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秋巴东三中高二年级12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命题:巴东三中历史教研组第I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 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2“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
2、,事事而制之,科条文薄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寓封建于郡县之中”的分权主张 B主张将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C体现了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D提出了君臣平等的民主启蒙思想3、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
3、定制约4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D自然经济结构遭到巨大破坏5“南海一号”:还是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这段材料表明 A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转型 B宋瓷提高了当地的生活质量C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进步
4、D宋瓷密切了两地的友好关系6“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汉代政治中心东迁的结果 B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C汉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结果 D西汉末年宦官专权的结果7思想史上常有互相借鉴的学术思想或流派的出现。古代有一个佛教故事这样说:禅宗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下列思想中与慧能思想相近的是A万物皆有一个天理 B道是世界的根本C先有理而后有气 D冲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8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
5、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9“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10提出“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能好好研究人应该做的事情就
6、可以。”该观点最可能出自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1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 材料反映了 ( )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C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D罗马法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12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1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
7、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 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14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A哲学通信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纯粹理性批判1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
8、“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16读右图欧洲某历史时期形势图。中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有()A中国同盟会成立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7 1920 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
9、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 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 图存18民国某年12月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
10、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宣言中声讨的是A皖南事变 B伪满洲国的成立 C西安事变 D福建事变19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史料中说:“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某战场”是指A中国东北战场 B中国华北战场 C滇缅战场 D太平洋战场20下面的示意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导致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
11、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21 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1)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白应收回。(2)此项地产上所建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方针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 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
12、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这个声明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中苏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持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23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B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失去了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C美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D凯恩斯主义始终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24一款路虎车,在英国标价83.5万元,到国内却高达320万元;宝马6国内报价86216万元,海外报价3954万元(以上价格均为人民币)。
13、“中国车价全球最贵”主要因为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民族工业不利 C.西方生产商利用技术垄断价格B.中国仍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 D.中国进口渠道未充分走向市场化2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A. 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 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 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 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第二卷(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50分)26 (13分)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
14、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
15、样也带不走。” 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 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印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
16、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邱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邱”。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l)、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5分)(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8分)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材料一:“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
17、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材料三:“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18、(4分)(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8分)(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4)试评价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这种现象。(4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政”的推行并没有给清朝统治带来暂时的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及其代表人物要求清政府向他们开放政权,从1903年起公开呼吁实行君主立宪。日俄战争后,他们以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的俄国为理由,呼声更高。在国内革命形势迅猛高涨的震
19、撼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显赫人物如驻外使臣、督抚、尚书、侍郎等,也要求制定新的策略以挽救朝不保夕的清朝统治,相继奏请“变更政体,实行立宪”。1905年底,清政府接受他们的建议,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前往欧美日本各国“考察政治”,表示考虑实行宪政问题。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立宪团体发动国会请愿运动,部分督抚也有呼应。黑龙江巡抚程德全、湖广总督陈夔龙、两江总督端方、四川总督赵尔巽先后奏请开国会。宣统二年九月(1910年10月),立宪团体发动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东三省总督锡良等十八省总督、巡抚、将军共19人联衔奏请速开国会,他们针对清廷坚持9年为期开国会的顽固立场写道:“时局危险,已远过于德宗在位之日,缓无可缓,待无可待。此即阁、会克期成立,上下合力,犹恐后时,奈何以区区数年期限争持不决乎?”十月初三日,摄政王载沣宣布将于宣统五年(1913)开国会,它比预备立宪原订时间提前了3年。房邻封疆大吏的沉浮(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实行宪政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部分督抚奏请速开国会的目的及影响。(7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