即坡度由大变小,为凹坡。读图,回答89题:8.甲、乙两图()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9.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

5、先正北后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解析:8.A9.C第8题,甲图比例尺为115 000,乙图为118 000,比例尺甲大于乙;甲、乙两图均为地图;甲图比例尺为线段式,乙图为数字式;乙图中动物形象属于图例。第9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火车站到学校,与到农业实验区距离相当;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应增大3倍。10.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正东走B.先向

6、东南,再向东北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一直向东北走解析:C这是一道典型的无图考图题,解题时可以先画出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乙位于甲的正东方向,在该纬线上甲、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0111千米cos70,即图中劣弧段的长度;而甲、乙之间的最短路线则为图中粗线部分所示,该线从甲地出发,先指向东北方向,后指向东南方向。故选C。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56页)11.(2011济南模拟)如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524.826.928.730.229.227.727.327.728.728.026.3

7、降水量/mm0.00.00.02.012.0592.0682.0487.0307.061.023.02.0(1)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2)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主要的分布区,并分别说明理由。(3)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措施。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崎岖,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东部高于西北,而且东部等深线密集,说明大陆架陡峻狭窄,西部等深线相对稀疏,大陆架相对宽阔平坦,从气候资料分析,该地应该属于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在南部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开阔,适宜水稻种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易出现旱涝灾害,

8、应发展水利来解决。答案:(1)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大陆架陡峻狭窄,西部大陆架平缓宽广。(2)水稻。理由:该地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较大,耕地应为水田。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理由: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农耕。(3)旱涝灾害。原因:主要是由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易形成涝灾,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偏少,易形成旱灾。措施:兴修水利,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12.(2011深圳调研)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如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

9、)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请解释其中原因。(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3)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发育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游、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知,C、D之间有山脊,会影响通视;而D、E之间是鞍部,不影响通视。第(3)题,A、B两地的高度相差500米,故两地的气温相差3 。答案:(1)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鞍部,不会阻挡视线。(3)3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