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349KB ,
资源ID:92690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2690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篇 第3辑 第1层面 第3单元 世界史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考历史统考版二轮复习学案:第2篇 第3辑 第1层面 第3单元 世界史 WORD版含解析.doc

1、世界史世界古代史(远古1500年前后)阶段特征1古代雅典(1)经济:农业经济与工商业的特征及经济孕育出的文明特征。(2)政治:民主政治,典型特征是城邦民主。(3)文化:神本主义与人文精神。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先哲,自我的哲学认识与实践。2古代罗马(1)经济:工商业经济发达。(2)政治:共和国贵族与平民斗争、对外扩张。(3)法治:习惯法与自然法;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3中世纪:神权统治,神权高于世俗权力;领主经济政治;市民阶层;出现近代化文化的运动。史实定位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和近代文明的孕育主题1:西方文明的摇篮1古代希腊(前8前4世纪)(1)政治领域希腊城邦,小国寡民。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

2、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2)经济领域天然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手工业、农业与市场联系紧密。(3)文化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2古代罗马(前915世纪)(1)政治领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罗马共和国时期,以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罗马帝国时期使用万民法,6世纪,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经济领域古代罗马不断扩张,版图拓展,国际交往扩大,商品经济

3、和贸易发展。古代罗马贸易、高利贷等引发众多经济和民事纠纷。(3)文化领域古代罗马建筑成就突出。罗马法精神中的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罗马的重要思想成就。主题2:中世纪的后期(1416世纪)1政治方面:中世纪即将结束,世俗政权与天主教神权实行联合封建统治。2经济方面:西欧地中海沿岸、尼德兰产生了最早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开始复兴繁荣,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工商业城市。3思想文化:天主教的神学统治与文艺复兴的兴起扩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西欧近代大学出现。重点关注1“轴心时代”的概念: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

4、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2“轴心时代”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特点(1)多元性和开放性。尽管中西文化形成的环境背景不同,但中西轴心时代一个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2)西方文化的摇篮。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在政治、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领域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3)中国文化的开放与认同特点“轴心时代”的中国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动荡和战乱给这一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开放、自由的空间,战争造成的人口迁徙与流动,也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百家争鸣”成为这一时期的标

5、志。各派的思想家奔走辩驳,收徒讲学,思想活跃。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这一时期多元、辉煌的文化特点,对中国后来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多元、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帝国。通史专练1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人口在全盛时期也不过40万人左右。因而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材料意在论证雅典()A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B城邦有助于公民行使权力C民主政治自身有局

6、限性D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D雅典城邦人口少,范围小,国家政务简单,为实行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故选D项;材料强调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的条件,体现不出公民是城邦发展的主体,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直接民主依存于城邦制度,不涉及公民权利问题,排除B项;雅典民主存在仅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等缺陷,但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2(2020惠州调研)由于公民大会表决的即时性,古代雅典的演说文化非常盛行。在演说时,演说者经常运用各种“情感”手段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B全体公民积极参与政治C文化艺术走向繁荣D民主运作方式存在弊端D由“演

7、说者经常运用各种情感手段来激发听众的情绪”可知,公民大会的表决具有主观性,并不能保证公平公正,说明古代雅典民主运作方式存在弊端,故选D项。3(2020济南质检)苏格拉底在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安提丰质疑苏格拉底的生活因此穷困潦倒。苏格拉底回答道:“我没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这反映出苏格拉底()A主张扩大受教育范围B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C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D继承智者学派的教育理念C苏格拉底选择教育的对象,不索取酬金,说明苏格拉底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故选C项;苏格拉底选择讲授的对象,所以不是扩大受教育范围,排除A项;材料重视人

8、的素质和内涵,不涉及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排除B项;智者学派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建设,排除D项。4(2020蚌埠质检)罗马法先后经历了从严法诉讼到诚信诉讼两个阶段。在严法诉讼中,判决主要依赖于审判员对程序和法律形式的严格遵守,诉讼内容遭到忽视。诚信诉讼中司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并以此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这表明古罗马()A法治逐步趋向公正和人性化B法律至上原则日益得到重视C法律中随意性因素逐渐增强D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A通过题干可知,严法诉讼“主要依赖于审判员对程序和法律形式的严格遵守”,诚信诉讼“主

9、要任务是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反映出罗马法从注重法律的形式向公正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5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根据材料可知()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B材料中“主张宗教宽容”“重视理性”“崇拜财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现世幸福,宣扬人性解放

10、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项。6121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A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承继关系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C中世纪的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D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法国A“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说明,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在对中世纪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反教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文化对近代文化的积极作用,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11、,故D项错误。手工工场时期(1500年前后18世纪中期):近代史开端阶段特征1经济(1)生产力:手工工场。(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商主义。(3)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中心往欧洲转移。2政治(1)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模式探索。(2)中央集权国家和民族国家形成。3文化(1)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内涵。(2)科技:自然科学、牛顿近代科学。(3)文艺:人文主义特色的文艺。(4)世界文化交流(特别是中西方之间)。史实定位手工工场时代(1618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主题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

12、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主题4:新航路的开辟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有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主题5: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及自然科学的兴

13、起1思想解放(1)人文主义复苏: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2)人文主义的应用:宗教改革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与腐败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兴起。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3)人文主义的升华:启蒙运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阐释民主、人权、法制等人文主义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

14、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2科技方面(1)文艺复兴时期,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为标志,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伽利略创立了近代实验科学。(2)启蒙运动时期,近代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是牛顿的力学体系的形成,它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系统总结。重点关注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1兴起原因(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需要科技知识,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2)政治原因: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3)思想方面: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

15、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2特点: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3影响: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通史专练116世纪,“财富历史性地集中到西班牙一边”,以致有人说“哪个国家同西班牙人做买卖越多,哪个国家的白银就越多”。这一现象足以说明()A西班牙贸易引发了价格革命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C西班牙的财富没有转化资本D西班牙成为欧洲贸易中心C由材料中“哪个国家同西班牙人做买卖越多,哪个国家的白银就越多”可知,西班牙人通过

16、殖民扩张获得的财富,通过买卖的方式流出了本国,而没有转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本,故选C项。2(2020焦作一模)下图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三角贸易()A目的是补充美洲的劳动力B始作俑者是英国人C以欧洲国家为贸易的中心D推动了非洲的发展C从三角贸易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欧洲可知,三角贸易是以欧洲国家为中心,故选C项;从三角贸易的终点和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获利的手段可知,其目的不是为美洲补充劳动力,排除A项;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后是英国,排除B项;三角贸易也被称为奴隶贸易,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导致非洲劳动力减少,影响非洲发展,排除D

17、项。3(2020郑州质检)英国贵族和议员们在经历了内战与共和的混乱后都认可了君主制,在不打算对其进行结构性更改的情况下,并不想让政治制度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寻求的是法理上的延续性而非革新。这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完善C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D君主制未发生实质变化C材料英国贵族“并不想让政治制度发生显而易见的变革”,说明政治中的传统势力强大,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完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英国对传统君主制的继承,不能说明英国代议制的不完善,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制度发生了实质变化,排除D项。41

18、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 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 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B根据材料“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可知,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故选B项;根据材料“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可知二者没有形成制衡局面,排除A项;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原则,由材料“决定权在首相和

19、内阁”可知议会主权原则没有被破坏,排除C项;根据材料“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可知没有形成内阁权力极度膨胀的局面,排除D项。5(2020吉林一模)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的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从长远的角度看,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B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C有利于集权国家形成D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C“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此段文字强调的是“政治性”,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故选C项;宗

20、教改革的目的是虔信便可以得到救赎,并没有否定教会的等级制度,排除A项;宗教改革本身就是新教改革,排除B项;人文主义促进宗教改革,排除D项。6卡西勒认为:启蒙运动是近现代哲学思想借以获得其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思想运动。 波特认为:启蒙运动是力图把人类从无知和被教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罗素认为: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并具有挑战现存秩序的特征。 据此可知,关于启蒙运动的解释()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 B不同的角度影响历史概念的释义C三种观点都没能全面地诠释D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趋于准确B卡西勒、波特、罗素等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启蒙运动的意义,这说明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故选B项

21、;这三个观点都有正确的方面,它们所表述的角度也不相同,排除A项;三种观点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排除C项;这三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启蒙运动进行解释,它们不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是看问题的视角问题,排除D项。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产阶级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开展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政治方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

22、70年代,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演变。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文化方面(1)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神创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开始后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史实定位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题6: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

23、度开展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国家结束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是既要摆脱封建专制,又要为民族统一、独立振兴而斗争,如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等;三是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要进一步调整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七月革命、美国内战等。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题7: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

24、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2影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使资产阶级拓展世界市场,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题8:近代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1思想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另一思想潮流,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论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则。2科技英国棉纺织业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并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

25、机”,从而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3文学艺术(1)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创造出众多具有时代性的文学艺术作品;同时许多著名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也表现出了浪漫主义色彩。(2)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同时的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重点关注自由主义的内涵(1)思想:自由主义是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最早提出是在英国,18世纪成为法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资产阶级对抗君主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有力武器。(2)政治:英国最早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保护个人自由、私有财产成

26、为国家的基本职能,其后,美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经济: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工业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求自由竞争,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政策,一直延续到罗斯福新政。(4)艺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对艺术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要求摆脱理性、规则、形式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印象派、现代派都是自由主义哲学影响下的产物。通史专练1(2020唐山一模)18世纪下半期,英国的各类工匠具有惊人的理论知识。甚至最普通的风车木匠,通常也是一个相当棒的数学家,能够计算出机器的速率、能量和功率。这说明()A工业革命时科技已经转化为生产力

27、B科技发展是工业革命的根本推动力C工业革命实现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促使了工匠向科学家转变A根据材料“甚至最普通的风车木匠,通常也能够计算出机器的速率、能量和功率”可知,工业革命时英国工匠在生产中已运用了科技知识,说明此时科技已经转化为生产力,故选A项。2(2020洛阳一模)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用童工劳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根本解决()A反映了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赖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C是工人阶级

28、长期斗争的结果D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说明生产效率日益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因此英国童工问题得到解决,故选B项;材料中未能反映出议会民主制度的完善,排除A项;工人的斗争并不集中在童工问题上,排除C项;材料不是体现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缓和,排除D项。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政治色彩而论,与东欧及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不失“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这因为该“宪法”规定()A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B宰相由联邦议会产生C国家体制实行联邦制D皇帝对帝国议会负责A由材料“与东欧及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不失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可知,德意志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民

29、众拥有参与政治的民主权利,具有民主色彩,故选A项。4列宁在1913年所著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认为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后来在斯大林的评价中,又盛赞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这些言论意在强调()A马克思学说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命运B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苏俄革命影响深远C马克思主义是斯大林体制的精神支柱D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D“认为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后来在斯大林的评价中,又盛赞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强调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真正标志,是最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故选D项。

30、5(2020乌鲁木齐一模)“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正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相互推动B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C世界历史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D世界历史始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由材料“正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拓展,加强了国家间的联系,加速了世界历史

31、的形成,故选B项。6它的创立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人们把眼光从至高无上的、全智全能的造物主上帝,勇敢地转向大自然,向自然本身去寻求自然界的各种答案。该理论()A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D阐明了生物物种演变发展规律D材料中人们的眼光从“造物主上帝”转向是自然创造万物,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生命是自然进化而来的不是神创造的观点,故选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至第三次科技革命前(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现代史开端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以科技创新为生产力特征,以垄断、现代企业制度为生产关系特征,以门户开放为国际贸易特征的时代。导致自由放

32、任政策失败,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干预和福利主义时代(以罗斯福新政为标志),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崩溃。2政治方面: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工人运动进入议会斗争阶段,西方制度向亚非拉地区扩展;但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苏俄开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探索之路;一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3文化方面:科技教育侧重创新,中心国家转移,美国、德国为代表;自由平等思想新发展。4国际关系方面:一战对世界影响;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但经济危机和美国的措施,导致世界市场体系崩溃。史实定位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题9:资本主义发展的电气时代1经济(1)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

33、展时期,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2)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和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组织为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逐渐形成。(3)随着经济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下来,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经济也有较快发展。(4)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2政治(1)比较健全的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大体定型,资

34、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比较典型的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的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在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同时,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的国家,如德俄日。(3)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工人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为适应联合斗争的需要,第二国际成立。3思想: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诞生。4科技(1)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跨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石油开采业、化学工业及汽车工业、航空

35、工业的产生或发展。(3)随着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相继发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也先后发明出来,从而大大“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5国际关系(1)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错综复杂,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一步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从而推动了战争的爆发。主题10:两种文明模式的发展1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

36、国内战争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3)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以固定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4)苏联模式: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影响了消费;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了社会矛盾。特点

37、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罗斯福新政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行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重点关注1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2工业革命时代(1)能源革命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

38、源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的能源工业煤炭工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煤炭成为工业文明的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近代石油工业开始建立,并且逐步代替煤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二战后,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成功揭开了人类使用核能的序幕。(2)水利工程: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3)农业改革:苏联大规模垦荒,耕作粗放,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自然规律。(4)负面影响: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如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5)人类对策: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下发展科技;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3知识经济时代:一

39、种持续发展的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通史专练1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时间数量财富来源占有社会总财富(%)1861年前仅有几人主要是大农场主3.6%1892年4 047人财富继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9.6%(数据来源: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对上表认识最准确的是()A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B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D表格表明到1892年,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是垄断产生的结果,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从1861年到1892年,生产组织形式也是由工厂向公

40、司转变,故选D项。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议:“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分配;把大田庄改为示范农场,由国家经营,雇农代表苏维埃监督。”该提议旨在()A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入B争取获得农民对革命支持C促成苏维埃政权成立D瓦解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B由材料“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分配”可知,该提议旨在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以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选B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排除A项;苏维埃政权成立于十月革命胜利之时,排除C项;临时政府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材料强调的是农民阶级,排除D项。

41、3(2020丹东质检)1929年末胡佛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希望资本家能够维持现有的投资规模和工资水平,工人代表能够放弃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的出台说明胡佛()A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已意识到“大萧条”的根源所在D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D材料“多次召开由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白宫会议”“同时胡佛还提出轮流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每年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说明当时胡佛采取了一些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小规模干预,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有益借鉴,故选D项。4(2020福州质检

4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用黄金购买了美国福特汽车下属企业卢吉汽车厂,改名为高尔基汽车厂,苏联汽车工业一跃进入当时世界最先进行列。该项目能够成功的背景是()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C美苏成为战时同盟国 D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B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但这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良好契机,苏联汽车工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故选B项。5(2020平顶山质检)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A维护美元霸权地位B

43、防止通货膨胀C缓和劳资矛盾D提升外贸竞争力D根据材料“1933年3月到4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签署相关法令,先后宣布停止黄金出口、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等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采取以上做法旨在扩大本国海外市场,提升本国外贸的竞争力,故选D项。619281929年,苏联连续发生两次粮食危机,不但城市工人缺粮,而且由于没有粮食出口换取必要的工业设备而拖延了工业化进程。这两次粮食危机都不是由于粮食减产造成的,而是由于农民不愿低价售粮造成的。材料主要表明苏联()A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B深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C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受阻D迈出了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步伐D材料中“

44、低价售粮”这一行为已违背新经济政策的主张,迈出了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步伐,故选D项。二战以后(1945年至今):当代史开端阶段特征1政治方面(1)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二战后期,美苏确立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兴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2经济方面(1)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2)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

45、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政治多极化的一个表现。(3)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3文化方面(1)二战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等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2)二战后,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演变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流派纷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多元化的特色。史实定位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主题11:战后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限制了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

46、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1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处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更没有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世纪整

47、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同时,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主题12:世界经济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1)背景: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运用国家权力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难以满足人民提高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政治上的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在东欧引起了社会动荡。(2)表现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没有真正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之所在,仍然宣称“全面建设共产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只是对苏联模式进行小修小补,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受到根本触动,使

48、得苏联模式更加完善巩固。东欧的改革中,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除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外,其他国家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3)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走上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2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调整(1)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经历了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在战后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的方法缓解私人资本主义阶段无法解决的矛盾,使得生产关系较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进入相对成熟时期。(2)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发生逆转,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

49、滞胀”现象,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滞胀”的发生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主张逐渐受到重视。供应学派不反对国家干预,但主张通过鼓励投资、增加供应,创造出需求。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重点关注1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在发展方面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二战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叙利亚内战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

50、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3)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各国人民应携手解决和平、发展、安全等难题。2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角度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努力(主要表现)继续发挥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全球层面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地区层面(1)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2009年首次召开的金砖国家领

51、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3)在这些组织中,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影响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3)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通史专练1(2020济南一模)“我不相信苏联希望战争,它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因此趁现在还为时未晚,我们所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永久

52、制止战争并尽快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这段材料出自()A联合国家宣言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马歇尔的援助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B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公开攻击苏联“扩张”,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故选B项。2(2020乌鲁木齐质检)马歇尔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解决方法在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并且重建欧洲人民对于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即使不是被所有欧洲国家赞同,必须被一些欧洲国家赞同。”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A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国家联合B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C稳定了资本

53、主义的政治秩序D重在利用西欧削弱苏联实力A由材料“重建欧洲人民对于他们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欧洲是个整体”“这个项目必须是一个联合体”可知,马歇尔计划旨在扶植西欧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故选A项。3(2020焦作一模)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D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社会流动性加强,

54、说明了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带来生产方式领域科技程度更高,智能化生产对专业化、科技化人才需求增加,因此社会职业上科技含量高的职业与科技含量低的职业明显分化,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选D项。4(2020黄山质检)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年份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民月工资(卢布)19659808835319751 6601 228120苏联这一阶段农业的发展得益于()A改革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C美苏争霸中苏联占据了优势地位D农业集体化进一步发展A根据“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可知,灌溉土地面积、农业总产值

55、和农民月工资大幅增长,其原因在于农业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故选A项。5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该观点表明()A“冷战”结束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B“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尚未定型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D美苏联盟体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B题干主要述及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这样“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于是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冲突、领土纷争等各种不安定现象层出不穷,继而“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即世界朝着多极化

56、方向发展,旧的世界格局已经解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B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与材料中“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不符,故A项错误;当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民主化,与材料中“无领导者”相符,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与材料中“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后的“冷战”格局,取代了长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与材料中“碎片化”不符,故D项错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