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勤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地理(文)(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中)1. 下图为某三个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示意图,读图判断()A. 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等级最低B. 城市所在地区人口环境容量最大C. 图中城市比等级更高D. 城市服务种类最齐全【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详解】商业中心服务人口越多,等级越高,城市比等级更高,城市服务人口最少,等级最低,C正确,A错误;一般城市等级越高,则环境人口容
2、量越大,服务种类越齐全,BD错误。故选C。下图为城市发展阶段及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 如图所示,城市的发展阶段一般为A.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B. 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化C. 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D. 郊区城市化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3. 中心城区人口处在最低值阶段是A. 城市化B. 郊区化C. 逆城市化D. 再城市化【答案】2. A 3. C【解析】【2题详解】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先增加,同时郊区人口减少,说,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即城市化阶段;后城区人口呈下降趋势,郊区人口上升,说明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即郊区城市化阶
3、段;后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或小城镇,即逆城市化阶段,最后据图可知,城区人口又有增加趋势,即年轻的专业人员迁回市区,市区人口再度增长,即再城市化阶段。故选A。【3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中心城市曲线与横坐标有两个交点,其中右侧一个交点是人口处在最低值阶段,此时中心城市人口持续减少,整个都市圈人口还在减少,说明处于逆城市化阶段。故选C。图为海南岛农业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4. 海南岛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热带迁移农业B. 季风水田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5. 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B. 纬度低,
4、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C. 地广人稀,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D.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答案】4. B 5. B【解析】该题考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题详解】根据图例,除了中部了杂粮林业区,海南岛大部分是水稻甘蔗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B对。没有热带迁移农业,A错。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玉米,是温带作物,C错。土地面积小,没有大牧场放牧业,D错。【5题详解】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B对。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不是种植业发展的优势条件,A错。土地面积
5、小,不是地广人稀,耕地广阔,C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共同特点,不是优势,D错。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站点的用地面积B. 周边的人流量C.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 周边的环境质量7.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8. 该城市空间形态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6.
6、B 7. A 8. C【解析】【6题详解】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通达度和客流量,地铁站点交通便利,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客流量,也就是周边的人流量,B正确。故选B。【7题详解】图中甲、乙、丙站点都是一级站点,客流量大,且位于地铁线与环线交汇处,交通便利,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A正确。故选A。【8题详解】从图中看该城市有多个一级站点,也就是有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最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正确。故选C。十几年来,华为集团(如图)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36个培训中心,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华为已经成为仪次于美国苹果和韩国三
7、星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华为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推行员工本地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市场B. 劳动力C. 政策D. 技术10. 为更好地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华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A. 掌握前沿的核心技术B. 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C. 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D. 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答案】9. A 10. A【解析】【9题详解】华为集团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推行员工本地化,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熟悉当地市场信息,以提高产品对当地市场的适应性,进而更大程度的占有市场。故选A。【10题详解】手机制造最核心的部分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先进的技术才是该类产业的核
8、心竞争力。故选A。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 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 )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科技投入改良了作 物品种A. B. C. D. 12. 本届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A. 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B. 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C. 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D. 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答案】11. B 12. A【解析】【11题详解】本题通过农业种植方式的对比为切
9、入点,考查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由题文信息“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得出该技术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改良了作物品种,还能充分利用光热条件,与土壤肥力无关,因此正确,错误。故答案选B项。【12题详解】本题以“互联网+”为切入点,通过微店的开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打破了地域限制,有利于商家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故A正确;苹果微店对提升市民素质没有直接影响,故B错误;苹果微店应用了网络技术,但其与政府业绩的提升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苹果微店便利了产销沟通,但并不一定会提高苹果的价格,故D错误。故答案
10、选A。“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 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 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 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14. “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 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 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 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答案】13.
11、 A 14.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德国制造业目前已经实现了消费者与产业之间的智能联系,手机、网络信息将直接影响生产。因此,产业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制造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以及产品的输出等,都对交通需求较高,运输条件始终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智能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小,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提高。据此分析选A。【14题详解】“工业4.0” 实现了消费者与产业之间的智能联系,可能会促进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C对;随着技术的成熟,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将会下降;工业生产发展成流水线生产,将会由集中走向分散;将实现编程序生产、精准生产,使得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减小。据此
12、分析A、B、D错,本题选C。【点睛】“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读某城市玫瑰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5. 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因素,该城市工业企业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6. 关于该城的规划发展叙述,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 A地处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适于开发高档住宅区B. B处交
13、通通达度高,一定为该城的中心商务区C. C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规划为该城的仓储物流区D. D处土地预留空间大,可规划为城市新区【答案】15. D 16. B【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城市规划的原则。【15题详解】根据风频图判断,该地盛行风是东北风和西南风。读图,根据指向标分析,是水泥厂位于城市东北部,污染城市大气,A错。是造纸厂,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B错。印染厂,有水污染,不能分布在河流上游,C错。是化工厂,位于河流下游,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污染小,安排最合理,D对。【16题详解】该城的规划发展中,A地处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适于开发高档住宅区,A相符。B处交通通达
14、度高,但没有位于该城的中心,位于印染厂附近,环境较差,不适宜规划中心商务区,B不相符,选B。C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规划为该城的仓储物流区,C相符。D处土地预留空间大,可规划为城市新区,D相符。所以选B。“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焦,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下图为我国流动人口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与2013年相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A. 东部对流动人口已失去吸引力B. 西部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加C. 中部和东北的人口数量在减少D. 西部人口的
15、人口数量大幅增加18. “十三五”期间A. 中、西部地区省内流动人口将成为主流B. 超大、特大城市的数量将减少C. 交通便利是吸引人口流动主要因素D. 跨省流动人口数量仍然庞大【答案】17. B 18. D【解析】【1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与2013年相比,2015年东部地区仍然是流动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地区仍有很大吸引力;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比例在增加,说明吸引力在增加。故A错B对。此图仅显示流动人口的分布,不能判断人口数量的变化,CD错。【18题详解】从材料中看,“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等地区流动,因此跨省流动人口数量仍然庞大,中西部地区省内常住人口仍是主流,地区间经
16、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将继续增加。据此分析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19. 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地势高、气候寒冷B. 生态环境脆弱C. 自然资源丰富D. 土地生产潜力小20.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
17、境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自然灾害的增多A. B. C. D. 【答案】19. C 20. A【解析】【19题详解】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这里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所以环境承载力小,故ABD不符合题意。自然资源越丰富,环境承载力越大,所以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这一项,故C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C。【20题详解】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以及消费水平,其中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其他因素与与人口合理容量呈正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藏的消费
18、水平迅速上升,所以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减少当地的资源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西藏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故错误。生态环境破坏,诱发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减少当地的资源总量,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少,故正确。综上,正确的是,所以本题选A。下表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 0年间的变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减少10%,O表示没有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各题。原料原料(零部件)运费能源能源运费劳动力地价产品运费广告费照排污费用甲0-150-5+20+50O乙0+10
19、O-2+5+6-15-5-621. 据表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交通发展B. 信息网络发展C. 产业集聚D. 科技发展22.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A. 甲一汽车厂 乙一煤炭厂B. 甲一芯片厂 乙一硅片厂C. 甲一钢铁厂 乙一焦化厂D. 甲一纺织厂 乙一服装厂【答案】21. C 22. A【解析】该题考查不同工厂产品成本构成特点,成本构成变化的的原因。【21题详解】甲工厂原料运费减少,产品运费增加,与交通发展、信息网络发展、科技发展无关,A、B、D错。只有产业集聚,有生产关系的工厂集聚在一起,可以减少原料运费,增加产品
20、运费,C对。所以选C。【22题详解】乙工厂原料运费增加,产品运费减少,不可能是煤炭厂,A错。芯片厂产品运输量小,不可能明显增加,B错。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钢铁厂的原料运费减少,产品运费可能增加。焦化厂需要运输原料煤,不需要长距离运输产品,所以C对。服装厂可能原料运输费用少,不可能产品运输费用少,D错。所以选C。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靠近原料产地 邻近城区市场生态环境优美 对外交通便捷A. B. C. D. 24. 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促进产业升级 减轻交通压力缓解用地紧张 增加
21、就业机会A. B. C. D. 【答案】23. D 24. B【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没有办法判断该科技产业园是否靠近原料产地,并且科技园区对原料产地要求不高,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没有办法判断该科技产业园是否靠近市场,并且科技园区对交通的要求更高,错误。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该区域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图中有风景区,环境优美,正确。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该区域多为高新技术产业,图中区域内还有高速公路、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快捷,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建立科技产业园,可以促进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发展,促进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正确。科技产业园建好后,大量的科技产品要运输到市
22、场,会加大交通压力,错误。“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占用大量土地,增加用地紧张局面,错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生产,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12年3月27日,奇瑞汽车宣布将在巴西打造完整供应链,奇瑞巴西工厂项目分两期投入,一期投入1.4亿美元,2013 .年12月将投产奇瑞A1和风云2等3款新车,初期产能5万辆/ 年;二期追加投资至4亿美元,产能将提升为10万-15万辆/ 年。与其他在海外建立的组装厂不同,奇瑞汽车工业园内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家的
23、分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原料运输成本B.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C. 便于降低劳动力成本D. 扩大产品销售数量26. 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可以( )A.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科研力量等B. 加强工业生产上联系C. 彼此展开竞争,促进共同发展D.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答案】25. D 26. B【解析】【25题详解】材料中并未显示奇瑞汽车原料来源地,所以不一定能降低原料运输成本,故A错误。“与其他在海外建立的组装厂不同”,表明奇瑞巴西工厂主要进行汽车组装,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并且巴西的
24、科技水平不高,所以在巴西建立工业园不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故B错误。材料并未显示巴西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内低,故C错误。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目的就是占领巴西的汽车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数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D正确。所以本题选D。【26题详解】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在生产上具有协作关系,所以它们共同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可以加强工业生产上联系,故B正确。没有生产协作关系的企业集聚的目的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科研力量等,与本题不符,故A错误。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协作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故C错误。材料并未显示这些工厂
25、利用当地的资源,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B。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 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 700900 kmB. 600800 kmC. 500700 kmD. 400600 km28. 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 高速公路B. 普通铁路C. 航空D. 水路【答案】27. B 28. C【解析】【27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在600800 km的运距范围内,高速铁路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600KM以内及800 km的运距范围外,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
26、均较小。故选B。【28题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甲运输方式的客运市场占有率在运距600 km以内较低且变化小,运距为600-800 km以外,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在运距超过800 km后,客运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说明该运输方式在远距离运输方面具有优势,最有可能是航空运输。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29. 图中昆明以西的地区几乎没有铁路,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A. 森林茂密,施工困难B. 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生态破坏C.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高山峡谷D. 资源贫乏,人口稀少30. 图中的梧州曾是广西境内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河运在古代是主要的交
27、通运输方式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A. B. C. D. 【答案】29. C 30.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29题详解】图中昆明以西主要为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28、且多高山峡谷,山高谷深,铁路建设难度大。图中昆明以西的地区几乎没有铁路,此处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资源丰富,但旅游条件不利,多原始森林,不建铁路并非是防止生态破坏。答案选C项。【30题详解】图中的梧州在浔江和桂江交汇处,在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曾是广西省内最大的城市,后来的公路不断发展,湘桂铁路建成,带动柳州和南宁等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且影响很大,而梧州因水运速度慢,在追求高效、快速的今天,梧州的发展自然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当然,柳州是湘桂线、焦柳线、黔桂线三条铁路交汇的地方,南宁除了在湘桂线沿线之外,还受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中心影响,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答案选C
29、项。【点睛】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应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1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2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1)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2)地形条件
30、: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3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4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5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如下图所示,在甲站接入M城市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客运线直达乙站;方案客运线经过丙站到达乙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 选择方
31、案的理由主要是( )A. 跨河桥梁较少B. 沿途站点较少C. 建设成本较低D. 线路长度较短32. 与方案相比,实施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导致乙站的负荷增加B. 促进城区向西北扩展C. 导致丙站的地位下降D. 促进丙站附近商业发展【答案】31. C 32. D【解析】【31题详解】据图可知两个方案都跨越一次河流,都需要跨河桥梁,故A错误。方案沿途站点较多,故B错误。选择方案可以利用原有铁路,建设成本较低,故C正确。据图可知方案线路长度较长,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C。【32题详解】与方案相比,实施方案后,丙站可以负担部分运输量,导致乙站的负荷减轻,故A错误。据图可知,实施方案会促进城区向
32、西南扩展,故B错误。实施方案,丙站运输量增大,会导致丙站的地位提高,故C错误。实施方案后,丙站人流量增多,会促进丙站附近商业发展,故D正确。所以本题选D。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 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平原广阔B. 季风气候C. 河流交汇D. 矿产开发34. 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A. 集中式团块状发展B. 沿河流条带状发展C. 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D. 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35. 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A. 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B. 特大城市的衡量指
33、标是人口的增加C. 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 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答案】33. C 34. C 35. D【解析】【33题详解】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形成三镇格局。平原地形、气候、矿产对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影响小。故选C。【34题详解】随着现代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将进一步趋向于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故C正确。河流的航运优势逐渐丧失,公路、铁路的优势逐渐显现,故武汉市城市形态不会呈集中式团块状发展和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故ABD错误。故选C。【35题详解】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故D正确, 交通枢纽都能
34、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太过绝对;城市等级的衡量指标是人口数量;长江运输功能一直更重要,武汉市的发展变化没有体现出河流运输的兴衰影响城市的兴衰,ABC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共3小题,30分)36.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A处铁路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分析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3)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B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答案】(1)走向:沿河西走廊呈西北东南走向。影响因素:地形。(2)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理由:有丰富的铜矿、镍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原料充足;分布有水电站,动力丰富;有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3)面
35、临的挑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趋于恶化;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低。对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引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着力抓好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与保护。【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查交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发展方向。【详解】(1)从图中可看出A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侧为祁连山,受地形的影响铁路呈西北东南走向。(2)看图例和图,该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电站多动力资源丰富,铁路线稠密交通便利,可发展有色金
36、属冶炼工业。(3)结合必修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区域专业化、绿色农业、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业。找出B地的差距,就是其面临的挑战,发展方向就是其对策。37. 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图乙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它们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_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影响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2)对比两个工业区的交通条件:在工业区发展早期,A工业区主要利用_运输,辽中南工业区主要利用_运输。(3)两工业区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分别是_、_。(4)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传统工
37、业衰落的原因有哪些?(5)试提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答案】(1)煤、铁 原料、燃料(2)河流 铁路(3)没有铁矿 水源不足(4)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5)调整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管理;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传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详解】(1)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影响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原料或燃料产地。(2)根据两
38、图中交通方式的分布可知,鲁尔工业区主要利用莱茵河便利的水运,辽中南工业区主要是利用铁路运输。(3)两个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分别是:鲁尔工业区没有铁矿资源,而辽中南工业区水源不足。(4)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可以从生产结构、资源利用、环境污染、产品市场竞争力等角度分析回答。资源利用方面:辽中南工业区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方面: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5)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等
39、方面分析回答。工业布局方面: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降低重工业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加强环境管理,治理环境污染。传统产业改造方面: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科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点睛】3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材料二右图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江苏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_;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
4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_、_和管理经验等。(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1)经济社会(2)降低资金技术人才(任答2点)(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材料二可知,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众多指标,分别对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体系。(2)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从苏南向苏北降低。从材料二中评价指标可推知,苏南发展历史久,经济水平高,政策保障多,对外开放度高,资金、技术雄厚,人才集中,管理经验丰富,其中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是苏北、苏中发展可以引进的。(3)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气质量下降主要与工业排放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工业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发展循环经济等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目标。